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石油系统概貌 被引量:7
1
作者 安作相 马宗晋 +1 位作者 马纪 庞奇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51-57,共7页
在石油地质学中 ,罕见全球石油系统的论述。最早有翁文波阐述了全球石油体系 ,我们在其中注入了陆核和大陆增生的概念 ,引进中新生代以来全球板块演化的资料 ,特别应用了现今全球构造体系的最新成果 ,把全球石油系统概括地看成横向 4个... 在石油地质学中 ,罕见全球石油系统的论述。最早有翁文波阐述了全球石油体系 ,我们在其中注入了陆核和大陆增生的概念 ,引进中新生代以来全球板块演化的资料 ,特别应用了现今全球构造体系的最新成果 ,把全球石油系统概括地看成横向 4个带和纵向 6个带交织的格局 :横向 :北方大陆北带、北方大陆南带、北 /南方大陆中间带和南方大陆带 ;纵向 :则根据大陆中轴构造带把北方大陆分成A ,B ,C ,D ,E ,F 6个带 ;而中间带和南方带则与北方带基本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系统 大陆增生 大陆中轴构造带 北方大陆北带、南带 北/南方大陆中间带 南方大陆带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上古生界含气性 被引量:21
2
作者 安作相 马纪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12,共5页
近年公布的中国第一大气田苏里格,以及山西的沁水气田的产气层均为石炭-二叠系,在石炭-二叠系沉积时整个华北克拉通大体可分为北、中、南三个带,烃源条件具有广泛性。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中,华北克拉通分割成六个“地块... 近年公布的中国第一大气田苏里格,以及山西的沁水气田的产气层均为石炭-二叠系,在石炭-二叠系沉积时整个华北克拉通大体可分为北、中、南三个带,烃源条件具有广泛性。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中,华北克拉通分割成六个“地块”,各地运聚条件差别很大。在构造简单且有三叠系覆于石炭-二叠系之上时,对气田(藏)保护有利。在鄂尔多斯和沁水应扩大勘探成果,在渤海湾应深入研究二次生烃和再次运移,在南华北盆地、汾河地堑盆地和巴音浩特等盆地应突破找气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系 沉积 含气性 气藏 二次生烃 运移
下载PDF
油气运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安作相 马纪 庞奇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5-777,共3页
我国北宋时期的大科学家沈括,是提出油气运移概念的第一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油气运移的研究也不断深入。首先,是荧光薄片技术的应用,它使石油初次运移状态能够被人们所观察。其次,是自生矿物烃类包裹体技术的应用,对于油气二次运移... 我国北宋时期的大科学家沈括,是提出油气运移概念的第一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油气运移的研究也不断深入。首先,是荧光薄片技术的应用,它使石油初次运移状态能够被人们所观察。其次,是自生矿物烃类包裹体技术的应用,对于油气二次运移中烃类相态的判断,更加明确和可靠。再次,是用有机地化指标对比油-油和油-岩技术,可以宏观地判断油气运移的方向。再次运移在国内外许多含油气盆地无疑是存在的,如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侏罗系油藏,四川盆地川东石炭系和川南二叠系气藏,在国外如扎格罗斯盆地新生界油藏都得到了科学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荧光薄片 烃类包裹体 油源对比 油气藏形成 再次运移
下载PDF
断裂与渤海湾盆地形成和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16
4
作者 安作相 马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8-22,共5页
断裂对渤海湾盆地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总体上看既有拉张也有走滑。早第三纪有四次拉张活动 ,其中发生在沙三段沉积时期的第二次拉张活动起了关键作用。盆地中的断裂宏观上可以分成三组 ,即变换断裂组、“多”字型断裂组和旋扭断裂... 断裂对渤海湾盆地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总体上看既有拉张也有走滑。早第三纪有四次拉张活动 ,其中发生在沙三段沉积时期的第二次拉张活动起了关键作用。盆地中的断裂宏观上可以分成三组 ,即变换断裂组、“多”字型断裂组和旋扭断裂组。这些断裂组的形成和郯庐断裂带向东偏南平移有关 ,也与鲁西隆起扭动有关。目前发现的油气田都在坳 (凹 )陷中 ,断裂影响着油气生成和运移聚集 ,也影响着油气的再次运移和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拉张活动 走滑活动 旋扭活动 油气生成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下载PDF
