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参养殖池塘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分离及其生理特性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金燕 李彬 +5 位作者 王印庚 廖梅杰 荣小军 张正 牛盈盈 宁鲁光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7-575,共9页
2014年5月,在东营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环境中对水样和底泥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和益生菌的筛选,共获得66株可培养细菌。以刺参"腐皮综合征"主要致病菌为指示菌进行拮抗作用实验,使用选择培养基对菌株的产淀... 2014年5月,在东营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环境中对水样和底泥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和益生菌的筛选,共获得66株可培养细菌。以刺参"腐皮综合征"主要致病菌为指示菌进行拮抗作用实验,使用选择培养基对菌株的产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力进行测定,筛选获得一株潜在益生菌株——DY-6,并进行了生理生化实验、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生长特性及其对刺参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DY-6对其指示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24 mm、22 mm、27 mm和37 mm,对淀粉和蛋白培养基的水解直径分别为28 mm和20 mm。利用该菌对刺参进行高浓度胁迫实验测试其安全性,实验期间浸浴组和投喂组刺参状态良好,没有发病和死亡现象。利用细菌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DY-6与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CP015911)的相似性为99%。因此,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同时,将该菌株与商品化微生态制剂产品中分离的4株益生菌进行了比较,DY-6在温度20~35℃、盐度0~35范围内生长较快,优于上述4株菌,4 h进入对数生长期,10 h达到生长高峰。筛选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生长速度快,并且具有广温广盐的优点,不仅能够降低疾病发生率,还可更好地适应黄河口地区夏季水温偏高、盐度波动大的特点,由此具有良好的益生菌商业化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刺参 贝莱斯芽孢杆菌 抑菌 生理特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刺参池塘养殖系统中1株副干酪乳杆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彬 王印庚 +6 位作者 廖梅杰 张永刚 荣小军 王锦锦 于永翔 张正 宁鲁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107,共8页
本研究利用MRS培养基,从山东东营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养殖池塘环境中分离到56株乳酸菌。以刺参腐皮综合征2种重要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 本研究利用MRS培养基,从山东东营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养殖池塘环境中分离到56株乳酸菌。以刺参腐皮综合征2种重要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所分离的乳酸菌对2株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筛选出1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乳酸菌CSND-6,并对该细菌的形态、胞内产物和胞外产物的抑菌活性、生理生化实验、16S r DNA序列分析、菌株生长特性及对刺参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菌株CSND-6对灿烂弧菌和假交替单胞菌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胞内产物的抑菌圈分别为17、22 mm,胞外产物的抑菌圈分别为25、31 mm。该菌株对刺参的高浓度浸浴胁迫实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菌株对刺参是安全的。通过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CSND-6属于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与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JCM1171)的相似性为99.83%。菌株CSND-6在30℃~44℃、pH为6~8范围内生长较快,24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28~32 h时达到生长高峰,最高值达2.10×10^(9)CFU/ml。本研究筛选的副干酪乳杆菌属于刺参池塘养殖环境中土著益生菌,对刺参的主要病原菌抑制效果较好,并表现出了较好的生长特性,可为养殖池塘刺参疾病的生态防控和乳酸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征 副干酪乳杆菌 池塘养殖
下载PDF
不同水深条件下刺参养殖池塘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温彬 高勤峰 +1 位作者 董双林 宁鲁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4327-4336,共10页
于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调查了荣成靖海湾3个不同水深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内大型底栖动物的构成,以了解不同水深对刺参养殖池塘环境条件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3个不同水深梯度... 于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调查了荣成靖海湾3个不同水深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内大型底栖动物的构成,以了解不同水深对刺参养殖池塘环境条件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3个不同水深梯度池塘(1#浅水位、2#正常水位和3#高水位)底部光照强度、叶绿素a(Chla)和总有机物(TOM)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各池塘水温差异不显著。光强、Chla和TOM含量在夏季、冬季和春季均表现为1#池塘显著高于3#池塘;秋季各池塘间光强和TOM含量差异不显著,Chla含量则表现为3#池塘显著高于1#池塘。各季节3个池塘间大型底栖动物在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夏季均表现为1#池塘显著高于3#池塘,秋季和冬季则相反;春季1#池塘丰度显著高于3#池塘,生物量则差异不显著。这些差异主要与其各自优势种及其优势度指数大小有关。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夏季和秋季均表现为1#池塘高于3#池塘,春季则相反,冬季各池塘间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各季节3个池塘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水深梯度对刺参养殖池塘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造成显著性影响。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显示,各季节对3个池塘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差异起主要作用的物种为各个池塘的优势种。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水深、Chla和TOM含量为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深 刺参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刺参苗期附着基更换频率对刺参生长及其养殖系统菌群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王印庚 张文泽 +6 位作者 廖梅杰 李彬 荣小军 张正 李华 范瑞用 宁鲁光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9-369,共11页
