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间作系统生产力分析及适宜品种筛选
1
作者 安东升 严程明 +4 位作者 刘洋 赵宝山 孔冉 苏俊波 徐志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5,共9页
为提升机械化宽行植蔗区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封行前控草减药与增效增收,以甘蔗单作为对照,选择7个花生品种和5个甜玉米品种开展配套农机的甘蔗宽行间作花生和甜玉米试验,对2种间作系统生产力与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甘蔗... 为提升机械化宽行植蔗区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封行前控草减药与增效增收,以甘蔗单作为对照,选择7个花生品种和5个甜玉米品种开展配套农机的甘蔗宽行间作花生和甜玉米试验,对2种间作系统生产力与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甘蔗的株高与行间间作甜玉米的株高呈负相关,与行间间种花生的株高呈正相关。与甘蔗单作相比,间种花生的甘蔗单茎重无显著下降,间种甜玉米的甘蔗单茎重显著下降;2种间作模式下甘蔗的分蘖数、有效茎数和产量均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均表现为间作甜玉米显著高于间作花生;不同间作模式对甘蔗田间糖锤度的影响不显著。间作甜玉米的田间糖锤度和穗产量分别以‘中农甜414’和‘华美甜9’最优,间作‘粤甜28’能够收获较高的产量和农田秸秆输入量;间作‘湛油1155’‘热红1’和‘湛油1155’‘湛油75’‘湛油62’分别获得最优的花生仁产量和出油率。间作系统纯收益增幅在30%以上的处理表现为间作‘中农甜414’>‘华美甜9’>‘ZGP113’>‘湛油1155’,但间作‘华美甜9’和‘ZGP113’的甘蔗减产率分别比间作‘中农甜414’和‘湛油1155’提高13.73和4.37个百分点,因此适宜间作的甜玉米和花生品种分别为‘中农甜414’和‘湛油1155’。综上,间作‘中农甜414’甜玉米能够显著增加经济效益,且农田秸秆碳输入量大,但甘蔗显著减产,若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则不利于保守糖料红线;间作‘湛油1155’和‘ZGP113’能够显著增加经济效益,甘蔗产量降幅较小,且豆科固氮与秸秆碳输入有助于耕地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间作 甜玉米 花生 生产力 适宜品种
下载PDF
季节性干旱下农艺节水措施对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安东升 严程明 +5 位作者 陈炫 徐磊 刘洋 苏俊波 孔冉 窦美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1-999,共9页
为探明不同农艺节水措施在甘蔗应对季节性干旱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粤糖94-128’为材料,设置地膜覆盖+有机肥(T1)、保水剂+有机肥(T2)、蔗叶覆盖+有机肥(T3)、蔗叶覆盖+保水剂(T4)4个处理,以常规种植为对照(CK),研究不同农艺节水处... 为探明不同农艺节水措施在甘蔗应对季节性干旱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粤糖94-128’为材料,设置地膜覆盖+有机肥(T1)、保水剂+有机肥(T2)、蔗叶覆盖+有机肥(T3)、蔗叶覆盖+保水剂(T4)4个处理,以常规种植为对照(CK),研究不同农艺节水处理下土壤水分和出苗率、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积累、光合活性和根系指标以及经济性状对季节性干旱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前期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地膜覆盖>蔗叶覆盖>无覆盖;T1处理出苗率最高且显著高于CK。2015年,与CK相比,T1处理显著增加株高(18.1%)和+1叶长(30.6%),T4处理显著增加茎粗(21.8%),而T2处理的株高、茎粗和叶宽则显著降低;T1处理显著增加+1叶的最大光能利用效率(Fv/Fm)和叶片SPAD值(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值),T3处理显著增加+1叶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其余各处理与CK之间差异不显著;T1、T2、T3、T4处理的总干物质积累分别增加94.5%、–37.0%、53.4%、79.9%;T3处理显著增加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和根数,T2处理各根系指标则显著降低;T2和T3处理单茎重高于T1处理,但有效茎数远低于T1处理,有效茎数高是T1处理高产的主要原因;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田间锤度,T3处理增幅最高。2016年,与CK相比,甘蔗不同处理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和干物质积累差异不显著;但与2015年相比,T1处理农艺性状指标呈下降趋势,而T2处理则呈上升趋势;各处理+1叶的ΦPSII均呈下降趋势;T1、T2和T3处理总干物质积累呈下降趋势,而T1和CK则呈上升趋势。T3处理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密度显著高于CK,主要是由于细根增加所致;T4处理有效茎长显著高于CK,但茎径和单茎重并无显著差异,产量差异源于有效茎数的差异;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田间锤度且各处理的田间锤度与2015年比呈上升趋势。综上,农艺节水措施主要通过在旱季减少土壤水分散失而提高甘蔗出苗率从而增加有效茎数,并通过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和促进根系生长以应对季节性干旱,进而保障后期经济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节水措施 甘蔗 生长 产量 季节性干旱
