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重要的精子受体—猪透明带糖蛋白β-D-半乳糖残基 被引量:2
1
作者 宋学雄 曹国强 +2 位作者 张进玉 张圆 于晓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80-1785,共6页
【目的】证明末端半乳糖残基在猪透明带糖蛋白中的分布以及它在精子结合和侵入中的作用。【方法】体外成熟的猪卵母细胞去除周围卵丘细胞,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络合西非单叶豆凝集素(Bandeiraea simplicif... 【目的】证明末端半乳糖残基在猪透明带糖蛋白中的分布以及它在精子结合和侵入中的作用。【方法】体外成熟的猪卵母细胞去除周围卵丘细胞,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络合西非单叶豆凝集素(Bandeiraea simplicifolia lectin-I,BS-I)或蓖麻凝集素(Ricinus communis agglutinin,RCA-I)处理30min,分别观察末端α-D-半乳糖残基或β-D-半乳糖残基在透明带中的定位分布。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BS-I和RCA-I都标记于整个透明带上且比较集中于透明带的外层,其中BS-I显示微弱荧光反应,而RCA-I呈强荧光反应且在透明带的外层反应尤为强烈。植物凝集素处理的卵母细胞用于体外受精,分别在受精2h或12h观察精-卵结合和精子入卵情况。【结果】RCA-I处理组卵母细胞平均精子结合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8vs95),而精子入卵则完全被阻断;可是BS-I处理组的卵母细胞的精子结合数少量被抑制(59vs95),而且精子入卵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猪透明带末端β-D-半乳糖残基作为精子受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精-卵结合和受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受体 猪透明带 糖蛋白 β-D-半乳糖残基 植物凝集素
下载PDF
猪精子α-L-岩藻糖苷酶活性定位及其在精-卵结合及受精中的作用
2
作者 宋学雄 朴英姬 +1 位作者 曹国强 张金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5-259,263,共6页
本试验旨在证明猪精子中α-L-岩藻糖苷酶的存在及其在受精中的作用。猪精子α-L-岩藻糖苷酶活性用分光光度计405nm波长测定,并在受精液中添加α-L-岩藻糖苷酶特异抑制因子(deoxyfuconojirimycin hydrochloride,DFM-H)或特异单糖(L-岩藻... 本试验旨在证明猪精子中α-L-岩藻糖苷酶的存在及其在受精中的作用。猪精子α-L-岩藻糖苷酶活性用分光光度计405nm波长测定,并在受精液中添加α-L-岩藻糖苷酶特异抑制因子(deoxyfuconojirimycin hydrochloride,DFM-H)或特异单糖(L-岩藻糖)来检测对该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猪精子含有明显的α-L-岩藻糖苷酶活性。当精子用10μmol/L钙离子载体A23187处理1h后,有70%精子发生顶体反应和72%的酶活性被释放。体外受精液中添加250μmol/LDFM-H或30mmol/L L-岩藻糖,可分别抑制66%或63%的精子α-L-岩藻糖苷酶活性,并相应抑制37%或36%的透明带表面精子结合数及56%或67%的精子侵入卵数。这些结果证明,猪精子α-L-岩藻糖苷酶主要分布于精子顶体中,特异地作用于透明带寡糖链中的α-L-岩藻糖残基,而参与精子穿入透明带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精子 顶体 Α-L-岩藻糖苷酶 精-卵结合 受精
下载PDF
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前后及体外受精卵Alpabe的电镜细胞化学研究
3
作者 宋学雄 秦鹏春 +1 位作者 谭景和 杨庆章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1990年第2期52-56,共5页
本研究用Adams的改良柠檬酸铅法,对牛卵巢2—5mm卵泡中的细胞及体外培养成熟卵和体外受精卵进行了碱性磷酸酶(AIpcse)的电镜细胞化学研究、其Alpase活性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培养前的卵母细胞酶活性较强,主要定位于质膜及质膜下颗粒细胞... 本研究用Adams的改良柠檬酸铅法,对牛卵巢2—5mm卵泡中的细胞及体外培养成熟卵和体外受精卵进行了碱性磷酸酶(AIpcse)的电镜细胞化学研究、其Alpase活性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培养前的卵母细胞酶活性较强,主要定位于质膜及质膜下颗粒细胞突起膨大部和透明带上。体外培养成熟卯质膜上的酶活性明显减弱颗粒细胞突起已抽回。但是在增宽的卵周隙中有较多的酶反应产物。体外受精卯的酶活性很强,不仅表现在质膜上的酶活性增强,而且还定位于线粒体及一些空泡的膜和细胞基质中。可见,Alpase的活性随牛卵母细胞的成热过程减弱,随受精过程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卵母细胞 体外培养成熟卵 体外受精卵 碱性磷酸酶 电镜细胞化学 质膜
下载PDF
