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普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22
1
作者 季闽春 沈晓英 +1 位作者 杨耀芳 金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普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调查普外科于2006年1-3月间住院患者的病历,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类型、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途径、疗程和费用等,并与指南比较和进行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普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调查普外科于2006年1-3月间住院患者的病历,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类型、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途径、疗程和费用等,并与指南比较和进行分析。结果468例手术患者,年龄16个月到90岁(中位数:47岁)。其中,清洁手术111例(占23.7%),清洁-污染手术220例(占47.0%),污染手术137例(占29.3%)。头孢菌素类是所有手术患者使用最广泛的抗菌药物,其次为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和林可霉素类。存在的不合理用药,主要为围手术期给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及药物选择、用药频度、溶媒不当等。结论医院应通过规范围手术期的用药期、限制清洁手术的抗菌药物使用等措施,促使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有效、安全和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外科手术 预防使用 合理性
下载PDF
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19
2
作者 季闽春 沈晓英 +1 位作者 金蕾 杨耀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了解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处方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呼吸内科2009年4月1日至8月31日出院的住院患者病历。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诊断、过敏史、用药情况、费用和用药合理性评价等。结果共22... 目的了解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处方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呼吸内科2009年4月1日至8月31日出院的住院患者病历。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诊断、过敏史、用药情况、费用和用药合理性评价等。结果共220例患者,主要疾病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和急性支气管炎等。86.4%的患者做了痰培养,其中35.6%的培养结果阳性。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复方制剂等为最常用的抗菌药物,188例采用静脉给药,其中39例为序贯疗法。部分药物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溶媒等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能根据指南要求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但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抗菌药物的PK/PD特点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抗菌药物 处方合理性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万古霉素的浓度 被引量:11
3
作者 季闽春 薛杨勇 +2 位作者 唐建国 杨春辉 杨耀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万古霉素(糖肽类抗菌药)的浓度。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Shim-pack VP-ODS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3.2)=6.5∶8.5∶85,流量0.8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36nm...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万古霉素(糖肽类抗菌药)的浓度。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Shim-pack VP-ODS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3.2)=6.5∶8.5∶85,流量0.8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36nm;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为内标。结果血清万古霉素在1~100mg·mL-1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y=24.09x-0.08(n=7,γ=0.9993),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10%。结论该测定方法可靠,可用于临床血清万古霉素的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万古霉素 治疗药物监测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季闽春 钱庆庆 杨耀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9-302,共4页
胺碘酮属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于室上性及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本文综述了其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有助于临床制订合理给药方案。
关键词 胺碘酮 抗心律失常药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5
作者 季闽春 沈晓英 杨耀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9-532,共4页
万古霉素(多肽类抗生素)能有效治疗革兰阳性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其特点是具有时间依赖性,峰浓度为25~40 mg·L^(-1),谷浓度5~15 mg·L^(-1);主要不良反应肾毒性的发生与过高的谷浓度... 万古霉素(多肽类抗生素)能有效治疗革兰阳性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其特点是具有时间依赖性,峰浓度为25~40 mg·L^(-1),谷浓度5~15 mg·L^(-1);主要不良反应肾毒性的发生与过高的谷浓度有关。由于血液透析能清除部分药物,因此行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患者,预防或治疗使用万古霉素时,要注意调整剂量。血药浓度测定、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估算等方法,有助于临床医生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减少或避免药物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药代动力学 治疗药物监测
