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十年中医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
1
作者 简文静 岳双冰 +3 位作者 卓超林 张广路 宋亚中 金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5期1-5,I0002-I0004,共8页
目的:从近十年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医药研究文献中,探究其研究轨迹与发展动向。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中对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的中医药领域TNBC治疗文献进行检索,利用CiteSpace 6.2软件从文献的关键词、作者及机构等方面进行... 目的:从近十年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医药研究文献中,探究其研究轨迹与发展动向。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中对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的中医药领域TNBC治疗文献进行检索,利用CiteSpace 6.2软件从文献的关键词、作者及机构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近十年中医药领域治疗TNBC文献发文量呈增长态势。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线及聚类分析中发现,TNBC中医药研究主要聚焦在细胞凋亡、化疗、增殖、转移、免疫及生存质量方面,而分子对接是新出现的研究热点,突现分析提示细胞自噬是近五年出现的热点。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刘胜。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结论:关于TNBC的中医药研究处于上升阶段。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医药应用提升TNBC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辅助化疗和细胞增殖凋亡机制。而分子对接和细胞自噬是新出现的研究前沿,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中医药 CITESPACE 知识图谱
下载PDF
2005-2014年中日友好医院肺癌发病情况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彭艳梅 崔慧娟 +3 位作者 徐央波 刘戴维 宋亚中 段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2005—2014年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患者中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年龄、性别的差异,以初步了解近10年本院住院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调查2005—2014年在中日友好医院初次住院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肺癌病理... 目的对比分析2005—2014年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患者中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年龄、性别的差异,以初步了解近10年本院住院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调查2005—2014年在中日友好医院初次住院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肺癌病理类型构成、发病年龄、性别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2005—2014年初次住院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共4 114例,明确病理诊断3 183例,临床诊断931例。肺腺癌患者构成比最高,占52.25%(1 663/3 183),男性患者例数是女性的1.98倍(2 734/1 380)。高发年龄为56~75岁,占60.73%(2 499/4 114)。2005—2014年各年病理类型构成比(χ2=27.277,P=0.449)、各年龄段构成比(Z=0.573,P=0.99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患者年龄段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2,P=0.879);2005—2014年各年份男女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446,P=0.69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56~65岁患者构成比与年份呈正相关(rs=0.806,P=0.005)。结论中日友好医院近10年收治住院原发性肺癌患者例数呈逐年增长趋势,腺癌构成比最高,其次是鳞癌、小细胞肺癌。高发年龄段为56~75岁;男性鳞癌比例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流行病学研究 病理学 性别分布 年龄分布
下载PDF
厄洛替尼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小鼠模型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宋亚中 徐央波 +8 位作者 邓博 崔慧娟 彭艳梅 刘戴维 王垲涵 刘凡 段桦 邱钰芹 李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厄洛替尼(商品名:特罗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新型靶向药物,近些年来临床应用甚广,但副作用较多,其中以皮疹最为多见,且最令患者难以接受。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特罗凯前后小鼠在表皮、病理、免疫组化等方面的改变,复制特罗凯所... 目的厄洛替尼(商品名:特罗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新型靶向药物,近些年来临床应用甚广,但副作用较多,其中以皮疹最为多见,且最令患者难以接受。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特罗凯前后小鼠在表皮、病理、免疫组化等方面的改变,复制特罗凯所致皮疹的动物模型,为临床外用药物治疗皮疹提供模型。方法使用BALB/c雌性小鼠20只,随机分成4组。实验组(Ⅱ、Ⅲ、Ⅳ组)用浓度为10 g/L的特罗凯溶液按100 mg/kg灌胃,对照组(Ⅰ组)以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每天1次。于给药前24 h在小鼠头颈、背、腰处脱毛,实验结束后剪取颈部、背部、腰部皮肤并观察实验组、对照组小鼠在肉眼皮肤、病理切片、免疫组化等方面的改变。结果 (1)四组小鼠之间在毛发再生天数、毛发完全再生天数、脱屑时间、出现皮疹时间、毛孔扩张数等5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Ki67: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此次实验印证了许多研究者关于"EGFRIs导致的皮疹为一种炎症反应"的观点;(2)该皮疹模型可靠实用,具有可重复性,适用于"EGFRIs所致皮疹动物模型"的大批建立,可推广以供临床、试验、研究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洛替尼 皮疹 皮肤 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与小细胞肺癌病情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段桦 崔慧娟 +6 位作者 彭艳梅 宋亚中 刘戴维 刘凡 邱钰芹 李嫱 罗楚凡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7年第5期279-282,共4页