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前后及体外受精卵SDH的电镜细胞化学研究
4
作者 宋学雄 秦鹏春 +1 位作者 杨庆章 谭景和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1990年第4期1-4,共4页
本文用Kerple-Fronius和Hajos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对牛卵巢2-5mm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及体外培养成熟卵和体外受精卵,进行了琥珀酸酶(SDH)定位及活性变化的研究.观察结果培养前的卵母细胞酶活性较明显,主要定位于线粒体膜上,内脊上也有少量... 本文用Kerple-Fronius和Hajos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对牛卵巢2-5mm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及体外培养成熟卵和体外受精卵,进行了琥珀酸酶(SDH)定位及活性变化的研究.观察结果培养前的卵母细胞酶活性较明显,主要定位于线粒体膜上,内脊上也有少量的定位.体外培养成熟卵线粒体上的酶活性明显减弱.而体外受精卵在线粒体的膜及内脊上都有很强的酶活性定位.结果表明,牛卵母细胞的SDH活性随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减弱,随受精过程增强. 本文还从超微结构角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卵母细胞 体外培养成熟卵 体外受精卵 琥珀酸脱氢酶 电镜细胞化学 线粒体
下载PDF
猪DFAT细胞成脂再分化过程中KLF2和PPARγ的表达 被引量:11
5
作者 高霞 李方正 +5 位作者 郇延军 刘志敏 李秀 姜忠玲 牛德勋 宋学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4,共7页
旨在探讨猪去分化脂肪细胞(DFAT)再分化过程中Krüppel样因子2(KLF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模式,为揭示猪DFAT细胞再分化机制奠定基础。采集猪成熟脂肪细胞,经"天花板"培养法获得DFAT细胞,用流式... 旨在探讨猪去分化脂肪细胞(DFAT)再分化过程中Krüppel样因子2(KLF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模式,为揭示猪DFAT细胞再分化机制奠定基础。采集猪成熟脂肪细胞,经"天花板"培养法获得DFAT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形态学和油红O染色提取法检测成脂分化程度,Real-time PCR检测KLF2和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猪成熟脂肪细胞接种第3天,可见明显的去分化迹象,即细胞形成犄角状突起,大脂滴分解成小脂滴并向细胞外排出脂滴,接种至第9天脂滴基本排出完毕,接种至第12天原代细胞长满底壁;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和CD10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达到99.0%、97.8%和99.5%,而造血干细胞表面抗原CD45和CD34的表达仅为3.55%和4.55%;将F3代细胞成脂诱导3d,胞质中出现脂滴,并随诱导时间增加,脂滴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诱导至12d诱导率达80%以上;成脂诱导2、5、10和15d时,KLF2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7±0.02、0.35±0.07、0.31±0.09和0.11±0.07,PPARγ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2±0.01、2.03±0.04、3.22±0.04和3.49±0.06。本研究成功获得高纯度的DFAT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特性和成脂再分化能力;KLF2 mRNA的表达在成脂分化过程中随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而PPARγmRNA的表达量随诱导时间的延长逐步增加;表明KLF2在DFAT细胞的成脂再分化过程中可能发挥抑制作用,而PPARγ可能会发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脂肪细胞 去分化 再分化 KLF2 PPARΓ
下载PDF