下载PDF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6
作者 季闽春 钱庆庆 杨耀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1-465,共5页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的病因主要为机体产生的血小板因子4抗体和肝素形成超大复合物,它们具有抗原性,与血小板FcγRⅡA受体结合,触发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现象,可引起血小板减少、血栓形成等临床表现。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支持HIT...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的病因主要为机体产生的血小板因子4抗体和肝素形成超大复合物,它们具有抗原性,与血小板FcγRⅡA受体结合,触发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现象,可引起血小板减少、血栓形成等临床表现。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支持HIT的诊断。治疗原则主要为停用肝素,选择其他抗凝药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血小板减少症 抗凝血药
下载PDF
心血管病人处方用药调查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被引量:14
7
作者 季闽春 王永铭 +1 位作者 陈斌艳 章正绪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4-240,共7页
本文对心血管病人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探寻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监测期14个月,在745人中发生22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3.2%,A型199例,B型25例,轻度:中度:重度=70:132:22。主... 本文对心血管病人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探寻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监测期14个月,在745人中发生22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3.2%,A型199例,B型25例,轻度:中度:重度=70:132:22。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37.9%)、中枢神经系统(24.6%)和消化系统(15.6%)。发生不良反应者的用药种数和住院时间显著超过没有不良反应者(女性:12.1±6.0vs10.2±4.6种,P<0.05;47.9±39.1vs30.9±19.2d,P<0.01。男性:14.2±6.9vs11.4±5.3种,P<0.01;67.9±58.8vs47.3±54.2d,P<0.01)。抗心律失常药和地高辛是主要致不良反应药物。用药种类多、住院时间长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医院内监测 药物副作用
下载PDF
细胞色素P_(450)2D_6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季闽春 王永铭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细胞色素(CYP)P4502D6是最有多态性的酶系,主要参与心血管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的代谢。基因突变可以引起酶活性异常及水平的差异,最终造成人类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利用多聚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等技术可以检测细... 细胞色素(CYP)P4502D6是最有多态性的酶系,主要参与心血管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的代谢。基因突变可以引起酶活性异常及水平的差异,最终造成人类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利用多聚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等技术可以检测细胞色素2D6的基因型,而探针则可以检测其表型,将人群分为超强代谢者、强代谢者和弱代谢者。对细胞色素2D6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临床上治疗方案的个体化,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D6 多态性 表型 基因型 基因突变 药物不良反应 多聚酶链反应
下载PDF
非甾体抗炎药物与ACE抑制剂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季闽春 耿晓芳 殷民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0-314,共5页
非甾体抗炎药可能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削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有益作用,如对原发性高血压、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作者对两者相互作用的临床试验研究进行了综述,目前比较肯定的是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对血管... 非甾体抗炎药可能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削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有益作用,如对原发性高血压、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作者对两者相互作用的临床试验研究进行了综述,目前比较肯定的是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降压作用的影响,而阿斯匹林与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不一,需要进行更多的前瞻性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ACE抑制剂 药物相互作用 原发性高血压 心肌梗死 充血性心力衰竭 治疗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季闽春 王永铭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1-254,共4页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是药物在内耳淋巴液内积聚,损害了毛细胞的功能所致。多磷酸肌醇可能是药物在膜上的受体。动物实验证实,毛细胞受损方式主要有两种:毛细胞被破坏;毛细胞从上皮中被挤出。慢性耳毒性的发生与毒性代谢物的形...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是药物在内耳淋巴液内积聚,损害了毛细胞的功能所致。多磷酸肌醇可能是药物在膜上的受体。动物实验证实,毛细胞受损方式主要有两种:毛细胞被破坏;毛细胞从上皮中被挤出。慢性耳毒性的发生与毒性代谢物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 抗生素 耳毒性 副作用
