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bs技术在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晓丹 宋勤浩 +3 位作者 苗正友 王路明 姜湖铃 杨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将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球(Bobs)检测技术应用于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7864例单胎中期妊娠孕妇(指征包括高龄、唐氏血清学筛查高风险、胎儿无创DNA检测高风险、不良生育史、胎儿超声结构或软指标异常、染色体... 目的:探讨将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球(Bobs)检测技术应用于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7864例单胎中期妊娠孕妇(指征包括高龄、唐氏血清学筛查高风险、胎儿无创DNA检测高风险、不良生育史、胎儿超声结构或软指标异常、染色体病家族史等),用Bobs技术快速检测13、18、21、X、Y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及9种微缺失综合征,并与常规羊水细胞染色体的G显带分析结果及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检出302例各类异常,包括256例染色体非整倍体数目异常(含3例嵌合体及2例47,XXY合并Yq11.223、Yq11.23微重复),46例微缺失及微重复异常(含1例等臂X染色体),染色体非整倍体数目异常检测结果同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一致,有39例微缺失、微重复进行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与Bobs一致。Bobs在检测数目异常+嵌合体及结构异常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100.0%。结论:Bobs技术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和9种微缺失综合征,是具有快速、可靠等特点的产前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人工染色体 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非整倍体 微缺失
下载PDF
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用于无创产前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霞 徐营 +4 位作者 宋勤浩 沈华祥 金玉霞 李素萍 苗正友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590-592,602,共4页
目的 用分离到的胎儿有核红细胞,评价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筛查染色体非整倍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孕周17~21+4周)拟行产前诊断的孕妇外周血20ml,用双密度梯度离心和双抗体磁性活化细胞分选(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 目的 用分离到的胎儿有核红细胞,评价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筛查染色体非整倍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孕周17~21+4周)拟行产前诊断的孕妇外周血20ml,用双密度梯度离心和双抗体磁性活化细胞分选(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方法富集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其中10例患者富集的细胞进行吉姆萨-瑞氏染色,10例进行抗人CD235a和CD71免疫荧光抗体染色,行细胞鉴定和计数.23例富集后的细胞用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chromosomal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探针进行非整倍体分析,并与羊水培养后核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标本均分离出有核红细胞,并经组织学染色、免疫荧光特异抗体和FISH鉴定.23例FISH诊断中,未发现非整倍体异常;14例男性胎儿有13例发现Y荧光信号,1例未发现,女性胎儿中均发现2个X荧光信号.结论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对经富集的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细胞进行非整倍体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有核红细胞 无创 产前诊断
下载PDF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壳三苷糖酶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芬 宋勤浩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9年第9期835-836,共2页
妊娠合并糖尿病(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diabetes,PCD)即妊娠期糖尿病,指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1]。PCD会对患者及其胎儿造成严重损害,但PC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最新研究提示PCD本质是一种炎症性疾病[2]。壳... 妊娠合并糖尿病(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diabetes,PCD)即妊娠期糖尿病,指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1]。PCD会对患者及其胎儿造成严重损害,但PC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最新研究提示PCD本质是一种炎症性疾病[2]。壳三苷糖酶(chitotriosidase,CHIT1)是一种几丁质分解酶,也是活化巨噬细胞的主要产物,被认为参与免疫和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患者和体重超重者中表达较高[3],提示其可作为反映脂肪组织炎症程度的标记物。Elmonem等[4]研究表明CHIT1可能与T2DM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程度和糖尿病血管病变情况等相关,但未见CHIT1与PCD的相关研究。本次研究旨在观察PCD患者血清CHIT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糖尿病 血糖水平 分解酶 患者 临床研究 血清 PREGNANCY INSULIN
下载PDF
