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兴“问题区域”经济的理论工具--评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第三版)》一书
1
作者 安虎森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6-160,共5页
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第三版)》,提供了至今为止最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架构,它深度解释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以及政府调控政策有效补充市场缺陷的机理,并为解决“问题区域”和城市核心区经济衰退现象,提供了以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为... 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第三版)》,提供了至今为止最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架构,它深度解释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以及政府调控政策有效补充市场缺陷的机理,并为解决“问题区域”和城市核心区经济衰退现象,提供了以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为核心的强有力的理论工具,这对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要提高警惕,随时防范极端的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配置 政府调控 区域经济布局 国土空间体系
下载PDF
城市高房价和户籍制度:促进或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中国劳动力流动和收入差距扩大悖论的一个解释 被引量:72
2
作者 安虎森 颜银根 朴银哲 《世界经济文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54,共14页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Pfluger(2004)模型中加入房屋部门并构建了2×3×2空间均衡模型,同时考察了非技能劳动力的异质性移民行为,以此来研究城市高房价和户籍制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除了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价...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Pfluger(2004)模型中加入房屋部门并构建了2×3×2空间均衡模型,同时考察了非技能劳动力的异质性移民行为,以此来研究城市高房价和户籍制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除了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及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之外,提高城乡市场开放度也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当城乡市场开放度比较低时,城市高房价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当城乡市场开放度比较高时,城市高房价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在城乡市场开放度比较低时,户籍制度抑制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当城乡市场开放度高于某个"临界值"时,户籍制度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此时废除户籍制度才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市高房价与户籍制度具有"门槛效应",从而导致中国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扩大悖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房屋部门 城乡收入差距 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悖论
下载PDF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城市化推进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70
3
作者 安虎森 陈明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4,共7页
本文认为人均GNP是衡量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最佳标准。以人均GNP为标准来衡量我国的工业化,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并不滞后于工业化,但存在着城市化过程中就业结构没有随着工业化而相应高度化以及城市化质量不高的问题,而这是由于长期工业政... 本文认为人均GNP是衡量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最佳标准。以人均GNP为标准来衡量我国的工业化,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并不滞后于工业化,但存在着城市化过程中就业结构没有随着工业化而相应高度化以及城市化质量不高的问题,而这是由于长期工业政策的偏差所引起的。要推进我国的城市化,需要彻底放弃小城镇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我国的大都市区、推动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以及整合城市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水平 人均GNP 中国 衡量 城市化质量 高度化 工业政策 优先发展战略 整合 滞后
下载PDF
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 被引量:128
4
作者 安虎森 朱妍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36,共6页
本文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以及从产业集群研究演化而来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区域内生型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评论了目前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本文认为,产业集群... 本文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以及从产业集群研究演化而来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区域内生型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评论了目前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形成机制、集群形成区位、集群形成的外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主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网络组织 区域内生型发展模式 形成机制 作用机理 区域经济
下载PDF
技术创新与特定要素约束视域的“资源诅咒”假说探析——基于我国的经验观察 被引量:27
5
作者 安虎森 周亚雄 薄文广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115,共16页
