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长期疗效 被引量:8
1
作者 宋卿鹏 田伟 +4 位作者 何达 韩骁 张宁 王晋超 李祖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4-150,共7页
目的 :观察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2月~2007年12月17例因脊髓型颈椎病行单节段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且随访10年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年龄37~76岁(平均57.2±8.9岁),男1... 目的 :观察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2月~2007年12月17例因脊髓型颈椎病行单节段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且随访10年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年龄37~76岁(平均57.2±8.9岁),男13例,女4例。手术节段:C4/5 3例,C5/6 9例,C6/7 5例。依据术前CT及MR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组7例,合并骨赘形成组10例。分别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影像学指标,包括颈椎整体活动度(ROM)、手术节段ROM、手术节段Cobb角与高等级(3~4级)椎旁骨化;临床功能评价指标包括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Odom′s评定。比较两组间各评价指标的差异及组内术前术后各指标差异。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等级数据使用非参数检验中的Mann-Whitney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组患者手术时年龄56.1±11.7岁,男5例,女2例,C5/6节段3例,C6/7节段4例,手术节段ROM术前为8.18°±3.70°,末次随访时为9.07°±4.76°,1例出现ROM丧失;颈椎整体ROM术前为42.78°±14.89°,末次随访时为47.34°±6.93°;手术节段Cobb角术前为2.77°±1.08°,末次随访时为2.37°±1.48°;各影像学评估指标(颈椎整体ROM、手术节段ROM、手术节段Cobb角)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例(14.3%)出现局部后凸,1例出现高等级椎旁骨化。合并骨赘形成组患者手术时年龄57.9±7.0岁,男8例,女2例,C4/5节段3例,C5/6节段6例,C6/7节段1例,手术节段ROM术前为11.46°±5.19°,末次随访时为6.41°±4.87°,3例出现ROM丧失;颈椎整体ROM术前为45.53°±11.89°,末次随访时为41.60°±13.45°;手术节段Cobb角术前为2.14°±1.35°,末次随访时为1.29°±1.33°,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ROM及Cobb角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1例出现局部后凸,4例出现高等级椎旁骨化。末次随访时,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组患者JOA评分改善率为(76.73±25.53)%,NDI%下降(12.29±6.26)%,Odom′s标准评定优良率为100.0%;合并骨赘形成组患者JOA评分改善率为(82.90±19.03)%,NDI%下降(10.00±4.32)%,Odom′s标准评定优良率为100.0%。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ROM、手术节段ROM、手术节段Cobb角、JOA评分、NDI%及Odoms评分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单纯颈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远期手术节段ROM的维持优于合并骨赘形成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 脊髓型颈椎病 Bryan人工椎间盘 长期随访
下载PDF
人工椎间盘矢状面覆盖比对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椎旁骨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韩骁 田伟 +4 位作者 何达 宋卿鹏 张宁 李祖昌 王晋超 《脊柱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Bryan人工椎间盘矢状面覆盖比(SCR)与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椎旁骨化(PO)形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7年12月因颈椎退行性疾病行单节段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共71例,所有患者均随访>10年,在术... 目的探讨Bryan人工椎间盘矢状面覆盖比(SCR)与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椎旁骨化(PO)形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7年12月因颈椎退行性疾病行单节段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共71例,所有患者均随访>10年,在术后即刻侧位X线片上测量人工椎间盘SCR。末次随访时,通过CT与X线片结合评估置换节段PO分级。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人工椎间盘SCR、年龄等因素对高等级PO形成的影响。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阳性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进行检验与量化。结果末次随访时,71例患者中66例出现PO,其中0级5例,1级16例,2级25例,3级7例,4级18例。高等级(34级)PO患者人工椎间盘SCR小于低等级PO(02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研究的相关因素中,仅人工椎间盘SCR是PO形成的影响因素(比值比0.659,P <0.05)。人工椎间盘SCR预测PO形成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78(95%置信区间0.7760.981),且计算得出人工椎间盘SCR的最佳判断阈值为95%。结论人工椎间盘SCR是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PO形成的影响因素,人工椎间盘过小会造成术后远期高等级PO形成的概率增大,置入的人工椎间盘SCR应尽量> 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假体和植入物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障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宁 宋卿鹏 +5 位作者 田伟 何达 陈涛 韩骁 李祖昌 王晋超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评估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6例,术前行颈椎MRI检查测算病变节段脊髓的扁平率,并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对脊髓功能进行评价。患者均行棘突纵割式椎板成形术治...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评估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6例,术前行颈椎MRI检查测算病变节段脊髓的扁平率,并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对脊髓功能进行评价。