NT与游离βhCG及PAPP-A联合筛查孕早期唐氏综合征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苗正友 石统昆 +3 位作者 郭燕君 宋勤浩 沈华祥 徐营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32-935,共4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利用颈项透明层厚度(NT),联合血清生化标志物游离8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13hCG)、妊娠血浆相关蛋白A(PAPP-A)筛查DS敏感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嘉兴学院附属妇幼保健院早孕建卡时自愿参加产前筛查的... 目的探讨孕早期利用颈项透明层厚度(NT),联合血清生化标志物游离8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13hCG)、妊娠血浆相关蛋白A(PAPP-A)筛查DS敏感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嘉兴学院附属妇幼保健院早孕建卡时自愿参加产前筛查的孕妇(年龄17—45岁),共计11882例。分别于孕早期(11~13w+6d)测定孕妇血液中Free-βhCG、PAPP—A值,超声测定NT值;对于同一个体,利用风险计算软件,比较在孕早期NT、Free.13hCG、PAPP—A联合筛查和血清学Free-13hCC、PAPP-A筛查对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和特异性的异同,比较二种筛查方案的敏感性。结果11882例孕妇,共发现18例DS,发生率为0.15%。联合筛查和血清学筛查的检出率分别为83.3%、72.2%,特异性为98.4%、97.3%,检出效率为7.18%、3.9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孕早期联合筛查ROC曲线下的面积值(AUC)为0.975(95%CI:0.943,1.007),血清学筛查AUC为0.901(95%CI:0.789,1.013)。结论孕早期联合筛查比血清学筛查DS有比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在相同的假阳性率情况下有较高检测率,可有效减少孕妇侵入性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初期 唐氏综合征 产前诊断 颈部透明带检查
原文传递
用孕妇体重校正唐氏筛查的血清标志物中位数倍数 被引量:5
5
作者 苗正友 郭燕君 +3 位作者 石统昆 宋勤浩 刘霞 徐营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应用孕妇体重对早、中孕期整合筛查唐氏综合征(DS)的血清标志物中位数倍数(MoM)进行校正,降低假阳性率。方法同一个孕妇分别于孕11~13周+6d和15~20周+6d用无菌真空采血管采取静脉血,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DELFIA)检... 目的应用孕妇体重对早、中孕期整合筛查唐氏综合征(DS)的血清标志物中位数倍数(MoM)进行校正,降低假阳性率。方法同一个孕妇分别于孕11~13周+6d和15~20周+6d用无菌真空采血管采取静脉血,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DELFIA)检测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亚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Free—B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等3种血清标志物筛查指标,利用筛查风险评估软件,计算血清标志物的MoM,对7997例本地孕妇进行DS的风险评估,用非线性加权回归法,构建本地人群的体重方程,应用孕妇体重对本地人群的血清标志物MoM进行校正。比较校正前后各筛查指标MoM的变化情况,x2检验比较检出率和假阳性率。结果AFP、Free-βhCG、PAPP—A的MoM值随体重增加而减少,筛查指标MoM经体重方程校正后,人群筛查的假阳性率由4.12%减少到3.86%(x2=0.021,P〉0.05)。设定临界值(cut—off值)为1/270,本地人群体重方程校正前后检出率均为71.4%。结论孕妇体重对Ds筛查的结果有影响,为了得到精确的风险计算结果,筛查时建议建立、并用孕妇体重校正本地区血清标志物中位数倍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产前诊断 生物学标记 孕妇 体重
原文传递
单核苷酸多态微阵列技术诊断Williams-Beuren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5
6
作者 金玉霞 刘霞 +5 位作者 李素萍 葛加美 吴秀芳 宋勤浩 周赤燕 苗正友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1例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并伴有多系统紊乱的患儿的遗传学原因,分析患儿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及其所含基因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用常规G显带技术分析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之后应用... 目的探讨1例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并伴有多系统紊乱的患儿的遗传学原因,分析患儿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及其所含基因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用常规G显带技术分析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之后应用单核苷酸多态微阵列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rray,SNP—array)对患儿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进而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SNP-array分析结果显示7q11.23区域杂合性缺失,长度为1673kb,其缺失与Williams—Beuren综合征相关。FISH实验结果验证了此微缺失的存在,并通过检测其父母FISH结果,证实为一种新发的缺失。结论用SNP—array结合FISH技术确诊了1例Williams—Beure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型与其染色体微缺失的片段7q11.23相关。与传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相比,SNP-array在临床检测不明原因智力低下、发育迟缓患者中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低下 单核苷酸多态微阵列技术 Williams—Beuren综合征 拷贝数变异
原文传递
单核苷酸多态微阵列技术确诊Wolf-Hirschhorn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4
7
作者 金玉霞 刘霞 +5 位作者 李素萍 周赤燕 刘晓丹 宋勤浩 王路明 苗正友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1例多发畸形伴癫痫患儿的遗传学病因,分析该患儿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variations,CNVs)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行外周血淋巴细胞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患儿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singl... 目的探讨1例多发畸形伴癫痫患儿的遗传学病因,分析该患儿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variations,CNVs)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行外周血淋巴细胞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患儿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array,SNP—array)检测其染色体结构改变,之后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进行验证。