本文基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构建了一个两地区三要素模型,通过理论推理证明了技术创新有利于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地区间的差距收敛,而只有当技术创新率大于资源衰减率时资源型地区才可能最终破解资源诅咒。接着利用我国235座城市1... 本文基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构建了一个两地区三要素模型,通过理论推理证明了技术创新有利于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地区间的差距收敛,而只有当技术创新率大于资源衰减率时资源型地区才可能最终破解资源诅咒。接着利用我国235座城市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城市层面不存在显著的资源诅咒现象,资源类城市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资源依赖特征,技术创新还没有成为重要的驱动力;但存在资源诅咒的潜在威胁,对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是其主要传导路径;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非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资源型城市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特定要素 资源诅咒 实证分析
下载PDF
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验证——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安虎森 王雷雷 吴浩波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共8页
本文根据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检验建立面板空间误差模型,分别以二氧化硫排放量、烟(粉)尘排放量、废水排放总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衡量环境污染程度,对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研究表... 本文根据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检验建立面板空间误差模型,分别以二氧化硫排放量、烟(粉)尘排放量、废水排放总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衡量环境污染程度,对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研究表明:"倒N"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确实存在,而且还验证单位生产总值的污染排放量(产生量)随地区经济发展的提高而下降;四种污染排放物都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这意味着各地区的节能降耗减排政策不能孤立地实施,应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同时实施,这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加强协调;过分强调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环境改善,要么是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污染排放量,要么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面板空间误差模型 空间自相关性
下载PDF
新经济地理学视域下区际污染、生态治理及补偿 被引量:8
7
作者 安虎森 周亚雄 颜银根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3,共9页
本文利用经济要素空间作用力的均衡机制,探讨了污染外部性条件下的市场失灵、区际生态环境保护与补偿政策。研究表明,当污染与交易成本都很低时,在很低的概率下市场机制是有效的;当污染很小且交易成本很大时,政府陷入干预的盲区;在更普... 本文利用经济要素空间作用力的均衡机制,探讨了污染外部性条件下的市场失灵、区际生态环境保护与补偿政策。研究表明,当污染与交易成本都很低时,在很低的概率下市场机制是有效的;当污染很小且交易成本很大时,政府陷入干预的盲区;在更普遍情形下污染外部性会导致市场失灵。因为政府治理市场失灵会引起区域间利益重置,所以需要通过区际生态补偿来保证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往往会导致政府失灵;中央政府在治理污染、区际生态环境保护与要素最优配置目标上具有同一性,从而只要能够突破财政约束,中央政府就会不遗余力地推进区际生态补偿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外部性 市场失灵 生态环境保护 区际生态补偿的主体
下载PDF
一体化还是差别化——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解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安虎森 蒋涛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63,共11页
企业常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或区内贸易自由度较高区域作为生产区位,这可提高产业的集中度。产业集中具有溢出效应,因此产业的空间集中提高经济增长率,而区际收入的差距,随资本存量区际差距的扩大而扩大,随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缩小。... 企业常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或区内贸易自由度较高区域作为生产区位,这可提高产业的集中度。产业集中具有溢出效应,因此产业的空间集中提高经济增长率,而区际收入的差距,随资本存量区际差距的扩大而扩大,随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缩小。产业集中又导致拥挤效应,此时如果产业的空间集中度低,则经济增长率随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而提高,但如果产业的空间集中度很高,则经济增长率随产业空间集中度的提高而下降。因此,大范围的产业集中必须要适中。要实现产业活动的适度集中,外围地区必须拥有一定份额的产业活动,这就需要建立适度的差别化政策来约束外围地区的产业进一步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实行差别化政策而不应实行一体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衡力 溢出和拥挤效应 区际贸易自由度 差别化政策
下载PDF
相邻城市竞争、合作与双赢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安虎森 邹璇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52,共21页
任何相邻城市都存在竞争与合作的问题。理论上,竞争能促使相邻城市共同发展,然而普遍的情况是强势城市和弱势城市的分异趋势。究其原因在干相邻城市对资源的恶性竞争。随着人口规模扩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相邻城市各自阴影区会不断... 任何相邻城市都存在竞争与合作的问题。理论上,竞争能促使相邻城市共同发展,然而普遍的情况是强势城市和弱势城市的分异趋势。究其原因在干相邻城市对资源的恶性竞争。随着人口规模扩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相邻城市各自阴影区会不断扩大和重叠。阴影区重叠范围的扩大必然导致相邻城市争夺有限资源的激烈竞争。提高相邻城市分工程度,形成合理的城市分工合作体,可以避免这种恶性竞争。按照原有市场规模合理分配分工合作体所带来的预期收益,原有市场规模较大的城市获取较大份额的预期收益,原有市场规模较小的城市获取较小份额的预期收益,则可以协调好城市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相邻城市合理分工、竞争共存与双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影区 竞争 分工 合作 双赢
下载PDF
中部塌陷:现象及其内在机制推测 被引量:38
10
作者 安虎森 殷广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共6页
比较不同区域近十多年的GDP和人均GDP发现: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既慢于东部也慢于西部,即所谓的"中部塌陷"现象从1997年开始出现并一直持续,如果考虑超越中部6省范围的更广意义上的中部,"塌陷"更明显。改革开放后,东... 比较不同区域近十多年的GDP和人均GDP发现: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既慢于东部也慢于西部,即所谓的"中部塌陷"现象从1997年开始出现并一直持续,如果考虑超越中部6省范围的更广意义上的中部,"塌陷"更明显。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即"东部崛起"是"中部塌陷"的宏观背景,根据新经济地理学对"东部崛起"的理论解释,进一步推测循环因果机制是"中部塌陷"的根本原因。"中部塌陷"现象出现的具体时间和西部地区内部的区域分化等事实为上述推测提供了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塌陷 循环因果 新经济地理学
