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联合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颈肩部疼痛和颈椎症状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安建坤 吴彩红 +1 位作者 熊小云 刘强 《中医研究》 2021年第12期32-37,共6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颈肩部疼痛和颈椎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颈肩部疼痛和颈椎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针灸(颈夹脊穴、后溪、风池、肩井、大椎、外关、曲池)治疗,根据症状及颈夹脊穴的对应关系取穴针灸,选用直径为0.3 mm、长度为50 mm的一次性针灸针,以75°刺入25~35 mm,进针后将艾条套入针柄点燃,留针20~30 min。1次/d,10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间隔2 d后再进行下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进针位置:侧块侧边缘与上关节突基底下缘3 mm交点为C4、C5进针位,2 mm交点为C6进针位,侧块中份与上关节突基底下缘2 mm交点为C7进针位。确定进针位置后利用高速磨钻磨除进钉点骨皮质,显露椎弓根入口,手钻开道,探查钉道及透视监测位置良好后置入直径为3.5 cm、长度为18~24 cm的万向螺钉。使用超声骨刀切除减压节段单侧椎板,用椎板咬骨钳去除上位椎体的部分下关节突,暴露出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用磨钻打磨,再行椎板咬骨钳咬除,暴露神经根后,用神经剥离子向上轻轻牵拉神经根,以暴露更多软组织,利于切除骨质。减压完成后植入塑性矫形棒,并适当撑开锁紧螺帽,冲洗术区,常规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切口。颈托保护3个月,其间逐步行颈项肌锻炼。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针灸治疗,方式方法同对照组。两组持续治疗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3.33%(56/60);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8.57%(44/56)。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疼痛分级指数评分及现有疼痛强度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及右旋转颈椎活动度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症状、生活和工作能力及体征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3.33%(58/60),对照组为17.85%(4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性较好,且能显著缓解患者颈肩部疼痛及颈部病理症状,提高颈椎活动度和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疗法 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术 颈椎活动度 颈肩部疼痛
下载PDF
腕踝针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腰椎骨折术后的疗效及对VAS、改良ODI、BB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安建坤 夏侯刚 《中医研究》 2022年第11期69-74,共6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腰椎骨折术后的疗效及对VAS、改良ODI、BBS评分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2例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进行常规伤...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腰椎骨折术后的疗效及对VAS、改良ODI、BBS评分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2例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进行常规伤口处理,床上被动运动、主动运动、翻身、坐起等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核心肌群训练。术后2周内进行深呼吸训练和五点支撑法训练;术后2~4周进行拱桥训练、单侧拱桥训练和侧桥训练;术后4周后进行巴氏球牵伸训练和巴氏球平衡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腕踝针干预。根据分区取穴的原则,将腕关节与踝关节分别分为6个纵行区带,其中腕关节约在腕横纹上两横指(相当于内关、外关)一圈内,从掌面尺侧起至桡侧,依次分为上1、上2、上3、上4、上5、上6;踝关节约在内、外踝高点上三横指(相当于悬钟、三阴交穴)一圈处,自跟腱内侧起向前转至外侧跟腱,依次分为上1、上2、上3、上4、上5、上6。根据患者腰痛及下肢功能异常等症状,选择踝关节下4、下5、下6为进针点,留针30 min后出针,1次/d。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23例,未愈2例,有效率为95.65%(44/46);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22例,未愈9例,有效率为80.43%(37/46)。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1 d时较治疗前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P>0.05);干预1周、1个月、3个月时,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且治疗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周时较治疗前改良O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P>0.05);干预1、3个月,两组改良ODI评分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且治疗组各时点改良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周时的BB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P>0.05);干预1、3个月时BBS评分呈上升趋势,且治疗组各时点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1周时的跨步长、步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P>0.05);干预1、3个月时跨步长及步频值呈上升趋势,且治疗组各时点跨步长和步频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腰椎骨折术后患者可取得显著效果,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腕踝针 核心肌群训练 VAS评分 改良ODI评分