为了探究刺参(Apoasichopus japonicus)保苗阶段(7–9月)最佳的附着基更换频率(changing frequency,CF),本实验在夏季保苗期设置5个附着基更换频率组,即CF10、CF20、CF30、CF40和CF50。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并结合传统细菌培养法... 为了探究刺参(Apoasichopus japonicus)保苗阶段(7–9月)最佳的附着基更换频率(changing frequency,CF),本实验在夏季保苗期设置5个附着基更换频率组,即CF10、CF20、CF30、CF40和CF50。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并结合传统细菌培养法和16S r DNA细菌鉴定技术对上述不同实验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F20组刺参整池增重和个体增重幅度最大,CF30次之,CF50组由于死亡率高,整池重量为负增长。CF20组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分别为(5.986±0.135)%/d和(95.231±0.265)/%,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F30次之,而CF_(50)组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养殖用水中4NH+-N、2NO--N和COD随着附着基更换频率的降低而升高,并在第50天时分别达到0.53 mg/L、0.28 mg/L、0.18 mg/L。各实验组水体中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随附着基更换频率变化不明显,而附着基上的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随附着基更换频率的降低而升高,CF_(50)组异养细菌总数在第50天时达到1.38×10^5 cfu/cm^2,弧菌数量达到1.5×10^4 cfu/cm^2,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附着基上优势菌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dyticus)、需钠弧菌(V.natriegens)、马胃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quor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和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其中,溶藻弧菌为刺参条件致病菌,且一直存在于养殖系统中并逐步占据绝对优势。这与CF_(50)组在实验进行到43 d时开始出现化皮,50 d时开始出现死亡现象有一定的关系。同时,附着基长时间未更换,会滋生大量玻璃海鞘、日本毛壶、内刺盘管虫等敌害生物,争夺栖息空间和食物,导致刺参苗种生长减慢。综上,由实验结果显示,在7–9月高温季节每20 d更换一次附着基最佳。考虑到生产成本,附着基更换频率一般为20~30 d为宜。本研究结果为刺参苗种培育工艺的优化及刺参健康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育苗工艺 附着基 更换频率 生长 菌群结构 弧菌
下载PDF
刺参养殖池塘中一株植物乳杆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永刚 李彬 +5 位作者 王印庚 王金燕 廖梅杰 张正 宁鲁光 范瑞用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4-162,共9页
2017年5月,从山东东营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获得49株乳酸菌。以刺参"腐皮综合征"的2株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为指示菌进行拮抗作用... 2017年5月,从山东东营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获得49株乳酸菌。以刺参"腐皮综合征"的2株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为指示菌进行拮抗作用实验,获得1株具有显著抑菌活性的乳酸菌CLY-5,对该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序列分析、生长特性及其对刺参的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菌株CLY-5对灿烂弧菌和假交替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菌株的胞内产物与胞外产物均具有抑菌效果,抑菌圈分别为20、23 mm和27、38 mm,胞外产物的拮抗作用优于胞内产物。利用该菌对刺参进行高浓度浸浴测试其安全性,浓度为1×10^9、1×10^8和1×10^7 CFU/ml,实验期间刺参状态良好,无死亡现象。16Sr DNA序列分析表明,CLY-5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R117813.1)的相似性为100%,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菌株CLY-5在30℃~44℃、pH6~8范围内生长较快,20 h进入对数生长期,28~32 h达到生长高峰。筛选的植物乳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且其生长特性适应刺参池塘的养殖环境,为刺参疾病的生态防控及乳酸菌资源的开发提供应用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征 灿烂弧菌 假交替单孢菌 植物乳杆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开展规模化刺参池塘养殖实现盐企的产业调整和升级——来自山东海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实践
6
作者 马福恒 薄万富 +1 位作者 宁鲁光 武金光 《中国水产》 2013年第3期68-70,共3页
国内海盐场目前主要通过滩晒的方式获取盐类,科技含量不高,虽占有大量的土地资源,盐的产出率却很低,提高盐企产出的关键在于提高海水利用率或曰综合利用海水。"十一五"期间,大连复州湾盐场进行"一水五用"的改革,先养殖、再养卤虫、... 国内海盐场目前主要通过滩晒的方式获取盐类,科技含量不高,虽占有大量的土地资源,盐的产出率却很低,提高盐企产出的关键在于提高海水利用率或曰综合利用海水。"十一五"期间,大连复州湾盐场进行"一水五用"的改革,先养殖、再养卤虫、空气吹溴、晒盐、苦卤加工和盐的深加工,通过海水梯次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海水综合利用的产业链。这一模式有着良好的推广价值。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域广大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养殖 盐类 产业调整 海水综合利用 规模化 东海 刺参 复州湾盐场
下载PDF
莱州湾西岸池塘养殖刺参安全度夏试验
7
作者 马福恒 宁鲁光 +1 位作者 盖乃明 李帅帅 《齐鲁渔业》 2012年第7期11-12,共2页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eus)的食疗作用得到普遍认可,消费市场日渐扩大。“北参南养”、“东参西养”近年来已经获得成功。
关键词 安全度夏 池塘养殖 刺参 莱州湾 试验 西岸 食疗作用 消费市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