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休克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9
1
作者 孙英刚 黄宗海 +2 位作者 冯浩淼 宋慧娟 雷洪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86-1087,共2页
建立一种既符合临床特征 ,又简便易行的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用 2 5 0 0g铁轮于 3 0cm高度击中SD大鼠双侧股骨中上段造成粉碎性骨折、软组织损伤及出血 ,引发休克 ,维持 90min后复苏 ,监测生命体征 ,计算 2 4、72h内死亡率。结果显示 ,... 建立一种既符合临床特征 ,又简便易行的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用 2 5 0 0g铁轮于 3 0cm高度击中SD大鼠双侧股骨中上段造成粉碎性骨折、软组织损伤及出血 ,引发休克 ,维持 90min后复苏 ,监测生命体征 ,计算 2 4、72h内死亡率。结果显示 ,于 3 0cm高度砸伤大鼠 ,(7 8± 1 6)min后达到休克水平 ,2 4h内死亡率为 2 7 5 % ,72h内死亡率为 5 2 5 %。该模型操作简单 ,易于控制 ,模型相对稳定并有一定的死亡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疾病模型 大鼠
下载PDF
皮下埋藏麝香对BALB/c纯系小鼠恶性肿瘤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孟照华 单礼成 +9 位作者 曾家修 张树伟 王淑珍 张荫昌 宫伟 辛燕 赵东凯 范西红 王晨龙 孙英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834-836,共3页
利用纯品麝香埋藏于BALB/c纯系小鼠恶性肿瘤的同位和异位,并设对照组、单纯麝香无肿瘤组及正常饲养组作对照观察。结果:实验组癌瘤重量、大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本组生存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 利用纯品麝香埋藏于BALB/c纯系小鼠恶性肿瘤的同位和异位,并设对照组、单纯麝香无肿瘤组及正常饲养组作对照观察。结果:实验组癌瘤重量、大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本组生存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NKIL-2R及T-TR显著高于其它3组,说明麝香具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恶性肿瘤 麝香 抗肿瘤作用 皮下埋藏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大鼠创伤性休克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高斌 黄宗海 +2 位作者 孙英刚 杨文宇 苏国强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75-278,共4页
目的 :评价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i NOS)抑制剂氨基胍 ( AG)和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硝基精氨酸甲酯 ( L NAME)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30只 SD大鼠制作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双侧股骨干砸伤后并经股动脉放血至平均... 目的 :评价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i NOS)抑制剂氨基胍 ( AG)和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硝基精氨酸甲酯 ( L NAME)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30只 SD大鼠制作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双侧股骨干砸伤后并经股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 ( MAP) 35~ 45 m m Hg( 1mm Hg=0 .133k Pa) ,维持 30 m in,然后回输失血和等量的林格氏液。随机分为休克组 ( 10只 )、AG组 ( 10只 ,复苏时静脉注射 AG8mg/ kg)、L NAME组 ( 10只 ,复苏时静脉注射 L NAME8mg/ kg) ,观察休克前后血浆一氧化氮 ( NO)浓度的动态变化 ,观察 2 4h大鼠存活率 ,2 4h后留取肺、肝、肾、小肠组织 ,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大鼠创伤性休克后 ,血浆 NO水平明显高于休克前 ;AG组动物复苏后血浆 NO的水平明显降低 ,各脏器的病理损害亦显著减轻 ,存活率明显提高 ;L NAME组动物复苏后血浆 NO的水平也明显降低 ,各脏器的病理损害无明显变化 ,存活率无明显提高。结论 :NO在创伤性休克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应用 AG有助于创伤性休克的纠正 ,而L NAME能降低 NO的水平 ,但对休克的预后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大鼠 创伤性 休克 治疗 氨基胍 L-硝基精氨酸甲酯 选择性诱导型 非选择性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大鼠血浆内皮素与组织氧分压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英刚 黄宗海 +3 位作者 厉周 雷洪伊 林洪武 孙高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79-681,共3页
观察创伤性休克过程中血浆内皮素与组织氧分压的动态变化 ,探讨内皮素在创伤性休克过程中的意义。采用后肢创伤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大鼠模型 ,观察创伤前后血浆内皮素、动脉血气分析及骨骼肌、肝脏、小肠的组织氧分压的动态变化 ,监测血流... 观察创伤性休克过程中血浆内皮素与组织氧分压的动态变化 ,探讨内皮素在创伤性休克过程中的意义。采用后肢创伤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大鼠模型 ,观察创伤前后血浆内皮素、动脉血气分析及骨骼肌、肝脏、小肠的组织氧分压的动态变化 ,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存活时间。结果显示 ,创伤休克后血浆内皮素浓度迅速升高 ,显著高于伤前水平 ,复苏 7h浓度达到伤前水平的 2 5倍左右 ;休克后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及组织氧分压较创伤前有显著性差异 ,休克后出现失代偿性酸中毒 ,肝脏及小肠的氧分压变化较骨骼肌更为显著。