下载PDF
针灸刺穴联合持续被动运动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安建坤 吴彩红 +1 位作者 熊晓云 刘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刺穴联合持续被动运动(CPM)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88例行TKA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COM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刺穴联合CPM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针灸刺穴联合持续被动运动(CPM)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88例行TKA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COM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刺穴联合CPM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效果、治疗前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发[VAS])及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评分[HSS])及膝关节恢复情况(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周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HSS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活动度高于治疗前,膝关节周径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膝关节周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刺穴联合持续被动运动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置换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疼痛,提升膝关节活动能力,提高临床康复效果,同时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针灸刺穴 被动运动 持续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籽骨移位与踇外翻关系的负重轴位X线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敏 罗昕 +3 位作者 亓开 贾守强 安建坤 齐哲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目的基于籽骨负重轴位片对第一跖骨头下胫、腓侧籽骨位置变化与踇外翻关系的研究。方法踇外翻49足均摄取足负重正位片及籽骨轴位片,依据正位片所测踇外翻角(HVA)分轻、中、重3组。在籽骨轴位片测量并获得胫、腓骨籽骨中心到第2跖骨长轴... 目的基于籽骨负重轴位片对第一跖骨头下胫、腓侧籽骨位置变化与踇外翻关系的研究。方法踇外翻49足均摄取足负重正位片及籽骨轴位片,依据正位片所测踇外翻角(HVA)分轻、中、重3组。在籽骨轴位片测量并获得胫、腓骨籽骨中心到第2跖骨长轴的垂直距离(SAPt-2、SAPf-2)及胫-腓籽骨中心距离(SAPt-f)来反映胫、腓侧籽骨的位置,为矫正各足解剖差异,将获得的距离值与第2跖骨长度(AB)的比值(SAPt-2/AB,SAPf-2,SAPt-f/AB)作为距离指标纳入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各距离指标与HVA、籽骨旋转角(SRA)的相关性,单因素分差分析用于进一步评价距离指标在踇外翻组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腓侧籽骨位置(SAPf-2)与HVA、SRA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胫-腓籽骨间距(SAPt-f/AB)与HVA呈负、弱相关(r=-0.305,P=0.033)、与SRA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且两者在踇外翻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胫侧籽骨位置(SAPt-2/AB)与HVA、SRA均呈中-低度负相关(r=-0.485、-0.518,P=0.000),其位置受踇外翻严重程度的影响,且在踇外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5)。结论籽骨负重轴位片可更好地反映运动状态下前足紊乱时第一跖籽关节的位置异常改变,运动状态下、随踇外翻加重时,腓侧籽骨位置没有发生改变,胫-腓籽骨间距维持不变,而胫侧籽骨随踇外翻加重朝向腓侧移动,由此可推测胫侧籽骨以腓侧籽骨中心为圆心、以胫-腓籽骨间距为半径以圆周运动的形式朝向腓侧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踇外翻 籽骨 负重 轴位 X线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像学指标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敏 亓开 +4 位作者 贾守强 解丙坤 李雁冰 安建坤 齐哲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4-956,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获得的肝内脂肪浸润值(FF值)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搜集依据CT肝/脾诊断为均匀脂肪肝的受检者69例,均记录每人的体质指数(BMI)及腰围,所有受检者均无酗酒史,且于就诊当日上午接受过...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获得的肝内脂肪浸润值(FF值)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搜集依据CT肝/脾诊断为均匀脂肪肝的受检者69例,均记录每人的体质指数(BMI)及腰围,所有受检者均无酗酒史,且于就诊当日上午接受过血生化检查,于CT检查后3天内接受MRI单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检查获得FF值。采用Spearman秩相关评价各指标与脂肪肝等级的相关性。运用两变量相关与回归对CT肝/脾与FF值进一步分析。结果 FF值与CT肝/脾呈高度负直线相关(r=-0.916,P〈0.05),回归方程为Y=-0.520X+65.672,获得诊断脂肪肝FF值界值为10.460%。除BMI、腰围与脂肪肝等级呈弱中度相关外,入组血生化指标与脂肪肝等级呈低度或无相关性。结论 FF值优于CT肝/脾及临床指标,可以用于脂肪肝严重程度的评价并将脂肪肝内脂肪含量量化,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成像 临床指标 非酒精性脂肪肝 量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