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巴关系与社会交往——以20世纪70年代援建中巴友谊公路为中心
1
作者 安俭 鲁旭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2,共6页
民间常以“巴铁”形容中国与巴基斯坦两国关系,“巴铁”形成离不开两国长期的民意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巴友谊公路境外段的修建,提供了中国援建人员与当地社会接触的机会。“贫穷”与“新奇”是援建人员对异域国度的直观印象;以此为基础... 民间常以“巴铁”形容中国与巴基斯坦两国关系,“巴铁”形成离不开两国长期的民意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巴友谊公路境外段的修建,提供了中国援建人员与当地社会接触的机会。“贫穷”与“新奇”是援建人员对异域国度的直观印象;以此为基础,与当地上层和民间两个层面展开的社会交往被赋予意义。援建人员与当地的社会交往,使得所谓“民意基础”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国转入合作关系的历史时期,即已初露端倪。不同文明之间日常层面的认知理解、互利互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日常化安排中的实现,对于国家间关系的维护具有不可忽视的持久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巴关系 社会交往 中巴友谊公路 20世纪70年代
下载PDF
跨国民族问题与边疆稳定战略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安俭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6-99,共4页
研究我国西北、西南跨国民族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 ,特别是目前我国正处在西部大开发时期 ,而西部地区正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 ,我国的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体制正可借此时机加以完善 ,保持边疆稳定 。
关键词 跨国民族 西北 西南 边疆稳定
下载PDF
论土尔扈特回归故土事件中的文化因素 被引量:5
3
作者 安俭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100,共6页
本文通过对土尔扈特回归故土事件的分析,认为,土尔扈特之所以历经千辛万苦,千里迢迢返回祖国,其根本原因是:在经济文化上与内地汉族等中华其他各民族形成了较强的经济文化上千丝万缕的联系,接受了国内族际交流的影响远远胜于国外。这反... 本文通过对土尔扈特回归故土事件的分析,认为,土尔扈特之所以历经千辛万苦,千里迢迢返回祖国,其根本原因是:在经济文化上与内地汉族等中华其他各民族形成了较强的经济文化上千丝万缕的联系,接受了国内族际交流的影响远远胜于国外。这反映出经济文化是最坚强的维系统一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尔扈特 卡尔梅克 文化因素
下载PDF
论甘南藏区畜牧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安俭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51,共4页
甘南藏区是甘肃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 ,为了使藏区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加快藏区牧业经济现代化的步伐 ,首先应从根本上更新人们的传统观念 ,解放思想 ,依靠科技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其次 ,应以畜牧业生产为中心 ,开展多种... 甘南藏区是甘肃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 ,为了使藏区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加快藏区牧业经济现代化的步伐 ,首先应从根本上更新人们的传统观念 ,解放思想 ,依靠科技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其次 ,应以畜牧业生产为中心 ,开展多种经营 ,发展民族经济。同时 ,大力开发旅游业 ,把它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更新 多种经营 旅游业 甘南藏区 畜牧业 发展战略 现代化
下载PDF
从科索沃危机论世界跨国民族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安俭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1-7,共7页
科索沃危机震动全球 ,本文分析了这一事件的起源与跨国民族问题的实质 ,论证了它不是一个局部意义的事件 ,而是关系到多极世界格局和世界性跨国民族问题发展方向的、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问题。文章指出跨国民族问题作为新生形态的民族问... 科索沃危机震动全球 ,本文分析了这一事件的起源与跨国民族问题的实质 ,论证了它不是一个局部意义的事件 ,而是关系到多极世界格局和世界性跨国民族问题发展方向的、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问题。文章指出跨国民族问题作为新生形态的民族问题将成为新世纪影响国际关系的世界性问题。最后 ,文章还对这一关系新世纪世界稳定、国家安危、民族兴亡的新生态世界民族问题 ,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索沃危机 世界 跨国民族问题 新生态民族问题
下载PDF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跨国民族 被引量:2
6
作者 安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9-132,共4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我国56个民族中,有一半以上是跨国民族,且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由于跨国民族是一个兼有文化与政治内涵的特殊族体,所以跨国民族往往会在国家体制、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文明属性、政策取向、经济发展等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我国56个民族中,有一半以上是跨国民族,且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由于跨国民族是一个兼有文化与政治内涵的特殊族体,所以跨国民族往往会在国家体制、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文明属性、政策取向、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存在差异,有差异就不免会有矛盾,因此跨国民族也就存在容易被某种集团势力利用,使其民族感情、同族观念可能超越其爱国感情、国家观念的特殊性。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跨国民族,目的是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快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跨国民族 小康社会 西部大开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华民族凝聚力 民族感情 多民族国家 西南地区 政治内涵
下载PDF
论中国西北边疆的跨国民族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安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50,共4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周边邻国拥有众多的同源同族的跨国民族,新疆"7.5"事件爆发后,西北边疆又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地区。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好国内的民族关系,防止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同源跨国民族从事分裂祖国的活...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周边邻国拥有众多的同源同族的跨国民族,新疆"7.5"事件爆发后,西北边疆又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地区。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好国内的民族关系,防止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同源跨国民族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都极需进行跨国民族问题研究,预见和消除边疆民族各类政治亚文化的变异,为国内民族团结、边疆稳定,防止分裂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民族 西北边疆 民族团结
下载PDF
论当代跨国民族问题的几个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安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134,共4页