石油系统研究的本土化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安作相 曲日涛 马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6-90,共5页
石油系统 (Petroleumsystem)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引进以后 ,国人在应用中有各式各样的理解。应该运用中国先哲的世界观 ,对其进行本土化后融入中国石油地质学。石油系统是指油气自生成后至今所有与油气成藏有关的因素与作用的总和 ,在中国... 石油系统 (Petroleumsystem)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引进以后 ,国人在应用中有各式各样的理解。应该运用中国先哲的世界观 ,对其进行本土化后融入中国石油地质学。石油系统是指油气自生成后至今所有与油气成藏有关的因素与作用的总和 ,在中国包含多次成藏的理念。划分石油系统时应考虑空间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在中国除建立复合油气系统外 ,还要建立复式石油系统的概念 ,根据其形成原因 ,复式石油系统可分为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系统 本土化 复合油气系统 复式石油系统 再次运移 多次成藏
下载PDF
渤海石油地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6
作者 安作相 马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3-27,共5页
渤海是郯庐断裂经过的地带 ,对于渤海湾盆地的形成起着很大作用。根据构造力学和古地质研究成果判断 ,郯庐断裂和沙垒田、石臼坨两凸起向东延伸部分 ,把渤中凹陷分成五个洼陷。渤中凹陷应是早断晚衰型 ,因此凹陷中的烃源岩层位齐全。下... 渤海是郯庐断裂经过的地带 ,对于渤海湾盆地的形成起着很大作用。根据构造力学和古地质研究成果判断 ,郯庐断裂和沙垒田、石臼坨两凸起向东延伸部分 ,把渤中凹陷分成五个洼陷。渤中凹陷应是早断晚衰型 ,因此凹陷中的烃源岩层位齐全。下含油组合 (Ek2 —Es4)以高熟油为主 ,可能有凝析油和天然气 ;中含油组合 (Ek3 —Es1)以成熟油为主 ,可能有高熟油 ;上含油组合 (Ed—N)以低熟油为主 ,可能有成熟油。目前海域中的上第三系浅层油层勘探工作 ,应当注意寻找正常的成熟油油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石油地质 郯庐断裂 渤中凹陷 烃源岩 含油层系 稠油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分割与华北平原上古生界含气问题 被引量:7
7
作者 安作相 马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2-26,共5页
华北克拉通在海西运动期及以前是统一的地块 ,由于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期 ,主要从西向东的构造挤压力和东部的构造拉张力联合作用 ,把克拉通分割成六个块体 ,从西向东为阿拉善、鄂尔多斯、山西、河淮、胶辽和北部的内蒙 (古 )。华北平... 华北克拉通在海西运动期及以前是统一的地块 ,由于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期 ,主要从西向东的构造挤压力和东部的构造拉张力联合作用 ,把克拉通分割成六个块体 ,从西向东为阿拉善、鄂尔多斯、山西、河淮、胶辽和北部的内蒙 (古 )。华北平原即河淮块体 ,没有统一的完整基岩 ,而是由众多断层切割成隆坳相间状态 ,北部称渤海湾盆地 ,南部为南华北盆地 ,而平原区还占据鲁西南隆起部分地区。平原中石炭—二叠系已发现“自生自储”的苏桥气田和“古生新储”的文留沙四段气藏。全区烃源条件良好 ,当前勘探工作的中心是选准突破口 ,以便找到大、中型气田 ,特别在南华北盆地的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烃源岩 上古生界 渤海湾盆地 南华北盆地 二次生气 天然气地质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分割与鄂尔多斯上古生界含气问题 被引量:6
8
作者 安作相 马纪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9-282,共4页
华北克拉通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主要在从西向东的构造挤压力和东部的构造拉张力的联合作用下,把克拉通分割成阿拉善、鄂尔多斯、山西、河淮、胶辽和北部的内蒙古几个地块。在鄂尔多斯的上古生界煤成气资源十分丰富,... 华北克拉通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主要在从西向东的构造挤压力和东部的构造拉张力的联合作用下,把克拉通分割成阿拉善、鄂尔多斯、山西、河淮、胶辽和北部的内蒙古几个地块。在鄂尔多斯的上古生界煤成气资源十分丰富,根据烃源、运移和储集层、圈闭条件分析,在这里应该有6个含气带,即乌达—银川、杭锦旗、东胜—靖边、神木—绥德、米脂—延安和天环坳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生界 克拉通 烃源岩 二次运移 晚古生代 鄂尔多斯盆地 气田 联合作用
