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P、ESR、DAS28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表达及其与托法替布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倩 丁家宝 安丽欣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8期942-945,共4页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疾病活动性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28,DAS28)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heumatoid arthr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疾病活动性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28,DAS28)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heumatoid arthr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的表达及其与托法替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于秦皇岛第一医院进行治疗RA-ILD患者91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0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为对照组。按治疗方式将观察组分为对照治疗组45例,托法替布治疗组46例。测定CRP、ESR水平、DAS28评分、类风湿相关因子及肺功能水平。分析托法替布对RA-ILD干预效果的相关性。受试者特征曲线分析CRP、ESR、DAS28评分对托法替布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CRP、ESR表达水平和DAS28评分均低于观察组;托法替布治疗组CRP、ESR表达水平及DAS28评分均低于对照治疗组(P<0.05);CRP、ESR、DAS28评分随RF、抗CCP、TLC、FVC、FEV1、MVV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与CRP、ESR、DAS28评分单一预测相比,联合预测对该疾病及预后效果预测效能较高(P<0.05)。结论CRP、ESR的表达、DAS28评分在RA-ILD中较高,在经托法替布治疗后,CRP、ESR水平及DAS28评分钧降低,与托法替布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三者联合检测对于RA-ILD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托法替布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疾病活动性评分
下载PDF
肌骨超声半定量技术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吴艳玲 付赞 +3 位作者 周刚刚 乔轶男 安丽欣 王梓旭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6期137-142,167,共7页
目的分析肌骨超声半定量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肌骨超声半定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间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按照疾病活动... 目的分析肌骨超声半定量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肌骨超声半定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间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按照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方法分为轻度活动受限组(2.63.2),其中轻度活动受限组44例、中重度活动受限组52例。记录患者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中关节积液、滑膜内增生、滑膜内血流及骨侵蚀得分情况,并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血小板(Platelet,P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分析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RF、PLT、CRP、ESR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中的评估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结果显示,轻度活动受限组的关节积液、滑膜内增生、滑膜内血流、骨侵蚀评分及半定量评分总分均显著低于中重度活动受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指标结果显示,轻度活动受限组的RF、PLT、CRP、ESR水平均显著低于中重度活动受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同RF、PLT、CRP、ESR水平间呈明显正相关性(r=0.487、0.396、0.295、0.543,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RF、PLT、CRP、ESR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估的曲线下面积为0.696~0.913。结论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有较高的评估价值,为临床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肌骨超声 半定量评分 疾病活动度
下载PDF
血清IL-18、IL-22、IL-23表达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安丽欣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801-80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22、IL-23表达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就诊的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并选择同期该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IL-18、IL-22、IL...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22、IL-23表达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就诊的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并选择同期该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IL-18、IL-22、IL-2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清IL-18、IL-22、IL-23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后及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组血清IL-18[(741.82±45.60)pg/mL]、IL-22[(62.34±3.72)pg/mL]、IL-23[(141.73±18.31)p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31.28±26.71)、(37.26±3.91)、(48.28±5.70)pg/m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活动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8、IL-22、IL-23明显高于中度活动组和稳定/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血清IL-18、IL-22、IL-23明显高于稳定/轻度活动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后血清IL-18、IL-22、IL-23均明显比治疗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18和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C反应蛋白、骨质破坏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血清IL-22、IL-23和晨僵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骨质破坏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18、IL-22、IL-23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随着疾病加重表达随之升高,同时也利于评估疾病治疗疗效,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IL-18 IL-22 IL-23
下载PDF
基于微RNA-22-3p探讨双醋瑞因联合依托考昔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安丽欣 张倩 +2 位作者 李昆 刘耔序 石蕊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162-1166,共5页