跨国民族问题是当今社会的新生态民族问题,是影响新世纪国际关系的世界性问题。本文从跨国民族问题与极端主义逆流的结合、当代跨国民族问题的尖锐化与各种犯罪活动相关联、跨国的移民族体和宗教集团的政治追求呈上升趋势等三个方面,分... 跨国民族问题是当今社会的新生态民族问题,是影响新世纪国际关系的世界性问题。本文从跨国民族问题与极端主义逆流的结合、当代跨国民族问题的尖锐化与各种犯罪活动相关联、跨国的移民族体和宗教集团的政治追求呈上升趋势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跨国民族问题的几个较普遍的新特征。目的是要引起国际社会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为构建和谐世界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民族 国家政治局面 国际关系
下载PDF
论地缘政治战略对世界跨国民族发展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安俭 《甘肃高师学报》 2005年第4期51-54,共4页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正朝多极格局的方向发展,而不同地缘政治战略的发展对跨国民族文化变异有直接的影响。就拿震动全球的科索沃事件来说,它不是一个局部意义的事件,而是关系到多极世界格局和世界性跨国民族问题发展方向的、具有举足轻...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正朝多极格局的方向发展,而不同地缘政治战略的发展对跨国民族文化变异有直接的影响。就拿震动全球的科索沃事件来说,它不是一个局部意义的事件,而是关系到多极世界格局和世界性跨国民族问题发展方向的、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问题。因为跨国民族问题作为新生形态的民族问题将成为新世纪影响国际关系的世界性问题。而以跨国民族为表象的斗争反映了跨国民族问题错综复杂的特点及其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跨国民族 文化变异
下载PDF
高校学生服务民族地区的实践探索——以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赴舟曲暑期社会实践为例
10
作者 安俭 张迪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61-64,共4页
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两周年之际,华东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与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一起联合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组织研究生赴舟曲县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文从实践育人的视角出发,让高校学生深入了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 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两周年之际,华东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与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一起联合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组织研究生赴舟曲县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文从实践育人的视角出发,让高校学生深入了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舟曲灾后重建,以及对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一些理性的思考和对策建议,以此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服务民族地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民族地区 社会实践 舟曲
下载PDF
试论部落的性质和政治体制
11
作者 安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7-111,共5页
部落是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部落是由互相通婚的几个氏族组成。其特点是:有自己的名称、地域、方言、首领、议事会、宗教和风俗等。通过对部落的概念、政治体制及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部落是一个政... 部落是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部落是由互相通婚的几个氏族组成。其特点是:有自己的名称、地域、方言、首领、议事会、宗教和风俗等。通过对部落的概念、政治体制及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部落是一个政治体制较为完备的,且不断发展着的社会政治组织。进入阶级社会后,由于部落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其残余势力将会保留相当长的时间,但已与原来的部落有很大差别。对部落的研究,有助于对我国少数民族,特别是游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裕固族和哈萨克族等的部落政治社会的进一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落 民族 政治体制 部落联盟 部族 经济结构
下载PDF
文化变异引发的思考——内外蒙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异向发展比较研究
12
作者 安俭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2-116,共5页
关于历史上外蒙独立事件的原因,我国过去的研究主要强调的是国外势力的煽动,西方则一般认为是“民族自决”。因为这既是国家之痛,又与我国和苏俄时期复杂的国际关系有关,因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一度几乎成为禁区。所以,在当前实施的西部... 关于历史上外蒙独立事件的原因,我国过去的研究主要强调的是国外势力的煽动,西方则一般认为是“民族自决”。因为这既是国家之痛,又与我国和苏俄时期复杂的国际关系有关,因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一度几乎成为禁区。所以,在当前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中,有必要对涉及这一深层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得出痛中思痛的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蒙古 经济渗透 文化渗透 中华文化
下载PDF
论成吉思汗时代蒙古社会的性质与特点
13
作者 马曼丽 安俭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2,共4页
本文认为成吉思汗时代蒙古社会的性质与特点表明它处于过渡时期。蒙古社会制度自 10世纪后经过了早期奴隶制 ,但在未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 ,便跃进式进入了封建领主制 ,而成吉思汗蒙古国时期的社会制度是奴隶制与封建领主制两种制度并... 本文认为成吉思汗时代蒙古社会的性质与特点表明它处于过渡时期。蒙古社会制度自 10世纪后经过了早期奴隶制 ,但在未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 ,便跃进式进入了封建领主制 ,而成吉思汗蒙古国时期的社会制度是奴隶制与封建领主制两种制度并存的过渡时期。文章还论证了蒙古社会这类跃进式发展特征与过渡时期现象是马克思未及充分论证的关于农村公社存在复杂的次生形态在东方游牧社会中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吉思汗 社会制度 封建制 过渡时期
下载PDF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属地化管理实践与对策研究
14
作者 安俭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8年第5期102-104,85,共4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对高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树立少数民族学生爱党爱国的民族观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少数民族学生为例,探索进行属地化管理,与少数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对高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树立少数民族学生爱党爱国的民族观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少数民族学生为例,探索进行属地化管理,与少数民族学生生源地相关部门对接,开展跨区域联动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强化学生"五个认同"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有国才有家这一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属地化管理 实践与对策
下载PDF