下载PDF
全球石油系统研究——纪念翁文波《世界油田的分布规律》发表50周年 被引量:4
9
作者 安作相 马纪 庞奇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53-455,共3页
当年翁文波研究世界油田分布规律,目的是证明中国境内应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半个世纪过去了,他的判断得到了证实。以全球板块构造学说为基础,用L.B.Magoon所提出的石油系统概念和研究方法,把全球含油气盆地的资料整合后,可以按古生界... 当年翁文波研究世界油田分布规律,目的是证明中国境内应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半个世纪过去了,他的判断得到了证实。以全球板块构造学说为基础,用L.B.Magoon所提出的石油系统概念和研究方法,把全球含油气盆地的资料整合后,可以按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含油气层系的分布状况寻找其规律,可以用它们之间分布的关系,以及它们和地壳上7个陆核的关系,分成为3种组合类型:中国型、北方型(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3区)和南方型(含澳洲-印度、非洲-阿拉伯半岛和南美洲3区)。3型各有特点,而7个区则称为含油气域。代是最大的时间尺度,也可以用纪、世进行系统地研究,探讨其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板块构造学 含油气盆地 油田分布
下载PDF
略谈我国无机生油研究现状及方向 被引量:2
10
作者 安作相 马纪 庞奇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1-365,共5页
对目前我国无机生油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评述,指出,我国无机生油研究仍处于地质论证阶段。无机生油研究应从陆相生油和源控论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应先解决烃源岩的生成环境和岩性,进而研究烃类的运移和聚集问题... 对目前我国无机生油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评述,指出,我国无机生油研究仍处于地质论证阶段。无机生油研究应从陆相生油和源控论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应先解决烃源岩的生成环境和岩性,进而研究烃类的运移和聚集问题。当然,判识无机油的物理化学特征必不可少。经地质分析发现,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中的夏38油田,储油的辉绿岩体可能是烃源岩,辉绿岩体产出的原油可能是无机油;在济阳坳陷及其他坳陷中也有可能寻找到类似夏38的油田;要探讨辉绿岩的生成环境,既要关注地幔柱,也要关注岩浆活动的输导断裂;要特别关注渤海新近系中轻质油的地球化学研究,以寻找无机生油的地球化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生油 烃源岩 渤海湾盆地 惠民凹陷 辉绿岩体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的石油系统 被引量:4
11
作者 安作相 马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3-48,共6页
渤海湾盆地尚有相当的油气资源 ,用石油系统的概念和方法进行研究时 ,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大油田可代表构造带 (背斜 )———段这一层次 ,其石油系统模式可分为两类 ,即一次成藏和再次成藏 ,以及四种类型。据此判断绥中 36 - 1油田应该... 渤海湾盆地尚有相当的油气资源 ,用石油系统的概念和方法进行研究时 ,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大油田可代表构造带 (背斜 )———段这一层次 ,其石油系统模式可分为两类 ,即一次成藏和再次成藏 ,以及四种类型。据此判断绥中 36 - 1油田应该有沙河街组的油藏 ,文留油气田深部应存在石炭—二叠系原生气藏。在比较了七个坳陷石油系统的基础上 ,渤中坳陷不仅应该具有五套油源层系 ,即孔二段、沙四段下部、沙三段、沙一段和东营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石油系统 新生界 中生界 古生界
下载PDF
沪州古隆起与川南油气 被引量:36
12
作者 安作相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7-273,共7页