患者均行棘突纵割式椎板成形术治疗,术中用Supersonic Imagine Aix Plorer型实时SWE超声诊断仪测量正常节段与病变节段脊髓的弹性模量,计算脊髓弹性模量下降比;分析患者年龄、病程、脊髓扁平率、JOA评分与脊髓弹性模量下降比间的关系,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SWE技术的可重复性。结果患者病变节段脊髓的弹性模量低于正常节段脊髓的弹性模量(P<0.01)。脊髓弹性模量下降比为42.4%±23.5%。脊髓弹性模量下降比与患者年龄、病程、病变节段脊髓扁平率无相关性(r分别为0.147、0.268、0.262,P均>0.05),与术前JOA评分呈负相关(r=-0.426,P<0.05)。正常节段脊髓弹性模量的ICC为0.959(95%CI:0.912~0.982),病变节段脊髓弹性模量的ICC为0.832(95%CI:0.660~0.921),SWE测量脊髓弹性模量有很好的可重复性。结论 SWE检查可区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正常与病变脊髓,其测算的弹性模量下降比可反映脊髓功能障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功能障碍 剪切波弹性成像 弹性模量
下载PDF
超声及电刺激引导下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导致的下肢放射痛 被引量:2
4
作者 宋卿鹏 田伟 +4 位作者 何达 周雁 王晋超 李祖昌 冯啸 《中医正骨》 2018年第6期44-46,4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及电刺激引导下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导致下肢放射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收治腰椎退行性疾病导致的下肢放射痛患者129例。男55例,女74例;年龄(52.47±15.17)岁;椎间盘突出87例,椎... 目的:探讨超声及电刺激引导下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导致下肢放射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收治腰椎退行性疾病导致的下肢放射痛患者129例。男55例,女74例;年龄(52.47±15.17)岁;椎间盘突出87例,椎管狭窄28例,椎体滑脱7例,脊柱侧弯7例;左侧下肢放射痛62例,右侧下肢放射痛67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认存在神经根受压,下肢放射痛持续8周以上,经休息、理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及肌肉松弛药物治疗后均无明显改善。均无麻醉药物过敏史及腰椎、骶椎手术史,未合并马尾综合征、下肢肌力减退、凝血功能障碍及其他周围神经病变。均采用超声及电刺激引导下神经根封闭治疗。神经根封闭操作结束30 min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下肢疼痛程度,VA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50%则认为治疗节段为非责任节段,2 h后在其他节段再次行神经根封闭操作,并再次以VAS评定下肢疼痛程度。治疗后3 d,再次评定VAS评分。观察治疗后1年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情况及治疗和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硬膜穿孔、硬膜外血肿、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L5神经根受压74例,S1神经根受压30例,L4神经根受压21例,L3神经根受压3例,L2神经根受压1例。中央管区压迫32例,外侧区域(椎间关节下区域、椎间孔区域、椎间孔外区域)压迫97例。治疗前下肢疼痛VAS评分为(7.58±0.61)分;治疗后30 min,VAS评分为(0.89±1.05)分;治疗后3 d,94例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50%),VAS评分为(3.18±0.62)分,35例患者疼痛缓解不明显(VA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50%),VAS评分为(4.60±0.50)分。治疗后1年内,6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或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其中治疗后3 d疼痛明显缓解者34例(34/94,36.17%)、治疗后3 d疼痛缓解不明显者26例(26/35,74.29%),椎间盘突出者34例(34/87,39.08%)、椎管狭窄者17例(17/28,60.71%)、椎体滑脱者5例(5/7,71.43%)、脊柱侧弯者4例(4/7,57.14%)。结论:超声及电刺激引导下神经根封闭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导致下肢放射痛的一种安全有效方式,椎间盘突出导致的下肢放射痛及神经根封闭后短期内止痛效果好的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放射痛 下肢 超声检查 电刺激 封闭疗法 脊神经根
下载PDF
人工间盘尺寸大小对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卿鹏 田伟 +4 位作者 何达 韩骁 王晋超 李祖昌 冯啸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65-1670,共6页
背景:人工间盘尺寸与椎体终板大小并不完全一致,而目前关于人工间盘大小对人工间盘置换效果的影响还未明确。目的:探讨Bryan间盘大小对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因颈椎退行性疾病行单节段Bryan人工... 背景:人工间盘尺寸与椎体终板大小并不完全一致,而目前关于人工间盘大小对人工间盘置换效果的影响还未明确。目的:探讨Bryan间盘大小对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因颈椎退行性疾病行单节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的患者71例,平均年龄(45.90±8.12)岁,均随访10年以上。在X射线侧位片上测量人工间盘大小,人工间盘大小=(Bryan人工间盘端板矢状径×2y(置换节段上终板矢状径+置换节段下终板矢状径)×100%。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拍摄X射线片,测量置换节段活动度。并于术前、术后评估临床疗效,包括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和Odom’s评分。并对不同人工间盘大小(≥95%及<95%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1)人工间盘大小比例≥95%组49例,人工间盘大小比例<95%组22例;(2)术后3个月随访时,人工间盘大小<95%组置换节段活动度显著小于≥95%组(P<0.01);末次随访时,人工间盘大小<95%组置换节段活动度小于≥95%组(P<0.05);(3)末次随访时,人工间盘大小<95%组JOA评分改善率为(70.65±32.58)%;人工间盘大小≥95%组JOA评分改善率为(68.83±38.85)%,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末次随访时,人工间盘大小<95%组NDI减低(10.82±7.50)%;人工间盘大小≥95%组末次随访时NDI减低(12.61±8.51)%,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末次随访时,人工间盘大小<95%组Odem’s评分优10例(45%),良9例(41%),可3例(14%);人工间盘大小≥95%组Odem’s评分优26例(53%),良20例(41%),可3例(6%),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6)结果表明,2组不同大小的颈椎人工间盘置换后均获得了良好的功能恢复,但人工间盘过小会对置换节段活动度产生影响,应尽量避免置入的人工间盘与终板比例<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人工间盘大小 长期随访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颈椎 随访研究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颈脊髓损伤患者脊髓损伤严重程度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昕峰 宋卿鹏 +2 位作者 靳培浩 郎昭 刘波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2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目的 探究颈脊髓损伤患者脊髓损伤严重程度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颈脊髓损伤患者217例临床资料,以院后1年死亡、存活评估患者预后。