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酸性磷脂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安学林 刘少河 +2 位作者 王伟 罗玉顺 宋存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酸性磷脂(AP)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93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根据发病后48h内病情变化分为PCI组(35例)和非PCI(NPCI)组(58例)。检测两组发病后6h、24h、3d、7d、14d、21d血浆LP...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酸性磷脂(AP)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93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根据发病后48h内病情变化分为PCI组(35例)和非PCI(NPCI)组(58例)。检测两组发病后6h、24h、3d、7d、14d、21d血浆LPA和AP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50人)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CI组与NPCI组患者发病6h~14d时血浆LPA、AP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1);与NPCI组比较,PCI组患者发病6h~14d时血浆LPA、AP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1)。结论 ACI患者血浆LPA和AP水平均增高,其中PCI患者血浆LPA、AP水平较NPCI患者更高。血浆LPA、AP水平可提示ACI患者病情进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溶血磷脂酸 酸性磷脂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小板活化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安学林 邵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8期2115-2117,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小板活化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56例初发急性脑梗死病人(观察组)和34例非脑血管病病人(对照组)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浆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血栓素B2(TXB2)、6-酮...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小板活化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56例初发急性脑梗死病人(观察组)和34例非脑血管病病人(对照组)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浆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等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中v WF、TXB2、GMP-14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6-keto-PGF1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通过影响急性脑梗死病人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致使脑梗死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血小板活化的黏附、聚集、释放等环节而参与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幽门螺杆菌 血小板活化 凝血功能
下载PDF
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安学林 王卫胜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溶血磷脂酸(LpA)、D-二聚体(D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6例TIA患者,同时选择1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由两位B超室副主任医师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膜厚度、回声强度,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斑块的... 目的探讨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溶血磷脂酸(LpA)、D-二聚体(D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6例TIA患者,同时选择1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由两位B超室副主任医师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膜厚度、回声强度,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斑块的部位、形状、大小及表面是否有溃疡等。结果 TIA患者组的LpA、DD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者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的增加,LpA、DD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通过不同斑块性质的比较发现,各组间LpA、DD水平均P<0.05,DD水平与斑块的稳定性有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LpA、DD水平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LpA、DD水平相关,LpA、DD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 颈动脉粥样硬化 溶血磷脂酸 D-二聚体
下载PDF
盐酸纳洛酮对重症脑梗死患者意识及心率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安学林 杨雁北 张延俊 《工企医刊》 2005年第2期4-5,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对重症脑梗死病人意识及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38例重症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盐酸纳洛酮3.2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对照组应用胞二磷胆碱1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对重症脑梗死病人意识及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38例重症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盐酸纳洛酮3.2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对照组应用胞二磷胆碱1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病人于第1d和14d作动态心电图查心率变异指标。结果:盐酸纳洛酮组意识障碍的恢复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率变异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姑论:盐酸纳洛酮治疗重症脑梗死对病人的促醒,神经功能恢复及心率变异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纳洛酮 脑梗死患者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心率变异指标 重症脑梗死 神经功能恢复 静脉滴注 生理盐水 胞二磷胆碱 动态心电图 纳洛酮治疗 对照组 病人意识 意识状态 治疗前后 意识障碍 治疗组
下载PDF
二维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管腔内径及其斑块发生率的敏感性:3组180例参数比较(英文)
5
作者 安学林 刘少河 杨雁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9期153-155,共3页
背景:二维超声检测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血流受阻程度,也可应用于对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进行颈动脉监测。目的: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设计:病例-对照分析。单位:一... 背景:二维超声检测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血流受阻程度,也可应用于对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进行颈动脉监测。目的: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设计:病例-对照分析。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神经科。对象:选择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10/2004-09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180例被试者,为门诊、住院患者及健康查体者。将180例被试者分为正常组(30例),原发性高血压组(50例)和高血压并脑卒中组(100例)。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方法:对所有受试者采用二维超声显像多普勒脉冲检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动脉分叉。计算中层内膜厚度、管腔内径、斑块发生率及Crouse积分。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80例被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的发生率:正常组低于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并脑卒中组(33.3%,68%,97%,P<0.01),软斑及出血斑在高血压并脑卒中组显著增加。②Crouse积分:正常组低于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并脑卒中组(0.95±0.82,6.62±4.14,22.05±11.32,P<0.01)。③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在颈总动脉及其分叉处最多,其次颈内动脉。结论:二维超声多普勒检测技术为无创性评估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的一种有效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可作为了解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程度的方法,并为上述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颈动脉 高血压 脑血管意外
