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见光催化剂BiVO_4降解废水中直接耐酸大红4BS 被引量:6
1
作者 安风霞 陈建林 +1 位作者 齐凯 张丽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0-503,共4页
以直接耐酸大红4BS模拟染料废水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BiVO_4对直接耐酸大红4BS(简称4BS)的吸附效果以及废水初始质量浓度、废水pH和BiVO_4的加入量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废水初始质量浓度为40 mg/L、废水pH为6.38、BiV... 以直接耐酸大红4BS模拟染料废水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BiVO_4对直接耐酸大红4BS(简称4BS)的吸附效果以及废水初始质量浓度、废水pH和BiVO_4的加入量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废水初始质量浓度为40 mg/L、废水pH为6.38、BiVO_4加入量为1.0g/L时,4BS的降解率可达98.9%;BiVO_4重复使用5次后4BS的降解率可达80.0%以上;COD的变化趋势说明4BS被催化剂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可见光 钒酸铋 染料 直接耐酸大红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水热合成BiVO_4催化剂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安风霞 陈建林 +1 位作者 齐凯 张丽 《工业催化》 CAS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以Bi(NO3)3.5H2O和NH4VO3为原料,用水热法合成新型的可见光催化剂BiVO4,以活性蓝M-2GE染料废水为目标污染物,通过XRD、TEM和UV-vis DRS等表征手段考察了水热合成时间、水热温度和前驱物pH对催化剂可见光活性和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 以Bi(NO3)3.5H2O和NH4VO3为原料,用水热法合成新型的可见光催化剂BiVO4,以活性蓝M-2GE染料废水为目标污染物,通过XRD、TEM和UV-vis DRS等表征手段考察了水热合成时间、水热温度和前驱物pH对催化剂可见光活性和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0℃、pH=7.01和水热合成时间2 h条件下合成的催化剂光催化效果最好,光照210 min,对M-2GE的去除率达98%。其吸收边带为520 nm,能隙禁带宽约2.4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水热合成 可见光 BIVO4 催化剂 染料废水
下载PDF
溶剂热法合成SnWO_4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安风霞 陈建林 +1 位作者 齐凯 张丽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8-260,共3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新型的可见光催化剂SnWO4,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合成温度、合成时间和煅烧工艺对催化剂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煅烧工艺会明显降低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在合成温度为180℃、合成时间为8h、未煅烧...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新型的可见光催化剂SnWO4,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合成温度、合成时间和煅烧工艺对催化剂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煅烧工艺会明显降低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在合成温度为180℃、合成时间为8h、未煅烧的条件下,合成的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最好,光照90min后,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9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合成 可见光 钨酸亚锡 甲基橙 光催化 降解
下载PDF
BiVO_4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安风霞 陈建林 +1 位作者 齐凯 张丽 《工业催化》 CAS 2010年第6期71-74,共4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可见光催化剂BiVO_4,以直接耐酸大红4BS染料废水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H_2O_2、盐效应和焙烧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染物初始浓度20 mg·L^(-1)、催化剂投加量1 g·L^(-1)、pH=6.38和光照210 ... 采用水热法合成可见光催化剂BiVO_4,以直接耐酸大红4BS染料废水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H_2O_2、盐效应和焙烧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染物初始浓度20 mg·L^(-1)、催化剂投加量1 g·L^(-1)、pH=6.38和光照210 min条件下,4BS降解率可达98.9%,盐的加入和催化剂的焙烧对光催化的抑制作用较明显,适量H_2O_2的加入会促进光催化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光催化 可见光 BIVO4 催化剂 4BS染料 废水
下载PDF
如何规范火电厂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明 胡知田 +1 位作者 孙福荣 安风霞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0-42,共3页