结果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X,del(4)(p15),其父母外周血核型分析未见异常。SNP—array分析结果显示患儿4p16.3p15.33区域存在13.3Mb的杂合性缺失,该缺失与Wolf-Hirschhorn综合征相关。FISH结果证实了此缺失的存在,结合父母的核型与临床表型确认为新发缺失。结论根据患儿的临床表型及染色体缺失的片段明确诊断Wolf-Hirschhorn综合征一例。SNP—array技术可以进一步明确缺失的具体区域及所包含的基因,与传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相比,具有高分辨、高准确度的优点,可为遗传学检测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f-Hirschhorn综合征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 染色体缺失 拷贝数变异
原文传递
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产前诊断胎儿标记染色体确诊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素萍 沈华祥 +3 位作者 金玉霞 刘晓丹 宋勤浩 苗正友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2-685,共4页
目的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一微阵列技术(single nue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 SNP-array)鉴别来源不明的胎儿标记染色体,明确其遗传物质的来源,并探讨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例染色体核型分析提示携带来源不明的额... 目的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一微阵列技术(single nue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 SNP-array)鉴别来源不明的胎儿标记染色体,明确其遗传物质的来源,并探讨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例染色体核型分析提示携带来源不明的额外小标记染色体(supernumerary small marker chromosome,sSMC) 胎儿进行SNP—array全基因组扫描分析,并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进行验证。结果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7,XX,+mar,基因芯片检测确定sSMC为12p13.33p11.1区存在34.6Mb片段拷贝数增加,FISH结果证实sSMC来源于12号染色体短臂。结论明确该胎儿核型为47,xX,+i(12)(p10),查阅文献得知12p四体会引起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导致多发畸形。SNP—array基因芯片技术可一次性检测到23对染色体存在的微重复和微缺失,明确标记染色体的遗传物质来源,适用于疑难病例的鉴别和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染色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一微阵列技术 产前诊断 12p四倍体 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
原文传递
嘉兴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毒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金玉霞 苗正友 宋勤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239-5240,5243,共3页
目的检测并鉴定浙江嘉兴地区住院患儿感染的呼吸道病毒,以了解该地区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趋势,为预防、控制疾病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对2008年7月-2011年6月住院的8594例出生1d~13岁的呼吸道疾病患儿痰标本中的... 目的检测并鉴定浙江嘉兴地区住院患儿感染的呼吸道病毒,以了解该地区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趋势,为预防、控制疾病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对2008年7月-2011年6月住院的8594例出生1d~13岁的呼吸道疾病患儿痰标本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2,3)、腺病毒(ADV)、人偏肺病毒(HMPV)共8种病毒进行检测。结果 8594例患儿中病毒检测阳性者2177例,病毒总体阳性率25.33%;检测出的首位病毒为RSV 1143例,占52.50%;3~6岁年龄组病毒检出率最高,达37.52%,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检出率最高为53.85%。结论病毒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检出率在3~6岁组段最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感染率最高,以RSV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感染 直接免疫荧光 呼吸道病毒
原文传递
4035例高危妊娠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与产前诊断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素萍 苗正友 +5 位作者 金玉霞 刘晓丹 宋勤浩 吴秀芳 张卫华 沈华祥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27期4671-4672,共2页
目的对高危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以阻止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出生。方法对妊娠中期母血清筛查高危、孕妇年龄>35岁、超声检查异常或具有不良孕产史等指征的4 035例孕妇进行羊水穿刺,通过羊水细胞培养、制片及G显带技术进行染... 目的对高危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以阻止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出生。方法对妊娠中期母血清筛查高危、孕妇年龄>35岁、超声检查异常或具有不良孕产史等指征的4 035例孕妇进行羊水穿刺,通过羊水细胞培养、制片及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成功培养羊水细胞4 020例,共发现异常核型224例,异常检出率5.57%,其中三体型84例,部分三体型3例,性染色体异常19例,染色体结构异常43例,标记染色体1例,染色体多态性变异63例,嵌合体11例。结论对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安全可靠,对预防出生缺陷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细胞 染色体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BoBs技术用于胎儿性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的临床效能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路明 杨莉 +2 位作者 宋勤浩 金玉霞 刘晓丹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18期2237-2241,共5页
