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古代诗歌“思乡”情结的人生意蕴 |
孙维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2
|
桐城派后期文章的现代演变 以现代演变解剖马其昶《抱润轩文集》 |
孙维城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3
|
论“登高望远”意象的生命内涵 |
孙维城
|
《中国韵文学刊》
|
1999 |
10
|
|
4
|
大文化观照下的诗学、词学与画学——《邓乔彬学术文集》评介 |
孙维城
谷卿
|
《中国韵文学刊》
|
2014 |
1
|
|
5
|
论李煜词近于太白七绝风调 |
孙维城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2 |
1
|
|
6
|
论况周颐对王鹏运“重拙大”词学观的改造 |
孙维城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5
|
|
7
|
南北宋之间几位词论家的词学观 |
孙维城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8
|
论陈廷焯的“本原”与“沉郁温厚”——兼与况周颐重大说、谭献柔厚说比较 |
孙维城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9
|
欧阳修词:词的特质 诗的渊源 |
孙维城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10
|
桐城派作家贺涛散文浅议 |
孙维城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11
|
对高师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
孙维城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1
|
|
12
|
陈廷焯词学思想前后期不同的共同基础 |
孙维城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13
|
马其昶文集版本琐议 |
孙维城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4
|
马其昶墓志、寿序文浅评 |
孙维城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5
|
文坛三气与宋词三派 |
孙维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6
|
况周颐美学思想的困惑与演进 |
孙维城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7
|
从比较中看吴文英词的密实 |
孙维城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2 |
0 |
|
18
|
一则有关苏轼词学观的词话辨析 |
孙维城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6 |
0 |
|
19
|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评曾大兴著《词学的星空——20世纪词学名家传》 |
孙维城
|
《中国韵文学刊》
|
2010 |
0 |
|
20
|
简评邓乔彬先生《唐宋词艺术发展史》 |
孙维城
|
《天中学刊》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