将出院后1年内死亡设定为预后不良。通过院后1年电话随... 目的 探究颈脊髓损伤患者脊髓损伤严重程度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颈脊髓损伤患者217例临床资料,以院后1年死亡、存活评估患者预后。将出院后1年内死亡设定为预后不良。通过院后1年电话随访情况,将死亡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47例),存活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170例)。统计所有患者性别、年龄、至伤原因、治疗方式、是否合并伤等临床资料,根据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脊柱损伤严重程度分级将患者分为完全性脊髓损伤、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分析患者院后1年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探究脊柱损伤严重程度与其相关性。结果 两组脊髓损伤严重程度、损伤节段、合并脏器损伤、呼吸机支持、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完全性损伤、C1~C4损伤、合并脏器损伤发生率更高,且死亡组整体住院时间更长,呼吸机使用率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损伤严重程度、合并脏器损伤、住院时间是影响院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颈脊髓损伤严重程度与预后存在正相关性(r=0.253,P<0.001)。颈脊髓损伤严重程度预测预后不良敏感度为55.3%,特异度为73.5%,曲线下面积为0.644,约登指数为0.288。结论 颈脊髓损伤患者脊髓损伤严重程度与患者预后不良存在一定相关性,损伤越严重,预后不良概率越高,使用脊髓损伤严重程度预测预后不良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颈锥 预后
下载PDF
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卿鹏 田伟 +3 位作者 何达 韩骁 李祖昌 王晋超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15例,均行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121~169个月。分别于术前及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脊髓功能、计算JOA评分改善率;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目的观察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15例,均行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121~169个月。分别于术前及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脊髓功能、计算JOA评分改善率;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颈部疼痛造成的功能障碍,计算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比例(NDI%);末次随访时采用Odom's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行颈椎X线、MRI检查。末次随访时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患者JOA评分升高(P<0.05),JOA改善率为59.4%,优良率为66.7%;NDI%降低(P<0.05)。各时间点颈椎整体活动度、中立位前凸曲度、手术节段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人工间盘置换后上方、下方相邻节段末次随访Pfirrmann椎间盘分级升高(P均<0.05)。结论双节段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有效保留了颈椎整体活动度及置换节段活动度,长期疗效满意;且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并不影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 长期疗效 Bryan颈椎人工间盘
下载PDF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宋卿鹏 田伟 +4 位作者 何达 韩骁 张宁 李祖昌 王晋超 《骨科》 CAS 2018年第4期253-259,共7页
目的评估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长期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于我院行单节段CADR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25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年龄为(56... 目的评估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长期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于我院行单节段CADR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25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年龄为(56.56±8.65)岁,其中男15例,女10例,随访时间均在10年以上。依据术前CT及MRI检查结果将病人分为单纯间盘突出组(7例)、合并骨赘增生组(18例)。收集并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颈椎整体活动度、手术节段活动度、手术节段Cobb角、椎旁骨化(paravertebral ossification,PO)分级、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治疗分数、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Odom.s标准。结果单纯间盘突出组病人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手术节段活动度分别为9.61°±4.72°、12.63°±4.41°,颈椎整体活动度分别为50.91°±15.58°、57.62°±9.18°,手术节段Cobb角分别为2.61°±1.38°、2.07±1.74°,末次随访时未发生高等级PO,手术前后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合并骨赘增生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手术节段活动度分别为9.73°±4.62°、7.77°±5.82°,颈椎整体活动度分别为45.98°±17.26°、40.89°±15.85°,手术节段Cobb角分别为1.92°±1.11°、0.69°±2.12°,高等级PO发生率为55.6%,末次随访时的手术节段Cobb角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末次随访时,合并骨赘增生组颈椎整体活动度低于单纯间盘突出组(t=2.610,P=0.016),高等级PO比例较单纯间盘突出组更高(Z=2.494,P=0.034),其余各影像学评估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及N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单纯间盘突出组NDI下降情况优于合并骨赘组(t=2.169,P=0.041),其余各临床功能评估指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CADR治疗混合型颈椎病,长期临床疗效好,且对于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病人的疗效优于合并骨赘增生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全椎间盘置换 混合型颈椎病 长期随访研究
