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果皮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宋光泉 卜宪章 +1 位作者 古练权 陈睿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51,共4页
用GCMS分析了荔枝果皮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各组分的质谱图经计算机图谱库检索,并与标准谱图集对照,鉴定出包括酯、饱和脂肪酸、桥环、环醚、环烯等22种化合物,其中石竹烯的相对含量最高.在所检化合物中大多化合物具有较高化... 用GCMS分析了荔枝果皮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各组分的质谱图经计算机图谱库检索,并与标准谱图集对照,鉴定出包括酯、饱和脂肪酸、桥环、环醚、环烯等22种化合物,其中石竹烯的相对含量最高.在所检化合物中大多化合物具有较高化学活性,与荔枝果皮褐变的化学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果皮 化学成分 保鲜 提取物 GC-MS分析
下载PDF
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体表粘液特性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1
2
作者 宋光泉 陈清泉 +1 位作者 胡良成 欧阳静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83-285,共3页
在对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研究中,有关体表粘液特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试图在对这两种泥鳅营养品质研究的基础上,对泥鳅体表粘液的特性进行研究,旨在对鳅体进行充分利用以及活体品质鉴定自动化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泥鳅 大鳞副泥鳅 粘液特性
下载PDF
荔枝包装与其果皮花色素苷的光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宋光泉 王文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用 6种不同颜色的 PE袋 (黑色、蓝色、红色、绿色、黄色、白色 )包装荔枝果皮的甲醇— HCl提取液 (p H=3.0 0± 0 .0 1) ,研究了经自然光 (阳光 )照射后的吸收光谱 (190 .0 0 nm~ 110 0 .0 nm)变化。发现白色 PE袋不能有效地阻止... 用 6种不同颜色的 PE袋 (黑色、蓝色、红色、绿色、黄色、白色 )包装荔枝果皮的甲醇— HCl提取液 (p H=3.0 0± 0 .0 1) ,研究了经自然光 (阳光 )照射后的吸收光谱 (190 .0 0 nm~ 110 0 .0 nm)变化。发现白色 PE袋不能有效地阻止荔枝果皮色素的光分解作用 ,而黑色 PE袋、蓝色 PE袋和红色 PE袋可提高荔枝果皮色素的光稳定性。这一研究结果 ,进一步说明了光照对荔枝褐变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荔枝果皮 花色素苷 PE袋 吸收光谱
下载PDF
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的光分解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宋光泉 古练权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8-60,共3页
以荔枝果皮甲醇提取液为材料, 研究了紫外光和阳光照射对提取液吸收光谱的影响. 发现紫外光和阳光能够分解花色素苷吡喃钅羊盐环. 同时还探讨了不同波长和强度的光对荔枝褐变的影响,
关键词 荔枝果皮 褐变 光分解 花色素苷 保鲜
下载PDF
天然虾青素的提取纯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27
5
作者 宋光泉 阎杰 +1 位作者 王荣辉 施进 《广东化工》 CAS 2007年第11期63-66,共4页
本文对从虾加工废弃物中提取虾青素(Astaxanthin)的常用方法进行了评述。碱提法对环境污染严重,虾青素易被氧化成为虾红素(Astacene);油溶法提取效率高,但提取物不易与高沸点的油分离;低沸点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等是提取虾青素的有效溶剂... 本文对从虾加工废弃物中提取虾青素(Astaxanthin)的常用方法进行了评述。碱提法对环境污染严重,虾青素易被氧化成为虾红素(Astacene);油溶法提取效率高,但提取物不易与高沸点的油分离;低沸点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等是提取虾青素的有效溶剂,可借助蒸馏技术将溶剂循环利用;超临界萃取法可避免虾青素的降解,可得到高品质的产品,但生产成本高。同时,综述了虾青素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和着色剂等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虾红素 虾废弃物 提取 应用
下载PDF
荔枝果皮褐变的吸收光谱变化及化学调控研究初报 被引量:9
6
作者 宋光泉 肖畴阡 宾淑英 《中国果树》 1997年第3期30-31,34,共3页
荔枝果皮褐变的吸收光谱变化及化学调控研究初报*宋光泉肖畴阡宾淑英(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州510225)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内外许多学者就对荔枝果皮的褐变进行研究,但对荔枝果皮褐变的吸收光谱变化研究尚未见详细报道。... 荔枝果皮褐变的吸收光谱变化及化学调控研究初报*宋光泉肖畴阡宾淑英(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州510225)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内外许多学者就对荔枝果皮的褐变进行研究,但对荔枝果皮褐变的吸收光谱变化研究尚未见详细报道。为了探明对荔枝果皮褐变实现化学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果皮褐变 吸收光谱变化 化学调控
下载PDF
几种植物生长调控剂对油菜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5