提示创伤性休克后血浆内皮素显著升高 ,在早期对于维持血压有重要意义 ,但在休克后期可能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 ;内脏器官氧分压的不可逆性降低 ,可能是休克后期不易复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 内皮缩血管肽类 氧分压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预测CYP2C19基因型对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氯吡格雷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董瑨堃 孟舒 +2 位作者 陈俊文 孙英刚 沈成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32-737,共6页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对细胞色素P450系统药物代谢酶CYP2C19基因型的预测作用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氯吡格雷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于我科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均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对细胞色素P450系统药物代谢酶CYP2C19基因型的预测作用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氯吡格雷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于我科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均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根据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测定结果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敏感组。检测70例患者CYP2C19的基因型;根据不同等位基因功能缺失,分为快代谢基因型(*1/*1)、中间代谢基因型(*1/*2,*1/*3)和慢代谢基因型(*2/*2,*2/*3,*3/*3)。比较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敏感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CYP2C19基因型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检验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预测CYP2C19基因型的效力。结果氯吡格雷抵抗组(31例)和氯吡格雷敏感组(39例)高密度脂蛋白水平、CYP2C19基因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向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慢代谢基因型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为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利用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预测CYP2C19基因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7(95%CI:0.729~0.965,P=0.003),提示效力较好;当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取最佳临界值(39.45%)时,诊断CYP2C19基因型为慢代谢型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77.8%,阳性预测值为30%,阴性预测值为98%。结论携带CPY2C19慢代谢基因型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是导致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小于39.45%时,应对患者做CYP2C19基因型的检测,以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氯吡格雷 CYP2C1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几种介质在创伤性休克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童宗焰 黄宗海 +4 位作者 林荔军 孙英刚 冯浩淼 林洪武 孙高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浆P-选择素(P-Selectin)、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74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静脉血中P-Selectin、ET、NO3-/NO2-含量。结果①创伤性休克组血浆P-Selectin、ET及NO3-/N...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浆P-选择素(P-Selectin)、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74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静脉血中P-Selectin、ET、NO3-/NO2-含量。结果①创伤性休克组血浆P-Selectin、ET及NO3-/NO2-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1)。②不同程度休克组P-Selectin、ET含量均随休克加重逐渐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 05),且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死亡者血浆P-选择素、ET及NO3-/NO2-含量明显高于存活者(P-SelectinP<0 01;ET及NO3-/NO2-P<0 05)。结论P-Selectin、ET及NO均参与了创伤性休克的发生、发展病理过程,检测P-Selectin、ET及NO3-/NO2-水平对判断创伤性休克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 P-选择素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精氨酸对创伤性休克大鼠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黄宗海 冯浩淼 +2 位作者 黄绪亮 孙英刚 林洪武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左旋精氨酸 (L Arg)对创伤性休克大鼠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外力致大鼠双侧股骨骨折 ,建立创伤性休克模型。复苏时分别给予非选择性 NOS抑制剂 L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 10 m g/kg、选择性诱导...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左旋精氨酸 (L Arg)对创伤性休克大鼠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外力致大鼠双侧股骨骨折 ,建立创伤性休克模型。