目的 基于微RNA(miR)-22-3p探讨双醋瑞因联合依托考昔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1年3—9月收治的80例病人并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治疗,在对照组基... 目的 基于微RNA(miR)-22-3p探讨双醋瑞因联合依托考昔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1年3—9月收治的80例病人并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双醋瑞因治疗,同期选择50例高尿酸血症病人作为高尿酸组;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标准对病人治疗临床疗效进行判断,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病人关节疼痛、症状体征积分进行调查;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受试者C反应蛋白(CRP)、血沉、肌酐、尿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8水平;检测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s)中miR-22-3p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miR-22-3p探讨双醋瑞因联合依托考昔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miR-22-3p与尿酸水平关系。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9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数字等级量表(NRS-11)及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33±0.91)分比(3.12±0.87)分;(4.83±0.77)分比(3.81±0.84)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CRP、血沉、肌酐、尿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85±1.22)mg/L比(10.42±1.02)mg/L,(18.43±1.84)mm/h比(14.85±1.12)mm/h,(84.35±1.93)μmol/L比(81.20±1.84)μmol/L,(408.29±13.24)μmol/L比(350.11±10.21)μmol/L,(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IL-1、IL-6、IL-18、TNF-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7.85±3.77)ng/L比(31.29±3.84)ng/L,(57.63±6.11)ng/L比(41.21±3.45)ng/L,(143.29±9.92)ng/L比(103.23±8.54)ng/L,(72.39±2.84)ng/L比(61.29±2.17)ng/L,(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miR-22-3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13±0.11比0.84±0.12,(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血中miR-22-3p与尿酸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相关性模型为Y=-119.58X+488.87,R2=0.9143;痛风性关节炎病人血中miR-22-3p与双醋瑞因联合依托考昔治疗临床疗效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64,P<0.05)。结论 采用双醋瑞因联合依托考昔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后可有效调控体内miR-22-3p水平,改善病人治疗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痛风性 双醋瑞因 依托考昔 微RNA-22-3p
下载PDF
miR-192-5p和miR-22-3p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调节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安丽欣 张倩 +1 位作者 李昆 刘耔序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miR-192-5p和miR-22-3p的表达水平及调节机制。方法: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6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和65例健康体检人员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清miR-1... 目的: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miR-192-5p和miR-22-3p的表达水平及调节机制。方法: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6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和65例健康体检人员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清miR-192-5p和miR-22-3p的表达水平及相对表达量,采用红细胞沉降压积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酸(BU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miR-192-5p和miR-22-3p相对表达量升高(均P<0.05),ESR和BUA升高(均P<0.05),血清TNF-α、IL-6、IL-1β和IL-10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Th1细胞表达水平和Th1/Th2比值升高(均P<0.05),Th2细胞表达水平降低(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miR-192-5p和miR-22-3p在痛风性关节炎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miR-192-5p和miR-22-3p异常升高,其可能机制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2-5p miR-22-3p 痛风性关节炎 调节机制
下载PDF
在生化检验技术教学中尝试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安丽欣 张春阳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第10期68-70,共3页
在生化检验技术教学中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对知识的接纳较困难,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考虑对学生人性化培养的初衷,探讨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生化检验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关键词 生化检验技术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下载PDF
生物化学教学反思 被引量:1
7
作者 安丽欣 《卫生职业教育》 2006年第22期77-78,共2页
通过对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反思,从教学对象、教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思考,以便采用最佳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生物化学 教学反思 反思方式
下载PDF
肌骨超声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活动程度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吴艳玲 付赞 +4 位作者 周刚刚 乔轶男 安丽欣 王梓旭 齐铮琴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5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究肌骨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关节活动受限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14例疑似为RA且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患者,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根据病理检查是否确诊为RA将其分为阳性组(64例)和阴性组(50例),... 目的:探究肌骨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关节活动受限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14例疑似为RA且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患者,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根据病理检查是否确诊为RA将其分为阳性组(64例)和阴性组(50例),再将阳性组患者根据关节活动障碍程度分为轻度活动障碍组(20例)、中度活动障碍组(28例)和重度活动障碍组(16例)。分析肌骨超声对RA的诊断准确率、诊断效能及影像表现情况,对比分析不同活动障碍程度患者血流信号和滑膜厚度的差异。结果:肌骨超声对RA的诊断准确率为96.88%(62/64);阳性组患者的血流信号分级总异常率高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256,P<0.05);肌骨超声的诊断灵敏度为95.31%,特异度为94.00%,误诊率为4.69%,漏诊率为4.69%。随着患者的活动障碍等级的提高,其血流信号分级和滑膜厚度均随之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471,F=5.542;P<0.05)。结论:肌骨超声对于RA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预测效能,并能够通过超声表现对RA的严重程度及活动障碍程度进行评估,可作为评估RA活动受限情况的有效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超声 类风湿关节炎(RA) 血流信号 滑膜厚度 活动障碍