7
作者 宋光泉 陈清泉 李克明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5-78,共4页
从本世纪80年代起,植物生长调控剂已成为农业方面的研究热点。从有限的研究报道来看,调控剂对油菜的作用机理多以无硼处理为对照进行纵向研究,而在施硼的基础上对调控剂间的径向比较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试图以甘蓝型(Brassica napus)... 从本世纪80年代起,植物生长调控剂已成为农业方面的研究热点。从有限的研究报道来看,调控剂对油菜的作用机理多以无硼处理为对照进行纵向研究,而在施硼的基础上对调控剂间的径向比较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试图以甘蓝型(Brassica napus)杂交油菜秦油二号和普通油菜中油821为试材,对802、多效唑(MET)和增产菌这三种推广应用面积最大的植物生长调控剂进行径向比较研究,旨在探明不同调控剂对油菜的生理效应,以期为减少生产应用上的盲目性和筛选出对油菜生产更为有效的调控剂提供一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生理 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精米中氮磷钾钠的含量与品质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宋光泉 陈清泉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精米 无机元素 品质 含量
下载PDF
荔枝栽培、保鲜与市场开拓概况 被引量:16
9
作者 宋光泉 柳建良 古练权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9年第4期35-43,共9页
荔枝“产、保、销”三位一体的运作近年有所尝试, 但未能形成商业性规模推广。本文就目前荔枝“产、保、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进行了概括。认为我国尤其是广东荔枝栽培不应再是面积的扩大, 而是如何提高荔枝产量和质量;... 荔枝“产、保、销”三位一体的运作近年有所尝试, 但未能形成商业性规模推广。本文就目前荔枝“产、保、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进行了概括。认为我国尤其是广东荔枝栽培不应再是面积的扩大, 而是如何提高荔枝产量和质量; 荔枝保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果皮褐变, 其致褐机理主要有酶促褐变、果皮失水褐变、花色素苷降解致褐及病菌致褐等, 荔枝果实采收后由于缺乏连续的水分供应, 果皮细胞水分出现净损失,由此引发一系列异常氧化代谢活动, 表明保湿减少果皮水分损失是保持果皮颜色的重要途径, 同时果皮颜色的变化与花色素苷的稳定性关系密切, 当外源pH 值在30 以下时, 花色素呈红色, 因此用酸处理可有效地抑制褐变; 荔枝饲南亚热带特产水果, 在盛夏采收, 其保鲜期及货架寿命短, 由于保鲜技术滞后, 目前快捷运销是保持荔枝果品品质的基本保证, 最有效的方法是空运和冷链运销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栽培 保鲜 市场
下载PDF
荔枝果皮褐变与失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光泉 柳建良 梁世强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7,共7页
以荔枝 (LitchichinensisSonn)品种槐枝 (LitchichinensisSonncv .Huizhi)为试材 ,采用称量法和感官评定法考察了离体果皮、裸置果实、聚乙烯 (PE)袋包装果实 3种处理在常温下的失重率、失重速率与果皮颜色褐变指数变化的关系 ,建立了... 以荔枝 (LitchichinensisSonn)品种槐枝 (LitchichinensisSonncv .Huizhi)为试材 ,采用称量法和感官评定法考察了离体果皮、裸置果实、聚乙烯 (PE)袋包装果实 3种处理在常温下的失重率、失重速率与果皮颜色褐变指数变化的关系 ,建立了失重率 (Y)、失重速率 (Y’)随时间 (X)变化的多项式回归方程式 .结果表明 ,具有商品价值 (褐变指数 2以内 )果色的极限失重率 ,裸置果实为4 0 0 %、PE包装的为 2 0 0 % ;最大失重速率 ,离体果皮为 0 2 1% /min、裸置果实为 0 0 3% /min、PE袋包装的没有明显的高峰 .证明裸置果实的褐变主要是因果皮失水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保鲜 褐变 失重 包装袋
下载PDF
油菜的硼素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光泉 陈清泉 欧阳静仁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7-34,共8页
本文以杂交油菜秦油二号(F_1)和常规油菜中油821为试材,以第四纪红土发育的三熟制稻田土为研究对象,较系统地考察了硼素对油菜的生理、生物学和品质效应。结果表明:施硼能极显著地提高根系活力和降低叶片的细胞透性;能有效... 本文以杂交油菜秦油二号(F_1)和常规油菜中油821为试材,以第四纪红土发育的三熟制稻田土为研究对象,较系统地考察了硼素对油菜的生理、生物学和品质效应。结果表明:施硼能极显著地提高根系活力和降低叶片的细胞透性;能有效地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厚度和叶片气孔数;有效角果数、角果表现粒数和含油量显著增加,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对菜籽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正负效应随品种(组合)而异。施硼的副效应均主要表现在千粒重显著减小和菌核病成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硼肥 肥效 生理效应 生物学效应 品质效应
下载PDF
通用化学实验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光泉 《高等农业教育》 2002年第10期64-66,共3页
本文围绕通用化学实验体系的构建 ,并立足新体系的系统性、先进性和新颖性进行了探讨 ,同时总结了 6年来在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资源配置。
关键词 化学教学 通用化学实验体系 教材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资源配置 高校
