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ounis综合征1例
1
作者 刘明旺 谢蓓莉 +1 位作者 宋博策 赵福海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008-1009,共2页
Kounis综合征是指严重过敏反应所诱发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在接触过敏原后,引起体内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大量炎性递质,诱发冠状动脉(冠脉)痉挛、粥样斑块破裂或支架内血栓形成,严重者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Kounis综合征是指严重过敏反应所诱发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在接触过敏原后,引起体内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大量炎性递质,诱发冠状动脉(冠脉)痉挛、粥样斑块破裂或支架内血栓形成,严重者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本文报道1例患者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冠脉痉挛以及具体诊疗过程,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脱颗粒 冠脉痉挛 急性心肌梗死 支架内血栓形成 严重过敏反应 炎性递质 急性冠脉综合征 诊疗过程
下载PDF
基于“血病即火病”理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2
作者 闫宇新 崔源源 +4 位作者 刘明旺 张洋芳 李浩浩 宋博策 赵福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538-1541,共4页
《血证论》是晚清医家唐宗海之作,书中提出“血病即火病”的观点,深入阐释了“血”与“火”的关系。血管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始动环节,从中医病因病机角度而言,血管内皮损伤与血火关系失调相一致。血火失调,瘀血伴生,脉道... 《血证论》是晚清医家唐宗海之作,书中提出“血病即火病”的观点,深入阐释了“血”与“火”的关系。血管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始动环节,从中医病因病机角度而言,血管内皮损伤与血火关系失调相一致。血火失调,瘀血伴生,脉道不利,血行壅滞则层流受阻,干扰流增多,进而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笔者基于“血病即火病”相关理论,深入探讨血火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的关系,旨在为临床从血火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火 血证论 血管内皮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构建血管性痴呆中西医结合临床预测模型的基本因素和策略构想 被引量:8
3
作者 宋博策 刘剑刚 李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54-1661,共8页
血管性痴呆是临床第二大常见痴呆类型,以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为临床表现,患者生存质量差,治疗护理费用较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血管性痴呆,现代医学无明确推荐治疗用药,且疗效欠佳,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和辨证论治的个体化... 血管性痴呆是临床第二大常见痴呆类型,以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为临床表现,患者生存质量差,治疗护理费用较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血管性痴呆,现代医学无明确推荐治疗用药,且疗效欠佳,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和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在防治血管性痴呆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但目前尚无明确的中医相关诊断标准。临床预测模型符合当前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学的思维模式,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因此,建立血管性痴呆中西医结合临床预测模型将会对本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治提供帮助。本文从血管性痴呆的基本危险因素及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构想进行阐述,旨在论述和构想一个能够预测血管性痴呆的预测模型及建立条件,为临床工作者提供预防和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危险因素 中西医结合 临床预测模型
下载PDF
从阳虚寒凝论治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被引量:4
4
作者 宋博策 谢蓓莉 +5 位作者 别玉龙 刘明旺 闫宇新 张洋芳 李浩浩 赵福海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4,共4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作为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类型,因其发病率较高而广泛受到临床关注。CMVD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范畴,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硝酸酯类、曲美他嗪等传统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因此CMVD的相关研究逐渐成...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作为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类型,因其发病率较高而广泛受到临床关注。CMVD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范畴,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硝酸酯类、曲美他嗪等传统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因此CMVD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整理胸痹相关医籍,结合陈可冀院士“三通两补”思想中的芳香温通疗法,从阳虚寒凝、络脉瘀阻的角度对CMVD进行进一步阐述,探索其病因病机和治疗规律,以期为CMVD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微血管性心绞痛 阳虚寒凝 络脉瘀阻 芳香温通
下载PDF
李浩从太阳少阳论治不安腿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3
5
作者 宋博策 张帅 +1 位作者 刘天航 李浩 《中医药通报》 2019年第3期12-13,25,共3页
不安腿综合征是一种以下肢极度不适、不可名状,活动后减轻为特点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睡眠,降低其生活质量,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且副作用明显。李浩教授善用经方,对诸多疑难杂病有独到的见解,临床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化裁治疗本病,取得了很... 不安腿综合征是一种以下肢极度不适、不可名状,活动后减轻为特点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睡眠,降低其生活质量,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且副作用明显。李浩教授善用经方,对诸多疑难杂病有独到的见解,临床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化裁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浩 柴胡桂枝汤 太阳少阳 不安腿综合征 经验
下载PDF