下载PDF
甘蔗苗期不同叶位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安东升 魏长斌 +1 位作者 曹娟 窦美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19-2027,共9页
为明确不同叶位和叶片不同部位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分布规律及其随生长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实现甘蔗光合潜力的快速评价,本研究通过桶栽试验对3个甘蔗主栽品种(ROC22、ROC16、桂柳05-136)不同叶位和叶片不同部位的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比较分... 为明确不同叶位和叶片不同部位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分布规律及其随生长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实现甘蔗光合潜力的快速评价,本研究通过桶栽试验对3个甘蔗主栽品种(ROC22、ROC16、桂柳05-136)不同叶位和叶片不同部位的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并研究叶绿素荧光参数对生长时间的响应。结果表明:光系统II(PSII)量子效率(ΦII)随着倒数叶位的增加而下降,在叶片不同部位之间表现为叶中部>叶尖端>叶基部,相同叶位不同品种间ΦII的差异不显著;可调节性能量耗散(ΦNPQ)则随着倒数叶位的增加而上升;非调节性能量耗散(ΦNO)在不同叶位(除倒四叶)及品种间并无显著差异。随着生长时间的推进,上部叶位具有较高的ΦII和较低的ΦNPQ;中部叶位的ΦII和光化学猝灭(qL)变化很小;下部叶位在叶片生长的前两周,能量分配在ΦII和ΦNPQ之间进行,ΦNO基本保持不变;而超过3周后,3个供试品种的ΦII、qL和最大光能利用效率(Fv/Fm)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为ΦII>qL>Fv/Fm,同时伴随着ΦNO的增加。上述结果表明光能利用效率以上部叶位最高,中部叶位稳定,而下部叶位最低且差异较为显著。而不同叶位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 ETR)对生长时间的响应研究表明,在苗期上部第一片全展叶的中部叶位光能转化能力最强,可选择该叶片的中部叶位进行叶绿素荧光特性横向比较。本研究初步明确了不同叶位光能的利用效率及其随生长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如何选择合适的叶位进行叶绿素荧光检测,进而开展甘蔗冠层光合潜力的快速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叶绿素荧光 叶位 生长时间
下载PDF
华南季节性干旱区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7
4
作者 安东升 窦美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6期130-135,共6页
因气候变化引起的季节性干旱已日益成为限制华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阐述了华南四省(区)季节性干旱的类型及分布、节水农业技术在华南地区主栽作物上的应用现状,对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初步提出了以下重点研... 因气候变化引起的季节性干旱已日益成为限制华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阐述了华南四省(区)季节性干旱的类型及分布、节水农业技术在华南地区主栽作物上的应用现状,对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初步提出了以下重点研究思路:应用集雨补灌技术解决丘陵坡地旱季水源问题;引入半旱式耕作制减少水稻生态耗水,在深入研究作物需水规律的基础上研发农田精准控水技术;设置长期经费支持及政策配套以保障相关研究的连续性,为农田精准控水提供理论基础与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农业 华南地区 季节性干旱
下载PDF
田间补充灌溉施肥对菠萝生长、产量及水肥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安东升 刘亚男 +4 位作者 严程明 赵宝山 刘洋 李昊儒 窦美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66-1173,共8页
为探明菠萝田间控水减肥效应及确定补充灌溉施肥水平,为粤西地区菠萝生产中节水节肥和提质增效提供依据。研究以金菠萝‘MD-2’为材料,设置无灌溉常规施肥(常规),2个补灌W_(1)(–15~–35 kPa)和W_(2)(–35~–55 kPa)与3个肥料F_(1)(100%... 为探明菠萝田间控水减肥效应及确定补充灌溉施肥水平,为粤西地区菠萝生产中节水节肥和提质增效提供依据。研究以金菠萝‘MD-2’为材料,设置无灌溉常规施肥(常规),2个补灌W_(1)(–15~–35 kPa)和W_(2)(–35~–55 kPa)与3个肥料F_(1)(100%)、F_(2)(75%)和F_(3)(50%)梯度处理(F_(1)W_(1)、F_(2)W_(1)、F_(3)W_(1)、F_(1)W_(2)、F_(2)W_(2)、F_(3)W_(2)),以无灌溉无施肥作为对照(CK)。研究菠萝光合面积、光合效率、干物质积累、经济性状、灌溉水生产力及肥料偏生产力对不同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补充灌溉施肥能够显著提高菠萝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和植株干物质含量。