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玉米秸秆及其生物质炭对砖红壤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潘凤娥 胡俊鹏 +3 位作者 索龙 王小淇 季雅岚 孟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6-402,共7页
为比较秸秆和生物质炭对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利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生物质炭、秸秆添加对土壤性质、硝化作用及N_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生物质炭、秸秆和空白3个处理,试验培养条件为30℃和75%田间持水量。结果表明,添加秸秆和生物质... 为比较秸秆和生物质炭对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利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生物质炭、秸秆添加对土壤性质、硝化作用及N_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生物质炭、秸秆和空白3个处理,试验培养条件为30℃和75%田间持水量。结果表明,添加秸秆和生物质炭显著提高土壤pH、有机碳和速效K含量,其中秸秆对土壤pH的增加作用更为突出。与对照(1 604.82±168.93μgN_2O-N·kg^(-1))相比,添加秸秆和生物质炭减少N_2O排放量分别为58.0%和65.6%,但二者减排机理不同;秸秆对N_2O的减排因生物的氮固定,降低了硝化反应底物的有效性,生物质炭对N_2O减排可能源于硝化过程中较低的N_2O产生比例。由于生物质炭显著促进土壤硝化速率,而产生较多的NO_3^-,使得热带地区砖红壤硝态氮的淋失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秸秆 初期补氮 硝化作用 N2O
下载PDF
秸秆及生物质炭对砖红壤酸度及交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索龙 潘凤娥 +6 位作者 胡俊鹏 王小淇 季雅岚 赵伶茹 方雅各 杨霖 孟磊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7-1162,共6页
为合理运用秸秆材料改良热带地区砖红壤,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及其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海南花岗岩母质发育的砖红壤的酸度和交换性能的影响。试验设单施生物质炭(B)、生物质炭和秸秆混合施用(BCS)、单施秸秆(CS)及对照(CK)共4个... 为合理运用秸秆材料改良热带地区砖红壤,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及其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海南花岗岩母质发育的砖红壤的酸度和交换性能的影响。试验设单施生物质炭(B)、生物质炭和秸秆混合施用(BCS)、单施秸秆(CS)及对照(CK)共4个处理。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炭和秸秆显著提高土壤p H、CEC、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秸秆和生物质炭可降低土壤交换性酸,尤其是交换性酸中交换性铝含量更是显著降低,表明生物碳和秸秆施用能够有效降低砖红壤酸度,提高交换性能。不同处理改良效果的大小顺序为CS>BC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玉米秸秆 土壤PH 交换性酸 CEC
下载PDF
秸秆及生物炭添加对燥红壤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胡俊鹏 潘凤娥 +6 位作者 王小淇 季雅岚 赵伶茹 方雅各 杨霖 王师笈 孟磊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4-789,共6页
通过室内培养研究生物炭和秸秆施用之初对N_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生物炭(BC,用量为烘干土的1%)、秸秆(S,与生物炭等氮量)和空白(CK)3个处理。培养在75%田间持水量,30℃恒温箱中进行。结果表明,添加秸秆和生物炭均可改善土壤性状,显著提... 通过室内培养研究生物炭和秸秆施用之初对N_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生物炭(BC,用量为烘干土的1%)、秸秆(S,与生物炭等氮量)和空白(CK)3个处理。培养在75%田间持水量,30℃恒温箱中进行。结果表明,添加秸秆和生物炭均可改善土壤性状,显著提高土壤pH值、有机碳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其中秸秆对土壤pH值和速效钾的改善作用更突出。秸秆可以显著减少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促进氮的生物固持,由此显著减少N_2O的排放。生物炭能显著促进硝化作用的进程,提高硝化程度,使得土壤N_2O集中于短时间内排放,但与CK相比,没有显著差异,造成这一原因可能源于生物炭的用量少,影响了其对N_2O的吸附。生物炭施用利于土壤硝态氮的累积,热带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显著增加了硝态氮淋失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生物炭 硝化作用 N2O 燥红壤
下载PDF
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季雅岚 吴文革 +5 位作者 孙雪原 许有尊 周永进 习敏 何超波 蔡海涛 《中国稻米》 2019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以N两优1998和中籼优质杂交稻万象优华占为材料,研究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能够提高水稻茎蘖数,增加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以机插秧在减基蘖肥20%内配合侧深施肥的处... 以N两优1998和中籼优质杂交稻万象优华占为材料,研究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能够提高水稻茎蘖数,增加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以机插秧在减基蘖肥20%内配合侧深施肥的处理效果较好。与风送方式相比,螺旋式侧深施肥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 侧深施肥