下载PDF
血清MMP-9、TIMP-1、TGF-β1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间质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倩 安丽欣 丁家宝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5期684-686,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病(RA-ILD)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RA患者82例为实验组,分为单纯RA组与RA-ILD组...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病(RA-ILD)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RA患者82例为实验组,分为单纯RA组与RA-ILD组(各41例),其中RA-ILD组再分为早期组和中晚期组,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41例。检测各组血清中MMP-9、TIMP-1、TNF-α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RA-ILD分期相关性。结果RA-ILD组TNF-β1、MMP-9与TIMP-1水平高于单纯RA组,单纯RA组高于健康组;中晚期RA-ILD组3种细胞因子水平高于早期组,TNF-β1、MMP-9与TIMP-1与RA-ILD分期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血清TNF-β1、MMP-9、TIMP-1与RA密切相关,同时在RA-IL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三者联检可反映RA-ILD肺纤维化严重程度,可早期诊断RA患者是否继发I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MMP-9 TIMP-1 RA RA-ILD 表达
下载PDF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作业的新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春阳 安丽欣 唐密 《卫生职业教育》 2009年第2期63-64,共2页
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科、学生的特点及目前学生作业的特点,重新思考学生作业问题。以巩固性作业为基础,拓展发展性作业,利于学生的学习、就业和发展。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 学生作业 新思考
下载PDF
浅谈医学检验专业的多元化教学
11
作者 张春阳 安丽欣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第8期82-83,共2页
新时期提倡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只有个性鲜明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个性鲜明的学生。教学上的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统一行动、统一标准,会造成教师的创新空间狭窄,创新意识衰减,创新能力缺失。针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学... 新时期提倡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只有个性鲜明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个性鲜明的学生。教学上的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统一行动、统一标准,会造成教师的创新空间狭窄,创新意识衰减,创新能力缺失。针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科特点,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专业 多元化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拒绝校园精神污染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12
作者 张春阳 安丽欣 《卫生职业教育》 2005年第23期120-121,共2页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培训基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近些年来,一些不良现象也不时地传入学校,一些不健康的文化悄悄地对学生产生着不良影响,导致一些精神垃...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培训基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近些年来,一些不良现象也不时地传入学校,一些不健康的文化悄悄地对学生产生着不良影响,导致一些精神垃圾在学校泛滥,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高度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垃圾 青少年 身心健康
下载PDF
心理学规律在生化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安丽欣 《卫生职业教育》 2007年第13期94-95,共2页
利用心理学的某些规律,如首因效应、期待理论、罗森塔尔效应、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和迁移规律,指导生化检验技术教学,效果较好。
关键词 心理学规律 生化检验技术教学 应用
下载PDF
生物化学教学中“学生无问题现象”剖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安丽欣 张春阳 《卫生职业教育》 2005年第23期61-61,共1页
生物化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提到这一学科,学过生物化学的学生都深有感触:难,不好学;内容复杂,涉及到许多化学结构式、化学反应方程式和一系列的酶,抽象、枯燥、乏味.作为这一学科的教师,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遵循着"一切为了... 生物化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提到这一学科,学过生物化学的学生都深有感触:难,不好学;内容复杂,涉及到许多化学结构式、化学反应方程式和一系列的酶,抽象、枯燥、乏味.作为这一学科的教师,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遵循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的宗旨,想尽办法,采取多种措施,教学效果有所改善.但是,给笔者感触最深的是,在这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疑问很少".学生服从课本、服从教师,个性人格缺乏,依赖性强,课堂沉默,几乎出现"无问题课堂"现象.难道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知识都真的学懂弄通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带着这个疑问,笔者从多方面查找原因,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教学 无问题现象 剖析
下载PDF
生化检验技术教学改革尝试
15
作者 安丽欣 张春阳 +1 位作者 李伟 张宇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08年第5期76-77,共2页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针对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改革生化检验技术教学,突出教学重点,密切结合临床,让学生感受到临床工作氛围,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关键词 生化检验技术 教学改革 尝试
下载PDF
加强实验课中的安全意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安丽欣 《卫生职业教育》 2004年第21期10-10,共1页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安全是实验教学的基本保证.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要上好一节实验课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准备充分、操作正确、结果精确,还应注意加强实验课中的安全意识,安全势在必行.