下载PDF
术中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脊髓弹性模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卿鹏 田伟 +4 位作者 陈涛 何达 韩骁 李祖昌 王晋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24-929,共6页
目的 :探讨术中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测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弹性模量变化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术中SWE。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58.18±11.49岁(... 目的 :探讨术中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测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弹性模量变化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术中SWE。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58.18±11.49岁(37~78岁);病程2~180个月(62.06±52.54个月);4例C3/4,4例C4/5,5例C5/6,2例C3/4、C4/5,1例C4/5、C5/6,1例C5/6、C6/7;术前JOA评分为6.5~15分(10.74±2.62分),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6.02±3.15kg/m2(19.33~30.76kg/m2),病变节段脊髓扁平率为(40.07±9.43)%(24.14%~52.93%)。术中定量测量正常节段和受压节段脊髓弹性模量的均值(Mean)、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及标准差(SD),并重复操作两次,对前后两次测量的数据结果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其重测信度。应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组弹性模量的差异,使用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正常脊髓弹性模量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年龄及BMI与正常节段脊髓弹性模量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病程、脊髓扁平率及JOA评分与受压节段脊髓弹性模量的关系。结果:正常节段脊髓弹性模量ICC为0.964(95%CI:0.902~0.987),受压节段脊髓弹性模量的ICC为0.842(95%CI:0.564~0.943)。受压节段脊髓弹性模量的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均显著低于正常脊髓(P<0.01)。患者BMI与正常节段脊髓弹性模量间呈正相关(R^2=0.39,P=0.005),年龄与正常脊髓弹性模量无显著相关性(P=0.88)。男性与女性间正常脊髓弹性模量无显著性差异(P=0.68)。病程、脊髓扁平率、JOA评分与受压节段脊髓弹性模量均无显著相关性(分别为:R^2=0.001,P=0.89;R^2=0.004,P=0.80;R^2=0.11,P=0.19)。结论:术中SWE测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的弹性模量具有可行性,并发现病变脊髓的弹性模量会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剪切波弹性成像 弹性模量
下载PDF
常规序列和弥散张量成像序列MRI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雯 韩骁 +8 位作者 王晋超 马晓栋 史晓林 梁博程 刘钟 宋卿鹏 郭华 于爱红 程晓光 《中医正骨》 2018年第2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序列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序列MRI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9例,均为接受过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患者,手术至本次检查时间... 目的:探讨常规序列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序列MRI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9例,均为接受过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患者,手术至本次检查时间12~14个月。按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型颈椎病评分计算患者术后临床改善率,根据改善率将患者分为2组,2组患者均行颈椎常规序列及DTI序列MRI检查。分析术后病变节段最狭窄层面脊髓MRI表现,记录2组患者T2加权像高信号影情况,采集DTI序列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轴向弥散率(axial diffusivity,AD)及纵向弥散率(radial diffusivity,RD)参数图像,测量FA、MD、AD及RD参数值,并分别做两组间对比。结果:59例患者中临床改善较好29例(改善较好组)、改善较差30例(改善较差组)。2组患者常规序列MRI检查均示手术减压彻底,但部分患者T2加权像可见高信号影,其中改善较好组17例、改善较差组25例;改善较好组T2加权像出现高信号影的比例较改善较差组低(χ~2=4.390,P=0.036)。DTI序列上,改善较好组FA信号强度较改善较差组高,MD、AD及RD信号强度较改善较差组低。2组患者间MD、RD参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善较好组低于改善较差组[(0.86±0.13)×10^(-3)mm^2·s^(-1),(0.93±0.13)×10^(-3)mm^2·s^(-1),t=-2.231,P=0.030;(0.58±0.16)×10^(-3)mm^2·s^(-1),(0.67±0.16)×10^(-3)mm^2·s^(-1),t=﹣2.142,P=0.036];2组患者间FA、AD参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4±0.10,0.49±0.10,t=1.704,P=0.094;(1.42±0.12)×10^(-3)mm^2·s^(-1),(1.47±0.13)×10^(-3)mm^2·s^(-1),t=-1.677,P=0.099]。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尽管手术减压彻底,但部分患者的脊髓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临床改善较好者的脊髓损伤发生率低于改善较差者,且前者脊髓微结构的破坏程度较后者轻。