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血清和有血清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学娟 刘高米洋 +4 位作者 刘菊芬 宋乙甲 林庆铿 白盈盈 潘兴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020-2026,共7页
背景:研究表明有血清培养体系存在若干风险和问题,比如免疫排斥、批次差异、病毒风险等,另外随着外泌体的发现和应用,无血清培养体系变得越来越重要。目的:系统比较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体系与传统有血清培养体系的异同,为人脐... 背景:研究表明有血清培养体系存在若干风险和问题,比如免疫排斥、批次差异、病毒风险等,另外随着外泌体的发现和应用,无血清培养体系变得越来越重要。目的:系统比较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体系与传统有血清培养体系的异同,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转化奠定基础和提供实验数据。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健康剖腹产足月儿脐带,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从第1代开始有血清培养组用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培养,血清替代物组用体积分数为15%血清替代物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记物,CCK-8检测其增殖能力,诱导分化实验检测其多向分化潜能,Western Blot检测干性标志物oct4、nanog、sox2的蛋白水平。结果与结论:(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血清替代物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呈现较均一的漩涡状生长,胎牛血清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随着细胞代数的增加逐渐出现细胞分化或者老化现象;(2)两种培养法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均表达CD73,CD90和CD105,低表达CD34和CD45,二者无明显差异;(3)增殖能力上胎牛血清组优于血清替代物组;(4)两种培养法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均具有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能力,二者无明显差异;(5)血清替代物组与胎牛血清组oct4、nanog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血清替代物组sox2表达水平高于胎牛血清组(P<0.05);(6)血清替代物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符合间充质干细胞国际标准,血清替代物能够替代胎牛血清成为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胎牛血清 血清替代物 外泌体 干细胞
下载PDF
第2代和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iRNA谱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庆铿 尹德宏 +5 位作者 刘菊芬 张学娟 白盈盈 宋乙甲 潘兴华 刘高米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686-2691,共6页
背景:研究发现外泌体具有部分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了解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中发挥代表性作用的物质,可以为进一步探索人工合成外泌体类似物提供线索。目的:研究第2代和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RNA的表达谱差异。方法:采用... 背景:研究发现外泌体具有部分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了解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中发挥代表性作用的物质,可以为进一步探索人工合成外泌体类似物提供线索。目的:研究第2代和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RNA的表达谱差异。方法:采用超高速离心法提取第2代和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建立的文库进行测序,再将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外泌体之间所表达的miRNA,并做聚类分析。结果与结论:(1)第2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能够检测出427 657种miRNA,占检出总miRNA的68.93%;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能够检测出119 283种miRNA,占检出总miRNA的19.22%,其中二者共有的miRNA有73 526种,占检出总miRNA的11.85%;(2)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聚类分析)表明这些miRNA可能参与了161种生物过程,包括细胞修复、免疫、抗衰老等;(3)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外泌体miRNA成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部分miRNA拷贝数水平明显减低,其中含量最高的前5个miRNA(has-miR-146a-5p、has-miR-191-5p、has-miR-493-3p、has-miR-423-5p、has-miR-134-5p)有望做为合成外泌体类似物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质干细胞 外泌体 微RNAS 高通量筛选 组织工程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microRNA 高通量测序 聚类分析 干细胞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分离纯化的方法改良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高米洋 宋乙甲 +5 位作者 史菲 刘菊芬 林庆铿 张学娟 李自安 潘兴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846-849,共4页
目的改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UCMSC-exo)分离纯化方法。方法外泌体经低温超离法初步分离后,qEV柱进一步纯化,透射电镜(TEM)观察其生物学形态,流式检测其表面标记物,NTA检测其粒径分布。结果改良前后的外泌体形态均为典型的双层... 目的改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UCMSC-exo)分离纯化方法。方法外泌体经低温超离法初步分离后,qEV柱进一步纯化,透射电镜(TEM)观察其生物学形态,流式检测其表面标记物,NTA检测其粒径分布。结果改良前后的外泌体形态均为典型的双层膜结构,但改良后染色背景单一;外泌体表面标志物CD63和CD81阳性率改良前分别为69.3%和89.8%;改良后分别为88.3%和92.9%,改良后阳性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改良前外泌体粒径为58.77~396.1nm,主峰为158.4nm,平均粒径134.5nm,分布系数(PDI)为0.148,20~200nm的exo百分比为78.9%;改良法后粒径为58.77~396.1nm,主峰为159.1nm,平均粒径137.1nm,PDI为0.132,20~200nm的exo百分比为78.7%,改良法后外泌体的粒径分布范围、主峰值及PDI值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低温超高速离心分离后加用qEV柱纯化,可去除UCMSC-exo杂蛋白,且不影响其得率、粒径分布和阳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分离 纯化 方法
下载PDF
红细胞不同放置时间储存对其成分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江晓春 宋乙甲 +1 位作者 吴滔滔 王涟漪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7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不同放置时间储存对其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10月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输血治疗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平均分为四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20例,分别输注不同保存时间(0~7 d,8~14 ... 目的:探讨红细胞不同放置时间储存对其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10月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输血治疗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平均分为四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20例,分别输注不同保存时间(0~7 d,8~14 d,15~21 d,22~28 d)悬浮红细胞,分析期间悬浮红细胞各成分的变化,监测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的改善情况变化。结果:Hb在15~21 d明显降低,而22~28 d明显升高;红细胞、HCT、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Na+在8~14 d、15~21 d、22~28 d逐步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MCV)、K+、乳酸(LAC)在8~14 d、15~21 d、22~28 d逐步升高;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在8~14 d、15~21 d降低,22~28 d有所回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Hb、HCT、SpO2水平明显高于输血前,且A组>B组>C组>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不同放置时间储存对成分有一定影响,以14 d前的悬浮红细胞输注效果最好,有助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贫血状态的改善,提高输血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不同放置时间储存 慢性肾功能衰竭 输血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