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中药复方研究思路与方法——参麻益智方防治血管性痴呆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周丽娟 刘美霞 +7 位作者 刘剑刚 孙成成 李南南 宋博策 畅苏瑞 韦云 石丹丹 李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7-233,共17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老年期常见的第二大痴呆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但临床有效药物仍十分有限。中药复方是现代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因其具有多成分、多效应、多靶点的优势,对VaD的治...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老年期常见的第二大痴呆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但临床有效药物仍十分有限。中药复方是现代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因其具有多成分、多效应、多靶点的优势,对VaD的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中药复方存在所含化学成分复杂、药理机制不够明确、药物质量难以控制等不足,至今很难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本研究团队根据中医药的特点,对多年临床治疗VaD有效的参麻益智方进行开发研究,形成了工艺稳定、质量可控、成分基本清楚且安全有效的的中药复方药物,本文分别从临床研究、药学研究、安全性评价、药效药理机制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为治疗VaD的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提供一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中药复方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动物模型分析
7
作者 宋博策 谢蓓莉 +5 位作者 刘明旺 别玉龙 李浩浩 闫宇新 张洋芳 赵福海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974-981,共8页
[目的]统计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VP)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应用情况。[方法]检索2016年10月—2021年10月发表在中国知网、Pubmed、万方数据库关于VP动物造模的相关文献,对文献中的造模动物、造模方法、造模周期以及模型评价方法、相应检... [目的]统计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VP)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应用情况。[方法]检索2016年10月—2021年10月发表在中国知网、Pubmed、万方数据库关于VP动物造模的相关文献,对文献中的造模动物、造模方法、造模周期以及模型评价方法、相应检测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动物使用最多的,依次为6~12周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12~16周新西兰大白兔以及34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猪。造模方法依次为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诱导、动脉结扎,或结合主动脉内皮球囊拉伤、化学触发、免疫诱导等。造模周期为8周到1年不等,以12~18周的为最多。评价方法多为病理染色,并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手段;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灌注显影及体内活细胞示踪技术用于VP的活体探测。[结论]高脂高胆固醇饮食饲养,或结合手术损伤建立VP模型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若能研发高性价比的活体探测方法,将极大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研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动物模型 应用
下载PDF
莪术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化合物改善高脂饲料ApoE-/-小鼠脂质代谢和肝脏脂肪变性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别玉龙 宋博策 +3 位作者 谢蓓莉 刘明旺 史大卓 赵福海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384-389,共6页
目的观察莪术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化合物改善高脂饲料ApoE-/-小鼠脂质代谢和肝脏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方法8周龄SPF级雄性ApoE-/-小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倍半萜治疗组(10 mg/kg)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0 mg/kg);同源C57/BL6小鼠10只,作为... 目的观察莪术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化合物改善高脂饲料ApoE-/-小鼠脂质代谢和肝脏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方法8周龄SPF级雄性ApoE-/-小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倍半萜治疗组(10 mg/kg)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0 mg/kg);同源C57/BL6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小鼠干预12周,称重,麻醉取血,处死动物,检测血脂水平和肝功能等;肝脏切片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肪滴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免疫组化检测肝脂酶(hepatic lipase,LIPC)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实验12周时,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和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倍半萜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TC和LDL-c明显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脏细胞大量脂滴形成、排列紊乱;倍半萜和阿托伐他汀组肝细胞脂滴减少,排列整齐。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倍半萜组ALT、AST明显下降(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降低不明显(P>0.05)。和模型组相比,倍半萜组小鼠肝脏LIPC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倍半萜可改善高脂饮食ApoE-/-小鼠脂质代谢紊乱,抑制肝脏细胞脂肪变性,减轻肝细胞损伤,其机理可能与升高LIPC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化合物 脂质代谢 肝细胞脂肪变性 血脂 血生化 肝脂酶
下载PDF
参麻益智方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畅苏瑞 刘剑刚 +4 位作者 刘美霞 李浩 孙成成 宋博策 周丽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3期424-426,共3页
目的观察参麻益智方的急性毒性实验反应,评价参麻益智方一定时间内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进行试验,灌胃给予清洁级ICR小鼠按比例配制参麻益智方浸膏(溶液),观察药物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测定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并于14 d... 目的观察参麻益智方的急性毒性实验反应,评价参麻益智方一定时间内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进行试验,灌胃给予清洁级ICR小鼠按比例配制参麻益智方浸膏(溶液),观察药物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测定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并于14 d后解剖小鼠,观察对其主要脏器的影响。结果药物的半数致死量未测出,以生药97.6 g/kg给药后,小鼠均未产生明显的毒性症状,其体质量与对照组小鼠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麻益智方对小鼠无明显急性毒性作用,在规定剂量下服用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麻益智方 急性毒性试验 半数致死量 最大耐受量
