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口颗粒无糖型颗粒剂成型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宋娟娜 孙文基 +3 位作者 王荣 孙立炜 常晓亮 王晓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筛选出无糖型清口颗粒的最佳处方及成型工艺.方法:以其成型性、溶解性及抗湿性为筛选指标,筛选出其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及其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一份清口颗粒提取物中加入1.3倍的糊精,100 mg/g的微晶纤维素(MCC),1 g/L的聚... 目的:筛选出无糖型清口颗粒的最佳处方及成型工艺.方法:以其成型性、溶解性及抗湿性为筛选指标,筛选出其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及其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一份清口颗粒提取物中加入1.3倍的糊精,100 mg/g的微晶纤维素(MCC),1 g/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最佳处方.结论:该处方的成型性及抗湿性能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口颗粒 无糖型颗粒剂 成型工艺 颗粒剂的抗湿性 颗粒剂的溶解性
下载PDF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柿叶和柿蒂中的熊果酸与齐墩果酸 被引量:5
2
作者 宋娟娜 李楠 +1 位作者 刘景明 赵维俊 《中国药师》 CAS 2012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建立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Ion-pair RP-HPLC)测定柿叶和柿蒂中的熊果酸与齐墩果酸,并考察其药用价值。方法:采用AT Lichrom C_(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0.78%四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 目的:建立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Ion-pair RP-HPLC)测定柿叶和柿蒂中的熊果酸与齐墩果酸,并考察其药用价值。方法:采用AT Lichrom C_(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0.78%四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量为0.8 ml·min^(-1);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μl。结果:熊果酸与齐墩果酸在进样量为0.25~2.0μg时,线性关系良好(R^2分别为0.999 2,0.999 4)。熊果酸平均回收率为98.80%,RSD为1.34%;齐墩果酸平均回收率为100.36%,RSD为2.04%。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叶 柿蒂 熊果酸 齐墩果酸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酸羊奶中水苏糖含量 被引量:3
3
作者 宋娟娜 陈合 +1 位作者 王长凤 舒国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5-27,共3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酸羊奶中水苏糖含量的方法.采用Hypersil NH2(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3∶17),流速1mL/min,柱温为室温;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85℃,...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酸羊奶中水苏糖含量的方法.采用Hypersil NH2(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3∶17),流速1mL/min,柱温为室温;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85℃,氮气压力35Psi,增益10.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测得水苏糖在2.504~12.5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本方法操作简便、稳定,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羊奶 水苏糖 HPLC-ELSD法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清口颗粒提取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娟娜 顾宜 +3 位作者 王晓娟 孙文基 孙立炜 王荣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清口颗粒水煎煮工艺,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出干膏率和葛根素含量为检测指标,用正交试验考察3种因素(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其含量的影响。结果清口颗粒的最佳水煎煮工艺条件为:加12倍量水,每次2h,煎... 目的研究清口颗粒水煎煮工艺,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出干膏率和葛根素含量为检测指标,用正交试验考察3种因素(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其含量的影响。结果清口颗粒的最佳水煎煮工艺条件为:加12倍量水,每次2h,煎煮3次。结论本实验为清口颗粒制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口颗粒 正交试验 葛根素 HPLC
下载PDF
基因组重组技术选育埃博霉素B高产菌株 被引量:8
5
作者 龚国利 陈松 +3 位作者 李慧 曾桥 李楠 宋娟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6-110,120,共6页
