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禾豆混播与调亏灌溉对河西地区饲草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安昊云 王皓 +5 位作者 贾倩民 常生华 Shahzad Ali 刘永杰 张程 侯扶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35,共14页
本研究于2019年在河西地区设置青贮玉米(Zea mays)单播(Z)、青贮玉米–秣食豆(Glycine max)混播(ZG)和青贮玉米–拉巴豆(Dolichos lablab)混播(ZD)3个种植方式,每个方式下设置6种灌溉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灌溉模式对饲草产量、品质... 本研究于2019年在河西地区设置青贮玉米(Zea mays)单播(Z)、青贮玉米–秣食豆(Glycine max)混播(ZG)和青贮玉米–拉巴豆(Dolichos lablab)混播(ZD)3个种植方式,每个方式下设置6种灌溉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灌溉模式对饲草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ZG和ZD的鲜干草产量显著(P<0.05)高于Z,鲜草产量较Z分别增加19.1%和16.4%,干草产量分别增加12.7%和9.0%。同一种植方式下,后期轻度亏水(I4)、前期轻度亏水(I5)和充分灌溉处理(I6)的鲜干草产量显著(P<0.05)高于重度亏水(I1),平均鲜草产量较I1分别增加39.1%、45.9%和46.6%,平均干草产量较I1分别增加35.8%、44.2%和43.8%。2)混播处理较单播提高粗蛋白含量,明显降低淀粉、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进而提高相对饲用价值(RFV),且ZG较Z显著(P<0.05)增加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产量。I5的平均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RFV显著(P<0.05)高于I1,6种灌溉模式中I5的粗蛋白、淀粉、粗脂肪和粗灰分的产量最高。3)ZG和ZD较Z显著提高(P<0.05)水分利用效率(WUE)。I5和I6的收获期土壤贮水量和蒸散量显著(P<0.05)高于I1,且I5的WUE显著(P<0.05)高于I4和I6。所有处理中ZG-I5的WUE以及粗蛋白、粗脂肪和淀粉的产量最高,并且鲜干草产量仅次于ZG-I6,该处理是适宜河西地区青饲玉米生产的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亏灌溉 秣食豆 拉巴豆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种植密度与施氮对玉米/秣食豆间作系统饲草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蒋紫薇 刘桂宇 +5 位作者 安昊云 石薇 常生华 张程 贾倩民 侯扶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7-171,共15页
2019和2020年在河西灌区进行玉米/秣食豆间作田间试验,设置7.5(D_(1))、9.0(D_(2))、10.5万株·hm^(-2)(D_(3))3个青贮玉米种植密度,每个种植密度下设置0(N_(1))、120(N_(2))、240(N_(3))、360 kg·hm^(-2)(N_(4))4个施氮水平,... 2019和2020年在河西灌区进行玉米/秣食豆间作田间试验,设置7.5(D_(1))、9.0(D_(2))、10.5万株·hm^(-2)(D_(3))3个青贮玉米种植密度,每个种植密度下设置0(N_(1))、120(N_(2))、240(N_(3))、360 kg·hm^(-2)(N_(4))4个施氮水平,探究种植密度与施氮对饲草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D_(2)和D_(3)处理的青贮玉米、秣食豆及总体的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D_(1),N_(3)和N_(4)处理的青贮玉米及总体的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N_(2)和N_(1)。所有处理中,D_(2)N_(3)获得了最高的总干草产量,2019和2020年分别为36.16和30.31 t·hm^(-2)。两年随着密度的增加,青贮玉米、秣食豆及总体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增加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总体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增加,而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下降趋势。两年D_(2)处理下总体氮含量、氮吸收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显著高于D_(3),且D_(2)获得较高的氮肥农学效率。N_(2)、N_(3)、N_(4)处理的总体氮含量和氮吸收量显著高于N_(1),N_(3)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显著高于N_(4)。所有处理中D_(2)N_(3)获得最高的氮肥利用效率,2019和2020年分别为1.41和0.86 kg·kg^(-1)。因此,该处理是一种河西灌区青贮玉米/秣食豆间作系统适宜的田间管理措施,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施氮 青贮玉米 秣食豆 氮肥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