关键词 实验课 安全教育 安全意识
下载PDF
学生厌学生物化学的原因及对策
17
作者 安丽欣 《卫生职业教育》 2005年第5期111-111,共1页
生物化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是目前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发展快,技术新.它与其它医学基础学科关系密切,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预后观察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
关键词 学生 厌学 生化 改进建议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 3 9在男性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表达及其与骨代谢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安丽欣 魏平 +2 位作者 王俊祥 陈海英 顾光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45-847,共3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除关节及系统受累外,常合并骨质疏松症(OP).甚至在早期即可出现OP,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骨代谢 男性 骨质疏松症 病因不明 系统受累
原文传递
IL-23及其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安丽欣 刘爱学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1-324,共4页
为探讨血清IL-23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情活动相关性及对患者外周血NK细胞功能的影响,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RA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者行血清IL-23、外周血NK... 为探讨血清IL-23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情活动相关性及对患者外周血NK细胞功能的影响,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RA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者行血清IL-23、外周血NK细胞及相关指标检测,回顾性分析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IL-23显著高于对照组(t=87.217,P<0.05);观察组IL-23R在NK细胞的表达率为(1.23±0.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3±1.07)%(t=21.097,P<0.05);稳定与轻度、中度、重度活动组以及X线分期Ⅰ、Ⅱ、Ⅲ、Ⅳ期组患者IL-23水平均呈递增趋势,且两两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IL-23水平与RF、ESR、CCP、CRP、DAS28评分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由此IL-23水平与RA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IL-23 NK细胞
原文传递
肉芽肿性血管炎误诊为肺癌致肺叶切除一例
20
作者 安丽欣 刘爱学 +2 位作者 赵嘉英 刘健 胡程飞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107-1107,共1页
患者,女,56岁,于2008年3月出现反复咳嗽、咳痰,伴间断发热,畏寒,就诊于当地多家医院,考虑肺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减轻.2009年12月查胸部CT示左下肺肿物,直径约3.5 cm,考虑肺癌可能.患者随即于2010年3月就诊于天津某医院,查胸部CT... 患者,女,56岁,于2008年3月出现反复咳嗽、咳痰,伴间断发热,畏寒,就诊于当地多家医院,考虑肺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减轻.2009年12月查胸部CT示左下肺肿物,直径约3.5 cm,考虑肺癌可能.患者随即于2010年3月就诊于天津某医院,查胸部CT示左肺下叶肿物,考虑边缘型肺癌,痰培养示肺炎克雷伯杆菌及肺炎链球菌,痰抗酸染色为阴性,先后给予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及莫西沙星等多种抗生素治疗,病情好转.于2010年3月30日行左下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肺活检病理回报巨细胞肉芽肿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 变应性肉芽肿性/诊断/外科学 肺肿瘤/诊断/外科学 肺切除术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