目的:观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病情变化时(肿瘤治疗有效或进展)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的变化情况,研究二者的敏感性和与病情变化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治疗的4... 目的:观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病情变化时(肿瘤治疗有效或进展)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的变化情况,研究二者的敏感性和与病情变化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治疗的47例SCLC患者病历,记录其临床特征及病情变化前后NSE、ProGRP,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确诊时不同性别、年龄、吸烟史患者NSE、ProG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广泛期患者均高于局限期患者(均P<0.05);当肿瘤治疗有效时,NSE、ProGRP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肿瘤进展时,ProGRP显著升高(P<0.05);肿瘤治疗有效时,NSE、ProGRP的变化符合率均为100%,中位下降度分别为70.59%、85.11%;肿瘤进展时,NSE、ProGRP变化符合率均为86%,中位上升率分别为128.57%、86.12%。结论 :NSE、ProGRP可以作为预测SCLC临床分期的辅助标志物;NSE、ProGRP均可反映病情变化,但ProGRP比NSE更灵敏;在SCLC的临床诊治中应加强对NSE、ProGRP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病情变化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下载PDF
通络壮骨散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骨质疏松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广路 方玲子 +4 位作者 卓超林 陈启庭 蔡俊媛 宋亚中 金宇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22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通络壮骨散外敷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220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口服碳酸钙D3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敷通络壮骨散。疗程均为25周,对比治... 目的:观察中药通络壮骨散外敷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220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口服碳酸钙D3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敷通络壮骨散。疗程均为25周,对比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的变化。结果:两组骨密度均增加(P<0.05),治疗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两组的I型原骨胶原蛋白N-端肽(s-PINP)均降低(P<0.05),治疗组s-PIN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碱性磷酸酶(ALP)降低、骨钙素(BGP)增加(P<0.05),治疗组ALP低于对照组,BG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钙剂联合中药通络壮骨散外敷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骨质疏松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质疏松 内分泌治疗 中药外敷
下载PDF
痰湿质糖尿病患者中药治疗的数据挖掘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范中农 林洪 +3 位作者 岳双冰 金宇 宋亚中 蔡俊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6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治疗痰湿质糖尿病患者的配方规律。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9月在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痰湿质为特征的糖尿病患者的中药治疗文献,提取文献中使用的中药处方,对高频使用中药...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治疗痰湿质糖尿病患者的配方规律。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9月在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痰湿质为特征的糖尿病患者的中药治疗文献,提取文献中使用的中药处方,对高频使用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本研究共采用文献168篇,其中中药处方169首,其中使用次数在10次以上的中药35味,使用次数最多的中药为茯苓(116次),最常用的药物(使用次数降序)依次为茯苓、半夏、陈皮、白术、苍术、黄连、黄芪、葛根,关联分析显示,茯苓→厚朴、茯苓→甘草+陈皮、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的组合较为常见,通过系统聚类算法得到得到核心中药处方组合7个。结论:治疗痰湿质糖尿病患者,应用健脾利湿化痰的中药为主,根据患者的常见合并症状,配以清热、化瘀及养阴功效的中药较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痰湿质 中药治疗 数据挖掘分析
下载PDF
扶正消水散外敷治疗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后肢体淋巴水肿的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广路 卓超林 +4 位作者 张久梅 陈启庭 蔡俊媛 宋亚中 金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消水散外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后肢体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240例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后出现肢体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80例予扶正消水散外敷,口...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消水散外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后肢体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240例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后出现肢体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80例予扶正消水散外敷,口服对照组80例予口服呋塞米治疗,理疗对照组80例予气压物理治疗。疗程均为1周,分别观察、比较并记录三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口服对照组的57.5%以及理疗对照组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白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扶正消水散外敷治疗乳腺恶性肿瘤术后肢体淋巴水肿有较好疗效,且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恶性肿瘤 肢体水肿 扶正消水散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联合穴位贴敷防治乳腺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蔡俊媛 陈启庭 +4 位作者 张广路 张久梅 宋亚中 卓超林 邝远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健脾益气方联合穴位贴敷防治乳腺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8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9例,2组患者均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应用TA... 目的探讨中药健脾益气方联合穴位贴敷防治乳腺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8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9例,2组患者均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应用TAC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对照组应用昂丹司琼口服和中药穴位贴敷防治化疗后胃肠道反应,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中药健脾益气方口服。比较2组化疗日、化疗后24 h、48 h、72 h恶心、呕吐分级,并比较2组化疗前后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结果化疗日、化疗后24 h、48 h、72 h观察组恶心、呕吐程度分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化疗后2组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健脾益气方联合穴位贴敷可缓解乳腺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胃肠激素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胃肠道反应 健脾益气 穴位贴敷