下载PDF
块状世界的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点评 被引量:22
11
作者 安虎森 蒋涛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103,共12页
空间经济学把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要素重新纳入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中,探讨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以及决定经济活动空间模式的因素与机制,并通过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来解释经济增长。本文点评了空间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理论基础、... 空间经济学把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要素重新纳入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中,探讨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以及决定经济活动空间模式的因素与机制,并通过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来解释经济增长。本文点评了空间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理论基础、模型的分类与建模技巧、核心观点,并对此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经济 空间经济学 聚集
下载PDF
最优城市规模选择与农产品贸易成本 被引量:14
12
作者 安虎森 邹璇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86,97,共14页
中国大陆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就意识到了城市化与"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两大核心议题。但这两大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文章基于Fujita,M.Krugman,P.和Venables,A.J.(1999)建立的城市实际工资方程,通过最... 中国大陆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就意识到了城市化与"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两大核心议题。但这两大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文章基于Fujita,M.Krugman,P.和Venables,A.J.(1999)建立的城市实际工资方程,通过最大化实际收入研究最优城市规模选择和探求城市化最优途径。研究表明,包括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在内的农产品贸易成本是影响人们选择最优城市规模的核心因素。基于此,文章提出,城市化的根本途径在于降低农产品贸易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城市规模选择 农产品贸易成本 农村 农业和农民问题
下载PDF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城镇化 被引量:17
13
作者 安虎森 刘军辉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2-206,244,共6页
中国城镇化过程牵涉到农业、农民和农村,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又是其中的核心。目前,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又滞后于土地的城镇化,这是由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畅造成的。要解决中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就要对中国土地... 中国城镇化过程牵涉到农业、农民和农村,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又是其中的核心。目前,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又滞后于土地的城镇化,这是由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畅造成的。要解决中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就要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最终促进人口的城镇化和土地的城镇化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退出机制 进入机制 衔接机制
下载PDF
韩国新农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5
14
作者 安虎森 高正伍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87,共5页
尽管中韩两国的国情不同、两国实施新农村战略的目标取向不同、两国农村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同,但是韩国新农村运动和新农村金库建设,对中国新农村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应该借鉴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基本理念——勤奋、... 尽管中韩两国的国情不同、两国实施新农村战略的目标取向不同、两国农村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同,但是韩国新农村运动和新农村金库建设,对中国新农村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应该借鉴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基本理念——勤奋、自强、协作,加强中国农民自强不息、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根据当地农村情况,学习韩国经验,针对不同类型农村制定不同的工作路线和工作重点;而中国也应借鉴韩国经验制定有关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从立法角度确定农村金融的主要职能以及业务范围,加强新农村金库建设,以保证中国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金库 农村金融
下载PDF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安虎森 季赛卫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8,2,共14页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围绕着这一议题,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变。其中,演化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领域最新的一次转变,它把经济看成是一个种群系统,研究空间在随时间...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围绕着这一议题,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变。其中,演化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领域最新的一次转变,它把经济看成是一个种群系统,研究空间在随时间的演化过程中起到何种作用的问题,其理论构架由广义达尔文主义、路径依赖和复杂性理论组成。利用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可以解释产业聚集区、工业区、城市的形成过程,从而找出空间非均衡发展的规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经济学 广义达尔文主义 复杂系统 路径依赖
下载PDF