目的 探讨产前Bo Bs技术在性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中的临床效能。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9年12月于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孕妇4 691例,利用产前Bo Bs技术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诊断,若Bo Bs检测结果提示微缺... 目的 探讨产前Bo Bs技术在性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中的临床效能。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9年12月于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孕妇4 691例,利用产前Bo Bs技术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诊断,若Bo Bs检测结果提示微缺失/微重复的病例,再行SNP-array基因芯片检测进一步确诊,期间全程记录孕妇的妊娠情况。结果 产前Bo Bs检测成功4 686例,共计检出性染色体异常55例,其中数目异常32例,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微缺失/微重复23例,其中17例行基因芯片验证,两者结果一致。此外,核型分析还检出Bo Bs漏检异常7例。产前Bo Bs技术与参比方法(核型分析+基因芯片)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 901),无统计学差异(P=0. 549)。产前Bo Bs技术、染色体核型分析、SNP-array基因芯片联合应用最终确认性染色体异常病例58例,终止妊娠28例、分娩活产24例、分娩死胎6例,总体终止妊娠率48. 28%。结论 产前Bo Bs技术对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微缺失/微重复的产前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效能,但对嵌合型性染色体异常有所不足,需与核型分析及基因芯片联用,以便准确指导孕妇妊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技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 性染色体非整倍体 性染色体畸变
原文传递
优化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产前诊断常见染色体异常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玉霞 宋勤浩 苗正友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年第10期49-50,58,共3页
目的优化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探讨FISH在快速诊断羊水间期细胞常见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应用。方法改良FISH操作方法与探针用量,对510例孕妇羊水样本同时进行FISH快速产前诊断和常规细胞培养核型分... 目的优化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探讨FISH在快速诊断羊水间期细胞常见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应用。方法改良FISH操作方法与探针用量,对510例孕妇羊水样本同时进行FISH快速产前诊断和常规细胞培养核型分析。结果 510例羊水样本中,FISH检测出了10例异常,其中7例21-三体、1例18-三体、1例45,X、1例47,XXX,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改良后的FISH技术准确性与特异性与原方法相当,且节约成本。FISH技术可应用于临床快速产前诊断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
原文传递
核型分析结合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在一父源性染色体平衡易位家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素萍 金玉霞 +5 位作者 刘晓丹 宋勤浩 朱斌臻 周赤燕 沈华祥 苗正友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用常规羊水穿刺核型分析方法对胎儿诊断疑似核型不平衡易位的患者,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技术进行进一步检测,并探讨SNP-array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位染色体平衡易位患者的妻子羊水穿刺进行核型分析后... 目的用常规羊水穿刺核型分析方法对胎儿诊断疑似核型不平衡易位的患者,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技术进行进一步检测,并探讨SNP-array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位染色体平衡易位患者的妻子羊水穿刺进行核型分析后,再补充进行SNP-array对胎儿的全基因组进行检测,以排除基因亚微突变胎儿的出生。结果此夫妻第三胎染色体核型46,XY,13q+,芯片结果46,XY,der(13)t(9;13)(p21;q33)。此夫妻第四胎核型结果正常,SNP-array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病例染色体8q23.1位置发现286kb片段缺失,内含OMIM基因TRHR。结论对核型分析诊断不明确的易位,行SNP基因芯片分析有助于检出染色体亚微结构的畸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array基因检测 核型分析 染色体不平衡易位
原文传递
孕妇尿液cfDNA产前检测胎儿21-三体可行性研究
14
作者 胡芙蓉 苗正友 +1 位作者 宋勤浩 周赤燕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年第11期10-12,共3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利用大规模平行测序(MPS)技术对孕妇尿液中的游离DNA(cf DNA)进行胎儿21-三体(T21)无创产前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选取10个胎儿羊膜穿刺核型分析结果正常和9个分析结果为T21的孕妇晨尿,对19个孕妇的尿液采用磁珠法提...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利用大规模平行测序(MPS)技术对孕妇尿液中的游离DNA(cf DNA)进行胎儿21-三体(T21)无创产前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选取10个胎儿羊膜穿刺核型分析结果正常和9个分析结果为T21的孕妇晨尿,对19个孕妇的尿液采用磁珠法提取cf DNA,构建文库,Hisq2000测序,测序结果用BWA软件比对序列,计算每个样本的21号染色体所的比对上的唯一读长(Read)比率,最后进行Mann-Whitney U-test检测分析两组样本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胎儿21-三体的孕妇尿液cf DNA中21号染色体的百分含量与胎儿正常孕妇的有显著差异(P=0.04122)。结论对孕妇尿液中的游离DNA进行大规模平行测序可用于无创产前检测21-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NA 尿液 21-三体 无创产前检测