四川盆地沪州古隆起形成于印支运动,它对二叠系阳新灰岩和三叠系嘉陵江灰岩中的气藏的形成起着控制作用。从目前两个层系油气的分布状态看,可能经历了两次运聚过程。另外,天然气的组分特征、成因类型、干燥系数等也都反映了这一控制... 四川盆地沪州古隆起形成于印支运动,它对二叠系阳新灰岩和三叠系嘉陵江灰岩中的气藏的形成起着控制作用。从目前两个层系油气的分布状态看,可能经历了两次运聚过程。另外,天然气的组分特征、成因类型、干燥系数等也都反映了这一控制的关系。沪州古隆起区在燕山-喜马拉雅运动中改变了隆-拗的构造格局,不仅二叠系、三叠系中的油气发生了转化、再次运移和重新聚集,而且下古生界奥陶系中的天然气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预计其油气可能聚集在古隆起区的边缘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古隆起 形成演化 川南油气 运移聚集
下载PDF
阿拉善地区油气地质条件 被引量:2
13
作者 安作相 马纪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35-438,共4页
在阿拉善地区开展油气勘探工作,应从全区着眼,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运用地质、地球物理、钻井等方面获取的资料,首先解决盆地划分问题,在盆地内部正确划分出构造单元。其次解决油气系统的划分,并且在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再次运移、聚... 在阿拉善地区开展油气勘探工作,应从全区着眼,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运用地质、地球物理、钻井等方面获取的资料,首先解决盆地划分问题,在盆地内部正确划分出构造单元。其次解决油气系统的划分,并且在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再次运移、聚集的整个系统中,去寻找靶区。阿拉善地区有两个含油气系统: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已见低产油藏,关键问题是烃源区大小和丰度;石炭系含油气系统的关键问题是盖层条件和圈闭的完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地区 沉积盆地 基岩 烃源岩 油气系统 钻井 圈闭 盖层条件
下载PDF
中国的复式石油系统 被引量:2
14
作者 安作相 马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共5页
复式石油系统的提出 ,是石油系统本土化的结果之一 ,它在中国有广泛的分布。无论是在克拉通型盆地 ,如鄂尔多斯、四川和塔里木盆地的古生界 ;还是前陆型盆地 ,如酒西和柴达木盆地的中、新生界 ,准噶尔盆地的上古—中生界 ;再是裂谷型盆... 复式石油系统的提出 ,是石油系统本土化的结果之一 ,它在中国有广泛的分布。无论是在克拉通型盆地 ,如鄂尔多斯、四川和塔里木盆地的古生界 ;还是前陆型盆地 ,如酒西和柴达木盆地的中、新生界 ,准噶尔盆地的上古—中生界 ;再是裂谷型盆地 ,如渤海湾盆地的新生界 ,松辽盆地的白垩系都有发现。它是由油气再次运移聚集形成的次生油气藏 ,有的与原生油气藏共同组成 ,其表示方法参照石油系统原创者的意见增减内容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复式石油系统 克拉通型盆地 前陆型盆地 裂谷型盆地 再次运移 次生油气藏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形成的新观点 被引量:11
15
作者 安作相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65-269,共5页
历来认为,老君庙油田是石油从青西凹陷,经简单二次运移而形成的。这个观点已被原油性质在横向上清晰变化所证实。但是,如果把老君庙背斜形成的时间与青西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的生油和排烃过程结合起来分析,就会发现老君庙油田形成与... 历来认为,老君庙油田是石油从青西凹陷,经简单二次运移而形成的。这个观点已被原油性质在横向上清晰变化所证实。但是,如果把老君庙背斜形成的时间与青西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的生油和排烃过程结合起来分析,就会发现老君庙油田形成与它所在的背斜带上油田的形成密不可分,它的形成是二次生油和再次运移的结果。根据这一认识判断,青西凹陷的西北缘应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在整个阿尔金走滑构造域的诸盆地油气勘探中,可应用这一观点以求有新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君庙油田 生油坳陷 生油层 排烃 油田 运移
下载PDF
当前石油地质研究思维问题——兼答卓勤功同志商榷 被引量:2
16
作者 安作相 马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4期78-80,共3页