水肥限制下,叶片数和叶长的减少是单株叶面积下降的主要因素,而光合面积的减小是干物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菠萝植株生长受限来自于肥料减施和因干旱而导致的肥料利用受限。雨季干旱胁迫解除后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能够快速恢复,但营养生长期光合面积显著下降的不可逆转仍然导致果实干物质量和产量显著下降。补充灌溉施肥条件下肥料偏生产力表现为F_(3)>F_(2)>F_(1),而果实田间产量和田间糖锤度均表现为F_(3)<F_(2)≈F_(1),因此确定F_(2)是最佳施肥水平;在F_(2)施肥水平下,水分生产力表现为W_(2)>W_(1),但果实增产率和田间糖锤度在W_(1)和W_(2)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采用F_(2)W_(2)补充灌溉施肥方式可为菠萝生产中节水节肥和提质增效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灌溉施肥 菠萝 生长 产量 水肥生产力
下载PDF
甘蔗高光效新品种筛选与光合潜力分析
6
作者 安东升 聂虎子 +4 位作者 刘洋 赵宝山 严程明 孔冉 苏俊波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502,共8页
筛选高光效甘蔗新品种并评价其光合潜力可为糖料蔗高质量发展及维护食糖供给安全提供保障。本研究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快速测定3个经典的商业主栽品种和10个甘蔗新品种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参数,计算基于Lake-model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同时用... 筛选高光效甘蔗新品种并评价其光合潜力可为糖料蔗高质量发展及维护食糖供给安全提供保障。本研究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快速测定3个经典的商业主栽品种和10个甘蔗新品种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参数,计算基于Lake-model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同时用光合电子流(J)对光响应的机理模型拟合光响应曲线,对阴天和晴天下不同甘蔗品种光合电子传递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低光和高光下光能在光合电子传递与可调节性能量耗散(ΦNPQ)之间达到平衡,只有在中光下非调节性能量耗散(ΦNO)在不同品种间出现差异,但这并不代表出现光损伤,而是由于不同甘蔗品种的能量分配在光合有效辐射(PAR)增加的过程中呈现出差异化的过渡模式。所有品种在阴天的初始光能利用率(αe)均高于晴天,但在相同PAR下阴天的光合电子流远低于晴天。热甘16117和热甘1997分别在阴天和晴天的光量子效率(ΦII)最高,热甘16239虽然在中、低光下光量子效率不及ROC22和热甘1997,但其在中光下非调节性能量耗散最低,且在高光下具有较强的饱和光强(PARsat)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同时光量子效率与ROC22、热甘1997差异不显著。而基于近5 a试验地阴天和晴天权重占比计算的总和光合电子传递能力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热甘1997(21.93)>ROC22(21.43)>ROC16(20.62)>热甘16239(20.27)>桂柳05136(19.43)>热甘11713(19.30)>热甘1462(19.29)>热甘14291(19.03)>热甘16117(18.94)>热甘1339(18.93)>热甘1876(18.08)>热甘1(17.41)>热甘11559(16.84)。综上,热甘1997和热甘16239可作为甘蔗高光效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高光效 新品种 筛选 光合潜力
下载PDF
蜜蜂授粉与人工授粉对温室草莓生长动态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洁 范武波 +3 位作者 李端奇 赵红霞 徐建欣 安东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57-2561,共5页
【目的】研究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对温室草莓生长动态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规范草莓蜜蜂授粉管理措施和提高草莓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置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区域,观测草莓果实纵、横径生长动态,落果波相及座果率,测定可溶性固... 【目的】研究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对温室草莓生长动态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规范草莓蜜蜂授粉管理措施和提高草莓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置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区域,观测草莓果实纵、横径生长动态,落果波相及座果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Vc、总糖和总酸等营养指标含量。蜜蜂授粉区域草莓果实果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生长速度均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区域(P<0.05,下同)。【结果】2种授粉模式草莓坐果阶段的第1、3次落果期落果率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第2次落果期蜜蜂授粉区域草莓果实的落果率显著低于人工授粉区域。除总酸含量外,总糖含量、糖酸比、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畸形果率均以蜜蜂授粉区域果实的品质显著优于人工授粉区域。【结论】蜜蜂授粉可改善设施草莓果实品质,提高产量,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温室配套技术,可在温室草莓种植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人工授粉 意大利蜜蜂授粉 果实品质 温室