论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的抗战“团结”战略叙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丽萍 安俭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0-230,I0005,共12页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团结抗战成为大势。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建立和巩固,中共展开战略性“团结”叙事,这一战略叙事与统一战线互相构建、型塑:一方面,伴随着统一战线建立过程中的复杂性,抗战“团结”叙事充满了曲折...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团结抗战成为大势。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建立和巩固,中共展开战略性“团结”叙事,这一战略叙事与统一战线互相构建、型塑:一方面,伴随着统一战线建立过程中的复杂性,抗战“团结”叙事充满了曲折性;另一方面,抗战“团结”叙事体现出强大的思想张力,不仅为统一战线中的重要关系提供了全新的政治安排,减轻了因党内分歧、阶级对立、民族矛盾而产生的社会分裂,也为统一战线的形成、建立和巩固提供了催化剂、黏合剂和稳定剂。之所以如此,在于中共的抗战“团结”叙事具备完整的概念图式、丰富的话语言说、成熟的理论进路以及有效的实践选择,且由于中共始终坚持以社会矛盾发展形势来决定叙事的核心话语及实践选择,将自身革命逻辑转换为民族解放实践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保证了抗战“团结”话语的合法性及叙事的权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抗战 团结 统一战线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3)反官僚主义的地方实践——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丽萍 安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7-126,共10页
反官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新中国最具执政挑战的城市之一,上海党政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问题在接管后便呈现出早发、多发的特点,以至于新政府在执政的第二年就开始了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并接连进行了"三反"... 反官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新中国最具执政挑战的城市之一,上海党政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问题在接管后便呈现出早发、多发的特点,以至于新政府在执政的第二年就开始了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并接连进行了"三反"、"新三反"共三轮阶段性政治运动。一般认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后最早的反官僚主义斗争始于中共八大之后,而本质上,"三反"和"新三反"中所反对的贪污、浪费、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均属于官僚主义的表现或结果,因此,它们都是反官僚主义的斗争。除了阶段性政治运动,上海还辅以构建党群联系渠道、完善信访制度等常态化措施,四年时间里便形成了防范、治理和追责三位一体的反官僚主义模式,为当时的上海打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反官僚主义 上海 政权建设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斗争精神的历史诠释与现实建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亚楠 安俭 《理论视野》 CSSCI 2021年第4期5-13,共9页
“斗争”一词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到今天的新时代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词汇,其内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被赋予了强大力量。在此演进过程中,“斗争”与中国精神相结合,不断嬗变并具有了反映时代特... “斗争”一词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到今天的新时代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词汇,其内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被赋予了强大力量。在此演进过程中,“斗争”与中国精神相结合,不断嬗变并具有了反映时代特质的新内容。在新时代,百年大党强调斗争精神具有时代必然性,充分体现出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命的本质要求,应对社会矛盾转化的现实需要,亦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防范化解风险的关键之举。发扬斗争精神,需要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政治能力、维护人民利益、增强底线思维,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能量、砥砺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斗争精神 伟大斗争 民族复兴
下载PDF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思考——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安俭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20,共7页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精髓,是千百年来中华各民族共同唱响的美好旋律。民族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民族和谐就无法构建和谐社会。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包头市民族文化资源的实地考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当前...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精髓,是千百年来中华各民族共同唱响的美好旋律。民族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民族和谐就无法构建和谐社会。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包头市民族文化资源的实地考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较为有效的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民族文化 包头市
原文传递
论部落制度在游牧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安俭 《历史教学问题》 2003年第5期3-6,共4页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 ,畜牧业的发展和对农业的互补作用同样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结合的历史活动构成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主旋律。本文试图通过部落制度对...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 ,畜牧业的发展和对农业的互补作用同样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结合的历史活动构成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主旋律。本文试图通过部落制度对游牧民族历史进程作用的探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落制度 游牧民族 中国 分布 历史进程
原文传递
新疆汉族的民族民俗文化探究——以乌鲁木齐市汉族为例
20
作者 安俭 刘韶华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5年第5期20-23,共4页
乌鲁木齐市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城市,是连接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交通枢纽。自古以来,乌鲁木齐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人们所乐道。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汉族民俗文... 乌鲁木齐市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城市,是连接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交通枢纽。自古以来,乌鲁木齐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人们所乐道。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汉族民俗文化的探究,来展示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社会风貌,以及各族儿女为新疆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的特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汉族 民俗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