常规序列和DTI序列MRI检查有助于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管 减压术 外科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退行性脊柱侧弯手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波 王晋超 +2 位作者 宋卿鹏 姜宇桢 安岩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2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目的对比机器人辅助腰椎斜外侧椎体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北京积水潭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 目的对比机器人辅助腰椎斜外侧椎体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北京积水潭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组(机器人辅助微创腰椎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与对照组(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各50例。对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包括后凸Cobb角、脊柱功能指数、疼痛情况、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后凸Cobb角低于对照组(5.11°±0.53°vs 7.09°±0.75°,P<0.001);研究组的术后脊柱功能指数、视觉模拟法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出血量少于对照组(28.63 mL±2.44 mL vs 155.79 mL±15.68 mL,P<0.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0%vs 22.00%,P=0.007)。结论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相比,机器人辅助腰椎斜外侧椎体间融合术能够显著改善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矢状面平衡,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术后脊柱功能,缓解疼痛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弯 机器人辅助手术 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斜外侧入路 矢状面平衡
下载PDF
颈椎不同退变程度对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椎旁骨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卿鹏 田伟 +3 位作者 何达 韩骁 李祖昌 王晋超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321-324,329,共5页
背景:椎旁骨化(paravertebral ossification,PO)是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关于颈椎不同退变程度对CADR术后PO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颈椎不同退变程度与Bryan人工间盘置... 背景:椎旁骨化(paravertebral ossification,PO)是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关于颈椎不同退变程度对CADR术后PO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颈椎不同退变程度与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后PO及手术节段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行单节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且随访时间超过10年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71例,男44例,女27例;年龄26~69岁,平均(45.9±8.1)岁;C3/4节段2例,C4/5节段15例,C5/6节段45例,C6/7节段9例。按术前CT及MRI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症组28例,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组43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拍摄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并测量手术节段活动度,于末次随访时拍摄颈椎CT,并采用Mc Afee分型方法评估PO分级。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节段活动度及PO分级的差异,采用连续变量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级变量Mann-Whitney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远期PO的发生率为93.0%(66/71),其中高等级PO的发生率为35.2%(25/71)。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症组中89.3%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出现PO(25/28),其中高等级PO的发生率为10.7%(3/28);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组中95.4%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出现PO(41/43),其中高等级PO的发生率为51.2%(22/43)。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症组术前手术节段活动度为9.5°±4.7°,术后3个月为11.1°±3.6°,末次随访时为10.5°±4.6°;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组术前手术节段活动度为9.8°±4.5°,术后3个月为8.6°±4.9°,末次随访时为7.3°±5.5°。两组患者术后手术节段活动度与PO分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颈椎退行性疾病会影响人工间盘置换术后PO的形成与手术节段活动度。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患者CADR术后PO的分级更高,且手术节段活动度低于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 颈椎退行性疾病 椎旁骨化
下载PDF
