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同源词的孳乳看词源意义的运动
- 1
-
-
作者
陈昌琳
孙品健
-
机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1-15,共5页
-
文摘
从认知和心理的角度,按照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接近联想对同源词孳乳的不同作用,描述同源词孳乳的动态过程,从中观察词源意义的运动,总结出同源词孳乳过程中三种词源意义的运动形式。
-
关键词
同源词
联想
孳乳
词源意义
运动
特征义素
-
Keywords
Cognate Words
association
Evolution
etymological meaning
movement
semanteme of feature
-
分类号
H13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近代汉语的受益介词系统
- 2
-
-
作者
孙品健
-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科学部
-
出处
《殷都学刊》
2017年第2期87-92,共6页
-
基金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
项目编号16YCX093
-
文摘
近代汉语的受益介词主要有"为"、"与"、"替"、"和"、"给"。唐宋受益介词系统从"为"、"与"持平转变为"与"字主导。元代受益介词系统由"与"主导,新增"替"。明代受益介词系统由"与"、"替"主导,新增"和";北方汉语主要用"替",南方汉语主要用"与","和"只见于北方汉语;"为"主要用于书面语体。清代受益介词系统由"替"、"给"主导,"与"已衰落;北方汉语"替"、"给"持平,南方汉语"替"字独大,"与"的衰落北慢南快;"为"只见于书面语体。
-
关键词
受益介词
为
与
替
和
给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简本《缁衣》与传世本《缁衣》异文的语法史考察
- 3
-
-
作者
孙品健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39-143,共5页
-
文摘
本文从语法史角度解读简本《缁衣》与传世本《缁衣》的三种异文现象。简本的句中语气词“也”在传世本中全都不见,符合句中语气词“也”由战国至汉代逐渐衰微的历史趋势。简本作“此”而传世本作“是”,不完全符合“此”与“是”的发展趋势,很可能是后人依据主观意愿改动所致。简本作“弗”而传世本作“不”,符合“不”替代“弗”的历史趋势,同时也反映出《缁衣》的语言在流传中趋向常规的倾向,以及后人对文意的重新解读。
-
关键词
缁衣
出土文献
传世文献
异文
语法史
-
Keywords
Ziyi
unearthed text
handed dwon text
language differences
historical syntax
-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宋元第三人称代词“伊”的跨语体迁移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孙品健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4,126,共8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明清公文语体语法研究”(2019M660923)
-
文摘
宋代第三人称代词“伊”主要出现在韵律性白话语体中,元代由韵律性白话语体迁移到传统公文语体中。迁移的动因,可以从语言系统内部和语体间语言接触两方面分析。迁移的机制,涉及语法复制和成分借用。
-
关键词
伊
语体
迁移
公文
宋元
-
Keywords
yi(伊)
register
transfer
official document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清华大学首届语言学博士论坛纪要
- 5
-
-
作者
孙品健
-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清华大学语言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语言学博士论坛于2016年9月24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出版机构的十二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论坛并发言。全国三十多所高校的一百二十余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旨在促进语言学博士教育工作,指导博士生撰写出具有相应学术价值的学位论文。论坛的主要议题有博士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语料选取以及博士论文写作与后续研究的关系等。
-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清华大学
语言学
论坛
纪要
语言研究中心
人文学院
科研机构
-
分类号
H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清文啟蒙》高頻语法现象的滿語干擾特徵
- 6
-
-
作者
孫品健
-
机构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
出处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0年第1期122-134,共13页
-
文摘
頻率激增是語言接觸引發語言演變的情形之一。《清文啟蒙》三種高頻語法現象,使役句兼語頻繁缺省,是依照滿語形式進行機械直譯所致;方位短語直接做狀語廣泛存在,是靈活意譯中傾向於跟隨滿語形式所致;連動結構"VP十去/來"頻繁使用,兼有機械直譯和有傾向的意譯兩種因素。機械直譯和有傾向的意譯,實質都是譯者受滿語干擾而將滿語特徵遷移到漢語譯文中;所不同的是,機械直譯屬於有意識"協商",只存在於翻譯文本,有傾向的意譯屬於無意識"協商",可能存在於整個雙語社團。
-
关键词
清文啟蒙
頻率
干擾
直譯
意譯
-
Keywords
Qingwen Qimeng
frequency
interference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上古漢語中後期時間副詞“既、已”的用法演變
- 7
-
-
作者
張赬
孫品健
-
机构
清華大學人文学院中文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歷史語言學研究二室
-
出处
《汉语史学报》
2020年第1期84-95,共12页
-
文摘
"既、已"是上古漢語的一對用法相近的時間副詞,對它們的具體語法意義、影響"既VP、已VP"獨立成句的因素、"已"代替"既"的具體過程等存有争議。本文窮盡考察了春秋戰國時期的五部文獻,從謂詞的情狀類型、句子表述的事件類型、句子的叙述類型、與時制的關係等方面分析"既、已"用例。指出它們都兼有完成體、完整體的用法,但在戰國後期只有完整體用法,謂詞特點是影響"既VP、已VP"獨立成句的主要因素,通過謂詞的擴展,"已"逐漸取代"既"。
-
关键词
完成體
完整體
謂詞情狀類型
事件類型
叙述類型
-
Keywords
prefect
perfective
situation type of verb
event type
narrative type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