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萝卜皮色遗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启伟 赵双宜 +3 位作者 石惠莲 安振琴 郎丰庆 王淑芬 《山东农业科学》 1997年第2期4-9,共6页
通过对中国萝卜(RaphanussativusL.var.LongipinnatusBailey)不同皮色试材的杂交,F1、F2自交,研究了皮色遗传表现。初步结果表明,皮部绿色(即绿皮)依不同杂交组合,可能有不同的遗... 通过对中国萝卜(RaphanussativusL.var.LongipinnatusBailey)不同皮色试材的杂交,F1、F2自交,研究了皮色遗传表现。初步结果表明,皮部绿色(即绿皮)依不同杂交组合,可能有不同的遗传模式,即可由1对基因控制,也可由2对连锁的基因或独立分配的基因对控制。若为连锁的2对基因控制时,它们还受到细胞质基因组(可能主要是质体基因组)的互作,表现出明显的偏母遗传现象。皮部红色(即红皮)似有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这3对基因还有相互作用,其中1对可能与绿色控制基因连锁。这样,红皮与绿皮试材杂交时,参与遗传的基因可达4~5对,它们之间出现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使F2代出现暗紫、洋红、绿色、紫绿等众多不同颜色。其中有的基因还可能影响到肉质色的遗传,使暗紫色F2代个体自交,F3代分离出少数紫皮红心萝卜,将其再自交,则能分离出绿皮红心萝卜,从而在实验过程中证实和重演了绿皮红心萝卜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萝卜 皮色 遗传 控制
下载PDF
中国萝卜雄性不育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何启伟 石惠莲 +5 位作者 安振琴 郎丰庆 赵双宜 张燕君 粟翼玟 周同度 《山东农业科学》 1993年第4期5-8,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萝卜的雄性不育性属于核隐性基因(ms)和不育胞质(s)共同控制的不育类型,核内有2对ms基因。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Sms_1ms_1ms_2ms_2,保持系的基因型为Nms_1ms_1ms_2ms_2。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其他遗传现象,值得继续研究。
关键词 萝卜 雄性不育 遗传
下载PDF
萝卜亲本系几个生化指标配合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启伟 石惠莲 +1 位作者 安振琴 郎丰庆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10,共3页
在萝卜杂优利用研究中,提高F1的品质已成为重要育种目标。为提高育种效率,增加组合选配的预见性,我们对亲本系及轮配组合的VC、还原糖、淀粉酶等几个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萝卜亲本系的VC、淀粉酶含量的一般配合力差... 在萝卜杂优利用研究中,提高F1的品质已成为重要育种目标。为提高育种效率,增加组合选配的预见性,我们对亲本系及轮配组合的VC、还原糖、淀粉酶等几个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萝卜亲本系的VC、淀粉酶含量的一般配合力差异极显著;组合间VC、淀粉酶、还原糖含量的特殊配合力差异也极显著;上述3个指标的正反交效应差异不显著。因此,可初步认为,在萝卜优质育种中,采取杂种优势育种是可行的途径,有可能在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系的基础上,再选配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实现优质育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亲本系 生化指标 配合力
下载PDF
山东萝卜育种现状及前景展望
4
作者 何启伟 石惠莲 +1 位作者 安振琴 郎丰庆 《山东农业科学》 1991年第3期33-35,共3页
萝卜(Raphanus satirus L.)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山东省是萝卜的重要产区,以品种资源丰富和拥有潍县萝卜名产而闻名于世。80年代初曾收集到萝卜品种280多个,分为春夏萝卜、夏秋萝卜和秋冬萝卜三个生态型。在秋冬萝卜中又有绿皮、红皮。
关键词 萝卜 育种 发展 山东
下载PDF
高产优质的高赖氨酸玉米——鲁玉13号
5
作者 安振琴 《河北农业》 1994年第1期13-13,共1页
近年来,阜城县大面积推广了高产优质高赖氨酸玉米——鲁玉13号,创出亩产672.5公斤的高产纪录,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鲁玉13号,原名鲁单203,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一个具有含高赖氨酸,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的高产优质新品... 近年来,阜城县大面积推广了高产优质高赖氨酸玉米——鲁玉13号,创出亩产672.5公斤的高产纪录,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鲁玉13号,原名鲁单203,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一个具有含高赖氨酸,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的高产优质新品种。该品种春播生育期为110天;夏播为92天;套播为98天。属紧凑型红轴黄粒、半硬质胚乳类型玉米种。一般株高84厘米,穗长20.5厘米,穗行数18—22行,行粒数40粒,千粒重260克,出籽率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赖氨酸 玉米品种 玉米研究所 鲁玉 套播 高产纪录 粒数 出籽率 大喇叭口期 半硬质
下载PDF
玉米黑粉病咋治
6
作者 安振琴 尤月芹 +1 位作者 李君丽 鲁 敏 《河北农业》 2002年第6期17-17,共1页
<正>近年来,玉米黑粉病在阜城县普遍发生。1998~1999年发生较重,感病株率高达20%~30%,轻者也达4%~7%,从而对玉米高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玉米黑粉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少量也可通过种子越冬,并随风雨昆虫等传播。一般玉米... <正>近年来,玉米黑粉病在阜城县普遍发生。1998~1999年发生较重,感病株率高达20%~30%,轻者也达4%~7%,从而对玉米高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玉米黑粉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少量也可通过种子越冬,并随风雨昆虫等传播。一般玉米黑粉病在苗期发病较少,抽雄后迅速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黑粉病 防治 病源 抗病品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