复苏时分别给予非选择性 NOS抑制剂 L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 10 m g/kg、选择性诱导型 NOS(i NOS)抑制剂氨基胍 (AG) 10 0 m g/kg和一氧化氮(NO)合成底物 L Arg10 0 mg/kg;观察给药前后血流动力学及组织氧分压变化 ,并记录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结果 与休克对照组〔分别为 (18.78± 4 .6 4 ) h和 10 %〕比较 ,L NAME组大鼠存活时间和 2 4 h存活率均无显著变化〔分别为 (2 3.80± 9.0 9) h和 4 0 % ,P均 >0 .0 5〕;AG组和 L Arg组大鼠存活时间均显著延长〔分别为 (2 8.72± 6 .2 5 ) h和 (30 .6 4± 8.77) h,P均 <0 .0 1〕,2 4 h存活率提高 (均为 80 % ,P均 <0 .0 1)。结论 选择性 i NOS抑制剂 AG及 L Arg对创伤性休克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 一氧化氮 左旋精氨酸 氨基胍
下载PDF
大鼠创伤性休克后血清一氧化氮的动态变化及其机制 被引量:17
8
作者 冯浩淼 黄宗海 +3 位作者 黄绪亮 宋慧娟 孙英刚 林洪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后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外力致鼠双侧后肢骨折,制作创伤性休克模型,Griess法测定休克过程中多时间点血清NO3-/ NO2-浓度。结果休克过程中血清NO无明显变化,复苏后早期(1 h)显著下降,6 h...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后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外力致鼠双侧后肢骨折,制作创伤性休克模型,Griess法测定休克过程中多时间点血清NO3-/ NO2-浓度。结果休克过程中血清NO无明显变化,复苏后早期(1 h)显著下降,6 h达峰值,其后血清NO维持较高水平,24 h仍显著升高。休克未复苏鼠血清NO无显著变化。结论创伤性休克时血中NO无显著变化,复苏后先有一过性NO减少,继而血中NO升高,持续至24 h,再灌注损伤是复苏后期NO合成增多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低血压复苏治疗出血未控制的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宗海 孙英刚 +3 位作者 厉周 林洪武 孙高斌 宋慧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82-683,755,共3页
探讨低血压复苏在出血未控制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意义。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不复苏组、传统复苏组和低压复苏组 ,于创伤前后测定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肝、小肠、骨骼肌的组织氧分压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 ,... 探讨低血压复苏在出血未控制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意义。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不复苏组、传统复苏组和低压复苏组 ,于创伤前后测定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肝、小肠、骨骼肌的组织氧分压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 ,记录存活时间。结果显示 ,传统复苏组休克期出血量显著多于其他两组 ,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而低压复苏组可显著改善组织氧分压 ,延长存活时间。提示低血压复苏治疗更能改善出血未控制的创伤性休克大鼠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 复苏术 低血压 大鼠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18
10
作者 黄宗海 孙英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75-678,共4页
创伤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创伤性休克仍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的主要疾病之一。作者主要就创伤基础研究、创伤性休克后的脏器功能损害、细胞因子在休克中的意义以及休克治疗的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并对创伤性休克的研究前景进... 创伤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创伤性休克仍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的主要疾病之一。作者主要就创伤基础研究、创伤性休克后的脏器功能损害、细胞因子在休克中的意义以及休克治疗的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并对创伤性休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 细胞活素类 治疗学
下载PDF
SIRT7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减轻脂多糖或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诱导的肝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1
作者 阮昕 张颖婷 +7 位作者 韩可琪 林龙帅 陈晨 岳铭 王楚翘 孙英刚 赵庆华 贺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2-819,共8页
目的·探究SIRT7(sirtuin 7)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或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3周龄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5)、LPS组(n=7)和D-GalN/LPS组(n... 目的·探究SIRT7(sirtuin 7)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或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3周龄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5)、LPS组(n=7)和D-GalN/LPS组(n=8),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LPS和D-GalN/LPS。24 h后收集生理盐水组和LPS组的小鼠血清和肝脏,D-GalN/LPS组于注射后8 h收集血清和肝脏。