下载PDF
新型控释肥机插侧深施对江淮中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文革 季雅岚 +12 位作者 许有尊 孙雪原 钟成虎 束孝海 徐立宏 张兆东 王玉军 甘剑锋 江洪强 何毕 胡根生 王宏斌 吴红星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63,共5页
基于新型控释肥的机插侧深施肥,可以实现简化施肥次数,减少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2020年在安徽江淮水稻主产区多点试验的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基包膜控释肥(MFi)机插侧深施,江淮杂交中籼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3.5 kg/667 m^(2))基础上减... 基于新型控释肥的机插侧深施肥,可以实现简化施肥次数,减少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2020年在安徽江淮水稻主产区多点试验的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基包膜控释肥(MFi)机插侧深施,江淮杂交中籼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3.5 kg/667 m^(2))基础上减量20%,江淮常规中粳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5.6 kg/667m^(2))基础上减量10%,或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5.6 kg/667m^(2))基础上减量20%+1次孕穗肥,均可以实现不减产(平产或略增),显著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物基包膜控释肥 侧深施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江淮丘陵地区稻麦周年丰产优质增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许有尊 孔令聪 +5 位作者 周永进 习敏 杜祥备 孙雪原 季雅岚 吴文革 《中国稻米》 2020年第3期69-72,共4页
针对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水稻-小麦"周年生产现状,在前期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该地区稻麦周年丰产优质增效栽培条件下的光热水资源优化配置特征及品种配置原则、季节间茬口衔接、机械化种植方式、丰产高效群体构建、肥水... 针对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水稻-小麦"周年生产现状,在前期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该地区稻麦周年丰产优质增效栽培条件下的光热水资源优化配置特征及品种配置原则、季节间茬口衔接、机械化种植方式、丰产高效群体构建、肥水耦合优化调控、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等关键栽培技术及参数,形成了江淮丘陵地区稻麦周年丰产优质增效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区域稻麦周年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丘陵地区 稻麦周年种植模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杂草稻的生物学特性及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吴文革 季雅岚 +2 位作者 习敏 许有尊 孙雪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7期30-33,共4页
杂草稻是一种与栽培稻相伴而生的恶性杂草,具有生长势强、耐不良环境生存适应性强的特性;对栽培水稻的产量、品质均造成不利影响,现已成为我国水稻特别是直播稻生产上潜在危害因素。论述了杂草稻的分类起源、生物学特性、危害及其防控... 杂草稻是一种与栽培稻相伴而生的恶性杂草,具有生长势强、耐不良环境生存适应性强的特性;对栽培水稻的产量、品质均造成不利影响,现已成为我国水稻特别是直播稻生产上潜在危害因素。论述了杂草稻的分类起源、生物学特性、危害及其防控综合技术;分析了利用杂草稻有益性状研究进展,探讨了利用杂草稻有益性状改良水稻品种的可行性及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生物学特性 防控技术 有益性状利用
下载PDF
双季稻北缘区水稻“一种两收”绿色增效技术模式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习敏 吴文革 +3 位作者 季雅岚 许有尊 孙雪原 陈刚 《中国稻米》 2019年第6期36-38,42,共4页
水稻“一种两收”是我国转型时期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的新型稻作模式。本文分析了双季稻北缘地区水稻“一种两收”绿色增效技术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生产实际,提出了以“产业化、机械化、优质化、组织化”推动水稻“一种... 水稻“一种两收”是我国转型时期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的新型稻作模式。本文分析了双季稻北缘地区水稻“一种两收”绿色增效技术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生产实际,提出了以“产业化、机械化、优质化、组织化”推动水稻“一种两收”产业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一种两收 现状与对策
下载PDF
生物质炭对砖红壤pH及养分含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潘凤娥 索龙 +5 位作者 胡俊鹏 王小淇 季雅岚 罗晨诚 何秋香 朱治强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25-29,共5页
