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营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生长竞争行为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晶晶 周进 +3 位作者 张怀瑾 汪翔 宋俊廷 蔡中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3-1023,共11页
蓝藻的暴发通常是藻类之间竞争的结果,了解环境中蓝藻与其它藻类的竞争特点和生存策略对揭示藻华暴发的机制及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营养竞争为例,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受试对象,通... 蓝藻的暴发通常是藻类之间竞争的结果,了解环境中蓝藻与其它藻类的竞争特点和生存策略对揭示藻华暴发的机制及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营养竞争为例,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受试对象,通过测定细胞密度、胞内C、N、P、S四种主要元素含量以及培养基中总氮(TN)、总磷(TP)的消耗,研究不同营养等级(超富营养、富营养、中营养、贫营养)以及单独N、P限制下两种藻在单独培养和共生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征和竞争行为。结果表明:(1)在超富营养、富营养、中营养、贫营养条件时,单独培养下的两种藻生物量与营养丰富程度呈正相关;(2)共培养条件下,在高营养水平时铜绿微囊藻在竞争中占优势,低营养水平时小球藻具有竞争优势;(3)胞内C、N、P、S的测定发现,随着营养水平的下降,两种藻胞内N、P的百分含量逐渐减少,而C、S并未呈现显著变化;(4)N限制时,铜绿微囊藻的半饱和常数Ks及最大比增长率μmax均大于小球藻;P限制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半饱和常数Ks小于小球藻,而最大比增长率μmax大于小球藻。综合分析,同一营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竞争优势的先决因子是N,小球藻是P。因此,从营养竞争与生物适应力角度考虑,降低水体中富余的N或适当提高P的浓度可让小球藻获得竞争优势,对限制单一物种的形成具有平衡作用,可作为防治藻华的潜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小球藻 营养控制 竞争优势
下载PDF
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的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淑文 宋俊廷 +2 位作者 类成龙 汪翔 蔡中华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91,共8页
自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在深圳湾布设了3个站位,对该海域进行了每季至少1次共7个航次的浮游细菌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1)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季节均值的变化范围为(4.90~86.90)×10^(-2)μg·mL^(-1),总均值为3.14×10^(... 自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在深圳湾布设了3个站位,对该海域进行了每季至少1次共7个航次的浮游细菌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1)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季节均值的变化范围为(4.90~86.90)×10^(-2)μg·mL^(-1),总均值为3.14×10^(-1)μg·mL^(-1);(2)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模式为:冬季(5.98×10^(-1)μg·mL^(-1))>秋季(3.02×10^(-1)μg·mL^(-1))>夏季(2.79×10^(-1)μg·mL^(-1))>春季(7.52×10^(-2)μg·mL^(-1));(3)从空间分布来看,浮游细菌生物量湾中含量最高,湾口其次,湾顶最低;(4)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与亚硝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5)深圳湾水体中浮游细菌丰度季节均值变化范围为(2.45~43.50)×10~6个·mL^(-1),年均值达1.57×10~7个·mL^(-1);(6)从整体的细菌丰度及生物量来看,深圳湾海域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湾中最严重,湾口次之,湾顶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湾 浮游细菌 生物量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远程充放电技术在乌鲁木齐供电公司通信电源上的运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宋俊廷 范子涛 《中国新通信》 2019年第21期100-100,共1页
在电力系统中,对通信电源蓄电池组的维护是通信运维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对蓄电池组进行维护时,传统的维护方法是到变电站进行现场测量检查,并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耗时长且耗人员、工作量多。远程充放电技术是实现远程对蓄电池... 在电力系统中,对通信电源蓄电池组的维护是通信运维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对蓄电池组进行维护时,传统的维护方法是到变电站进行现场测量检查,并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耗时长且耗人员、工作量多。远程充放电技术是实现远程对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操作及对充电机状态的远程控制和设置等功能的一种技术,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对个别重要220千伏变电站的通信电源采用了远程充放电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电源 远程充放电 蓄电池
下载PDF
光缆监测(OLM)系统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4
作者 宋俊廷 李媛 +2 位作者 陈晓鹏 乔子芩 罗晨 《数码设计》 2020年第18期35-35,共1页
随着电力行业各业务的飞速增长,光缆资源需求逐年增加,光缆数量不断递增,光纤故障在通信故障中所占的比例也随之变高,如何有效的对运行光缆进行实时监测、光缆故障快速定位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电力行业目前光缆运维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力行业各业务的飞速增长,光缆资源需求逐年增加,光缆数量不断递增,光纤故障在通信故障中所占的比例也随之变高,如何有效的对运行光缆进行实时监测、光缆故障快速定位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电力行业目前光缆运维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应用光缆监测(OLM)系统,实现对光缆的动态实时监测和可视化管理,观察光缆线路传输性能的劣化情况,及时发现和预报光缆隐患,降低光缆中断发生率,缩短光缆故障处置时间,提升光缆运维精益化管理水平,保障业务安全稳定运行,为光缆监测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光缆监测 OTDR光时域反射 告警驱动