目的用基因重组技术选育埃博霉素高产菌株。方法本研究首先从不同生境中分离筛选到4株能产生埃博霉素B的纤维堆囊菌,以这些野生菌株作为Genome shuffling递归原生质体融合出发菌株。结果通过五轮基因组重组成功选育到了3株遗传稳定的高... 目的用基因重组技术选育埃博霉素高产菌株。方法本研究首先从不同生境中分离筛选到4株能产生埃博霉素B的纤维堆囊菌,以这些野生菌株作为Genome shuffling递归原生质体融合出发菌株。结果通过五轮基因组重组成功选育到了3株遗传稳定的高产埃博霉素B重组菌株,其中一株重组菌株So F5-09的埃博霉素B产量达到了15.8mg/L,比原始出发菌株So 07-9埃博霉素B产量提高了35.1倍。结论本研究证明使用野生菌株作为Genome shuffling递归原生质体融合出发菌株也能有效提高目标代谢产物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霉素B 基因组重组 纤维堆囊菌
下载PDF
纤维堆囊菌产埃博霉素B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龚国利 陈松 +3 位作者 李慧 曾桥 李楠 宋娟娜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0期30-32,共3页
目的优化埃博霉素B发酵培养基。方法以纤维堆囊菌SoF5-9为供试菌株,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埃博霉素B合成的最佳培养基。结果埃博霉素B最适发酵培养基为糊精0.3%,蔗糖0.07%,葡萄糖0.02%,豆饼粉0.17%,MgSO4.7H2O 0.1%,无水氯化钙0.1%... 目的优化埃博霉素B发酵培养基。方法以纤维堆囊菌SoF5-9为供试菌株,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埃博霉素B合成的最佳培养基。结果埃博霉素B最适发酵培养基为糊精0.3%,蔗糖0.07%,葡萄糖0.02%,豆饼粉0.17%,MgSO4.7H2O 0.1%,无水氯化钙0.1%,EDTA-Fe3+2mL/L,微量元素(TE)0.5mL/L。在该最优条件下,埃博霉素B产量可达到27.5mg/L。结论合理优化发酵培养基组分可以有效提高埃博霉素B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堆囊菌 埃博霉素B 培养基优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九节龙皂苷Ⅰ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立炜 王晓娟 +3 位作者 孙文基 顾宜 宋娟娜 王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筛选九节龙中九节龙皂苷Ⅰ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建立HPLC-ELSD法对九节龙皂苷Ⅰ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L_3(3~4)正交试验,以九节龙皂苷Ⅰ提取率和干浸膏得率为检测指标。HPLC-ELSD色谱条件:Phe-nomenexC_(18)(250mm×4.6mm,5μm);... 目的筛选九节龙中九节龙皂苷Ⅰ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建立HPLC-ELSD法对九节龙皂苷Ⅰ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L_3(3~4)正交试验,以九节龙皂苷Ⅰ提取率和干浸膏得率为检测指标。HPLC-ELSD色谱条件:Phe-nomenexC_(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器漂移管温度:73.8℃;载气体积流量:2.0L/min。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75%乙醇,第1次8倍量提取4h,第2次6倍量提取3h。九节龙皂苷Ⅰ在0.88-4.4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37%,RSD为1.88%(n=6)。结论建立的正交试验优选九节龙的提取方法可行,采用的HPLC-ELSD法测定九节龙皂苷Ⅰ的方法可用于九节龙皂苷Ⅰ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节龙 九节龙皂苷I 正交试验 HPLC—ELSD法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楠 卢亚婷 +1 位作者 宋娟娜 王朴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01-104,109,共5页
建立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超声强化提取,HPLC法测定甘油三油酸酯,色谱条件: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二氯甲烷(60∶40),流速为1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70℃,氮气压力为35p... 建立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超声强化提取,HPLC法测定甘油三油酸酯,色谱条件: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二氯甲烷(60∶40),流速为1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70℃,氮气压力为35psi).甘油三油酸酯的线性范围为0.241~2.410μg,r=0.996 3,甘油三油酸酯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42%,RSD=2.6%(n=3).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薏苡仁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薏苡仁 甘油三油酸酯
下载PDF
ELSD-HPLC法测定川产九节龙药材中九节龙皂苷Ⅰ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立炜 王晓娟 +1 位作者 宋娟娜 孙文基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45-1847,共3页
