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切碳纤维/ABS塑料复合材料 被引量:2
1
作者 安正植 于文学 应一可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67-69,共3页
介绍了用短碳纤维和ABS塑料制作的复合材料的复合规律和制作工艺,测定了其力学性能,观察了断口形态.结果表明,所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宏观上各向同性,其强度是ABS塑料的2.5倍.
关键词 短碳纤维 ABS塑料 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塑料
下载PDF
交变加载的断裂韧性
2
作者 安正植 王秀华 王兆和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50-52,共3页
对用三点弯曲疲劳实验得到的调质40Cr钢的疲劳寿命与应力强度因子幅之间的实验曲线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交变加载(疲劳)断裂韧性指标K_(IF)和断裂的疲劳次数(疲劳寿命)N_f的表达式。
关键词 疲劳寿命 断裂韧性 应力强度因子幅
下载PDF
铜-聚丙烯复合膜界面结构及界面效应
3
作者 单凤兰 于庆先 +1 位作者 安正植 李吉学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6-48,共3页
采用真空蒸发镀膜方法将纯铜淀积在聚丙烯膜上(铜膜厚度约为1.3μm),用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筒-聚丙烯复合膜的界面结构及界面效应对拉伸屈服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铜-聚丙烯复合膜的屈服强度与聚丙烯膜结晶度、膜表... 采用真空蒸发镀膜方法将纯铜淀积在聚丙烯膜上(铜膜厚度约为1.3μm),用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筒-聚丙烯复合膜的界面结构及界面效应对拉伸屈服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铜-聚丙烯复合膜的屈服强度与聚丙烯膜结晶度、膜表面的洁净度和平滑度有关.同时对屈服强度变化的微观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 界面结构 界面效应 屈服强度 聚丙烯
下载PDF
钎焊陶瓷和金属的钎料作用机理
4
作者 于文学 安正植 峰岸知弘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65-67,共3页
对以金属铜和活性金属钛为钎料,钎焊陶瓷Si3N4和纯金属铝时,钎料的作用及分布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钎焊过程中陶瓷和金属之间的界面上,在陶瓷的热电效应的作用下,产生陶瓷侧为负极的热电动势.活性金属钛偏析到陶瓷侧... 对以金属铜和活性金属钛为钎料,钎焊陶瓷Si3N4和纯金属铝时,钎料的作用及分布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钎焊过程中陶瓷和金属之间的界面上,在陶瓷的热电效应的作用下,产生陶瓷侧为负极的热电动势.活性金属钛偏析到陶瓷侧,形成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焊 热电效应 陶瓷 金属 钎料
下载PDF
用Pseudo—Kossel照相法研究裂纹尖端附近结构的变化
5
作者 王秀华 安正植 哈宽富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1990年第4期13-16,共4页
本文用发散X射线Pseudo-Kossel照相法,观察了裂纹尖端附近地区,在X射线有效穿透范围内的结构变化。结果发现,裂纹尖端附近在外载大于一定值后都可观察到所谓的“无位错区”。
关键词 PSEUDO Kossel 照相法 无位错区
下载PDF
用X射线分析不同加载方式断裂的断口塑性区状态
6
作者 鲍进生 安正植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67-70,共4页
自Orowan提出用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断口以来,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用X射线分析断口,可获得断口上X射线有效穿透深度范围内的各种衍射信息,包括结构、形态、物理状态和力学状态等方面,但不直观。
关键词 材料 塑性区 断口 X射线 残余应力
下载PDF
短碳纤维/ABS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沈英 应一可 安正植 《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3期25-28,共4页
本文研究了短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同一组分比、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探讨了纤维取向分布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引入计算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强度的模型.
关键词 碳纤维 力学性能 ABS树脂 复合材料
下载PDF
40Cr钢疲劳断口的X射线分析
8
作者 鲍进生 王秀华 +1 位作者 徐耀 安正植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1990年第3期3-5,共3页
关键词 断口 X射线 分析 40CR钢 疲劳
下载PDF
金属断口的X射线分析
9
作者 安正植 王文宇 贾文学 《材料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用富里叶分析方法分析了交变加载、单向加载和冲击的断口。实硷结果表明,在断口表面,交变加载的微观畸变比单向加载的大,交变加载的晶块也比单向加载的大,但交变加载断口的位错密度比单向加载的小.讨论了不同类型断口产生不同状态的原因。
关键词 金属 断口 X射线分析 富里叶分析
原文传递
大块Al单晶裂尖前方无位错区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秀华 李键 +2 位作者 安正植 哈宽富 徐永波 《材料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06-211,共6页
加载后在大块 Al 单晶试样的Ⅰ型预制裂纹尖端出现无位错区。分析表明,此无位错区有三维结构特点,这一结论可用 Pseudo Kosel 照像法直接证实。提出一新的无位错区形成机制,并加以讨论。
关键词 AL 单晶裂纹 无位错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