为合理利用生物质炭改良热带地区土壤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水分培养条件下添加生物质炭对砖红壤p H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能显著提高土壤p H,增加土壤有机碳及全N、全P和全K的含量;淹水显著提高添加了生物... 为合理利用生物质炭改良热带地区土壤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水分培养条件下添加生物质炭对砖红壤p H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能显著提高土壤p H,增加土壤有机碳及全N、全P和全K的含量;淹水显著提高添加了生物质炭的土壤碱解N含量,但极大地降低了其速效P和速效K含量。说明利用生物质炭改良热带土壤时,要根据改良目的合理进行水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红壤 生物质炭 土壤养分 p H值
下载PDF
安徽沿江-江南地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永进 孔令聪 +5 位作者 许有尊 习敏 杜祥备 孙雪原 季雅岚 吴文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8期31-33,36,共4页
安徽沿江—江南地区温光资源丰富,是安徽省的主要粮食生产地区之一。提高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对保障安徽省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针对该地区稻-麦生产中茬口安排不合理、品种选择不恰当、肥水管理不适宜等问题,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优化集成... 安徽沿江—江南地区温光资源丰富,是安徽省的主要粮食生产地区之一。提高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对保障安徽省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针对该地区稻-麦生产中茬口安排不合理、品种选择不恰当、肥水管理不适宜等问题,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优化集成了“沿江—江南地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成功示范应用。基于大面积生产上的应用实践,介绍了该技术模式的栽培调控途径和关键技术,以期为推动安徽稻麦周年全程机械化生产、提高安徽粮食产量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周年 高产高效 温光资源分配 栽培模式 沿江—江南地区
下载PDF
蒸谷米水稻机械化绿色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文革 严伟龙 +2 位作者 季雅岚 徐晓楠 许有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32-35,共4页
蒸谷米具有高营养价值,加工品质好,出饭率高,易储藏等优点。介绍了蒸谷米水稻,同时提出针对性的机械化绿色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环境,栽培方式,品种选择、处理,田间管理、防治,以及收获贮藏等方面,旨在为蒸谷米水稻栽培研究提供理论基... 蒸谷米具有高营养价值,加工品质好,出饭率高,易储藏等优点。介绍了蒸谷米水稻,同时提出针对性的机械化绿色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环境,栽培方式,品种选择、处理,田间管理、防治,以及收获贮藏等方面,旨在为蒸谷米水稻栽培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蒸谷米市场提高抗风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谷米 水稻 栽培技术 绿色
下载PDF
江淮稻-麦周年小麦品种耐渍性评价鉴定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季雅岚 孙雪原 +7 位作者 吴文革 杜祥备 孔令聪 甘剑锋 何毕 李文阳 戴其根 霍中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2,共6页
渍害是江淮地区稻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选用耐渍抗逆小麦品种是主动抗灾的直接有效技术途径,但小麦耐渍性评价至今尚无行业标准,鉴定时期也不尽统一。对江淮小麦生产上主推品种经预试验后选择产量表现较好(≥6000 kg·hm^(-2))... 渍害是江淮地区稻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选用耐渍抗逆小麦品种是主动抗灾的直接有效技术途径,但小麦耐渍性评价至今尚无行业标准,鉴定时期也不尽统一。对江淮小麦生产上主推品种经预试验后选择产量表现较好(≥6000 kg·hm^(-2))的41个小麦品种,于2019—2021年连续在孕穗期进行渍水胁迫处理,调查分析正常生长(对照)和渍水胁迫条件下参试品种农艺指标和产量构成的变化,建立了江淮地区以实际产量为筛选指标的评价鉴定标准:保收率≥75%,且孕穗期渍害处理后实收产量≥5250 kg·hm^(-2)。苏隆128、扬麦13、苏麦188、扬麦20和扬麦23等15个品种耐渍性较强,这些品种在江淮东部的江苏、西部的安徽、豫南和鄂北地区种植均表现较好抗逆稳产性,为江淮稻-麦周年丰产高效品种选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江淮地区 稻-麦周年 渍害 孕穗期 耐渍系数
下载PDF
洪涝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灾后田管与补改种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文革 陈金华 +5 位作者 许有尊 季雅岚 孔令娟 习敏 周永进 孔令聪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6期54-56,59,共4页
2020年6月2日入梅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持续强降水甚至是大暴雨,引发多地洪灾和内涝,沿江(河)、环湖稻田受淹毁种。本文分析了洪涝灾害以及阴雨寡照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群体构建的影响,提出了灾后管理和补改种技术措施,对灾后恢复... 2020年6月2日入梅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持续强降水甚至是大暴雨,引发多地洪灾和内涝,沿江(河)、环湖稻田受淹毁种。本文分析了洪涝灾害以及阴雨寡照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群体构建的影响,提出了灾后管理和补改种技术措施,对灾后恢复、稳定粮食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毁种 群体构建 苗情 田管技术 补改种技术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在优质安全粮食产业中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文革 季雅岚 +4 位作者 孙雪原 许有尊 习敏 周永进 陈刚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942-1946,共5页