火电行业是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行业,且目前正进入项目建设和竣工验收高峰时期。本文通过对火电厂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过程中日益凸显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从建设单位、环境管理部门和咨询服务机构三方面结合提出了工作改... 火电行业是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行业,且目前正进入项目建设和竣工验收高峰时期。本文通过对火电厂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过程中日益凸显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从建设单位、环境管理部门和咨询服务机构三方面结合提出了工作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管理建议
下载PDF
亚甲基蓝在Y分子筛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景亮 丁爱芳 +1 位作者 安风霞 孙东军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89-94,共6页
采用Y分子筛作为吸附剂,分别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表明Y分子筛的晶型和骨架结构良好,粒径范围为0.5~0.8μm.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亚甲基蓝在Y分子筛上... 采用Y分子筛作为吸附剂,分别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表明Y分子筛的晶型和骨架结构良好,粒径范围为0.5~0.8μm.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亚甲基蓝在Y分子筛上的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强,溶液的p H值和Na+强度对吸附过程存在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蓝 Y分子筛 吸附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致过敏性休克1例
7
作者 安风霞 王素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6年第4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致过敏性休克 细胞毒性淋巴细胞 机体免疫功能 氨基酸残基 T细胞增殖 肾细胞瘤 临床常用 恶性肿瘤
下载PDF
氧化锆-磁性壳聚糖材料对磷酸盐的吸附研究
8
作者 安风霞 刘景亮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20期29-32,共4页
制备了氧化锆负载的磁性壳聚糖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对水体中磷酸盐的吸附行为。XRD表征结果表明负载在磁性壳聚糖上的氧化锆纳米颗粒并未影响材料的晶型结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负载氧化锆后磁性材料对磷酸盐表现出了良好的吸附性能,其... 制备了氧化锆负载的磁性壳聚糖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对水体中磷酸盐的吸附行为。XRD表征结果表明负载在磁性壳聚糖上的氧化锆纳米颗粒并未影响材料的晶型结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负载氧化锆后磁性材料对磷酸盐表现出了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吸附机理包括离子交换和静电作用。该磁性材料对磷酸盐的吸附量随溶液p 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阴离子对水中磷酸盐吸附效果影响的次序为:Cl^->NO_3^->SO_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壳聚糖 氧化锆 吸附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miRNA研究的推动作用
9
作者 安风霞 《黑龙江科学》 2012年第5期64-66,共3页
MicroRNA(miRNA)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及病毒中,在动植物的多种生命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现已逐步应用到miRNA的挖掘研究工作中。主要概述了MicroRNA定义及其生物学功能,Solexa高... MicroRNA(miRNA)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及病毒中,在动植物的多种生命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现已逐步应用到miRNA的挖掘研究工作中。主要概述了MicroRNA定义及其生物学功能,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优点及其在植物MicroRNA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 逆境响应
下载PDF
碱木质素强化煤焦粉化学链气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行龙 安风霞 +6 位作者 胡耘 陈国庆 易群 武小燕 曹晋曾 姚炜珊 魏国强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5-1005,共11页
中国煤炼焦工业副产物煤焦粉产量大、活性低,难以被直接回收利用,常规热化学利用方式反应条件苛刻、催化剂易失活且存在动力学限制。本研究通过造纸副产物碱木质素作为可弃型催化剂,构建碱木质素强化化学链气化的方式来处理煤焦粉,实现... 中国煤炼焦工业副产物煤焦粉产量大、活性低,难以被直接回收利用,常规热化学利用方式反应条件苛刻、催化剂易失活且存在动力学限制。本研究通过造纸副产物碱木质素作为可弃型催化剂,构建碱木质素强化化学链气化的方式来处理煤焦粉,实现工业副产物协同资源化利用。热转化实验和动力学分析研究表明,碱木质素可强化煤焦粉化学链气化过程,促进煤焦粉热解峰向低温方向移动。当煤焦粉与碱木质素质量比为1∶3时,反应活化能比单独煤焦粉反应降低87.56%。固定床实验证实气化温度提高、碱木质素以及载氧体赋存量增加,可以有效提高燃料碳转化率及合成气产物选择性,促进气化反应进行,但氧载体过量会导致合成气转化为终端产物,降低合成气选择性。在气化温度为950℃,煤焦粉与碱木质素质量比为1∶2,氧载体与煤焦粉/碱木质素混合体系质量比为1∶1的最佳反应条件下,基于NiFe2O4的碱木质素/煤焦粉化学链气化合成气选择性高达82.85%。该研究为碱木质素与煤焦粉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气化 碱木质素 煤焦粉 氧载体 可弃型催化剂
