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2
1
作者 宋之霞 张生阳 《嘉兴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17-120,共4页
高校贫困生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政府、社会和学校共同协作,帮助贫困生解决其经济困难,健康地成才,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课题。该文以嘉兴学院为例分析了近年来高校通过实践摸索出来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以及在新形势下反映出来的... 高校贫困生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政府、社会和学校共同协作,帮助贫困生解决其经济困难,健康地成才,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课题。该文以嘉兴学院为例分析了近年来高校通过实践摸索出来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以及在新形势下反映出来的新问题,提出了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和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贫困生 资助体系 创新思路
下载PDF
以学生公寓为核心的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宋之霞 吕延勤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0-71,共2页
立足于学生公寓,探索并建立新的学生管理模式,是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 学生管理困境 学生公寓模式 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微信息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探索 被引量:11
3
作者 宋之霞 王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14年第1期21-22,共2页
微信息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的掌握以及高校党建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微信息具有的迅捷、即时、交互、平民等特点也给高校党建和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契机。
关键词 微信息 党建 创新
下载PDF
“红船精神”之于大学生人格精神培育的价值和路径 被引量:4
4
作者 宋之霞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2017年第S1期90-91,共2页
在现实语境中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民族复兴所要求的大学生人格精神,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题中之义也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红船精神"的主要内涵,阐述了当代大学生人格精神培育的核心内涵和... 在现实语境中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民族复兴所要求的大学生人格精神,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题中之义也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红船精神"的主要内涵,阐述了当代大学生人格精神培育的核心内涵和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船精神 大学生人格精神 高校
下载PDF
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被引量:8
5
作者 宋之霞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2年第1期65-69,共5页
对嘉兴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学生对辅导员的工作基本满意,但对辅导员工作不同方面的满意度有差异。满意度最高的是工作态度,最低的是深入学生情况。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最迫切的的需求是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需要建立规范的学生事务... 对嘉兴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学生对辅导员的工作基本满意,但对辅导员工作不同方面的满意度有差异。满意度最高的是工作态度,最低的是深入学生情况。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最迫切的的需求是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需要建立规范的学生事务管理体系、科学的辅导员管理体系和有效的辅导员培训体系,不断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以提高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满意度 调查
下载PDF
浙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宋之霞 《青年与社会》 2020年第17期105-106,共2页
浙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基地之一,红色资源种类丰富,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当代大学生具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充分挖掘浙江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突显浙江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核... 浙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基地之一,红色资源种类丰富,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当代大学生具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充分挖掘浙江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突显浙江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积极作用,必须要转变理念、创新方法、丰富路径,将其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路径
下载PDF
高校学生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
7
作者 宋之霞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5年第7期30-34,共5页
本文在综合考虑学校形象、学生期望、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学生满意度、学生抱怨和学生忠诚度等变量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学生工作满意度模型,并通过对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了影响高校学生工作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提高学生... 本文在综合考虑学校形象、学生期望、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学生满意度、学生抱怨和学生忠诚度等变量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学生工作满意度模型,并通过对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了影响高校学生工作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提高学生工作实效性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工作 满意度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下载PDF
高校学生工作满意度模型研究
8
作者 宋之霞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5年第2期142-142,共1页
学生是教育产品的消费者,他们拥有对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的权力。文章旨在改变传统学生工作"校本位"的评价模式,力图从学生需求出发,引入"顾客满意度"概念,构建科学的学生工作满意度模型和测评体系,从而... 学生是教育产品的消费者,他们拥有对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的权力。文章旨在改变传统学生工作"校本位"的评价模式,力图从学生需求出发,引入"顾客满意度"概念,构建科学的学生工作满意度模型和测评体系,从而提升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工作 学生满意度测评
下载PDF
嘉兴学院思政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步珏良 宋之霞 惠太望 《嘉兴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16-120,共5页
该文通过对嘉兴学院辅导员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该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该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政治辅导员 队伍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高校心理辅导员专业化成长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凤华 石统昆 宋之霞 《校园心理》 2011年第4期245-246,共2页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及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当代大学生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者及思想教育实施者的双重角色,
关键词 辅导员 专业化 心理 高校 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事业 人才竞争 教育工作
下载PDF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生阳 宋之霞 《嘉兴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35-138,共4页
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必须从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入手。由此,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 实效性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红色文化传播的机遇、现实困境与有效路径 被引量:12
12
作者 宋之霞 《嘉兴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45-50,共6页
新媒体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带来机遇,传播形态的多样性增强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传播主体的大众化增强了红色文化传播的自觉性,传播行为的交互性提升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传播话语的生活化提升了红色文化的认同度,传播范围的全球化推进... 新媒体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带来机遇,传播形态的多样性增强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传播主体的大众化增强了红色文化传播的自觉性,传播行为的交互性提升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传播话语的生活化提升了红色文化的认同度,传播范围的全球化推进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国际化。红色文化的新媒体传播还存在不可忽视的现实困境:主流媒体话语权受到挑战,多元价值文化受冲击严重,红色文化传播内容分化严重和传播的创新力不足。破解这种困境的有效途径是提升红色文化传播的时代价值,建构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的话语体系,打造红色文化传播的多维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新媒体 传播 机遇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高校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之霞 《前沿》 2012年第4期186-187,共2页
高校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满意度是辅导员工作对象对辅导员的总体评价和看法,也是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次调查以浙江某高校1228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对辅导员工作满意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 高校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满意度是辅导员工作对象对辅导员的总体评价和看法,也是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次调查以浙江某高校1228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对辅导员工作满意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辅导员的工作表示基本满意,同时调查中也反映出了一些不满意的方面。对此,本文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满意度 调查
原文传递
“首届中国近代史前沿论坛: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综述
14
作者 贾亚娟 宋之霞 《近代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3-159,共7页
2023年3月4—5日,“首届中国近代史前沿论坛: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在浙江嘉兴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主办,嘉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 2023年3月4—5日,“首届中国近代史前沿论坛: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在浙江嘉兴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主办,嘉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2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夏明方教授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生态文明研究院王利华教授作了主旨发言。夏明方发言的主题为《多元的生态——“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之我见》。他指出,传统的近代史叙事和近代环境史叙事之间存在张力,呈现两种逆向而行的“近代”。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但是在具体研究中,二者往往被割裂开来,应该把人类社会纳入自然生态系统去研究,因为两者是一个复合体。研究范围应从原来的小生态——一般环境史,扩展到大生态——人与自然交互构成的复合体,把整个近代置于生态系统演变的脉络中,讨论现代性是如何在人与自然交错过程中产生的,这样的现代性一旦形成后,反过来又会改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改变了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又会引起我们对这一现代性的思考,这是一个动态过程。他进一步指出,应在全球生态系统的重组过程中讨论近代中国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球生态系统 中国近代史 近代史研究 红船精神 嘉兴学院 前沿论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