下载PDF
几种植物生长调控剂对油菜的生物学效应
13
作者 宋光泉 欧阳静仁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44-49,共6页
以杂交油菜秦油2 号和普通油菜中油821 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施硼砂的基础上喷施植物生长调控剂对油菜的生物学效应- 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MET)使油菜叶片的气孔数、有效荚果数大幅度增加,对千粒重影响不明显,但使荚果内... 以杂交油菜秦油2 号和普通油菜中油821 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施硼砂的基础上喷施植物生长调控剂对油菜的生物学效应- 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MET)使油菜叶片的气孔数、有效荚果数大幅度增加,对千粒重影响不明显,但使荚果内的表现粒数明显减少,尤其使秦油2 号的成棵率极显著降低,且减产达显著水平;喷施802 使油菜的有效荚果数和千粒重增加,但使叶片的气孔数和荚果内的表现粒数减少,增产效果不显著;喷施增产菌除使千粒重有增加的趋势外,但使中油821 的成棵率极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MET 802 增产菌 植物生长调控剂
下载PDF
新型催化剂催化直接缩聚法合成聚乳酸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媚华 周红军 +2 位作者 陈迁 鲁红 宋光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4,共5页
采用NaBr、NaCl、NaI、KI、KCl与KBr作为D,L-乳酸直接缩聚合成聚乳酸(PLA)的催化剂,比较了各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研究了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及热重... 采用NaBr、NaCl、NaI、KI、KCl与KBr作为D,L-乳酸直接缩聚合成聚乳酸(PLA)的催化剂,比较了各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研究了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及热重分析等测试方法对PLA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KI的催化效果最佳;当催化剂KI用量为单体用量的0.2倍(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为12 h,聚合温度为130℃时,PLA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51×105,产率为70.73%。PLA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玻璃化转变温度(Tg)越高。PLA的热分解温度随催化剂用量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碘化钾 缩聚 催化剂浓度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重均相对分子质量
下载PDF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立体化开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睿 阎杰 +2 位作者 蒋旭红 王新爱 宋光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804-10805,共2页
分析了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开展大学化学实验立体化开放教学模式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探讨了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立体化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
关键词 化学实验 立体化 开放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下载PDF
PVA影响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力学韧性和溶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海琳 崔英德 +2 位作者 宋光泉 王飞镝 凌育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7-149,共3页
以醚化海藻酸钠(ESA)、丙烯酸(AA)、聚乙烯醇(PV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水溶液法制备了醚化海藻酸钠-丙烯酸钠-聚乙烯醇复合高吸水性树脂(ESA/NaAA/PVA);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观... 以醚化海藻酸钠(ESA)、丙烯酸(AA)、聚乙烯醇(PV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水溶液法制备了醚化海藻酸钠-丙烯酸钠-聚乙烯醇复合高吸水性树脂(ESA/NaAA/PVA);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观察了产物的微观相态结构,并测定了树脂的力学性能和溶胀性能。结果表明,体系组分的相容性和相区尺寸的大小与相区的组成有关,当ESA、AA的组成一定时,以w(ESA/NaAA)∶w(PVA)=88∶12比例合成的树脂界面呈分布均匀状态;ESA/NaAA/PVA凝胶的韧性随PV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VA含量分别占总单体质量的3%、7%、10%、12%时,凝胶分别形变9%、14%、15%、15%时样品被破坏;当w(PVA)<3.1%时,ESA/AA/PVA树脂在纯水和w(NaCl)=0.9%生理盐水中有较理想的溶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吸水树脂 相容性 力学韧性 吸液性能
下载PDF
填充柱气相色谱法直接进样测定乳酸产品中乳酸含量 被引量:8
17