下载PDF
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11
作者 庄柯 邓良辰 +2 位作者 费佳颖 安风霞 冯升波 《中国国情国力》 2024年第6期10-13,共4页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随着新能源规模化发展,电动汽车、新型储能、大型数据中心等新型负荷不断涌现,新型电力系统源荷双重波动叠加风险快速攀升,亟须强化灵活性资源建设,以确保电力实时供...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随着新能源规模化发展,电动汽车、新型储能、大型数据中心等新型负荷不断涌现,新型电力系统源荷双重波动叠加风险快速攀升,亟须强化灵活性资源建设,以确保电力实时供需平衡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当前,灵活性资源发展在政策、市场、资源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多措并举,系统挖掘源网荷储各环节灵活性资源,支撑电力系统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性资源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市场
下载PDF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芯体尺寸多目标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安风霞 杨玉 +1 位作者 吴帅帅 吴家荣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3年第4期345-352,共8页
由于具有高效紧凑且能够同时承受高温高压工作环境等优势,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被认为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最佳选择之一。为了阐明印刷电路板换热器传热性能和阻力之间关系,本文采用非占优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印刷电路板换热... 由于具有高效紧凑且能够同时承受高温高压工作环境等优势,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被认为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最佳选择之一。为了阐明印刷电路板换热器传热性能和阻力之间关系,本文采用非占优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NSGA-Ⅱ是一种热门的能够获得Pareto最优解集的多目标遗传算法。首先构建描述设计变量与目标参数之间映射关系的代理模型,然后将NSGA-Ⅱ与代理模型相结合,进而开展优化设计研究,获得最优解集及其对应的设计变量。研究结果表明,Pareto最优解中p1的压降约为p11的40倍,而p1的效率约为p11的1.56倍,说明该PCHE性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Pareto解集中,沿着压降减小的方向,对应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芯体宽度首先增加,然后宽度保持不变但高度增加,最后宽度再次增加,达到设计空间的上限。研究结果可为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芯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多目标优化 传热效率 压降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SnWO_(4)及其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安风霞 陈建林 刘景亮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9-474,共6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光催化剂SnWO_(4),并研究了其对甲基橙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SnWO_(4)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水热反应pH 3.6,水热反应温度160℃,水热反应时间24 h;采用SnWO_(4)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最佳加入量为1.5 g/L;甲...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光催化剂SnWO_(4),并研究了其对甲基橙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SnWO_(4)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水热反应pH 3.6,水热反应温度160℃,水热反应时间24 h;采用SnWO_(4)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最佳加入量为1.5 g/L;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越高,其降解率越低;溶液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有利于甲基橙的降解;阴离子对光催化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SO_(4)^(2-)抑制作用强于Cl-;在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溶液pH为6.8、SnWO_(4)加入量为1.5 g/L的条件下,甲基橙降解率高达95.3%;重复使用5次后,SnWO_(4)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仍高达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SnWO_(4) 甲基橙 光催化 降解
