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神经阻滞技术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髋部运动的影响比较
1
作者 安鲁毅 叶秀丽 阮惠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1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髂腰肌平面阻滞(IPB)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髋部运动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福州市第一总医院行THA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麻醉诱导前,对照组... 目的:探讨髂腰肌平面阻滞(IPB)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髋部运动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福州市第一总医院行THA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麻醉诱导前,对照组行FICB,观察组行IPB,两组术后均予以静脉镇痛。记录两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和术中麻醉药物使用情况;于术后2、6、12和24 h,对患者疼痛评分分别进行记录;对两组术后24 h内镇痛情况进行记录;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股四头肌肌无力发生情况;此外,记录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更短(P<0.05),两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6、12和24 h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及补救镇痛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股四头肌肌无力发生率显著下降,且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提前,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B应用于THA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且相比FICB,对髋部运动能力无不良影响,有利于术后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髂腰肌平面阻滞 髂筋膜间隙阻滞 镇痛 髋部运动
下载PDF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腹部手术患者术中糖代谢的影响
2
作者 安鲁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3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麻醉前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与乳酸林格液对腹部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糖代谢情况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普外科行腹部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分别给予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与乳酸林格液,对比两... 目的探讨麻醉前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与乳酸林格液对腹部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糖代谢情况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普外科行腹部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分别给予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与乳酸林格液,对比两组患者血糖与糖代谢情况。结果术前给予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患者血糖保持上升趋势,仅在输液30min后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前给予乳酸林格液患者血糖略有下降后保持上升。两组患者在输液后120min时胰岛素、皮质醇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胰高血糖素降低不显著(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前应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血糖影响不显著,对糖代谢激素的影响较小,能够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 乳酸林格液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高位脊髓损伤大鼠心肌组织及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安鲁毅 陈丽菲 +1 位作者 阮惠娟 陈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2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干预后高位脊髓损伤(SCI)大鼠心肌细胞及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及对心肺保护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50~300 mg,共84只,完全随机分配为空白对照组(C组),高位SCI组(N1组,N2组、N3组)和乌司他丁干预组(U1组、U2组...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干预后高位脊髓损伤(SCI)大鼠心肌细胞及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及对心肺保护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50~300 mg,共84只,完全随机分配为空白对照组(C组),高位SCI组(N1组,N2组、N3组)和乌司他丁干预组(U1组、U2组、U3组)(n=12),1、2、3表示分别以建模后24 h,48 h和72 h作为观察终点取模。采用Allens打击法建模后,U组于术后10 min内给予乌司他丁15万U/2 ml腹腔注射,随后每8小时1次至取模前。N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于对应时点取心肌组织行透射电镜观察,取肺组织计算湿重/干重比值。结果高位SCI后24 h,48 h,72 h U组、N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且U组较N组损伤明显减轻;伤后U组、N组肺湿重干重比均高于C组,48 h、72 h U组肺湿重干重比低于对应时点的N组;U3组伤后72 h肺湿重干重比较U1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SCI急性期大鼠心肌组织肺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而乌司他丁有助于减轻损伤,起到器官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脊髓损伤 心肌 肺组织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多拉司琼用于肝细胞癌微波消融术的镇痛分析
4
作者 黄俊风 邓显智 +3 位作者 李小波 许德明 蔡建荣 安鲁毅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9期14-19,共6页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复合止吐药静脉推注用于CT定位下肝细胞癌微波消融术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收治的90例行肝细胞癌微波消融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复合止吐药静脉推注用于CT定位下肝细胞癌微波消融术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收治的90例行肝细胞癌微波消融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吸氧;B组为镇痛组,采用术前10 min常规吸氧后静脉推注舒芬太尼负荷剂量0.05μg/kg及术前3 min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5μg/kg进行镇痛处理;C组为镇痛复合止吐组,采用术前10 min静脉推注多拉司琼12.5 mg后按照B组的镇痛方法给药。记录3组术前、术中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pO_(2))、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的变化及呕吐例数的情况。结果B组VAS评分(3.2±1.4)分、C组(3.4±1.2)分显著低于A组的(7.5±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823,P<0.001)。C组术中呕吐患者有1例,显著低于B组的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术前、术中的SpO_(2)、HR、MAP变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止吐药静脉推注用于CT定位下肝细胞癌微波消融术的疗效安全可靠,镇痛完全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肝细胞癌 微波消融 镇痛
下载PDF
盐酸氢吗啡酮皮下滴定用于癌痛镇痛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黄俊风 李小波 +3 位作者 江晓玲 唐俊锋 蔡建荣 安鲁毅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8期9-14,共6页
目的评价盐酸氢吗啡酮皮下滴定给药用于中重度癌痛镇痛的使用剂量、缓解疼痛结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的中重度癌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通过盐酸氢吗啡酮皮下给药滴... 目的评价盐酸氢吗啡酮皮下滴定给药用于中重度癌痛镇痛的使用剂量、缓解疼痛结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的中重度癌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通过盐酸氢吗啡酮皮下给药滴定,B组30例口服盐酸吗啡片滴定,比较两组3天之内的药物剂量、治疗前后NRS评分、爆发性疼痛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Day3用量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5,P<0.001)。A组Day3的NRS评分为(0.76±0.19)分,低于B组的(1.78±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51,P<0.001)。A组Day3无发生爆发性疼痛患者占90.0%,高于B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A组便秘发生率(13.3%)低于B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5),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盐酸氢吗啡酮皮下给药滴定用于癌痛患者的药物使用剂量低、疼痛缓解率高,可显著减少爆发性疼痛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盐酸吗啡片 皮下给药 癌痛 患者自控镇痛
下载PDF
单腔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治疗手汗症中效果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安鲁毅 林善昌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单腔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59例手汗症患者,单腔气管插管麻醉下行电视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术,术中采用小潮气量通气配合短暂停止通气模式维持呼吸,观察麻醉效果,... 目的探讨单腔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59例手汗症患者,单腔气管插管麻醉下行电视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术,术中采用小潮气量通气配合短暂停止通气模式维持呼吸,观察麻醉效果,并监测麻醉诱导前(T1)、钻孔前(T2)、切断一侧胸交感神经即刻(T3)、完成缝合入镜孔即刻(T4)、切断另一侧胸交感神经即刻(T5)、缝合切口后即刻(T6)及麻醉苏醒拔管后6 min(T7)患者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ETCO2)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气管插管顺利、麻醉效果满意;各时间点MAP、心率、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T5时患者PETCO2[(5.20±1.04)kPa]高于T1时[(4.29±0.78)kPa](P<0.05),其余时间点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腔气管插管麻醉用于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汗症 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 胸腔镜 气管插管 单腔 麻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