姜黄素对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庆美 李方正 +3 位作者 姜忠玲 孙东兴 李东建 宋学雄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3-799,共7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姜黄素的细胞培养液和诱导分化液,培养和诱导分化猪BMSCs,用MTT比色法检测对BMSCs增殖的影响,用形态学和油红O染色提取法检测对成脂...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姜黄素的细胞培养液和诱导分化液,培养和诱导分化猪BMSCs,用MTT比色法检测对BMSCs增殖的影响,用形态学和油红O染色提取法检测对成脂分化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对成脂分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2)和脂蛋白脂肪酶(LPL)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当姜黄素用于猪BMSCs的培养,1μmol/L浓度在培养第3天、第5天和10μmol/L浓度在培养第5天开始能够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5),但高于15μmol/L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当姜黄素用于猪BMSCs的成脂诱导分化,所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都能显著抑制成脂分化(P<0.05),用0.5μmol/L获得28.3%的抑制率,而用20μmol/L获得71.24%的高抑制率;当用20μmol/L姜黄素处理和分别诱导分化5、10和15d,PPARγ2 mRNA表达的抑制率分别达到19.11%、49.52%和76.76%,LPL mRNA表达的抑制率分别达到37.58%、49.32%和74.70%。结论适当浓度姜黄素具有促进猪BMSCs增殖和抑制猪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对脂肪细胞的分化发挥了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姜黄素 增殖 成脂分化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猪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脂分化及Krüppel样因子2的表达 被引量:6
7
作者 刘京霞 李方正 +2 位作者 朴英姬 姜忠玲 宋学雄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6-622,共7页
目的旨在阐明猪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MSCs)在诱导成脂分化过程中Krüppel样因子2(KLF2)的表达模式。方法采用I型胶原酶消化法处理猪脂肪组织,经原代和传代培养分离、纯化和扩增AM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MSCs纯度,在倒置显微镜下用形... 目的旨在阐明猪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MSCs)在诱导成脂分化过程中Krüppel样因子2(KLF2)的表达模式。方法采用I型胶原酶消化法处理猪脂肪组织,经原代和传代培养分离、纯化和扩增AM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MSCs纯度,在倒置显微镜下用形态学和油红O染色法检测AMSCs的成脂分化,用实时定量PCR检测KLF2的表达模式,并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2(PPARγ2)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结果分离、纯化的AMSCs,其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和CD105表达量分别为91.7%、95.1%和95.6%,而造血干细胞表面抗原CD34表达量仅为3.39%;在诱导分化2d后,个别细胞质中出现小脂滴,且含脂滴的细胞数量和脂滴量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诱导分化第18天成脂分化率达48.2%;在诱导分化第2天、第8天和第16天,KLF2的表达量分别为1.84±0.206、1.07±0.072和0.83±0.095,而PPARγ2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3.06±0.542、13.22±0.5736和15.11±1.073。结论获得纯度较高的AMSCs,具有良好的成脂分化潜能,KLF2的表达量在成脂分化早期的前脂肪细胞阶段增加,成脂分化开始后逐步减少,KLF2作为脂肪分化负调控转录因子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表面鉴定 诱导 分化 Krüppel样因子2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姜黄素对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及Krüppel样因子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刘京霞 李方正 +2 位作者 郇延军 姜忠玲 