下载PDF
燃煤电厂烟气中CO_(2)捕集及其催化转化为短链烯烃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杰 韩爱哲 +2 位作者 钟秦 王晓佳 安风霞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1年第6期8-17,共10页
二氧化碳(CO_(2))的大量排放加剧了气候变化。CO_(2)捕集及其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是目前处理CO_(2)的主要方法之一。从CO_(2)吸收/解吸以及CO_(2)催化加氢制短链烯烃的角度展开综述,分别对吸收剂/吸附剂和催化剂的捕集转化CO_(2... 二氧化碳(CO_(2))的大量排放加剧了气候变化。CO_(2)捕集及其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是目前处理CO_(2)的主要方法之一。从CO_(2)吸收/解吸以及CO_(2)催化加氢制短链烯烃的角度展开综述,分别对吸收剂/吸附剂和催化剂的捕集转化CO_(2)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在CO_(2)捕集中,有机胺吸收/解吸方法虽然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但是,其胺降解和逃逸是限制大规模应用的瓶颈之一;无机碱吸收/解吸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避免降解和逃逸问题,而且只需在现有有机胺吸收/解吸的工艺上稍作改进即可实现工业应用,尽管其仍存在吸收缓慢的弊端,但是开发表面富羟基催化剂有利于大幅度改善其吸附/解吸速率,推进该方法实现工业应用。在CO_(2)催化转化中,CO_(2)可在铁基催化剂和双功能催化剂上催化加氢制得短链烯烃。铁基催化剂受Anderson-Schulz-Flory(ASF)分布的影响,其选择性难以提升,而双功能催化剂能够打破ASF分布,使短链烯烃的选择性大幅度提升,但其转化率偏低。因此,开发具有CO_(2)高转化率的双功能催化剂对CO_(2)催化加氢高效制短链烯烃的意义重大。研究结论可为推动CO_(2)资源化利用研究的长足发展提供参考,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催化加氢 铁基催化剂 双功能催化剂
下载PDF
火电厂液氨贮罐泄露事故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安风霞 张明 +1 位作者 陈海凤 刘钊 《能源科技》 2021年第1期93-96,共4页
火电厂的脱硝工艺主要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法),利用还原剂(NH3)将氮氧化物(NO_x)还原为对大气无害的N_2和H_2O,使用的还原剂液氨是一种高毒性危险品,火电厂的液氨储存量多达到重大危险源标准,事故泄漏情况下易造成人员伤亡及严重的... 火电厂的脱硝工艺主要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法),利用还原剂(NH3)将氮氧化物(NO_x)还原为对大气无害的N_2和H_2O,使用的还原剂液氨是一种高毒性危险品,火电厂的液氨储存量多达到重大危险源标准,事故泄漏情况下易造成人员伤亡及严重的环境危害。本文采用SLAB View软件对某电厂发生液氨泄漏事故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定量分析其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风险大小,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提供指导与依据,而且可为其他液氨储罐的管理运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液氨泄露 模拟分析
下载PDF
燃煤电厂竣工环保验收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安风霞 《中国环保产业》 2020年第7期62-63,共2页
文章以燃煤电厂为例,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及其行业特点,分析了验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初期解决对策,便于进一步提高燃煤电厂竣工环保验收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此类项目的竣工环保验收提... 文章以燃煤电厂为例,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及其行业特点,分析了验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初期解决对策,便于进一步提高燃煤电厂竣工环保验收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此类项目的竣工环保验收提供参考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环保验收 常见问题 对策
下载PDF
长三角典型城市臭氧污染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方德贤 张明 +5 位作者 安风霞 徐静馨 谢旻 李树 庄炳亮 李蒙蒙 《能源科技》 2020年第10期43-48,共6页
利用2013年6月27日至2014年5月30日长三角各城市环境监测站点的臭氧小时浓度数据,选取上海、杭州、南京3座城市作为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研究分析长三角地区臭氧浓度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臭氧表现为明显的"单峰型",最... 利用2013年6月27日至2014年5月30日长三角各城市环境监测站点的臭氧小时浓度数据,选取上海、杭州、南京3座城市作为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研究分析长三角地区臭氧浓度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臭氧表现为明显的"单峰型",最大值在15:00左右,夏季日最小值在06:00时、其他三季节推迟1h。温度较高、风速适中时,臭氧浓度较高;相对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臭氧浓度降低。运用HYSPLIT模式计算3个典型城市的72h后向轨迹,并应用PSCF、CWT做来源分析。发现上海和杭州夏季臭氧超标主要是因为本地光化学反应,以及周边城市、福建北部、浙江中部等地的臭氧输送;南京春季臭氧超标主要是因为本地臭氧产生和周边城市以及安徽东南部的臭氧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臭氧 污染特征 影响因素 HYSPLIT