下载PDF
微血管性心绞痛病机兼化理论初探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蓓莉 刘明旺 +2 位作者 别玉龙 宋博策 赵福海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9-11,共3页
微血管性心绞痛(MVA)作为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类型,因发病率较高而受到临床广泛关注,目前MVA的治疗主要延续冠心病的治疗策略,但疗效不尽如人意。本文从胡镜清教授的病机兼化理论出发,在仔细研读古代关于胸痹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今MV... 微血管性心绞痛(MVA)作为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类型,因发病率较高而受到临床广泛关注,目前MVA的治疗主要延续冠心病的治疗策略,但疗效不尽如人意。本文从胡镜清教授的病机兼化理论出发,在仔细研读古代关于胸痹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今MVA的最新研究成果,初步探索出MVA以痰瘀互结为核心病机,并呈现出早期兼寒邪而化,中期兼痰、瘀而化,后期兼正虚而化的演变规律,希冀能助力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性心绞痛 痰瘀互结 络病
下载PDF
基于“瘀毒”理论探讨加味升陷汤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明旺 谢蓓莉 +2 位作者 宋博策 别玉龙 赵福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66-69,共4页
基于中医“瘀毒”理论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心绞痛的病因病机进行综述探讨,“瘀”“毒”不仅可作为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中单一致病因素,常互为因果、相互化生,久瘀则毒邪内陷、内损则正虚。而基于“瘀毒”理论,治当求本,... 基于中医“瘀毒”理论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心绞痛的病因病机进行综述探讨,“瘀”“毒”不仅可作为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中单一致病因素,常互为因果、相互化生,久瘀则毒邪内陷、内损则正虚。而基于“瘀毒”理论,治当求本,血脉瘀阻是心痹的病机,以阳气虚衰为本,气滞血瘀为标,加味升陷汤在升陷汤益气升陷的基础上加用化瘀、行气、涤痰等功效药物,以通为补、通补结合,散瘀通络、行气养心,改善君火衰微、大气下陷。因此完善冠心病及心绞痛“瘀毒”体系,在升陷汤用药基础上针对性的加用配伍,改善因瘀致毒的病因病机,为临床防治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提供新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加味升陷汤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焦虑、抑郁的防治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明旺 谢蓓莉 +1 位作者 宋博策 赵福海 《北京中医药》 2022年第12期1423-1425,共3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慢性心血管疾病具有安全、有效、创口小、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但术后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双心”共病状态。本文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PCI术后的“双心”共病防治,总结了PCI术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慢性心血管疾病具有安全、有效、创口小、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但术后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双心”共病状态。本文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PCI术后的“双心”共病防治,总结了PCI术后“双心”共病,即“胸痹”与“郁病”之间的病机联系,认为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病因病机为血脉受损,神明难主;溯首痰瘀,身心共因;人身一气,不通则病。继而从未病先防、欲病防发、既病防变、瘥后防复4个方面探讨具体防控措施,强调未病先防,重视术前宣教,以及未出现症状之前的培护正气;欲病防发,通过中医心理疗法、针灸调神法、中医音乐疗法、传统导引术等预防发病;既病防变,治疗中灵活运用疏肝活血、祛痰化瘀、滋肾宁心等治法治则;瘥后防复,即防食复、劳复、情复。故将中医学“治未病”理论指导PCI术后焦虑、抑郁的防治,不仅能实现对该病的早发现早干预,亦能将PCI术后“双心”共病的防治过程规范化、程序化,有利于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和治疗疾病的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冠心病 介入术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因势利导”思想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明旺 谢蓓莉 +2 位作者 宋博策 别玉龙 赵福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68-70,共3页
因势利导思想起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指做事时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以便助力于最终目的的实现。《黄帝内经》中首先将其作为一种治疗原则引入医学领域。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中致死率最高的病种,具有病情凶险,迁延难愈的特点,随... 因势利导思想起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指做事时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以便助力于最终目的的实现。《黄帝内经》中首先将其作为一种治疗原则引入医学领域。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中致死率最高的病种,具有病情凶险,迁延难愈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疾病谱也较前发生较大变化,“阴阳相滞、痰瘀作祟”,痰和瘀这两个病理因素在冠心病发病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既往研究亦证实痰瘀同病是冠心病中最常见的证候,并贯穿其始终。根据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产生及发展的特点,以因势利导为指导思想,在治疗上结合自然地域之势、邪正盛衰之势及体质偏颇之势,察机度势,审证求因,或可事半功倍,有效地防治冠心病,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势利导 冠心病 痰瘀互结 扶正祛邪
下载PDF
心室起搏合并前壁心肌梗死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明旺 谢蓓莉 +3 位作者 宋博策 别玉龙 冯浩欣 赵福海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1年第6期446-448,共3页