下载PDF
止痒平肤液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9
作者 彭艳梅 崔慧娟 +7 位作者 刘喆 井方方 初玉平 白彦平 刘戴维 宋亚中 段桦 邱钰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观察外用止痒平肤液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EGFRIs)相关痤疮样皮疹、皮肤瘙痒、皮肤干燥、指甲改变的疗效,并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择经病理学诊断明确的、应用... 目的观察外用止痒平肤液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EGFRIs)相关痤疮样皮疹、皮肤瘙痒、皮肤干燥、指甲改变的疗效,并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择经病理学诊断明确的、应用EGFRIs后出现痤疮样皮疹患者2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31例)在西医标准处理原则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止痒平肤液,对照组(70例)外用空白药物及西医标准处理原则,连续14天。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皮疹分级、皮肤瘙痒、皮肤干燥、指甲改变的变化以及血常规、肝肾功等安全性指标,并随访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 185例完成临床观察,试验组脱落10例,对照组6例。试验组治疗皮疹分级、皮肤瘙痒、皮肤干燥、指甲改变的有效率分别为90.1%(109/121)、57.9%(70/121)、57.9%(70/121)、16.5%(20/121);对照组分别为14.1%(9/64)、6.3%(4/64)、1.6%(1/64)、0.0%(0/64)。两组比较皮疹分级、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5.1022,51.3312,59.1777,P<0.05)。临床观察过程中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安全性较好,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5.4%(125/131)、57.1%(40/70)。两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6,P>0.05)。结论止痒平肤液治疗EGFRIs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仍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皮肤不良反应 止痒平肤液
原文传递
肺腺癌患者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治疗后皮肤不良反应的中医证候特点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心悦 彭艳梅 +3 位作者 徐央波 崔慧娟 段桦 宋亚中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401-1405,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药物的肺腺癌患者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选取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治疗并产生皮肤不良反应的肺癌患者,在入组当天及入组后第14天、28天、42天、56天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药物的肺腺癌患者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选取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治疗并产生皮肤不良反应的肺癌患者,在入组当天及入组后第14天、28天、42天、56天观察记录其皮肤不良反应及其他症状表现特点,对其中医证型和病机进行初步归纳分析。结果纳入患者43例,其中3例脱落,40例纳入分析。入组时患者的皮疹呈针头至粟米大小淡红色丘疹为主,92.5%患者有瘙痒,80%患者出现面红目赤,舌色多红。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后出现痤疮样皮疹时间为(7.85±5.07)天,第14天时达高峰,此后逐渐缓解。第14-28天时25.0%-30.0%患者出现脓疱样皮疹,同时有口苦,小便黄,舌红苔黄。第42天以后痤疮样皮疹逐渐稀疏,皮肤干燥明显增多,占85.0%,皮肤干燥出现时间为(32.8±14.91)天;第56天时有92.5%患者出现皮肤干燥,50.0%的患者有3级脱屑,口干鼻干咽干逐渐增多,舌红绛少苔无苔占50.0%。皮疹变化每14天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药物的肺腺癌患者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中医证候呈现出初期为风热证,中期为湿热证,后期为阴虚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不良反应 证候诊断
原文传递
阿瑞匹坦预防中高度致吐性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邱钰芹 崔慧娟 +5 位作者 彭艳梅 刘戴维 宋亚中 刘凡 段桦 李嫱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559-2567,共9页
目的:评价阿瑞匹坦预防中高度致吐性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CBM,万方和VIP 7个数据库(建库起至2016年10月),纳入以比较阿瑞匹坦与常规止吐药预防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 目的:评价阿瑞匹坦预防中高度致吐性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CBM,万方和VIP 7个数据库(建库起至2016年10月),纳入以比较阿瑞匹坦与常规止吐药预防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为目的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判断指标为急性和/或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CR)、恶心的控制率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最终纳入18项符合标准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阿瑞匹坦组急性呕吐CR明显提高(84.5%vs 77.4%,OR=1.60,P<0.01),亚组分析显示顺铂方案化疗患者的获益高于卡铂及AC方案化疗者;但2组对急性恶心控制率差异不大(88.6%vs 85.4%,OR=1.41,P=0.02)。(2)阿瑞匹坦能明显提高延迟性呕吐CR:阿瑞匹坦对比5-HT3RA,CR提高了7.8%(62.9%vs 55.1%,OR=1.39,P<0.01);阿瑞匹坦对比安慰剂,CR提高了14%(67.4%vs 53.4%,OR=1.85,P<0.01);阿瑞匹坦联合地塞米松比单用地塞米松CR提高了17.9%(73.2%vs 55.3%,OR=2.22,P<0.01)。(3)阿瑞匹坦联合地塞米松比地塞米松对延迟性恶心控制率提高了9.3%(74.4%vs 65.1%,OR=1.55,P=0.01)。