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蒙古乌拉特民歌演唱中的数字观念及文化象征——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白彦花田野考察为例
1
作者
安格丽玛
哈斯巴特尔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3-41,共9页
在内蒙古乌拉特草原地区的传统民歌演唱习俗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即运用数字“3”或“9”作为组歌的主要结构进行演唱,这一习俗深深植根于当地民众对自然世界万物变化的细致观察以及他们深厚的数字观念之中。近代著名的音乐学...
在内蒙古乌拉特草原地区的传统民歌演唱习俗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即运用数字“3”或“9”作为组歌的主要结构进行演唱,这一习俗深深植根于当地民众对自然世界万物变化的细致观察以及他们深厚的数字观念之中。近代著名的音乐学家梅日更葛根罗桑丹毕坚赞在其创作的礼仪歌曲和宴礼规则中大量地运用了诸多的数字结构,也对内蒙古乌拉特民歌演唱产生了影响,当地民众在各种仪式活动中普遍遵循以三首歌为一组的演唱方式。本文基于田野考察资料,深入剖析了内蒙古乌拉特民歌在各类礼俗场合中所演唱的礼仪歌曲的题材内容。通过对三首一组的礼仪歌曲的具体题目、题材内涵及歌词含义之间内在关联的深度解读,力求揭示其背后丰富的文化意蕴。同时,站在他者的视角,进一步阐述数字观念如何深刻地渗透到传统的礼俗活动之中,探求其对民歌演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影响,体现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融一体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特
数字观念
礼俗规则
象征意义
田野考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乌拉特民歌演唱中的数字观念及文化象征——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白彦花田野考察为例
1
作者
安格丽玛
哈斯巴特尔
机构
内蒙古艺术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出处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3-41,共9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草原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传播与研究基地”资助项目
2018年度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全球化语境下草原音乐的传承传播研究”(项目批准号:2018ZDA006)阶段性成果
+1 种基金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跨界族群卫拉特蒙古人的史诗<江格尔>及其音乐表演研究》(18BD054)阶段性成果
内蒙古艺术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田野调查’名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2NYJB10)阶段研究成果。
文摘
在内蒙古乌拉特草原地区的传统民歌演唱习俗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即运用数字“3”或“9”作为组歌的主要结构进行演唱,这一习俗深深植根于当地民众对自然世界万物变化的细致观察以及他们深厚的数字观念之中。近代著名的音乐学家梅日更葛根罗桑丹毕坚赞在其创作的礼仪歌曲和宴礼规则中大量地运用了诸多的数字结构,也对内蒙古乌拉特民歌演唱产生了影响,当地民众在各种仪式活动中普遍遵循以三首歌为一组的演唱方式。本文基于田野考察资料,深入剖析了内蒙古乌拉特民歌在各类礼俗场合中所演唱的礼仪歌曲的题材内容。通过对三首一组的礼仪歌曲的具体题目、题材内涵及歌词含义之间内在关联的深度解读,力求揭示其背后丰富的文化意蕴。同时,站在他者的视角,进一步阐述数字观念如何深刻地渗透到传统的礼俗活动之中,探求其对民歌演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影响,体现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融一体的观念。
关键词
乌拉特
数字观念
礼俗规则
象征意义
田野考察
Keywords
ethnic dance
choreography
talent training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dance science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蒙古乌拉特民歌演唱中的数字观念及文化象征——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白彦花田野考察为例
安格丽玛
哈斯巴特尔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