下载PDF
水分对切花百合叶面积影响的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董永义 李刚 +1 位作者 安东升 罗卫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1-197,共7页
叶面积既是重要的花卉作物外观品质指标,又是作物生长和蒸腾模型中所必需的作物参数。为建立水分对叶面积影响的预测模型,该研究以切花百合品种'索邦'(Lilium'Sorbonne')为试验材料,于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在南京市农... 叶面积既是重要的花卉作物外观品质指标,又是作物生长和蒸腾模型中所必需的作物参数。为建立水分对叶面积影响的预测模型,该研究以切花百合品种'索邦'(Lilium'Sorbonne')为试验材料,于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在南京市农科所温室内进行了不同定植期和不同水分处理的栽培试验。首先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切花百合正常生长的临界基质水势。然后定量分析了不同定植期和不同水分处理切花百合叶面积的变化规律,以及基质水势对百合最大叶长、最大叶长伸长速率和到达最大叶长累积的光温指数动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基质水势对切花百合叶面积指数影响的动态预测模型,并采用与建模数据相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百合展叶数、单叶叶长和叶面积指数预测效果较好,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0.82、0.97,相对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RMSE)分别为6.32%、8.78%、7.12%。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水分对切花百合叶面积的动态影响,可为进一步优化切花百合生产的水分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水势 叶面积指数 模型
下载PDF
氮素对长江中下游温室切花百合外观品质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刚 孙骞 +6 位作者 于善祥 安东升 董永义 邹聪聪 杜文丛 张宁一 罗卫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4057-4070,共14页
氮素是影响花卉生长与外观品质的重要营养元素。定量研究氮素对温室切花百合外观品质的影响,可为切花百合氮素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以百合‘索邦’和‘西伯利亚’为材料,根据不同定植期、生长中后期不同速效氮素水平处理试验,以冠层累积... 氮素是影响花卉生长与外观品质的重要营养元素。定量研究氮素对温室切花百合外观品质的影响,可为切花百合氮素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以百合‘索邦’和‘西伯利亚’为材料,根据不同定植期、生长中后期不同速效氮素水平处理试验,以冠层累积吸收辐热积(PTI)为发育尺度,以现蕾期叶片累积氮含量为植株氮素特征指标,定量分析氮素对切花百合外观品质指标(叶面积指数、株高、出叶数、第1花蕾长度与第1花蕾直径)和出花率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氮素对切花百合外观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叶面积指数、株高、出叶数、第1花蕾长度、第1花蕾直径、一级花、二级花、三级花和四级花的预测效果较好,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0.85、0.86、0.91、0.88、0.88、0.88、0.91和0.91,相对回归估计标准误(rRMSE)分别为0.09、0.10、0.14、0.13、0.12、0.18、0.15、0.18和0.21。研究建立的模型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温室切花百合生产中氮素的优化管理提供了模型工具,也为露地栽培切花百合生产中氮素的优化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温室 叶片氮含量 外观品质 模型
下载PDF
基于水分控制的切花百合生长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永义 李刚 +1 位作者 安东升 罗卫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387-5395,共9页