宋学雄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5-681,共7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MSCs)成脂分化的影响,及姜黄素调控成脂分化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猪AMSCs,用MTT比色法检测姜黄素对猪AMSCs增殖的影响,用油红O染色提取法检测对成脂分化的程度,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MSCs)成脂分化的影响,及姜黄素调控成脂分化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猪AMSCs,用MTT比色法检测姜黄素对猪AMSCs增殖的影响,用油红O染色提取法检测对成脂分化的程度,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对Krüppel样因子(KLF2)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2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当姜黄素浓度为1、5、10μmol/L用于猪AMSCs时对,AMSCs增殖无明显影响,但高于15μmol/L时,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当姜黄素用于猪AMSCs的成脂诱导分化时,1~30μmol/L的浓度即能显著抑制成脂分化(P<0.05),其中25μmol/L浓度获得68.19%的高抑制率;当25μmol/L姜黄素用于检测KLF2和PPARγ2 mRNA的表达,诱导分化2、8和16d的KLF2 mRNA的表达上调率分别达到48.37%、20.56%和9.64%,而PPARγ2 mRNA的表达下调率分别达到16.01%、35.93%和27.27%。结论姜黄素具有抑制猪AMSCs增殖和成脂分化作用,该抑制作用与姜黄素促进KLF2 mRNA的表达和抑制PPARγ2 mRNA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Krüppel样因子2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产后奶牛子宫内膜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田文儒 何剑斌 +3 位作者 丛霞 曹荣峰 姜忠玲 宋学雄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 5头奶牛产后不同时期子宫内膜的变化。结果发现 ,分娩后早期 ,奶牛子宫内膜部分破损 ,与破损部位相邻的细胞在产后 1周内相继脱落 ;未破损内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纤毛和微绒毛形状不整、数量减少。产后2周 ,基底细胞开...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 5头奶牛产后不同时期子宫内膜的变化。结果发现 ,分娩后早期 ,奶牛子宫内膜部分破损 ,与破损部位相邻的细胞在产后 1周内相继脱落 ;未破损内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纤毛和微绒毛形状不整、数量减少。产后2周 ,基底细胞开始生长 ,至产后 4 5 d时生长完成 ;产后 4周 ,内膜破损区域缩小 ,上皮细胞表面纤毛和微绒毛形状规则、数量增加 ;产后 4 5 d,偶见上皮细胞缺失 ;至产后 6 0 d,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完整、排列有序、被覆纤毛和微绒毛。上述结果表明 ,奶牛子宫内膜在分娩后 6 0 d内完成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奶牛 子宫内膜 扫描电镜 微绒毛
下载PDF
奶(黄)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及体外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庆章 谭景和 +3 位作者 夏平 干日成 宋学雄 秦鹏春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1年第3期4-10,共7页
自屠宰场获得150头淘汰黑白花奶牛和19头黄牛的卵巢,取得优、良级卵母细胞2060枚,采用两种培养液(A.B.)和三种不同试剂(Aa、Ba、Bb),对解冻牛精子获能(capacitation)。在38.5℃和相对湿度为100%的5%CO_2箱中进行成熟、受精、发育培养... 自屠宰场获得150头淘汰黑白花奶牛和19头黄牛的卵巢,取得优、良级卵母细胞2060枚,采用两种培养液(A.B.)和三种不同试剂(Aa、Ba、Bb),对解冻牛精子获能(capacitation)。在38.5℃和相对湿度为100%的5%CO_2箱中进行成熟、受精、发育培养至196小时,其结果表明A液所获得的效果优于B液,但差异不显著;Aa试剂获能优于Bb,差异显著。共获得桑椹胚和囊胚58枚、非手术移植10头牛16次,三头妊娠,其中二头受体在妊娠二月半月后返情,外阴流血,确认为胚胎早期死亡,一头受体妊娠产犊,于1990年4月10日产公犊1头,体长87公分、身高78公分、体重29公斤、妊娠284天,正常分娩。(移植天为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体外受精 体外发育
下载PDF
