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虾肝肠胞虫全基因组分泌蛋白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宁梓健 姜宏波 +1 位作者 刘琦 包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5-173,共9页
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其在许多原生动物寄生虫操纵宿主细胞和影响虫体的毒力中起着重要作用。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是一种可感染多种经济虾类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虫,是近年来影响... 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其在许多原生动物寄生虫操纵宿主细胞和影响虫体的毒力中起着重要作用。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是一种可感染多种经济虾类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虫,是近年来影响全球对虾养殖生产较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研究利用真核生物分泌蛋白预测流程EuSecPred2.0对EHP全基因组的分泌蛋白进行预测,并对分泌蛋白长度、信号肽长度、切割位点处氨基酸分布等信息进行分析,对分泌蛋白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泌蛋白氨基酸长度主要集中在30~400 aa之间;信号肽长度集中在9~32 aa之间;信号肽切割位点处以疏水性氨基酸为主。对信号肽进行基序分析,发现存在基序NV[VT][IK]CA[ED][SA]。对所获蛋白质进行功能注释,发现了多种与微孢子虫黏附侵染、调节细胞周期和免疫反应等相关的关键蛋白。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EHP对宿主的侵染机制,同时为进一步明确EHP的致病相关因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肝肠胞虫 基因组 分泌蛋白 信号肽 基序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微孢子虫全基因组分泌蛋白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宁梓健 寇诗瑀 +1 位作者 包杰 姜宏波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0-288,共9页
本试验运行真核生物分泌蛋白预测流程EuSecPred 2.0在中华绒螯蟹微孢子虫全基因组范围内预测分泌蛋白,同时分析分泌蛋白的序列特征,注释功能。结果表明,分泌蛋白序列长度大多为30~300 aa;信号肽长度为11~23 aa;信号肽切割位点处主要由... 本试验运行真核生物分泌蛋白预测流程EuSecPred 2.0在中华绒螯蟹微孢子虫全基因组范围内预测分泌蛋白,同时分析分泌蛋白的序列特征,注释功能。结果表明,分泌蛋白序列长度大多为30~300 aa;信号肽长度为11~23 aa;信号肽切割位点处主要由疏水性氨基酸组成;对预测所得蛋白质功能的注释,发现了多种关键蛋白,如血凝素酯酶、甲基转移酶EZH1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等。基序分析发现,信号肽中存在基序S[NS]N[TI][FI]VI[IGD][RG]VRC。预测获得的这些重要分泌蛋白与中华绒螯蟹微孢子虫侵染宿主、调控宿主细胞周期及免疫反应等生理活动相关,可为筛选致病相关候选因子和探究其侵染机理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微孢子虫 分泌蛋白 基因组 信号肽 基序
下载PDF
虾肝肠胞虫孢壁蛋白SWP7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和定位分析
3
作者 包杰 宁梓健 +1 位作者 丰程程 姜宏波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2年第6期1-8,共8页
孢壁作为微孢子虫最外层的结构,是连接微孢子虫与外界环境的桥梁。因此,研究孢壁蛋白对阐明宿主-微孢子虫相互作用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孢壁蛋白7(spore wall protein 7,SWP7)为研... 孢壁作为微孢子虫最外层的结构,是连接微孢子虫与外界环境的桥梁。因此,研究孢壁蛋白对阐明宿主-微孢子虫相互作用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孢壁蛋白7(spore wall protein 7,SWP7)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序列基本特征,然后合成该基因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蛋白表达并纯化,最后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验证该抗体的特异性后,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和分析该蛋白在成熟孢子上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SWP7的N末端存在信号肽序列,且无跨膜域和GPI锚定位点,可能作为分泌蛋白发挥功能。同时,预测到SWP7有多个磷酸化修饰位点,可能参与肝肠胞虫信号转导、免疫应答、受体激活等功能。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WP7均匀地表达于成熟EHP孢壁上,且可能参与到萌发过程中。研究结果可为明确SWP7在肝肠胞虫入侵宿主中的功能及其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肝肠胞虫 孢壁蛋白 多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