植入心脏起搏器所引发的心室除极异常将掩盖急性心肌梗死的异常Q波、损伤性ST段及缺血性T波改变,极易造成漏(误)诊,延误患者治疗时机。本文报道1例起搏器植入10年后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及具体诊疗过程,为同道提供借鉴,以... 植入心脏起搏器所引发的心室除极异常将掩盖急性心肌梗死的异常Q波、损伤性ST段及缺血性T波改变,极易造成漏(误)诊,延误患者治疗时机。本文报道1例起搏器植入10年后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及具体诊疗过程,为同道提供借鉴,以减少临床漏(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除极异常 心室起搏 房室阻滞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交界性逸搏心律 起搏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中西医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蓓莉 别玉龙 +4 位作者 宋博策 王欣 冯浩欣 刘明旺 赵福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9-253,共5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VD)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和(或)结构异常造成的心肌供血不足及心肌血流量的调节失常,从而引起一系列心肌缺血主观症状和(或)客观依据的一类疾病[1]。既往微血管性心绞痛的...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VD)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和(或)结构异常造成的心肌供血不足及心肌血流量的调节失常,从而引起一系列心肌缺血主观症状和(或)客观依据的一类疾病[1]。既往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的诊断前提为患者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或心脏移植后的患者亦可出现冠状动脉微血管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供血不足 冠状动脉血管 冠状动脉疾病 微血管性心绞痛 微血管疾病 阻塞性 中西医研究 心脏移植
原文传递
87例微血管心绞痛患者中西医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洋芳 刘明旺 +5 位作者 闫宇新 李浩浩 温伟 宋博策 谢蓓莉 赵福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7-1133,共7页
微血管心绞痛(microvascular angina,MVA),是指具有典型劳力性心绞痛症状,运动或休息时心电图提示缺血性ST段下移、运动平板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异常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2017版《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微血管心绞痛(microvascular angina,MVA),是指具有典型劳力性心绞痛症状,运动或休息时心电图提示缺血性ST段下移、运动平板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异常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2017版《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从微血管功能和结构异常出发将其命名为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V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平板试验 劳力性心绞痛 微血管心绞痛 临床特征分析 临床综合征 中国专家共识 ANGINA 冠状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基于caIMR评价宽胸气雾剂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3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蓓莉 刘明旺 +2 位作者 宋博策 别玉龙 赵福海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5-417,共3页
目前针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干预手段有限,传统中医药在CMVD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临床效果。该文报道3例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微循环阻力指数(caIMR)评价芳香温通代表用药宽胸气雾剂治疗CMVD疗效的案例,为CMVD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 目前针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干预手段有限,传统中医药在CMVD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临床效果。该文报道3例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微循环阻力指数(caIMR)评价芳香温通代表用药宽胸气雾剂治疗CMVD疗效的案例,为CMVD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性心绞痛 宽胸气雾剂 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微循环阻力指数
原文传递
芳香温通法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18
作者 温伟 赤艺 +4 位作者 谢蓓莉 宋博策 刘明旺 李浩浩 赵福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8-622,共5页
本文论述“芳香温通法”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冠脉微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与内皮功能损伤、自主神经异常及作用于血管代谢物质异常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病于心,部位在络脉,病机为络脉瘀滞。痰浊、血瘀、毒蕴等病理产物损伤微血管内... 本文论述“芳香温通法”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冠脉微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与内皮功能损伤、自主神经异常及作用于血管代谢物质异常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病于心,部位在络脉,病机为络脉瘀滞。痰浊、血瘀、毒蕴等病理产物损伤微血管内皮结构,血管内膜增厚,微血管管腔狭窄,微血栓的形成,导致心脉不通。或是微血管稀疏,导致络脉虚滞、营气衰竭,因而气血不足,以致心脉失养。故而提出芳香温通法治疗血管性心绞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温通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络脉 宽胸气雾剂 中医
原文传递
宽胸气雾剂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典型病例1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蓓莉 别玉龙 +4 位作者 宋博策 王欣 冯浩欣 刘明旺 赵福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81-883,共3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因心绞痛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约50%的患者实际并不存在心外膜冠状动脉阻塞病变[1],这类有心肌缺血主观或客观证据,但冠脉造影检查无异常的疾病即为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VD),... 近年来研究发现,因心绞痛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约50%的患者实际并不存在心外膜冠状动脉阻塞病变[1],这类有心肌缺血主观或客观证据,但冠脉造影检查无异常的疾病即为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VD),它是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前小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劳力性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客观证据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微血管功能评价技术的完善,CMVD的检出率亦较前提高,但其病理生理机制至今尚无定论,缺乏客观、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机制 宽胸气雾剂 劳力性心绞痛 临床综合征 心外膜冠状动脉 冠脉造影检查 微血管疾病 小动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