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比较3组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同时观察血清学生化指标的变化;利用TUNEL染色和F4/80染色明确小鼠肝脏内细胞凋亡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利用realtime-PCR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SIRT7、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的mRNA水平;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SIRT7、激活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和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the 78 kDa 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GRP78)等的蛋白水平。体外实验中,在正常小鼠肝细胞AML-12细胞中过表达SIRT7,并给予LPS刺激,利用Western blotting明确SIRT7对LPS引起的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分子的调控。结果·注射LPS或D-GalN/LPS后,小鼠肝脏出现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充血及肝细胞凋亡,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和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acetic transaminase,GOT)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中SIRT7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表达明显上调。在AML-12细胞系中,SIRT7过表达可明显抑制LPS引起的GRP78蛋白上调。结论·SIRT7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中的GRP78减轻LPS或D-GalN/LPS诱导的肝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乙酰化酶(sirtuin) 脓毒症 SIRT7 急性肝损伤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肺组织中NO、NOS变化及丹参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洁 潘景业 +6 位作者 金可可 陈雷 宋张娟 张艳杰 王小蓉 董缪武 孙英刚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肺组织中的NO、NOS的变化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影响,探讨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肺损伤的机制及丹参的治疗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失血性休克复苏组(HS组)和丹参治疗组(SM组)。...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肺组织中的NO、NOS的变化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影响,探讨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肺损伤的机制及丹参的治疗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失血性休克复苏组(HS组)和丹参治疗组(SM组)。实验结束时,取全肺测定肺系数,取血和肺组织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并对肺组织作光镜病理学检查。结果与HS组相比较,SM组血清和肺组织中的NO含量、NOS活性均显著升高;肺系数降低;肺组织病变明显减轻。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NO的大量释放参与肺损伤过程,丹参对这种肺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复苏 大鼠 肺组织 NO NOS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下载PDF
选择性、非选择性NOS抑制剂及L-精氨酸对创伤性休克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英刚 范西红 +4 位作者 徐良 张小化 贺青卿 孙力勇 黄宗海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及L -精氨酸 (L Arg)对创伤性休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创伤性休克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处理组、氨基胍 (AG )处理组及L -精氨酸 (L Arg)处理组 ,分别于复苏...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及L -精氨酸 (L Arg)对创伤性休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创伤性休克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处理组、氨基胍 (AG )处理组及L -精氨酸 (L Arg)处理组 ,分别于复苏后 1,4,7h检测血清一氧化氮 (NO )浓度 ,复苏后 1h检测骨骼肌、肝脏、小肠的组织氧分压 ,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并记录存活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L NAME可显著降低血清NO浓度 ,而对组织氧分压及 12 ,2 4h存活率无显著影响 ;AG仅在休克后期使NO浓度明显降低 ,而对早期NO的合成与释放无显著作用 ,AG可提高肝脏、小肠的组织氧分压 ,提高休克模型 12h存活率 ;应用L Arg可显著提高血清NO浓度 ,并可明显改善肝脏、小肠的组织氧分压 ,显著提高 12 ,2 4h存活率。结论 选择性NOS抑制剂AG及L Arg更能改善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药物疗法 一氧化氮合酶/拮抗剂和抑制剂 精氨酸/治疗应用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溶液对创伤性休克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英刚 黄宗海 +2 位作者 雷洪伊 张庆国 林洪武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6-367,共2页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意义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处理组 ,处理组给予 7 5 %的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 ,于休克末及给液后 1、3h测定骨骼肌、肝、小肠的组织氧分压 ,并...