颈椎间盘突出行人工间盘置换术后远期发生椎旁骨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波 王晋超 +2 位作者 姜宇桢 宋卿鹏 安岩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明确单纯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后远期椎旁骨化(paravertebral ossification,PO)的发生率,并分析CADR术后远期发生中高等级PO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 目的明确单纯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后远期椎旁骨化(paravertebral ossification,PO)的发生率,并分析CADR术后远期发生中高等级PO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行Bryan人工间盘置换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且随访10年以上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37~64岁,平均年龄(54.21±8.7)岁;其中C_(3~4)节段1例,C_(4~5)节段4例,C_(5~6)节段19例,C_(6~7)节段4例。按照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的PO等级,将患者分为低等级组和中高等级组。比较两组患者颈椎整体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手术节段ROM、手术节段曲度、人工间盘角、假体覆盖比、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dom’s评分间差异,并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术后远期中高等级PO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低等级组11例,中高等级组17例,中高等级PO的发生率为60.7%。低等级组患者年龄(53.55±8.54)岁,术前手术节段曲度(2.88±0.98)°,手术节段ROM为(10.10±4.60)°,术后3个月手术节段ROM为(12.84±3.52)°,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曲度(2.56±1.21)°,手术节段ROM为(12.55±3.51)°;中高等级组患者年龄(54.65±9.08)岁,术前手术节段曲度(2.14±1.27)°,手术节段ROM为(9.15±4.82)°,术后3个月手术节段ROM为(9.98±3.33)°,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曲度为(1.37±1.85)°,手术节段ROM为(9.48±4.47)°。低等级组术后3个月的手术节段ROM显著优于中高等级组(P<0.05)。低等级组JOA改善率(72.34±40.84)%,NDI下降(11.64±7.58)%;中高等级组JOA改善率为(82.75±20.52)%,NDI下降(15.29±9.16)%,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3个月手术节段ROM是术后远期中高等级PO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65,P=0.047,95%CI:1.006~2.434)。结论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远期临床疗效,术后3个月手术节段ROM降低是术后远期中高等级PO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 颈椎间盘突出 椎旁骨化
下载PDF
单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长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卿鹏 田伟 +4 位作者 何达 韩骁 张宁 李祖昌 王晋超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5期385-388,398,共5页
目的探讨单节段与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对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长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86例患者101个节段行单双节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且随访10年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35例;... 目的探讨单节段与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对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长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86例患者101个节段行单双节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且随访10年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35例;平均年龄(53.9±9.3)岁。按手术节段数患者分为两组:单节段组71个节段,双节段组30个节段。评估患者的临床功能指标,包括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Odom's标准;影像学指标:包括颈椎整体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手术节段ROM、手术节段Cobb角。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功能与影像学评估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单节段组颈椎整体ROM术前为(45.90±15.18)°,末次随访时为(46.31±13.03)°;手术节段ROM术前为(9.67±4.54)°,末次随访时为(8.63±5.34)°;手术节段Cobb角术前为(2.13±1.32)°,末次随访时为(1.23±1.92)°。双节段组颈椎整体ROM术前为(40.14±11.59)°,末次随访时为(38.33±12.31)°;手术节段ROM术前为(9.10±4.00)°,末次随访时为(6.51±4.61)°,手术节段Cobb角术前为(3.09±2.15)°,末次随访时为(0.44±4.62)°。单节段组患者JOA改善率为(69.40±36.80)%,NDI下降(12.06±8.20)%,Odom's标准优良率为91.5%。双节段组患者JOA改善率为(59.44±59.80)%,NDI下降(12.53±9.47)%,Odom's标准优良率为80.0%。单节段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活动度优于双节段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双节段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用于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具有较为满意的长期疗效,单节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后远期颈椎整体活动度优于双节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 Bryan人工间盘 单节段 双节段 长期随访
下载PDF
对采用长节段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后L5-S1融合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观察
15
作者 张波 姜宇桢 +2 位作者 宋卿鹏 安岩 王晋超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2年第4期240-244,共5页
目的 观察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长节段固定术后L5-S1融合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月2至2020年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接受长节段固定至S1的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198例。根据术后L5-S1固定疗效分为成功组(149例)与失败组(49例... 目的 观察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长节段固定术后L5-S1融合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月2至2020年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接受长节段固定至S1的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198例。根据术后L5-S1固定疗效分为成功组(149例)与失败组(49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将有差异项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患者术后L5-S1固定是否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49例L5-S1固定失败,占24.75%。术后两组患者在骨密度T值、感染、早期康复干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方程表明上述情况均为术后L5-S1固定失败的影响因素。结论 骨密度T值、感染、早期康复干预是接受长节段固定至S1的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发生L5-S1固定失败的原因。对于该类患者,术前应检测骨密度情况,术后做好并发症防治及早期康复干预,确保L5-S1固定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S1神经根变异的L4/5椎间盘突出症一例