原文传递
母源性46,XY,der(3)t(3;18)(p26;q12)染色体非平衡易位的遗传学分析
15
作者 杨莉 李素萍 +4 位作者 金玉霞 宋勤浩 阮家瑜 胡月 刘晓丹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2年第3期475-479,共5页
目的 对一例出生10 d,临床表现为并指、面容异常、纳差、肌张力低下的患儿进行遗传学分析,探索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 应用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SNP-array)及高分辨染色体分析技术对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测,并对患儿及其父母... 目的 对一例出生10 d,临床表现为并指、面容异常、纳差、肌张力低下的患儿进行遗传学分析,探索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 应用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SNP-array)及高分辨染色体分析技术对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测,并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外周血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验证患儿染色体异常的来源。结果 SNP-array分析结果显示患儿3号染色体断臂3p26.3发生2.26 Mb片段缺失、18号染色体长臂18q12.1q23发生47.27 Mb片段重复。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患儿母亲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X,t(3;18)(p26;q12),患儿父亲染色体核型结果为46,XY,inv(12)(p11.2q21),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der(3)t(3;18)(p26;q12)mat。结论 患儿携带母源性der(3)t(3;18)(p26;q12)非平衡易位,患儿的表型与染色体缺失和重复片段的大小及位置密切相关;通过遗传学检测发现患儿的病因,并为该家庭提供下一胎生育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array 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非平衡易位 遗传学分析
原文传递
耳聋患儿的TECTA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赤燕 李素萍 +2 位作者 宋勤浩 刘晓丹 苗正友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 探讨1例耳聋患儿的分子遗传病因,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提取先证者外周血基因组,用芯片法富集纯化127种耳聋相关基因,以>100×测序深度进行二代测序,通过数据库分析比对,寻找致病突变。用Sanger测序... 目的 探讨1例耳聋患儿的分子遗传病因,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提取先证者外周血基因组,用芯片法富集纯化127种耳聋相关基因,以>100×测序深度进行二代测序,通过数据库分析比对,寻找致病突变。用Sanger测序法进一步验证疑似突变,排除二代测序错配误差。 结果 先证者TECTA基因发生c.1893C>A纯合突变,该突变使TECTA蛋白翻译提前终止,丧失功能;USH2A基因存在c.13010C>T和c.12790G>A复合杂合突变,前者疑似致病突变,后者临床意义不明。家系分析证实先证者的突变均遗传自父母。 结论 TECTA基因c.1893C>A纯合突变可能是先证者耳聋的主要原因,该位点遵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TECTA基因 USH2A基因 基因诊断 遗传咨询
原文传递
一例综合征型耳聋患者SOX10基因新发突变的产前诊断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赤燕 刘晓丹 +3 位作者 宋勤浩 李素萍 钟少平 沈华祥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 探讨1例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的分子机制.方法 提取先证者的基因组DNA,用芯片富集127个遗传性耳聋的相关基因,通过二代测序检测其外显子区的致病位点,用qPCR法验证目的基因的大片段缺失.结果 先证者为Waardenburg综合征2型患者,其SOX1... 目的 探讨1例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的分子机制.方法 提取先证者的基因组DNA,用芯片富集127个遗传性耳聋的相关基因,通过二代测序检测其外显子区的致病位点,用qPCR法验证目的基因的大片段缺失.结果 先证者为Waardenburg综合征2型患者,其SOX10基因第3外显子和第4外显子发生了杂合缺失.其胎儿亦携带上述杂合缺失,出生后表现为失聪、蓝眼.结论 SOX10基因缺失突变所致的Waardenburg综合征2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伴外显不全的疾病.SOX10基因的部分杂合缺失可能是先证者致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WAARDENBURG综合征 基因诊断 遗传咨询
原文传递
无创产前筛查在胎儿性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赤燕 宋勤浩 +3 位作者 王路明 胡月 钟少平 刘晓丹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1718-1720,1723,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在胎儿性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NIPT组(NIPT联合传统筛查)和对照组(传统筛查)之间胎儿性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进一步分析2组真阳性孕妇筛查的高风险因素。结...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在胎儿性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NIPT组(NIPT联合传统筛查)和对照组(传统筛查)之间胎儿性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进一步分析2组真阳性孕妇筛查的高风险因素。结合羊水核型验证评价NIPT 5类性染色体异常高危提示的准确率。结果 NIPT组和对照组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0. 227‰、0. 081‰。在NIPT组中,年龄高风险和T21高/中风险人群的胎儿性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本实验中NIPT筛查XYY和XXY高风险提示的准确率达100%,而XO和XXX高风险提示的准确率却仅为45%、50%。此外,NIPT筛查还检测到性染色体不平衡结构异常3例,性染色体嵌合2例。结论全基因低深度测序的NIPT筛查特异性覆盖了性染色体,开展NIPT筛查能提高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出生缺陷 性染色体 嵌合体 二代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