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意义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处理组 ,处理组给予 7 5 %的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 ,于休克末及给液后 1、3h测定骨骼肌、肝、小肠的组织氧分压 ,并测定给液后 2h后肺含水量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 ,记录存活时间。结果 复苏后处理组平均动脉压及肝脏、小肠的组织氧分压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给液后 2h处理组大鼠肺含水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处理组大鼠 1 2、2 4h存活率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可改善内脏器官的组织氧分压 ,减轻肺水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 液体复苏 氯化钠溶液 高渗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大鼠创伤性休克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高斌 黄宗海 +1 位作者 孙英刚 杨文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评价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氨基胍(AG)和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用44只SD大鼠制作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双侧股骨干砸伤后并经股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35... 目的评价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氨基胍(AG)和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用44只SD大鼠制作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双侧股骨干砸伤后并经股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35~45 mmHg(4.67~6.00kPa),维持30min,然后回输失血和等量的林格氏液.随机分为休克组(10只)、AG组(根据复苏时静脉注射AG含量为2、8、60 mg/kg@b.w.则分为AGI、AGⅡ、AGⅢ组,各8只)、L-NAME组(10只,复苏时静脉注射L-NAME 8 mg/kg@b.w.),观察休克前后血浆NO浓度的动态变化及24 h大鼠存活率.并留取肺、肝、肾、小肠组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大鼠创伤性休克后,血浆NO水平明显高于休克前;AG各组动物复苏后血浆NO的水平明显降低,各脏器的病理损害亦显著减轻,存活率明显提高,并且AGⅢ组效果最好;L-NAME组动物复苏后血浆NO的水平也明显降低,各脏器的病理损害无明显变化,存活率无明显提高.结论NO在创伤性休克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AG有助于创伤性休克的改善:而L-NAME能降低NO的水平,但对休克的预后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氨基胍 L-硝基精氨酸甲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大鼠血浆内皮素与一氧化氮的动态变化及山莨菪碱的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童宗焰 黄宗海 +3 位作者 厉周 孙英刚 林洪武 孙高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25-727,共3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休克过程中血浆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与组织氧分压的动态变化,探讨山莨菪碱在创伤性休克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下肢创伤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休克组与处理组,观察创伤前后... 目的观察创伤性休克过程中血浆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与组织氧分压的动态变化,探讨山莨菪碱在创伤性休克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下肢创伤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休克组与处理组,观察创伤前后血NO、ET及骨骼肌、肝脏、小肠的组织氧分压的动态变化,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并记录存活时间。结果创伤休克后血NO、ET浓度显著高于伤前水平,休克后组织氧分压较创伤前显著降低;处理组复苏后5、12h血浆ET浓度显著低于休克组,复苏后各时间点血NO/ET值高于休克组,复苏后各时间点肝脏、小肠氧分压显著高于休克组,处理组12、24h存活率显著高于休克组(P<005)。结论NO、ET及NO/ET的失衡在创伤性休克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应用654-2可减少ET的分泌与释放,使NO/ET值升高,改善肝脏及小肠的氧分压,从而改善创伤性休克大鼠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山莨菪碱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时重要脏器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洪武 黄宗海 +3 位作者 厉周 陈荣剑 孙英刚 张庆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84-686,共3页
为了探讨创伤性休克时脏器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动态变化及NOS抑制剂、L 精氨酸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 ,作者复制了大鼠创伤性休克模型 ,检测创伤性休克后 0 5h、3h、5h心脏、肺脏、小肠、肝脏、脾脏中iNOS和cNOS的变化 ;另外在休克... 为了探讨创伤性休克时脏器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动态变化及NOS抑制剂、L 精氨酸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 ,作者复制了大鼠创伤性休克模型 ,检测创伤性休克后 0 5h、3h、5h心脏、肺脏、小肠、肝脏、脾脏中iNOS和cNOS的变化 ;另外在休克后静脉予氨基胍(AG)、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 NAME)、左旋精氨酸 (L Arg) ,检测大鼠脏器中iNOS和cNOS的变化 ,观察在给药后动物的生存时间和死亡率。结果表明 ,正常大鼠所有脏器均有cNOS表达 ,肝脏和肺脏还有少量iNOS分布。创伤性休克后 0 5h几乎所有脏器cNOS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而iNOS却无明显变化 ;休克后 3h,脏器中cNOS开始下降 ,而iNOS开始上升 ,到休克后 5h ,iNOS大量合成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AG和L Arg明显延长了休克大鼠的生存时间 ,而L NAME对生存率无影响。AG抑制了iNOS的合成 ,同时促进了cNOS的合成 ,L NAME对两种NOS均抑制 ,而L Arg对NOS没有影响。结果提示 ,iNOS在创伤性休克后期才大量合成 ,应用NOS抑制剂和L Arg治疗休克必须视休克的程度、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机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休克 创伤性 酶抑制剂 左旋精氨酸