我国农业正处于升级转型的重要时期,融合区块链技术能够加快粮食安全生产数据和经济信息共享,做到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业务流程优化,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安全可信体系,进而促进优质粮食安全生产、拓展全产业链功能、保障粮... 我国农业正处于升级转型的重要时期,融合区块链技术能够加快粮食安全生产数据和经济信息共享,做到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业务流程优化,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安全可信体系,进而促进优质粮食安全生产、拓展全产业链功能、保障粮食安全。本文设计粮食生产全产业链运作机制与流程,将区块链技术引用到粮食安全生产信息中,详细分析了区块链在粮食产品安全信息中的技术设计、应用方案和前景展望,并分析了粮食产品安全信息区块链技术体系面临的挑战。粮食产品安全信息区块链技术体系对保证粮食安全,提供了农产品从播种-收获-产品-消费的全程溯源,对农业大数据分析、模型构建、规模化、智能化和统一化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粮食安全 应用与挑战
下载PDF
江淮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创新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季雅岚 涂德宝 +4 位作者 奚业文 蒋军 郜文杰 郭永生 吴文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63-66,164,共5页
将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有机结合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充分发挥了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促进水稻生产减肥减药、绿色增效,同时获得安全水产品(虾、鱼、鳖),提高了稻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回顾... 将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有机结合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充分发挥了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促进水稻生产减肥减药、绿色增效,同时获得安全水产品(虾、鱼、鳖),提高了稻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回顾了安徽江淮稻鱼类综合的发展历程、产业现状,重点分析了霍邱县三流生态综合模式的技术特点与优势;建议因地制宜、因水优化布局安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优选三流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加强技术创新,稻渔并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种养 稻田养虾 技术模式 创新 霍邱三流生态种养模式
下载PDF
不同生物质炭对海南砖红壤性质及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季雅岚 索龙 +5 位作者 解鈺 王小淇 方雅各 杨霖 赵伶茹 孟磊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2-1178,共7页
制备温度及原料影响生物质炭性质,相应影响土壤N_2O的排放,为筛选适宜于海南砖红壤的生物质炭类型,利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海南4种禾本科植物材料在300、500、700℃三种热解温度下制备的12种生物质炭对砖红壤性质及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 制备温度及原料影响生物质炭性质,相应影响土壤N_2O的排放,为筛选适宜于海南砖红壤的生物质炭类型,利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海南4种禾本科植物材料在300、500、700℃三种热解温度下制备的12种生物质炭对砖红壤性质及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生物质炭都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pH,加速土壤硝化作用进行;300℃下制备的生物质炭能促进土壤N_2O排放,500℃和700℃下制备的生物质炭则对土壤N_2O排放有明显抑制作用;所有材料中,高温热解温度下由甘蔗渣制备的生物质炭处理土壤的N_2O排放量最低,可能由于甘蔗榨糖后剩下的甘蔗渣以较稳定的碳水化合物为主。综合分析,推荐500℃热解温度下生成的甘蔗渣生物质炭实施土壤改良,更有利于N_2O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红壤 原料 温度 生物质炭 N2O排放
下载PDF