下载PDF
丘脑卒中致体象障碍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常立国 杨霞峰 +2 位作者 秦绍林 安学林 张延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11,共2页
报道48例丘脑卒中致体象障碍患者,其体象障碍表现形式为偏侧忽视症、偏身失存症、偏瘫不识症、手指失认、身体左右定向障碍、幻肢现象。探讨了丘脑卒中致体象障碍的产生机理,认为本病预后良好。
关键词 丘脑卒中 体象障碍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诱导脑缺血耐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磊 安学林 王海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缺血耐受 临床研究 脑梗死患者 CT/MRI 临床资料 首次发病 学术会议
下载PDF
灯盏细辛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少河 罗玉顺 +2 位作者 刘茜 安学林 韩红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灯盏细辛 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镁剂对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英文)
9
作者 常立国 杨雁北 +4 位作者 张延俊 安学林 王广诗 戴景存 郭洪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0期1980-1981,共2页
背景:随着镁离子对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镁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镁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已有报道,但对脑梗死患者诱发电位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目的:通过研究镁剂对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背景:随着镁离子对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镁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镁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已有报道,但对脑梗死患者诱发电位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目的:通过研究镁剂对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证实镁剂的脑保护作用。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选择2000-01/2001-12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6~72岁,平均(62±4)岁。病变部位:基底核区18例,放射冠区8例,大脑半球4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37~75岁,平均(63±5)岁。病变部位:基底核区16例,放射冠区9例,大脑半球5例。方法:治疗组均在12h内应用250g/L硫酸镁20mL静滴,1次/d,连用7d,14d后进行前后体感诱发电位的比较。对照组除不用硫酸镁外,其余治疗均同治疗组。主要观察指标:体感诱发电位反应形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体感诱发电位治疗前后变化显著且逐渐好转。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60±5.3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41±4.35,差异有显著意义(t=4.141,P<0.01);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80±7.0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80±5.37,差异有显著意义(t=2.99,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剂 脑梗死 体感诱发电位 治疗 神经保护 缺血性脑损伤
下载PDF
脑梗死后脑高温对脑功能障碍的影响
10
作者 常立国 安学林 +3 位作者 杨华 王广诗 张延俊 杨雁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5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脑梗死 脑高温 脑功能障碍 CT 诊断
下载PDF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2例疗效观察
11
作者 罗玉顺 刘少河 +2 位作者 安学林 刘茜 韩红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盐酸丁咯地尔 治疗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肝素、镁极化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
12
作者 刘少河 安学林 +1 位作者 赵桂荣 张伯筠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14期655-656,共2页
不稳定心绞痛(UAP)是一种严重并有潜在危险的急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共至猝死。我院自1992年6月~1994年3月对住院确诊的UAP患者给予肝素、镁极化液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肝素 镁极化液
下载PDF
降纤酶冶疗急性脑血栓
13
作者 杨霞峰 刘茜 +2 位作者 安学林 常立国 张延俊 《中国药业》 CAS 1999年第1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降纤酶 急性脑血栓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TIA持续时间对脑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王磊 安学林 +1 位作者 席凤英 王海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0-582,共3页
目的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不同持续时间诱导脑缺血耐受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既往有同侧TIA的首次脑梗死患者260例,男150例,女110例,平均60±12岁,并选择同期入院的100例不伴TIA的脑梗死患者为对照... 目的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不同持续时间诱导脑缺血耐受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既往有同侧TIA的首次脑梗死患者260例,男150例,女110例,平均60±12岁,并选择同期入院的100例不伴TIA的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将TIA持续时间分为〈2m in,2--10m in,11--20m in,〉20m in4组,入院后7d对各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和计算脑梗死灶面积,比较不同TIA持续时间诱导脑缺血耐受的作用。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及其他血管病危险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TIA持续时间2--10m in,11--20m in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及脑梗死面积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IA持续时间2--20m in诱导缺血耐受作用明显,对后继脑梗死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保护 脑缺血 脑缺血预处理
下载PDF
心理干预联合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瑞莉 安学林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2年第5期303-305,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及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神经内...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及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入院第3 d及治疗后第2、4、6周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减少,ADL评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早期康复对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早期康复 脑卒中后抑郁 神经功能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