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生产是观赏植物外观品质形成的基础。水分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生产的重要因子。为定量研究水分对切花百合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生产的影响,以切花百合品种‘索邦’(Lilium‘Sorbonne’)为试验材料,于2009年3月至2010... 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生产是观赏植物外观品质形成的基础。水分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生产的重要因子。为定量研究水分对切花百合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生产的影响,以切花百合品种‘索邦’(Lilium‘Sorbonne’)为试验材料,于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在南京的连栋温室内开展了不同定植期和不同水分处理的栽培试验,以基于光温的温室花卉生长动态预测模型为基础,定量分析了不同定植期和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切花百合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生产的动态影响,并确定了切花百合正常生长的临界基质水势,建立了基质水势对切花百合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生产影响的动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本文所建模型对切花百合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和植株总干质量的预测效果较好,模型对叶面积指数、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和植株干物质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0.96,0.94,相对根均方差(rRMSE)分别为7.12%、4.37%、11.14%。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水分对切花百合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和植株总干质量的动态影响,可为进一步优化切花百合生产的水分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百合 基质水势 干物质生产 模型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卫星云图压缩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红 安东升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4年第10期60-62,65,共4页
本文使用改进后的小波变换零树编码压缩算法压缩卫星云图资料,在压缩比为30:1以上、 PSNR大于33的条件下,将发送云图的延迟时间从约16分钟缩短到约40秒钟。
关键词 PSNR 零树编码 小波变换 压缩算法 压缩方法 发送 压缩比 延迟时间 云图 使用
下载PDF
滴灌施肥与有机肥施用对金菠萝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亚男 安东升 +2 位作者 石伟琦 刘思汝 何东宁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4,80,共6页
以金菠萝(MD-2)为试材,设置不施肥、常规施肥、常规施肥+有机肥、滴灌施肥、滴灌施肥+有机肥等5个不同施肥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其生长、养分吸收、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滴灌施肥处理显著提高金菠萝总叶... 以金菠萝(MD-2)为试材,设置不施肥、常规施肥、常规施肥+有机肥、滴灌施肥、滴灌施肥+有机肥等5个不同施肥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其生长、养分吸收、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滴灌施肥处理显著提高金菠萝总叶片数、茎高、茎粗、D叶长、D叶宽和果柄粗度;常规施肥处理下,增施有机肥可显著增加茎高和茎粗。滴灌施肥处理的根、茎、叶、果柄和果实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加了81.72%、303.23%、150.94%、99.61%和86.79%。滴灌施肥、滴灌施肥+有机肥处理的植株氮、磷、钾积累量,果实横径、单果质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常规施肥处理的果实的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但该处理糖酸比最低,增施有机肥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糖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菠萝 滴灌施肥 有机肥 养分积累 干质量 产量
下载PDF
计算机缓冲区溢出安全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红 安东升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4年第11期37-41,共5页
使用缓冲区溢出和suid程序,已经成为计算机黑客高手们为得到远程root权限而最常使用的方法。本文重点分析了使用缓冲溢出攻击的原理,并提出了对应的防范策略。
关键词 缓冲区溢出 溢出攻击 计算机黑客 远程 权限 防范策略 安全问题 重点分析 程序
下载PDF
蜜蜂—草莓复合农田生态系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研究
14
作者 杨洁 徐建欣 +2 位作者 范武波 安东升 张晓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75-2981,共7页