Krüppel样因子4在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秀 李方正 +3 位作者 郇延军 高霞 姜忠玲 宋学雄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讨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MSCs)成脂分化过程中Krüppel样因子4(KLF4)的表达模式。方法采用F3代以上猪AMSCs进行成脂诱导分化,用油红O染色提取法检测成脂分化程度,用RT-PCR和Realtime PCR检测KLF4的表达模式。结果猪AMSCs成脂... 目的探讨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MSCs)成脂分化过程中Krüppel样因子4(KLF4)的表达模式。方法采用F3代以上猪AMSCs进行成脂诱导分化,用油红O染色提取法检测成脂分化程度,用RT-PCR和Realtime PCR检测KLF4的表达模式。结果猪AMSCs成脂诱导分化,诱导3 d开始出现脂肪滴,诱导10 d时成脂分化率达60%;RT-PCR检测,在诱导分化2、4、8、12和16 d时都能检测出KLF4的表达;经Real-time PCR检测,上述各诱导分化时间点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6657±0.2269、2.6790±0.0524、2.6293±0.0280、2.3633±0.1568和2.6146±0.1575倍。这些结果表明,KLF4的表达在猪AMSCs成脂诱导分化的第2天就有显著上调,表达高峰出现在成脂分化的第4天,此后持续高表达。结论在猪AMSCs成脂分化过程中,从早期到晚期,KLF4发挥持续性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Krüppel样因子4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猪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体外受精过程中皮质颗粒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信志 宋学雄 +2 位作者 岳奎忠 谭景和 杨庆章 《解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5-358,I013,共4页
目的 研究猪皮质颗粒在体外成熟及体外受精过程中的变化 ,以及皮质颗粒与多精受精的关系。 方法 用异硫氰荧光素联接的花生四烯酸 (FITC- PNA)标记体外成熟不同时间及体外受精不同时间皮质颗粒。 结果 皮质颗粒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 目的 研究猪皮质颗粒在体外成熟及体外受精过程中的变化 ,以及皮质颗粒与多精受精的关系。 方法 用异硫氰荧光素联接的花生四烯酸 (FITC- PNA)标记体外成熟不同时间及体外受精不同时间皮质颗粒。 结果 皮质颗粒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逐渐由皮质部向卵质膜下迁移 ,并在质膜下排布成单层。体外成熟过程中所排出的第 1极体也被 FITC- PNA所标记 ,说明第 1极体中含有皮质颗粒。在对不同体外成熟时间的卵母细胞进行授精时发现 ,皮质颗粒的释放速度与体外成熟时间呈正比例关系。为进一步证实皮质颗粒的排放速度与多精受精之间的关系 ,还进行了精子穿透实验。结果显示 ,体外成熟 48h的卵母细胞其多精受精率为 73% ,比体外成熟36 h(83% )、2 4h(80 % )的卵母细胞要低。并且进入卵子的精子数目 (1.7)比后两者 (分别为 3.1和 2 .9)的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成熟 体外受精 皮质颗粒 卵巢母细胞
下载PDF
昆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条件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俊新 宋学雄 +1 位作者 孙旺吾 唐元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9-44,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影响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MEF)分离培养的因素,建立有效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培养体系,为构建饲养层细胞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细胞核供体建立平台。本研究用组织细胞培养液DMEM作为基础培养液,观... 本研究旨在探索影响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MEF)分离培养的因素,建立有效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培养体系,为构建饲养层细胞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细胞核供体建立平台。本研究用组织细胞培养液DMEM作为基础培养液,观察了不同胎龄、不同血清浓度及不同胰蛋白酶作用时间等因素对MEF分离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所进行的4个胎龄8.5、10.5、12.5、14.5d的比较试验中,原代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的最适胎龄为12.5d,细胞贴壁迅速,12h已完全贴壁,增殖速度快;在所进行的不同时间5、10、15、30min的胰蛋白酶消化中,最佳时间为5~10min;在所进行的5个血清浓度7%、9%、10%、11%、13%的比较试验中,添加11%胎牛血清浓度培养效果最佳,从3~5代增殖倍数稳定在1.35左右,传代时间也相对较长。以上结果表明,采用12.5d胎鼠,胰蛋白酶消化5~10min,在含有11%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MEF细胞时,原代和传代效果最好,传代至第3~5代时细胞生长增殖最旺盛,处于对数分裂期,适宜作为饲养层细胞与体细胞核移植细胞核供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胚胎成纤维细胞 分离培养