下载PDF
移动床煤化学链燃烧耦合制氢系统的热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旭东 金保昇 +1 位作者 董月红 安风霞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2年第4期300-306,共7页
本文针对煤化学链燃烧耦合制氢循环,以热力学方法模拟了采用逆流移动床作为燃料反应器和制氢反应器时该循环的热力学特性。在热力学模拟中,以吉布斯自由能最小为原则,探究了反应器内化学平衡和相平衡时的反应产物;研究了Fe_(2)O_(3)/C... 本文针对煤化学链燃烧耦合制氢循环,以热力学方法模拟了采用逆流移动床作为燃料反应器和制氢反应器时该循环的热力学特性。在热力学模拟中,以吉布斯自由能最小为原则,探究了反应器内化学平衡和相平衡时的反应产物;研究了Fe_(2)O_(3)/C比、制氢反应器温度、蒸汽流量等不同运行参数对煤化学链燃烧特性及制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当Fe_(2)O_(3)/C比达1.65时,燃料反应器内即可实现燃料的充分转化,此时载氧体中铁的相态为Fe和FeO。(2)制氢反应器内的产氢量在Fe_(2)O_(3)/C比大于1.65时开始降低,这是由于燃料反应器出口载氧体中Fe相减少。(3)在制氢反应器中,提高制氢反应温度不利于氢气的生成。(4)尽管产氢量随水蒸气流量增大而增加,但是在Fe被氧化至FeO过程中,单位蒸汽的产氢量显著大于FeO被氧化至Fe_(3)O_(4)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制氢 热力学 移动床
下载PDF
生物质固废甲烷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德露 安风霞 +1 位作者 邵旦洋 王晓佳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2年第3期184-194,共11页
生物质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将其作为固体燃料甲烷化,可以减少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依赖,也成为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中天然气生成的重要途径。生物质固废甲烷化主要有三种途径:生物化学转化途径(厌氧消化)、热化学转化途径甲烷化以及结合化学链... 生物质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将其作为固体燃料甲烷化,可以减少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依赖,也成为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中天然气生成的重要途径。生物质固废甲烷化主要有三种途径:生物化学转化途径(厌氧消化)、热化学转化途径甲烷化以及结合化学链气化技术的化学链甲烷化。厌氧消化工艺使用微生物细菌将生物质固废转为小分子生物,过程中可产生沼气,沼气主要由50%~70%的甲烷和30%~50%的二氧化碳组成,目前从单段消化池发展到多段多批次消化系统。重点介绍了7种工艺流程,包括Waasa工艺、Dranco工艺、Valorga工艺、Kompogas工艺、顺序分批厌氧堆肥(SEBAC)工艺、厌氧相态固体(APS)消化工艺及久保田一体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KSAMBR)工艺,其中KSAMBR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艺,其浸没式膜可保留产甲烷菌,过滤可溶解的甲烷发酵抑制剂,工艺过程稳定、蒸煮器的容积小。气化结合甲烷化工艺将气化炉和甲烷化反应器前后连接,结合去除硫化物、氯化物、焦油和固体灰等净化过程,最终获得合成天然气。介绍了荷兰能源技术中心(ECN)生物质制天然气工艺、德国太阳能氢气研究中心(ZSW)工艺、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PSI)工艺等3种工艺流程。其中,ECN生物质制天然气工艺800kW的中试规模装置,处理量约160kg/h;ZSW工艺多管式反应器采用镍基催化剂,通过熔盐多管热交换手段保持反应器整体温度在500℃左右,可获得含量为81.9%的甲烷气体;PSI工艺采用快速内循环流化床,气化反应温度为850℃,出口气体中CH_(4)含量以干气体计约为9%。化学链甲烷化工艺将CaO吸附CO_(2)的过程加入到气化过程中,免去后续去除CO_(2)工艺,提高了H/C比,从而简化甲烷化的后处理过程。基于CaO循环的化学链甲烷化不仅可以吸收甲烷化反应中的热量,同时对生产过程的CO_(2)进行封存,将实现碳的负平衡。该技术有望在资源化利用生物质固废方面实现大规模应用。研究成果为生物质固废甲烷化技术的工艺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厌氧消化 气化 甲烷化 化学链
下载PDF
浅析燃煤电厂环境监理月报的编制要点
20
作者 安风霞 刘景亮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燃煤电厂建设周期长,建设期影响范围广,容易造成环境破坏,导致大气、水体、土壤等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对其环境监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环境监理月报的工作内容可以成为建设单位进行重大决策的借鉴和导向,也有利于各方工作更加协调和有效... 燃煤电厂建设周期长,建设期影响范围广,容易造成环境破坏,导致大气、水体、土壤等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对其环境监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环境监理月报的工作内容可以成为建设单位进行重大决策的借鉴和导向,也有利于各方工作更加协调和有效。本文以江苏一2×1000 MW机组燃煤电厂为例,通过分析环境监理月报的编制要点,为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提供保障,为后期燃煤电厂环境监理月报的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环境监理 月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