本文从蜜蜂—草莓复合农田的病虫害方面分析生态效益,以危害较为普遍的灰霉病为分析对象,调查了在整个生育期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在发病高峰期前,蜜蜂—草莓复合农田的灰霉病发病率一直低于对照田,而且发病高峰以后发病率下降速度较... 本文从蜜蜂—草莓复合农田的病虫害方面分析生态效益,以危害较为普遍的灰霉病为分析对象,调查了在整个生育期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在发病高峰期前,蜜蜂—草莓复合农田的灰霉病发病率一直低于对照田,而且发病高峰以后发病率下降速度较对照田缓慢。蜜蜂—草莓复合农田比对照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相对复杂,多样性较高,优势度较低,稳定性较优。根据实验实际投入、产出核算出经济效益,蜜蜂—草莓复合农田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对照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授粉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
下载PDF
基于RNA-seq数据的栽培种花生SSR位点鉴定和标记开发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志军 赵胜 +3 位作者 徐磊 胡小文 安东升 刘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5-706,共12页
【目的】鉴定花生RNA-seq数据中的SSR位点,明确转录组中SSR位点的分布和结构特点,开发与花生基因相关联的SSR标记,为花生重要功能基因的挖掘、等位变异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栽培种花生全生育期中22种不同类型... 【目的】鉴定花生RNA-seq数据中的SSR位点,明确转录组中SSR位点的分布和结构特点,开发与花生基因相关联的SSR标记,为花生重要功能基因的挖掘、等位变异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栽培种花生全生育期中22种不同类型的组织RNA-Seq数据,使用MISA软件分析SSR位点分布及特征,采用Primer 3设计基因关联的SSR引物,并利用电子PCR软件对引物的质量进行检测,随机合成38对引物,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从52280条转录本中共鉴定19143个SSR位点,分布于14084条转录本,发生频率为26.94%。重复单元类型为单核苷酸—五核苷酸,以单核苷酸和三核苷酸为重复单元的SSR位点数最多,分别占位点总数的39.24%和38.40%。各重复单元优势基序类型分别为A/T、AG/CT、AAG/CTT、AAAG/CTTT和AACAC/GTGTT,占所在重复单元中的比例分别为97.62%、72.01%、30.96%、24.59%和16.67%。重复单元的重复次数为5—47次,单个SSR位点的长度的分布范围为10—47 bp,基序长度主要集中在10—14 bp;复合SSR位点的长度范围为21—249 bp,以31—40 bp为主。鉴定的SSR位点中共有13477个SSR位点可以进行引物设计,其中5020条转录本序列对应到特定的基因,共包含5859个可进行引物设计的SSR位点,这些SSR位点在A基因组和B基因组共20条染色体上不均匀分布,其中B03染色体上SSR位点最多,为484个。对特定基因SSR引物进行电子PCR检测,在A.duranensis、A.ipaensis、A.hypogaea基因组中有效扩增位点分别为4468、4929和10188个,有效引物数分别为3968(67.74%)、4232(72.25%)和5174(88.33%)对,在A.hypogaea基因组中,SSR引物扩增位点主要以2个位点为主,其中,有1477对引物单位点扩增。根据SSR引物扩增位点在栽培种花生基因组中的位置信息绘制了SSR位点的物理图谱。在38对SSR引物中,共有35对(92.1%)SSR引物可以扩增出清晰的条带,其中,有11对(28.9%)SSR引物在2个品种间扩增出差异条带。【结论】鉴定了13477个可进行标记开发的SSR位点,开发、检测了5859个基因相关SSR标记,在栽培种花生基因组中具有较高的扩增效率,并构建了基因相关SSR位点的物理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RNA-seq数据 SSR位点 基因关联SSR标记 物理图谱
下载PDF
湛江地区干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稻、糖蔗和花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宝山 窦美安 +4 位作者 安东升 严程明 马海洋 黄松 苏俊波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06-1514,共9页
探究地区干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可为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规划布局和气象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1960—2020年湛江地区气象站点逐日地面观测资料以及1990—2020年该地区水稻、糖蔗和花生产量的统计数据,以参考... 探究地区干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可为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规划布局和气象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1960—2020年湛江地区气象站点逐日地面观测资料以及1990—2020年该地区水稻、糖蔗和花生产量的统计数据,以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和降水量确定的干燥度指数(AI)为干旱指标,分析该地区干湿气候变化特征,并确定气候变化对3种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湛江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波动较大,年平均降水量1534.41 mm,上升趋势不显著;气温以0.18℃/10 a的速率显著上升;年平均ET0和AI分别为1242.72 mm/a和0.87,上升趋势不显著。