石油系统是系统论思维方式在石油地质学中的应用,而系统论本身是把客观事物看成多层次、多要素、多方面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因此,石油系统的层次性是与生俱来的。自石油系统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引入以来,中国学者一方面探索本土化问题,以... 石油系统是系统论思维方式在石油地质学中的应用,而系统论本身是把客观事物看成多层次、多要素、多方面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因此,石油系统的层次性是与生俱来的。自石油系统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引入以来,中国学者一方面探索本土化问题,以寻找更多的油气田;另一方面则探索如何用它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引向世界,更重要的是石油系统将成为把中国石油经济引向世界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系统 系统论 思维方式 陆核板块构造 石油地质 石油经济
下载PDF
上扬子盆地的划出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安作相 马纪 庞奇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4-586,共3页
首次划分出了上扬子盆地。上扬子盆地位于湖北、重庆、四川、贵州、湖南境内,约50×10~4km^2,其中以广泛分布古生界为特征。上杨子盆地之上又叠覆着四川、江汉、西昌等盆地,该盆地是在古生界碳酸盐岩层中寻找天然气的有利场所,其中... 首次划分出了上扬子盆地。上扬子盆地位于湖北、重庆、四川、贵州、湖南境内,约50×10~4km^2,其中以广泛分布古生界为特征。上杨子盆地之上又叠覆着四川、江汉、西昌等盆地,该盆地是在古生界碳酸盐岩层中寻找天然气的有利场所,其中四川盆地已在震旦系、石炭系、二叠系中发现了许多气田(藏)。划分出上扬子盆地对于在南方开展古生界找油找气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扬子盆地 四川盆地 江汉盆地 西昌盆地 南盘江盆地 油气勘探
下载PDF
环太平洋含油气带 被引量:1
18
作者 安作相 马纪 庞奇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7-780,共4页
环太平洋已发现17个含油气盆地,它们都处于活动大陆边缘,在盆地成因方面有类似之处,可以归类进行分析。虽然盆地都属于聚敛的应力场,但在太平洋东西两岸还有区别。东岸较简单,西岸较复杂。已知的含油气盆地都是以新生界含油气层系为主,... 环太平洋已发现17个含油气盆地,它们都处于活动大陆边缘,在盆地成因方面有类似之处,可以归类进行分析。虽然盆地都属于聚敛的应力场,但在太平洋东西两岸还有区别。东岸较简单,西岸较复杂。已知的含油气盆地都是以新生界含油气层系为主,而且无论是盆地的形成还是油气聚集带的形成都和断层有关系。环太平洋含油气带各盆地勘探程度差别较大,油气资源潜力不小,值得整体进行研究,为今后全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太平洋带 安第斯型 马利亚纳型 含油气盆地 断层
下载PDF
崖13-1气田形成新认识 被引量:9
19
作者 安作相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60,共8页
崖13-1气田自发现以来,仅烃源就有煤气说、高压气包说和双源说。如果把烃源岩的生烃过程与地质构造发育史结合起来分析的话,就会发现上述各说只分别论述了该气田形成的部分问题,其实该气田有复杂的形成过程。经归纳共有4期:崖... 崖13-1气田自发现以来,仅烃源就有煤气说、高压气包说和双源说。如果把烃源岩的生烃过程与地质构造发育史结合起来分析的话,就会发现上述各说只分别论述了该气田形成的部分问题,其实该气田有复杂的形成过程。经归纳共有4期:崖城组烃源岩形成期,油藏形成期,梅山组烃源岩形成期,热气注入油藏转为气藏期。据此,莺歌海盆地以含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形成 烃源岩 气田形成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几个大油田的形成与勘探 被引量:7
20
作者 安作相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7-102,共6页
根据对任丘、东辛、孤岛、北大港及曙光-欢喜岭大油田形成的分析,发现它们的主要烃源岩是沙三段,而排烃并发生二次运移时间在早第三纪末的前后,油田的形成、定型则在晚第三纪末至第四纪。沿渤海的4个大油田,由于断沟通,下第三系... 根据对任丘、东辛、孤岛、北大港及曙光-欢喜岭大油田形成的分析,发现它们的主要烃源岩是沙三段,而排烃并发生二次运移时间在早第三纪末的前后,油田的形成、定型则在晚第三纪末至第四纪。沿渤海的4个大油田,由于断沟通,下第三系中油气发生再次运移,进入上第三系中。原油也因降解而变重、变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第四纪 上第三系 形成 晚第三纪 勘探 下第三系 油田 二次运移 排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