下载PDF
基于WAPI协议标准的无线网络在乌鲁木齐供电公司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范子涛 祁欣学 +1 位作者 李媛 宋俊廷 《中国新通信》 2021年第21期70-71,共2页
随着电网不断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以机器人巡检、移动作业、设备智能监测为代表的新型业务不断涌现,电力系统中业务通道对业务接口及业务接入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有线通信方式已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而无线通信网就... 随着电网不断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以机器人巡检、移动作业、设备智能监测为代表的新型业务不断涌现,电力系统中业务通道对业务接口及业务接入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有线通信方式已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而无线通信网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无线通信网是对有线通信网的一种补充,是目前通信网研究的一个热点。组建一个基于WAPI协议的可信本地无线局域网,覆盖整个变电站,既解决了有线方式接入量有限、接入不灵活,线路铺设费用大的问题;同时,又可实现宽窄带业务统一接入,统一管理,避免网络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高设备使用率,提升本地通信网接入能力,构建能源互联网智能化信息支撑体系。文章中介绍了WAPI的原理和在变电站中WAPI本地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及可以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PI协议 无线网络 应用
下载PDF
“5G+MEC”在配网差动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祁欣学 宋俊廷 +2 位作者 范子涛 高建晔 娜菲莎·吾甫尔 《中国新通信》 2022年第4期10-13,共4页
配电网差动保护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手段,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保证配电网系统故障的精准定位,有效控制故障影响范围,差动保护对电力通信网的时延、带宽、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网络切片与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 配电网差动保护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手段,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保证配电网系统故障的精准定位,有效控制故障影响范围,差动保护对电力通信网的时延、带宽、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网络切片与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的融合技术成功解决了配电网差动保护通信通道建设的难题,通过在特定线路上进行试验,效果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差动保护 5G技术 多接入边缘计算 网络切片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一晨 刘瑞 +1 位作者 范子涛 宋俊廷 《通讯世界》 2020年第1期220-221,共2页
研究LoRa和eLTE-IoT两种物联网技术,开发基于LoRa技术和eLTE-IoT技术的外置用电信息采集通信仓,以用电信息采集业务的实际应用为着力点,解决电力通信覆盖盲区问题。研究eLTE-IoT和LoRa技术原理,部署实验环境,开发或利用相关的平台,通过... 研究LoRa和eLTE-IoT两种物联网技术,开发基于LoRa技术和eLTE-IoT技术的外置用电信息采集通信仓,以用电信息采集业务的实际应用为着力点,解决电力通信覆盖盲区问题。研究eLTE-IoT和LoRa技术原理,部署实验环境,开发或利用相关的平台,通过两者技术的实验数据,给出对比性的客观数据,为实现敏感客户设备停电告警实时监测、故障定位,做到快速定位、快速消缺做好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电力系统 应用
下载PDF
五种典型藻类对C,N,P吸收动力学分析及种间竞争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汪翔 应轲臻 +2 位作者 宋俊廷 周进 蔡中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6期1001-1007,共7页
目的:获得五种典型藻类(甲藻属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和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赤潮硅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以及绿藻属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tsin... 目的:获得五种典型藻类(甲藻属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和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赤潮硅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以及绿藻属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tsingtaoensis))对C,N,P营养的吸收动力学参数,并利用经典藻类种间竞争模型,构建一个藻类混合共存的生态平衡体系,揭示藻类种间竞争规律,为赤潮爆发机制和预测的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监测批次培养过程中藻体的生长规律以及培养基中C,N,P营养的消耗,计算出藻类营养吸收动力学参数,将参数代入Huisman-Weissing竞争模型,模拟藻类种间竞争。结果:(1)在单独培养条件下,杜氏藻具有最高的比生长率(0.834 d^(-1))和最大细胞浓度(3.4×10~6 cells/mL),锥状斯氏藻和微小亚历山大藻的比生长率μ和最大细胞浓度与其它三种藻相比均明显偏低,p<0.01;(2)随着环境总碳浓度从5 mM提高到20 mM,五种藻的比生长率和最大细胞浓度均显著上升,其中杜氏藻和青岛大扁藻对C浓度改变的响应更加敏感;(3)杜氏藻和中肋骨条藻理论最大比生长率(μmax)明显高于其它三种藻类,锥状斯氏藻和微小亚历山大藻对C,N,P营养盐的需求量相比于其它三种藻明显偏高,p<0.01;(4)藻类共生平衡系统中,N营养添加有利于杜氏藻和中肋骨条藻发挥更好的种间竞争优势,P营养添加有利于微小亚历山大藻和锥状斯氏藻发挥种间竞争优势;结论:不同环境条件下,五种藻类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和营养吸收半饱和常数Ks直接影响它们的种间竞争能力,基于藻类动力学参数的种间竞争模型为赤潮爆发机制和预测的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赤潮藻种 营养吸收动力学 比生长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