依据干燥度指数年变化情况,1—4月和10—12月是湛江地区干旱易发生时段。1990—2020年该地区水稻、糖蔗和花生产量呈显著增长趋势,4月干燥度指数升高降低3种作物的产量,5月干燥度指数升高显著提高花生产量,而对水稻和糖蔗产量影响不显著,6月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有利于显著提高水稻和花生产量。糖蔗产量受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影响不显著,而12月干燥度指数升高显著提升糖蔗产量。本研究结果对湛江及周边地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及提高农作物生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参考作物蒸散量 干燥度指数 降水量 作物产量
下载PDF
高粱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分类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志军 刘洋 +1 位作者 徐磊 安东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73,共9页
糖转运蛋白(Sugar transporter protein,STP)基因家族在植物单糖分配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参与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许多代谢进程。为探究STP基因家族在高粱生长发育中的潜在功能,对高粱STP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分类和组织表达... 糖转运蛋白(Sugar transporter protein,STP)基因家族在植物单糖分配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参与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许多代谢进程。为探究STP基因家族在高粱生长发育中的潜在功能,对高粱STP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分类和组织表达分析。从高粱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9个包含Sugar_tr结构域的STP基因,不均匀分布于9条染色体上,其中有4个基因位于基因组重复区。19个SbSTP根据其系统发育特征可以分为5组,同组的家族成员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基序类型和排列顺序,但在内含子和外显子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RNA-Seq数据分析显示,至少有18个SbSTP基因可以表达,不同的基因在不同的组织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其中SbSTP11特异性在花中表达,SbSTP4、SbSTP5在特定组织中受ABA和PEG的诱导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单个SbSTP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挖掘SbSTP家族的应用潜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STP 基因家族 系统进化 表达分析
下载PDF
砂仁‘湛砂11’苗期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美婷 魏滢 +4 位作者 安东升 李文秀 罗萍 张华林 贺军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5-571,共7页
砂仁是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荫湿环境,光照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子。为了解砂仁种质材料的光合特性,更好地对砂仁种质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以‘湛砂11’的幼苗为材料,农家栽培种‘热科1’和‘热科2’为对照,使用SPAD-502Plu... 砂仁是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荫湿环境,光照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子。为了解砂仁种质材料的光合特性,更好地对砂仁种质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以‘湛砂11’的幼苗为材料,农家栽培种‘热科1’和‘热科2’为对照,使用SPAD-502Plus叶绿素仪、3051D光合仪和WALZ MINI-PAM-Ⅱ叶绿素仪,分别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_(n))、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合有效量子产量(Y2)等参数,分析‘湛砂11’的光合特征和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湛砂11’叶片SPAD值为44,比‘热科1’高12.47%、比‘热科2’低18.59%;叶片净光合速率(P_(n))为12.19µmol/(m^(2)·s),分别是‘热科1’和‘热科2’的1.63倍和5.11倍,极显著高于对照,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高于‘热科2’。