下载PDF
心血管病治疗中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抵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季闽春 沈晓英 杨耀芳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024-1026,共3页
关键词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药物抵抗 药物治疗 心血管病 阿司匹林抵抗 心血管事件 疾病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 氯吡格雷 有效预防
下载PDF
口服抗凝药华法林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季闽春 沈晓英 +1 位作者 徐琳 杨耀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96-700,共5页
华法林是一个治疗范围窄、剂量个体差异大的口服抗凝药物,决定其维持剂量的有遗传和某些非遗传因素,其中编码代谢酶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降解酶的基因变异是研究最广泛的遗传因素。本文对华法林的药物基因学的部分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以便... 华法林是一个治疗范围窄、剂量个体差异大的口服抗凝药物,决定其维持剂量的有遗传和某些非遗传因素,其中编码代谢酶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降解酶的基因变异是研究最广泛的遗传因素。本文对华法林的药物基因学的部分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以便临床更好开展个体化治疗,减少出血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药物基因组学 抗凝
下载PDF
布洛芬缓释混悬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季闽春 陈斌艳 +2 位作者 杜勇 程能能 王永铭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77-280,共4页
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布洛芬缓释混悬剂在20名健康志愿者中单次或多次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试验结果表明单剂量时缓释混悬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缓释混悬剂与对照品缓释胶囊剂的... 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布洛芬缓释混悬剂在20名健康志愿者中单次或多次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试验结果表明单剂量时缓释混悬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缓释混悬剂与对照品缓释胶囊剂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4h)分别为118.21±22.81和112.06±17.13mg·h·L-1(P>0.05),峰浓度(Cmax)20.81±3.07和21.06±4.27mg·L-1(P>0.05),虽然缓释混悬剂的达峰时间较缓释胶囊剂提前(3.40±0.75vs4.65±1.18h,P<0.01),但在取样末端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如C12h与C14h)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其相对生物利用度F=105.5%,经双向单侧T检验证实缓释混悬剂与对照品具有生物等效性。多剂量时缓释混悬剂与对照品缓释胶囊剂的AUC0-12h分别为120.66±27.25和114.89±28.77mg·h·L-1(P>0.05),Cmax21.33±4.45和19.92±3.34mg·L-1(P>0.05),DF为1.76±0.35和1.75±0.50(P>0.05),PTR为6.89±3.70和6.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缓释混悬剂 相对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ACE抑制剂与AⅡ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季闽春 耿晓芳 殷民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8-461,共4页
许多临床试验证明ACE抑制剂和AⅡ受体阻滞剂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它们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大剂量的作用优于小剂量。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病人的耐受情况选用推荐剂量或靶剂量。
关键词 ACE抑制剂 AⅡ受体阻滞剂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试验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高血压药阿利克伦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季闽春 钱庆庆 +1 位作者 钱巍 杨耀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6-240,共5页
肾素直接抑制剂阿利克伦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并且具有肾脏保护、减少左心室肥厚等作用,可以单用或者与ACE抑制剂(如雷米普利)、AngⅡ受体阻滞剂(如缬沙坦)和噻嗪类利尿剂等降压药物联合使用,降压作用具有剂量依赖... 肾素直接抑制剂阿利克伦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并且具有肾脏保护、减少左心室肥厚等作用,可以单用或者与ACE抑制剂(如雷米普利)、AngⅡ受体阻滞剂(如缬沙坦)和噻嗪类利尿剂等降压药物联合使用,降压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病人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系统抑制剂 阿利克伦 抗高血压药物
下载PDF
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滞剂门诊处方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季闽春 孙思明 耿晓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通过对医院门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肽(AⅡ)受体阻滞剂的处方调查,以了解医生处方习惯和这两类药物的门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华东医院2001-11~2002-01共3个月的门诊处方,包括ACE抑制剂和AⅡ受体阻滞剂... 目的:通过对医院门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肽(AⅡ)受体阻滞剂的处方调查,以了解医生处方习惯和这两类药物的门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华东医院2001-11~2002-01共3个月的门诊处方,包括ACE抑制剂和AⅡ受体阻滞剂的处方频度、药物类别、剂量、合并处方、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等情况。结果:3个月门诊处方量分别为18381、22186和20866张,其中ACE抑制剂的处方频度分列为4.2%、5.1%和4.7%,以福辛普利和苯那普利的处方频度最高,依那普利和赖诺普利的处方频度最低。患者平均年龄65.3±10.9岁,男性多于女性,89.9%的患者合并1种或以卜处方药物。AⅡ受体阻滞剂氯沙坦的处方频度分别为0.70%、0.84%和0.88%,患者平均年龄65.1±11.7岁。处方剂量多数在治疗指南和建议推荐的剂量范围的低限。22张处方在用ACE抑制剂的同时合并处方AⅡ受体阻滞剂。结论:门诊ACE抑制剂和AⅡ受体阻滞剂的处方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经济情况等加以选择,并按治疗指南或建议进行给药方案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抑制剂 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滞剂 门诊 处方 药物利用