下载PDF
3ds max在动物解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方正 刘春英 +2 位作者 姜忠玲 尹洪仙 宋学雄 《农业网络信息》 2007年第2期26-28,共3页
动物解剖学是形态学科学,用三维模型、动画的方式将动物器官呈现给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能加深其对动物器官结构的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本文结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中的体会探讨了3ds max在动物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3ds MAX 解剖学 动画制作
下载PDF
鸵鸟精子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燕博 李方正 +3 位作者 谭金山 宋学雄 董武子 吉亚杰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198-202,共5页
为了丰富鸵鸟精子的形态资料和为提高鸵鸟的人工授精技术提供参考,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鸵鸟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且与其它非雀形目鸟类以及哺乳动物的精子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鸵鸟精子呈细长的圆柱状,分为头部、颈段、... 为了丰富鸵鸟精子的形态资料和为提高鸵鸟的人工授精技术提供参考,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鸵鸟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且与其它非雀形目鸟类以及哺乳动物的精子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鸵鸟精子呈细长的圆柱状,分为头部、颈段、中段、尾段、末段,其结构与美洲鸵和Tinamou精子相似。鸵鸟精子头部由顶体和精子核组成,精子核中有一条顶体刺。鸵鸟精子没有明显的颈部。中段的外周环绕着线粒体鞘。主段的中央为轴丝,轴丝外周有纤维鞘。鸵鸟精子的超微结构与美洲鸵和tinamou相似,但是与其它非雀形目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精子有很大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鸵鸟 精子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抗猪瘟病毒基因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旺吾 曹俊新 宋学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8-93,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脂质体介导抗猪瘟病毒基因重组质粒PGPUG/GFP/Neo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条件,为构建疾病模型动物及抗猪瘟病毒转基因猪提供技术平台。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将培养至3~5代的胚胎儿成纤... 本研究旨在探索脂质体介导抗猪瘟病毒基因重组质粒PGPUG/GFP/Neo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条件,为构建疾病模型动物及抗猪瘟病毒转基因猪提供技术平台。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将培养至3~5代的胚胎儿成纤维细胞,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抗猪瘟病毒基因重组质粒PGPUG/GFP/Neo。结果显示,在所选用的不同浓度脂质体和重组质粒,以及不同转染时间的组合中,2μL脂质体介导1.5μg重组质粒,转染6h时可获得19%的转染效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剂量和时间组合(P<0.01)。这些结果表明,脂质体、重组质粒及转染时间的优化组合,能有效介导抗猪瘟病毒基因重组质粒PGPUG/GFP/Neo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胚胎成纤维细胞 脂质体 转染 抗猪瘟病毒基因
下载PDF
山羊卵子发育、受精和老化过程的电镜组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景和 宋学雄 +1 位作者 杨增明 秦鹏春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39-247,共9页