我国城乡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关系研究——一种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安虎森 吴浩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90,140,共6页
通过构建城乡结构和谐度指数,对我国城乡结构的不和谐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结构不和谐的实质是城镇化滞后于就业结构的非农化,就业结构的非农化又滞后于产业结构的非农化。根据新经济地理学原理,贸易成本的下降是推进... 通过构建城乡结构和谐度指数,对我国城乡结构的不和谐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结构不和谐的实质是城镇化滞后于就业结构的非农化,就业结构的非农化又滞后于产业结构的非农化。根据新经济地理学原理,贸易成本的下降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我国城乡之间制度性障碍的存在(譬如户籍制度)造成城乡之间贸易成本的高企。这就要求在厘清市场与政府、效率与公平、短期与长期关系的基础之上,以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为目的,以继续放宽城镇户籍准入条件为手段,不断降低城乡之间的贸易成本,切实破除城镇化的制度约束,以加快城镇化为抓手促进城乡结构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结构 城镇化 城乡结构和谐度指数 新经济地理学
下载PDF
韩国对华投资现状、特点与问题 被引量:13
17
作者 安虎森 周立群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68,共10页
韩国是对华主要的投资国之一。韩国对华投资战略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韩国对华投资主要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视中国为制造业基地,生产的产品大量出口。而近来,韩国对华投资战略向占领中国市场为主要目的的投资战略转变,"谁... 韩国是对华主要的投资国之一。韩国对华投资战略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韩国对华投资主要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视中国为制造业基地,生产的产品大量出口。而近来,韩国对华投资战略向占领中国市场为主要目的的投资战略转变,"谁占领中国市场,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韩国企业家的普遍共识。但,韩国企业本地化程度低、中国政府对中小型韩国企业的重视不够以及中韩企业缺乏深度交流合作成了在华韩企发展的重要制肘。对此,韩企的策略主要是积极储备本地核心人才,以商会为纽带加强与本地政府的沟通;而本地政府也需积极引导,加快转换其服务理念,提高办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对华投资战略 本地化 产业链 政府行政能力
下载PDF
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的内生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项 被引量:13
18
作者 安虎森 高正伍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9,共8页
因主流经济学本身的缺陷以及传统研究把握区域本质方面的局限性,至今在把握实现协调发展机制方面仍存在欠缺。基于现实的块状经济和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角度,本文提出了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打破不断强化发达地区区位优势的循环累积因... 因主流经济学本身的缺陷以及传统研究把握区域本质方面的局限性,至今在把握实现协调发展机制方面仍存在欠缺。基于现实的块状经济和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角度,本文提出了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打破不断强化发达地区区位优势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而要打破这种循环累积机制,则要降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一体化程度,必须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设立一定的"政策梯度"的主张。而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欠发达地区则应实行有别于发达地区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循环累积因果机制 政策梯度 差别化政策
下载PDF
失地农民补偿问题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安虎森 邹璇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共5页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大型工程建设的不断加快,大量占用农民土地的现象变得日益严重。而企业改革及企业用工制度的市场化,使得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渠道变少,货币化安置成了各地的自然选择。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农民难以...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大型工程建设的不断加快,大量占用农民土地的现象变得日益严重。而企业改革及企业用工制度的市场化,使得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渠道变少,货币化安置成了各地的自然选择。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农民难以持久生存,以及农民对征地安置方式和平调村民集体资产行为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式等的不满,农村土地纠纷已成为影响当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根据失地农民收益最大化行为和农民土地使用权赋予产权的实质内涵,首次提出了“产权置换”的失地补偿措施。本文认为,“多重产权置换”措施可以避免简单货币化安置所带来利益冲突,符合人本原则和和谐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补偿机制 产权置换
下载PDF
半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安虎森 皮亚彬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3年第3期5-10,共6页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滞后,而且呈现出半城市化特征,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农民工的流动呈现出"季节性"和高流动性。半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是农民工的流动受到户籍制度、城市偏向的公共政策、农村土地制度等因素的制约。新型...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滞后,而且呈现出半城市化特征,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农民工的流动呈现出"季节性"和高流动性。半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是农民工的流动受到户籍制度、城市偏向的公共政策、农村土地制度等因素的制约。新型城镇化的最艰巨的任务是人的城市化,能否成功取决于半城市化问题能否得到解决。重新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划分,逐步消除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差别化的公共服务,使户籍回归人口登记的基本职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半城市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 户籍制度 城市偏向 社会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