下载PDF
华东医院2002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状况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季闽春 耿晓芳 +1 位作者 吕凡 顾之光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01-302,共2页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状况和医师是否遵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方法 :回顾性调查本院心血管病房 2 0 0 2年 1月 1日至 2 0 0 2年 12月 31日期间出院的高血压患者的病历。结果 :2 84份病历中 ,男 16 7例 ,女 117例。年龄 (70 ...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状况和医师是否遵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方法 :回顾性调查本院心血管病房 2 0 0 2年 1月 1日至 2 0 0 2年 12月 31日期间出院的高血压患者的病历。结果 :2 84份病历中 ,男 16 7例 ,女 117例。年龄 (70 8± 11 0 )a,39~ 96a。 2 77例 (97 5 % )以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抑制药 ,β -受体拮抗药 ,钙拮抗药和噻嗪类利尿药的使用率分别为 85 2 %、4 2 6 %、4 0 1%和 2 3 1%。 2 77例患者中 ,两药合用者占 4 4 8% ,单药控制BP者占 35 7% ,3药合用者为 18 4 % ,4药合用者仅占 1 1%。 37 4 % (96 / 2 5 7)的患者BP达目标水平。结论 :本院心血管医师对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能遵循治疗指南的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状况 合用 高血压患者 医师 抗高血压药物 医院 病历 中国 BP 华东
下载PDF
华东医院2002年冠心病住院患者治疗状况回顾性调查
18
作者 季闽春 耿晓芳 +1 位作者 吕凡 顾之光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63-365,共3页
目的 :了解冠心病 (CHD)患者药物治疗状况和医师是否遵循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方法 :利用调查表回顾性调查本院 2 0 0 2年度出院CHD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住院期间的用药情况。结果 :331例CHD患者 (男 198例 ,女 133例 ) ,年龄 (73 0±... 目的 :了解冠心病 (CHD)患者药物治疗状况和医师是否遵循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方法 :利用调查表回顾性调查本院 2 0 0 2年度出院CHD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住院期间的用药情况。结果 :331例CHD患者 (男 198例 ,女 133例 ) ,年龄 (73 0±9 6 )a。使用率较高的药物依次为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聚集药、ACE抑制药和利尿药。 2 38例慢性心力衰竭者 β 受体拮抗药的使用率为 4 0 3%。 2 2 4 %有适应证、无禁忌证但未使用。ACE抑制药的剂量低于建议中的目标剂量。 6 4例心肌梗死后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β 受体拮抗药出院带药率为 73 4 %和 34 4 %。 结论 :医师需要提高ACE抑制药的剂量和 β 受体拮抗药的使用率 ,提高抗血小板聚集药、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医院 2002年 冠心病 住院 治疗 调查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肾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季闽春 陈斌艳 章正绪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27-29,共3页
从70年代以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它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充盈压、右心房平均压,改善不同程度慢性心衰患者的症状。一些研究... 从70年代以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它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充盈压、右心房平均压,改善不同程度慢性心衰患者的症状。一些研究表明,ACE抑制剂能通过扩张肾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抑制剂 急性肾功能不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肾小球滤过率 failure 肾小球毛细血管 肾小球出球小动脉 系膜细胞 用能 肾血流量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皮肤不良反应 被引量:7
20
作者 季闽春 王永铭 陈斌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2-114,共3页
血管转换酶抑制剂是一类重要的抗高血压药物,能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皮肤不良反应,且没有剂量相关性。皮疹病人的皮肤活检标本组织学表现主要为表皮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内皮肿胀。免疫细胞化学证实为T细胞。血管... 血管转换酶抑制剂是一类重要的抗高血压药物,能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皮肤不良反应,且没有剂量相关性。皮疹病人的皮肤活检标本组织学表现主要为表皮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内皮肿胀。免疫细胞化学证实为T细胞。血管神经性水肿罕见,后果较严重,而皮疹常见,反应较轻。停用该类药物后上述反应消失。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除特异质外,可能主要与这类药物非特异性抑制激肽酶活性,导致缓激肽水平提高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 药物副作用 皮肤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