目的:建立川产九节龙药材中九节龙皂苷Ⅰ的HPLC-ELSD测定方法,考察了药材中九节龙皂苷Ⅰ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n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漂移管温度为73.8℃,载气流量为2.0 L·min^(-1... 目的:建立川产九节龙药材中九节龙皂苷Ⅰ的HPLC-ELSD测定方法,考察了药材中九节龙皂苷Ⅰ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n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漂移管温度为73.8℃,载气流量为2.0 L·min^(-1)。结果:九节龙皂苷Ⅰ能与其他成分良好分离,药材中九节龙皂苷Ⅰ含量差异较大,九节龙皂苷Ⅰ在0.88~4.4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样品平均同收率为99.8%,RSD为1.3%(n=6);结论:本ELSD-HPLC方法可有效测定川产九节龙中九节龙皂苷Ⅰ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产九节龙 九节龙皂昔Ⅰ HPLC—ELSD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抗绿脓杆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秀丽 吕嘉枥 +1 位作者 宋娟娜 程慧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6-69,共4页
研究了金银花水煎液体外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及与庆大霉素的协同作用:通过试管稀释法测定了金银花水煎液和庆大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 mal in-hibitory concent ration,MIC),用MTT法建立了体外铜绿假单胞菌生物... 研究了金银花水煎液体外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及与庆大霉素的协同作用:通过试管稀释法测定了金银花水煎液和庆大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 mal in-hibitory concent ration,MIC),用MTT法建立了体外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并检定了金银花水煎液和庆大霉素不同MIC浓度的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结果表明:金银花水煎液对绿脓杆菌的MIC为125 mg/mL,SMIC也为125 mg/mL;庆大霉素对绿脓杆菌的MIC为1.56μg/mL,SMIC为25μg/mL,与金银花的协同作用对绿脓杆菌的SMIC为1.56μg/mL.由实验结果可知金银花水煎液在体外能抑制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对固体表面的黏附能力及生物膜(biofil m,BF)形成能力,并能破坏P.A已形成的BF,增强庆大霉素对BF内铜绿假单胞菌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铜绿假单胞菌(又名绿脓杆菌) 金银花 庆大霉素
下载PDF
米曲霉在牛乳中最适生长条件的研究
11
作者 杨帆 吕嘉枥 宋娟娜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1-53,72,共4页
利用米曲霉对牛乳进行发酵,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以菌丝体干重为指标对其在牛乳中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量为4%,装液量为30 mL,摇床转速为180 r/min时菌丝体干重可达到最大.此外测得最大菌丝体干重时的蛋白质分解率可达35.6%.
关键词 米曲霉 牛乳 菌体干重
下载PDF
三聚氰胺对酸乳发酵的影响
12
作者 李旭华 吕嘉枥 +1 位作者 安莉 宋娟娜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2-56,共5页
为了阐明三聚氰胺对酸乳发酵的影响,以含不同浓度三聚氰胺的鲜牛乳为原料进行了酸乳的发酵实验,测定了发酵过程中的pH值、发酵前后的活菌数及凝乳时间.结果表明:添加三聚氰胺会增大凝乳时的pH值,变化的最大值为0.78;也会增加凝乳时间,... 为了阐明三聚氰胺对酸乳发酵的影响,以含不同浓度三聚氰胺的鲜牛乳为原料进行了酸乳的发酵实验,测定了发酵过程中的pH值、发酵前后的活菌数及凝乳时间.结果表明:添加三聚氰胺会增大凝乳时的pH值,变化的最大值为0.78;也会增加凝乳时间,增加的最大值为1.5 h;凝乳时,乳酸菌的活菌数有所下降,但下降值不超过一个数量级;酸乳中三聚氰胺浓度越高,凝乳时质地越疏松;酸乳中菌体的形态差异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酸乳 发酵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猕猴桃果粉品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科堂 陈雪峰 +4 位作者 陈梦音 董腾达 付欢 李永宁 宋娟娜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0-126,134,共8页
以徐香猕猴桃为原材料,研究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热风联合真空干燥和气流膨化干燥对猕猴桃的营养品质、物理性质、微观结构、水分状态以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冷冻干燥得到的猕猴桃果粉营养品质最好,色泽明亮,含水率最... 以徐香猕猴桃为原材料,研究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热风联合真空干燥和气流膨化干燥对猕猴桃的营养品质、物理性质、微观结构、水分状态以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冷冻干燥得到的猕猴桃果粉营养品质最好,色泽明亮,含水率最低,果粉表面光滑,堆叠较少,颗粒较均一。气流膨化干燥相比于其他干燥方式得到的猕猴桃果粉抗氧化性最好,结合水含量最高,色泽较明亮,与冷冻干燥的营养品质差异不显著,休止角最小(31.37°),流动性最好,果粉表面较光滑,堆叠较少。而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热风联合真空干燥三者的营养保留较差,果粉表面褶皱,堆叠较多,颗粒大小不均一。总之,干燥方式对猕猴桃果粉的品质影响较显著,综合考虑猕猴桃果粉的营养品质、抗氧化性和色泽等因素,气流膨化干燥适宜在猕猴桃果粉加工产业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方式 营养品质 物理性质 微观结构 抗氧化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