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镜诱导豚鼠眼短期屈光状态改变的研究
1
作者 郝岚 陈博宇 +4 位作者 安惠琴 王超英 马景学 陈维毅 刘迎庆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凹透镜对豚鼠眼短期屈光发展的影响,探讨短期透镜诱导性近视的发病特点和机制。方法:2周龄豚鼠30只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0只,再随机选取5只(10眼)正常2周龄豚鼠不作任何干预,作为正常对照眼。选取任意眼戴一10 DS凹透镜,分... 目的:研究凹透镜对豚鼠眼短期屈光发展的影响,探讨短期透镜诱导性近视的发病特点和机制。方法:2周龄豚鼠30只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0只,再随机选取5只(10眼)正常2周龄豚鼠不作任何干预,作为正常对照眼。选取任意眼戴一10 DS凹透镜,分别饲养6 d、15 d、30 d后除去镜片,以屈光度、眼轴长度变化来评估透镜诱导的效应。结果:与对照眼比较,A组、B组、C组分别诱导出-1.90D、﹣3.83 D和﹣7.21 D的相对近视.眼轴较左眼分别延长(0.14±0.02)mm、(1.09±0.31)mm和(1.53±0.31)mm,其中前房深度无明显差异,主要是眼球后部,即: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的变化为主,且15 d、30 d的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前房深度(ACD/AL-AC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周龄豚鼠单眼诱导6 d即可出现轴性近视,透镜诱导性近视是视觉引导的主动正视化机制调控眼球后巩膜变薄、扩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镜诱导 豚鼠屈光状态
下载PDF
温通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安惠琴 杨晓波 《山西中医》 2017年第12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通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隔日...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通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隔日治疗1次,连续1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应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96.7%,无可比性;痊愈率治疗组为70.0%,对照组为4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通针法配合穴位注射能提高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痊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温通针法 常规针刺 穴位注射
下载PDF
神阙穴隔药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安惠琴 杨晓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23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神阙穴隔药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痛经患者采用神阙穴隔药灸治疗3个疗程,1次/d,7次1个疗程。结果:痊愈11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9%。结论:神阙穴隔药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明显,值得临床... 目的:观察神阙穴隔药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痛经患者采用神阙穴隔药灸治疗3个疗程,1次/d,7次1个疗程。结果:痊愈11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9%。结论:神阙穴隔药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凝血瘀型痛经 隔药灸 神阙穴
下载PDF
中医整脊联合盆底筋膜手法、电刺激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年自强 安惠琴 李依洁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13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整脊联合盆底筋膜手法、电刺激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筋膜手法联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整... 目的:观察中医整脊联合盆底筋膜手法、电刺激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筋膜手法联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整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国际尿失禁咨询问卷-膀胱过度活动症分问卷(ICIQ-OAB)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CIQ-OAB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18/20),高于对照组的75.00%(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整脊联合盆底筋膜松解手法及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尿失禁情况和生活质量,为临床推广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中医整脊 盆底筋膜手法 电刺激
下载PDF
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晓波 王金海 +4 位作者 安惠琴 刘丁龙 关姝明 崔道宁 舒畅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09-714,共6页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亚单位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温通针法组、平补平泻组和捻转针法组...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亚单位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温通针法组、平补平泻组和捻转针法组,每组10只。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再灌注法复制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药物组给予尼莫地平溶液灌胃,每日2次,共14 d;温通针法组、平补平泻组和捻转针法组于"大椎""百会""水沟"穴分别施以温通针法、平补平泻法和捻转针法针刺,每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14 d。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行为学,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nAChR亚单位α4,α7、β2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原平台象限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海马nAChRα4、α7、β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nAChRα4、α7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nAChRβ2 mRNA表达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通针法组、平补平泻组和捻转针法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穿越原平台象限的次数均明显增加(P<0.05),且温通针法组优于平补平泻组、捻转针法组(P<0.05);温通针法组、平补平泻组、捻转针法组大鼠海马nAChRα4、α7、β2蛋白表达水平及nAChRα4、α7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温通针法组优于平补平泻组、捻转针法组(P<0.05);各组大鼠nAChRβ2 mRNA的表达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温通针法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保护神经元细胞,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海马nAChR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针法 血管性痴呆 学习记忆能力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海马
原文传递
温通针法抑制神经元钙超载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晓波 王金海 +6 位作者 安惠琴 刘丁龙 关姝明 崔道宁 赵彬元 张小丽 舒畅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4-460,共7页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元L-型钙通道电流(Ica.L)、神经元内Ca^2+含量及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讨温通针法治疗VD的机制。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温通针法组、平补平泻组和捻转...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元L-型钙通道电流(Ica.L)、神经元内Ca^2+含量及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讨温通针法治疗VD的机制。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温通针法组、平补平泻组和捻转针法组,每组18只。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再灌注法复制VD模型。药物组给予尼莫地平溶液灌胃,每日2次,共14 d;温通针法组、平补平泻组和捻转针法组于"大椎""百会""水沟"3穴分别施以温通针法、平补平泻法和捻转针法针刺,每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14 d。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Ica.L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内Ca^2+含量的变化,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Ica.L的电流密度明显增加(P<0.05),Ica.L的I-V曲线明显下移,神经元内Ca^2+含量明显升高(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细胞间隙增宽,胞体肿胀、变性,核固缩,排列紊乱,胶质细胞数量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温通针法组、平补平泻组、捻转针法组海马神经元Ica.L的电流密度明显降低(P<0.05),Ica.L的I-V曲线明显上移,神经元内Ca^2+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温通针法组变化比平补平泻组和捻转针法组更明显(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核固缩、变性减轻,胶质细胞增生不明显,形态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温通针法可显著降低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Ica.L的电流密度及神经元内Ca^2+含量,抑制神经元钙超载,拮抗脑缺血再灌注后继发神经元的损伤,温通针法治疗VD具有针刺效应相对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针刺 温通针法 L-型钙通道电流 细胞内Ca2+含量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海马CA1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