(4)不良反应:阿瑞匹坦组疲劳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而便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头痛、腹泻、厌食等发生率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阿瑞匹坦临床耐受性好,对延迟性呕吐、恶心及急性呕吐改善明显,尤其是顺铂方案化疗患者受益明显,但对急性恶心症状作用不大。临床上仍需进一步观察阿瑞匹坦对不同化疗方案所致CINV的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瑞匹坦 化疗 恶心 呕吐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黑斑息肉综合征1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亚中 崔慧娟 +7 位作者 金宇 王垲涵 彭艳梅 刘戴维 刘凡 段桦 邱钰芹 李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21-1523,共3页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又名黑色素斑-肠息肉综合征,是一种以口唇颊黏膜和四肢末端等部位黑色素斑点沉着、胃肠道多发息肉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发病率为1/ 20万,其中40%~50%有家族史,主要由染色体19p13.3...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又名黑色素斑-肠息肉综合征,是一种以口唇颊黏膜和四肢末端等部位黑色素斑点沉着、胃肠道多发息肉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发病率为1/ 20万,其中40%~50%有家族史,主要由染色体19p13.3上的LKB1/STK1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基因突变导致,BRG1、STRAD-a、M025-a也与本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关[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息肉综合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病例报告 苏氨酸激酶 黑色素斑 色素斑点 四肢末端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凡 崔慧娟 +4 位作者 彭艳梅 宋亚中 刘戴维 段桦 邱钰芹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8-600,共3页
目前,恶性心包积液尚缺乏有效的长期控制手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浆膜腔积液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贝伐珠单抗作为VEGF的特异性抗体,可有效对抗积液产生。但是,贝伐珠单抗心包腔内给药... 目前,恶性心包积液尚缺乏有效的长期控制手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浆膜腔积液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贝伐珠单抗作为VEGF的特异性抗体,可有效对抗积液产生。但是,贝伐珠单抗心包腔内给药尚未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特报道1例肺癌合并心包积液患者应用贝伐珠单抗心包腔内灌注的病例,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恶性心包积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致肺间质纤维化死亡1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艳梅 崔慧娟 +3 位作者 刘戴维 宋亚中 段桦 邱钰芹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了解新药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罕见的不良反应,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报告1例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后,出现致死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晚期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该例患者在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0 d后出现发热... 目的:了解新药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罕见的不良反应,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报告1例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后,出现致死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晚期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该例患者在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0 d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伴全身疼痛、乏力,23 d后出现咳嗽、咳痰、憋气,28 d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窒息死亡。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可致肺间质纤维化,既往有肺间质病基础的患者应慎用,联合放疗时也可能加重放射性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肺间质纤维化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谈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研究生的专业素养 被引量:4
15
作者 邱钰芹 崔慧娟 +5 位作者 彭艳梅 刘戴维 宋亚中 刘凡 段桦 李嫱 《中医教育》 2017年第2期74-76,共3页
恶性肿瘤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原因,除少数患者可进行早期根治性手术外,大部分患者仍需要包括放疗、化疗、分子生物治疗、靶向治疗、中医药等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目前... 恶性肿瘤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原因,除少数患者可进行早期根治性手术外,大部分患者仍需要包括放疗、化疗、分子生物治疗、靶向治疗、中医药等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目前发展迅速,对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研究生 专业素养 教育
原文传递
吉非替尼致间质性肺病1例及文献分析
16
作者 刘戴维 崔慧娟 +3 位作者 彭艳梅 宋亚中 段桦 邱钰芹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913-1916,共4页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诱发的严重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例吉非替尼导致的ILD进行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吉非替尼导致的ILD发生率低、病死率高。其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吸烟、既往...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诱发的严重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例吉非替尼导致的ILD进行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吉非替尼导致的ILD发生率低、病死率高。其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吸烟、既往肺间质纤维化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以及低氧血症,治疗方法以激素为主,辅以抗感染等支持治疗。结论:监测正在服用吉非替尼的患者的肺部症状和体征,及时诊断、尽早治疗,对于吉非替尼所致ILD的预后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间质性肺病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