下载PDF
肺动脉CT成像在左心收缩功能保留和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继 孙英刚 +3 位作者 张燚 严健华 蔡静 沈成兴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8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CT成像在左心收缩功能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HFp E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心脏超声及肺动脉CT成像(CTPA)测定120例HFp EF患者,分为3组: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Ⅳ级,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组结果显示应用心脏超声... 目的探讨肺动脉CT成像在左心收缩功能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HFp E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心脏超声及肺动脉CT成像(CTPA)测定120例HFp EF患者,分为3组: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Ⅳ级,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组结果显示应用心脏超声测定心功能IV级组E/A与心衰患者分级成正相关性(r=0.92,P<0.05),而EDT、IVRT与心衰患者分级成负相关性(r=-0.81,P<0.05),(r=-0.76,P<0.05)。CTPA结果提示MPAD、r PA、r PD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关性分析提示MPAD、r PA、r PD与心功能III和IV级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肺动脉CT成像技术对左心收缩功能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具有一定意义,结合心脏超声结果可以提高患者的诊断,为尽早进行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收缩功能保留的心力衰竭 心脏超声 肺动脉CT成像 B型氨基端尿钠肽原
下载PDF
L-精氨酸在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宗海 孙英刚 +3 位作者 冯浩淼 雷洪伊 林洪武 宋慧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L-精氨酸(L-Arg)在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休克组和处理组,于创伤前、休克末、复苏后1、3、5 h股动脉取血检测内皮素,并于相应时间点测定组织氧分压,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并记... 目的探讨外源性L-精氨酸(L-Arg)在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休克组和处理组,于创伤前、休克末、复苏后1、3、5 h股动脉取血检测内皮素,并于相应时间点测定组织氧分压,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并记录存活时间。结果两组大鼠休克末及复苏后各时间点血浆内皮素浓度及组织氧分压较伤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苏后组织氧分压不能恢复到伤前水平,处理组于复苏后5 h血浆内皮素浓度显著低于休克组(P<0.05),复苏后肝脏、小肠的组织氧分压较休克组升高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组大鼠12、24 h存活率同休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外源性L-Arg可降低血浆内皮素浓度,改善内脏器官的组织氧分压,并能明显提高休克模型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创伤性休克 治疗 内皮素 氧分压
下载PDF
腹股沟复合疝的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附25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英刚 安艳新 +2 位作者 徐阳 沈新 张旭魁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8期665-666,670,共3页
探讨腹股沟复合疝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回顾性分析2006—2015年济南军区总医院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25例腹股沟复合疝的临床资料。2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2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2个月,... 探讨腹股沟复合疝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回顾性分析2006—2015年济南军区总医院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25例腹股沟复合疝的临床资料。2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2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2个月,平均23个月未出现复发。2例患者术后股沟区或阴囊血肿,1例术后慢性疼痛,3例有腹壁异物感。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用于治疗腹股沟复合疝,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是方便、可靠的修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复合疝 疝修补术 补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