16
作者 乐晓峰 马赛 +4 位作者 徐云峰 王晋超 宋卿鹏 刘亚军 田伟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8年第2期112-113,共2页
患者,男,22岁,因右下肢疼痛6个月余人院.6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由右臀放射至右侧大腿和小腿后侧,伴足底麻木,行走后加重,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无效.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变异 右下肢疼痛 SI 小腿后侧 足底麻木 保守治疗 患者
下载PDF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对颈椎退行性疾病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宋卿鹏 田伟 +4 位作者 何达 韩骁 张宁 王晋超 李祖昌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358-1363,共6页
目的探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对颈椎间盘突出症与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行单节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且随访超过10年的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3例,女性25例,... 目的探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对颈椎间盘突出症与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行单节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且随访超过10年的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3例,女性25例,年龄(46±8)岁。依据术前CT及MRI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颈椎间盘突出症组(27例)和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组(41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评估的临床功能指标[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Odom评分]和影像学指标(手术节段活动度、颈椎整体活动度、手术节段COBB角)。连续变量数据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椎间盘突出症组JOA改善率为83%±22%,NDI%下降14%±9%,Odom评分为优者17例、良10例;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组JOA改善率为68%±34%,NDI%下降11%±7%,Odom评分为优者19例、良18例、可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组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为10°±4°,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组为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4,P=0.026)。颈椎间盘突出症组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活动度为50°±9°,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组为44°±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2,P=0.038)。结论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对颈椎退行性疾病有满意的长期疗效,颈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颈椎整体活动度和手术节段活动度的保留均优于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 长期随访
原文传递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宋卿鹏 田伟 +4 位作者 何达 韩骁 张宁 王晋超 李祖昌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7年12月行Bryan假体CADR治疗的29例CSR患者1...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7年12月行Bryan假体CADR治疗的29例CSR患者10年以上随访资料。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40~70岁,平均54.1岁。病程2~144个月,平均19.2个月。病变节段:C_(3、4) 2例,C_(4、5) 6例,C_(5、6) 18例,C_(6、7) 3例。依据术前压迫因素将患者分为两组: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组14例(A组)及合并骨赘增生组15例(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分别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影像学和临床功能指标,影像学指标包括颈椎整体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手术节段ROM及末次随访时ROM丢失(ROM<3°)发生率、手术节段Cobb角及局部后凸发生率、椎旁骨化(paravertebral ossification,PO)分级;临床功能指标包括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整体疗效评估(采用Odom标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153个月,平均130个月。影像学评估结果示,组内比较:除末次随访时两组手术节段Cobb角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外,颈椎整体ROM、手术节段RO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除B组末次随访时ROM丢失发生率、高等级PO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外,其余各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功能评估结果示,A、B组末次随访时N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A、B组手术前后NDI、末次随访时NDI降低率及Odo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整体疗效优良率均达100%。结论 CADR治疗CSR可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且单纯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远期手术节段ROM的保留程度优于合并骨赘增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神经根型颈椎病 远期随访