3种豆科植物生物质炭对海南砖红壤性质及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季雅岚 索龙 +4 位作者 解鈺 王小淇 田伟 赖倩倩 孟磊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81-1387,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豆科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制备的生物质炭对砖红壤性质及N_2O排放的影响,筛选出既有助于N_2O减排又有益于土壤改良的豆科作物类型,为海南豆科植物材料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海南3种常见豆科植物材料(花... 【目的】探讨不同豆科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制备的生物质炭对砖红壤性质及N_2O排放的影响,筛选出既有助于N_2O减排又有益于土壤改良的豆科作物类型,为海南豆科植物材料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海南3种常见豆科植物材料(花生、大豆和柱花草),在300、500和700℃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9种生物质炭,并设不加生物质炭为对照(CK),开展室内培养试验并进行气体采集,测定培养过程中土壤N_2O排放、矿质氮含量变化及其基本理化性质。【结果】不同生物质炭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p H和速效钾含量(P<0.05,下同),也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其中以大豆秸秆生物质炭处理的土壤p H及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增幅较大。300℃下制备的生物质炭可明显促进N_2O排放,500和700℃下制备的生物质炭对N_2O排放的影响因制备材料不同而存在差异。随培养时间的延续,各处理的土壤铵态氮(NH_4^+-N)含量逐渐降低,硝态氮(NO_3^--N)含量逐渐增加;培养结束后,生物质炭处理的土壤NH_4^+-N含量基本接近0 mg/kg,而土壤NO_3^--N含量介于71.06~93.09 mg/kg。相同材料制备的生物质炭处理,温度越高其土壤硝化率上升越快,至培养结束时,各生物质炭处理的土壤硝化率均接近100.00%,CK的硝化率为90.57%(低于各生物质炭处理)。【结论】综合考虑不同生物质炭对土壤性质及N_2O排放的影响,建议选用大豆秸秆在500℃下制备的生物质炭进行热带砖红壤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植物 生物质炭 砖红壤 N2O 海南
下载PDF
制备原料及温度对生物质炭酸碱度及盐基离子含量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季雅岚 解钰 +4 位作者 索龙 王小淇 孟磊 吴川德 何秋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5-151,共7页
【目的】研究生物质炭的制备原料与温度对其酸碱度及盐基离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禾本科、豆科、乔木和椰丝共10种生物材料,研究在300、500和700℃3种温度下制备的生物质炭酸碱度及盐基离子含量的差异。【结果】生物质炭的酸碱度... 【目的】研究生物质炭的制备原料与温度对其酸碱度及盐基离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禾本科、豆科、乔木和椰丝共10种生物材料,研究在300、500和700℃3种温度下制备的生物质炭酸碱度及盐基离子含量的差异。【结果】生物质炭的酸碱度及盐基离子含量因热解温度和制备原料的不同而有明显的不同。同种制备原料下,随着热解温度升高,生物质炭的碱度显著增加,从中和土壤酸度而言,高温热解制备的生物质炭效果较好。同一热解温度下,豆科的盐基离子含量相对较高,更适合用于补充土壤盐基含量。【结论】综合考虑制备难度、温度间的差异性和制碳率等,建议用大豆于500℃下制备的生物质炭来改良海南盐基不饱和的酸性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酸碱度 盐基离子含量
下载PDF
拔节期不同涝淹程度对籼型两系杂交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及对策
19
作者 季雅岚 张长海 +2 位作者 吴文革 汪向东 孙雪原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62,共5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的洪涝常常导致安徽水稻生产田受淹并成灾。本文研究比较了不同淹水深度和淹水天数对两系杂交籼稻两优240生育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深度和淹水天数的增加,两优240的生育期推迟、有效穗...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的洪涝常常导致安徽水稻生产田受淹并成灾。本文研究比较了不同淹水深度和淹水天数对两系杂交籼稻两优240生育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深度和淹水天数的增加,两优240的生育期推迟、有效穗数减少、产量下降。该研究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中稻在受涝后及时补改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籼稻 洪涝灾害 技术对策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不同氮肥运筹对江淮南部稻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雪原 季雅岚 +5 位作者 吴文革 孔令聪 叶为发 袁立伦 柴新荣 何毕 《耕作与栽培》 2020年第4期1-4,7,共5页
合理的氮肥运筹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以宁麦13号为材料,设置不同的氮肥基追比,探究江淮南部小麦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结果表明,在江淮中部以重施基肥、适量追肥为主,同时通过合理氮肥运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 合理的氮肥运筹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以宁麦13号为材料,设置不同的氮肥基追比,探究江淮南部小麦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结果表明,在江淮中部以重施基肥、适量追肥为主,同时通过合理氮肥运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其中基、追肥比例以6∶4或7∶3为宜。建议江淮中南部地区在减少施肥量(N=240~250 kg/hm^2)条件下,合理运筹基肥与后期追肥,是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的关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小麦 产量 肥料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