作者 陆益民 宋光泉 +1 位作者 闫杰 周红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4-155,共2页
乳酸不经转化直接进样,以正丁醇为内标,在10%PEG-20M(3m×3mm)填充柱上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建立了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发酵法乳酸产品中乳酸的方法。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达0,9994,相对标准偏差为0.44%,平均回收率为97.80%... 乳酸不经转化直接进样,以正丁醇为内标,在10%PEG-20M(3m×3mm)填充柱上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建立了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发酵法乳酸产品中乳酸的方法。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达0,9994,相对标准偏差为0.44%,平均回收率为97.80%,检出限为5.62×10^(-3)mg/mL。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柱气相色谱法 直接进样 乳酸 内标法
下载PDF
以蔗渣为原料制备生物汽油中间体5-氯甲基糠醛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泽智 陈迁 +3 位作者 杨金兰 林琼 黄暮云 宋光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14-219,共6页
该文对蔗渣在温和条件(75~95℃)下转化制备5-氯甲基糠醛(5-CMF)的一锅法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AlCl3、LiCl、NaCl、KCl、MgCl2、CaCl2、BaCl2、CrCl3、NiCl2和FeCl3的催化效果,并利用GC-MS、1HNMR和FT-IR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 该文对蔗渣在温和条件(75~95℃)下转化制备5-氯甲基糠醛(5-CMF)的一锅法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AlCl3、LiCl、NaCl、KCl、MgCl2、CaCl2、BaCl2、CrCl3、NiCl2和FeCl3的催化效果,并利用GC-MS、1HNMR和FT-IR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用的金属氯化物都具有一定的催化效果,其中AlCl3的催化效果明显优于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氯化物;以AlCl3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AlCl3浓度对5-CMF产率的影响。得到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3h和AlCl3质量浓度为6.0g/L。在最优反应条件下5-CMF的产率为72%。该研究结果,对利用各种纤维素废弃物,开发潜在的生物汽油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汽油 催化 废弃物 5-CMF 金属氯化物
下载PDF
蓖麻粗毒蛋白的提取及其杀鼠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越华 郭晓昭 +1 位作者 胡良成 宋光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3-1054,共2页
[目的]探讨蓖麻粗毒蛋白作为灭鼠药的可行性以及不同溶剂脱脂对蓖麻粗毒蛋白的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用石油醚、乙醚、二氯甲烷3种溶剂分别对蓖麻粗籽进行脱脂后,用醋酸水溶液从脱脂的蓖麻饼中提取蓖麻毒蛋白,通过杀鼠活性试验比较3种... [目的]探讨蓖麻粗毒蛋白作为灭鼠药的可行性以及不同溶剂脱脂对蓖麻粗毒蛋白的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用石油醚、乙醚、二氯甲烷3种溶剂分别对蓖麻粗籽进行脱脂后,用醋酸水溶液从脱脂的蓖麻饼中提取蓖麻毒蛋白,通过杀鼠活性试验比较3种蓖麻粗毒蛋白的杀鼠活性。[结果]3种蓖麻粗毒蛋白均有明显的杀鼠活性,小鼠死亡率均达100%。采用不同溶剂脱脂对蓖麻毒蛋白的活性没有影响,但二氯甲烷脱脂的蓖麻粗毒蛋白平均致死速度相对较慢。[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分离和提纯杀鼠活性成分提供了线索,也为开发蓖麻作为植物源灭鼠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毒蛋白 杀鼠活性 死亡率
下载PDF
洞庭湖区优势“泥鳅”品种营养品质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清泉 宋光泉 +1 位作者 胡良成 欧阳静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84-386,共3页
洞庭湖区“泥鳅”的品种繁多,形态各异,但优势种只有泥鳅属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caud-atus(cantor))和副泥鳅属的大鳞副泥鳅(Para-misurnus dabryanus Sauvage)两种,其他品种仅偶有所见。关于泥鳅的养殖、细胞遗传学、生物学、生理... 洞庭湖区“泥鳅”的品种繁多,形态各异,但优势种只有泥鳅属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caud-atus(cantor))和副泥鳅属的大鳞副泥鳅(Para-misurnus dabryanus Sauvage)两种,其他品种仅偶有所见。关于泥鳅的养殖、细胞遗传学、生物学、生理生态学及药用价值等方面国内外已作过一些研究,但有关营养品质尚未见报道。材料与方法材料 1988年3月在洞庭湖区捕获,随机取(雌雄比为3:2)2.5公斤的1冬龄10-12厘米长的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去净骨骼及内脏,洗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泥鳅 大鳞副泥鳅 氨基酸组成 营养品质 品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