光合有效辐射在10~1082µmol/(m^(2)·s)条件下,叶片电子传递速率(ETR)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而上升,‘湛砂11’的ETR比‘热科1’和‘热科2’的高,说明‘湛砂11’的PSII具有强的光电子传递能力。因此,‘湛砂11’具有较好的光合特性,将光能转化为电子流的能力和潜在光合能力较强,且具有较广的光辐射范围,适宜荫蔽度较低的生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湛砂11 光合特征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80份陆稻晚稻农家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综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志军 李亚波 +3 位作者 欧阳红军 徐磊 安东升 刘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0-939,共10页
为保护和利用陆稻农家种资源,本研究利用SNP标记和表型鉴定对80份陆稻晚稻农家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水稻1KSNP芯片对80份资源进行检测后共获得739个SNP的基因型数据,基于SNP的群体结构分析、PCA分析和聚类分析,... 为保护和利用陆稻农家种资源,本研究利用SNP标记和表型鉴定对80份陆稻晚稻农家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水稻1KSNP芯片对80份资源进行检测后共获得739个SNP的基因型数据,基于SNP的群体结构分析、PCA分析和聚类分析,均将80份资源分为云南亚群(63份)、海南亚群(11份)和贵州亚群(6份)共3个亚群,3个亚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83、0.63、0.80,其中海南亚群与其他2个亚群的遗传距离较远。贵州的陆稻资源分别属于贵州亚群和云南亚群,表明黔南地区的陆稻资源可能存在不同的来源。云南亚群可进一步分为3个亚群,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30、0.28和0.22,表明细分亚群间的遗传距离很近。表型鉴定结果表明,11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4.09%~38.77%之间,其中有效分蘖数和穗重的变异系数较大,均超过25.00%,株高、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长宽比和种子圆度均值变异系数较小,均低于10%;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6~2.84,种子长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1个表型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种子长宽比与圆度均值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8。在表型PCA分析中,前5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2.37%,可反映表型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各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29.08%、23.42%、12.35%、9.77%和7.75%,主要反映了株型和产量相关信息。80份资源的综合得分范围为0.15~0.73,排名前10的种质资源(ZRG36、ZRG101、ZRG58、ZRG31、ZRG1、ZRG102、ZRG104、ZRG63、ZRG29、ZRG11)均来自海拔较高地区,其中2份来源于海南,5份来源于贵州,3份来源于云南,且在穗长、种子长、种子宽、穗重和千粒重表现较好。该研究结果为陆稻农家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稻农家种 SNP 表型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菠萝灌溉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严程明 安东升 +1 位作者 刘洋 窦美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77-1787,共11页
季节性干旱是限制菠萝增产提质增效的重要原因,发展"以水促肥,以肥促产,水肥高效耦合"的现代灌溉施肥技术,是应对季节性干旱,促进菠萝增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华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干旱胁迫对菠萝生长发... 季节性干旱是限制菠萝增产提质增效的重要原因,发展"以水促肥,以肥促产,水肥高效耦合"的现代灌溉施肥技术,是应对季节性干旱,促进菠萝增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华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干旱胁迫对菠萝生长发育的影响、我国菠萝水肥管理现状、灌溉施肥技术对菠萝生长发育的影响等4个方面简要阐述了我国菠萝灌溉施肥技术发展的必要性,重点从现代灌溉施肥方式、耗水规律和养分吸收规律等3方面总结了菠萝灌溉施肥技术研究进展,并结合研究进展提出我国菠萝灌溉施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为菠萝灌溉施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灌溉施肥 季节性干旱 水肥一体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