原文传递
人工颈椎间盘角对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卿鹏 田伟 +5 位作者 何达 韩骁 张宁 王晋超 李祖昌 冯啸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角对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后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7年12月71例行单节段Bryan假体CADR且随访超过10年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4例,女27例;年龄26...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角对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后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7年12月71例行单节段Bryan假体CADR且随访超过10年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4例,女27例;年龄26~69岁,平均45.9岁。根据术后出院前侧位X线片测量的人工颈椎间盘角结果将患者分为后凸组(人工颈椎间盘角为负值)和非后凸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以下指标:影像学指标[颈椎整体活动度、手术节段活动度、手术节段Cobb角(负值表明手术节段存在局部后凸畸形)、椎旁骨化(paravertebral ossification,PO)分级(3、4级为高等级)];临床功能指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整体疗效评估(Odom评分)]。结果71例患者分为后凸组24例、非后凸组4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165个月,平均128个月。术前两组患者颈椎整体活动度及手术节段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组手术节段Cobb角显著低于非后凸组(t=2.636,P=0.013)。末次随访时,两组颈椎整体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3,P=0.168),但后凸组手术节段活动度和Cobb角均显著低于非后凸组(P<0.05)。根据末次随访时的手术节段Cobb角,后凸组局部后凸畸形9例(37.5%),非后凸组7例(1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1,P=0.031)。两组PO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94,P=0.004);其中后凸组低等级PO 10例(41.7%)、高等级PO 14例(58.3%),非后凸组低等级PO 36例(76.6%)、高等级PO 11例(23.4%)。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NDI,以及末次随访时JOA改善率及Odem评分、手术前后NDI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颈椎间盘角后凸可能会导致CADR术后远期手术节段活动度降低,局部后凸和高等级PO的发生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颈椎间盘角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局部后凸 椎旁骨化 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的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骁 田伟 +6 位作者 刘波 何达 宋卿鹏 张宁 王晋超 冯啸 李祖昌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4-242,共9页
目的评估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行单节段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且术后随访10年以上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8例,女15例;年龄39-76岁,平... 目的评估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行单节段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且术后随访10年以上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8例,女15例;年龄39-76岁,平均(56.7±8.0)岁。手术节段:C3,4节段1例,C4,5节段11例,C5,6节段26例,C6,7节段5例。根据患者的术前症状及影像学明确的压迫位置,将患者分为三组:神经根型组15例,脊髓型组10例,混合型组18例。影像学评估指标包括颈椎整体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手术节段ROM、手术节段Cobb角。临床功能评估指标包括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Odom标准。三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组内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脊髓型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Cobb角为1.29°±1.34°(t=4.606,P=0.001)、神经根型组为0.71°±2.20°(t=2.355,P=0.034)、混合型组为0.69°±2.12°(t=3.312,P=0.004),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脊髓型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ROM为6.41°±4.87°,较术前(11.46°±5.19°)明显下降(t=3.589,P< 0.05),其余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其余影像学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神经根型组JOA评分为(16.33±0.75)分(t=5.857,P< 0.001),脊髓型组为(16.00±1.05)分(t=8.337,P< 0.001),混合型组(14.78±1.69)分(t=4.045,P< 0.001);神经根型组NDI为13.07%±5.90%(t=7.097,P< 0.001),脊髓型组为12.60%±4.22%(t=7.319,P< 0.001),混合型组为23.11%±14.18%(t=4.229,P< 0.001),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神经根型组及脊髓型组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LAD-t=3.770,4.080,P< 0.05)、NDI(LAD-t=2.850,2.643,P< 0.05)及Odom优良率(H=2.719,2.411,P< 0.05)均优于混合型患者。结论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满的长期疗效,其中神经根型及脊髓型患者的长期疗效优于混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管狭窄 全椎间盘置换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