应用改良柠檬酸铅法、Tris-Malcate法和Dermer氏保存磷脂的固定方法,分别研究了山羊卵母细胞发育、受精和老化过程中硷性磷酸酶(Alpase)、酸性磷酸酶(Acpase)和磷脂的超微结构定位和含量。结果表明,a.碱性磷酸酶主要定位于MV.卵皮质和... 应用改良柠檬酸铅法、Tris-Malcate法和Dermer氏保存磷脂的固定方法,分别研究了山羊卵母细胞发育、受精和老化过程中硷性磷酸酶(Alpase)、酸性磷酸酶(Acpase)和磷脂的超微结构定位和含量。结果表明,a.碱性磷酸酶主要定位于MV.卵皮质和伸入到卵母细胞内的颗粒细胞突起上;生长卵母细胞的硷性酸酶活性很强,排卵后活性减弱,受精卵中无Alpase活性。b.排卵24小时后卵母细胞内开始出现Acpase阳性的髓样小体,并随卵老化而逐渐增多。c.卵母细胞脂滴内磷脂含量很少,且恒定;MV、ZP、质膜和Mi上都含有许多磷脂;生长卵母细胞MV和质膜上磷脂多,排卵后减少;受精卵质膜和Mi膜上磷脂明显增多。文中讨论了酶和磷脂变化与卵母细胞生理状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卵子 卵母细胞 受精 电镜组化
下载PDF
兔胎儿肝脏发育及造血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18
作者 孙东兴 吴丹丹 +2 位作者 姜忠玲 李方正 宋学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19,J0001,共4页
为阐明兔胎儿肝脏发育与造血作用的组织学特征,用4组兔胎儿(平均体长分别为1.9、2.75、4.7 cm和10.35cm)肝脏,经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在1.9 cm组,肝实质已形成几个初级中央静脉,细胞索细胞密度稀疏,索内细胞以卵... 为阐明兔胎儿肝脏发育与造血作用的组织学特征,用4组兔胎儿(平均体长分别为1.9、2.75、4.7 cm和10.35cm)肝脏,经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在1.9 cm组,肝实质已形成几个初级中央静脉,细胞索细胞密度稀疏,索内细胞以卵圆样细胞为主,散在少量多边形细胞,在细胞索间隙充满含有核幼红细胞的造血灶;在2.75cm组,中央静脉增多,肝细胞索细胞密集,窦状隙内以无核红细胞为主,有核幼红细胞减少;在4.7 cm组,中央静脉内皮细胞连续完整,肝细胞索多边形细胞增多,卵圆样细胞减少,索间隙变窄,含有成熟的有核红细胞,造血灶消失;在10.35 cm组,肝细胞索以多边形细胞为主,分散有少量的卵圆样细胞。这些结果表明,1.9 cm胎儿组是肝脏造血作用旺盛时期,2.75 cm胎儿肝脏造血作用减弱,而4.7 cm胎儿已无造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肝脏 发育 造血作用 形态学
下载PDF
P450芳香化酶活性调控对小鼠睾丸和附睾发育及精子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楚宁宁 薛青光 +2 位作者 孙旺吾 曹俊新 宋学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204-14206,共3页
[目的]探索P450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调控内源性雌激素合成,对小鼠睾丸和附睾发育及精子发生产生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分为0.001、0.002、0.004、0.006、0.008、0.010 mg/kg来曲唑剂量... [目的]探索P450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调控内源性雌激素合成,对小鼠睾丸和附睾发育及精子发生产生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分为0.001、0.002、0.004、0.006、0.008、0.010 mg/kg来曲唑剂量组,连续灌服3 d,在停药后的第9、15和30天检测小鼠睾丸和附睾的发育及精子的发生情况。[结果]①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增长率无显著差异;②0.010 mg/kg来曲唑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灌服后的第15天睾丸系数显著减少(P<0.05),其他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③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附睾系数无显著差异;④在第15和30天,0.006~0.010 mg/kg来曲唑组与对照组比较,精子密度显著减少(P<0.05),其他各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使用的来曲唑浓度,对小鼠体重增长率及睾丸和附睾的发育率无显著影响或影响很小,但是超过0.006 mg/kg浓度时抑制精子的发生,说明一定程度抑制P450芳香化酶的活性,降低内源性雌激素合成,能够直接影响精子的发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睾丸 附睾 精子发生 P450芳香化酶 来曲唑
下载PDF
兔胎儿后肾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田田 周婧 +1 位作者 刘京霞 宋学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20,I0002,共4页
为阐明兔胎儿肾脏发育的组织学特征,采集四组比利时兔胎儿(平均体长1.9、2.75、4.7 cm和10.35 cm)肾脏,经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肾脏发育变化。结果显示:胎儿体长1.9 cm组肾脏呈果蝇卵型,在肾脏中央可见积聚的5个初级肾小体,远端小管... 为阐明兔胎儿肾脏发育的组织学特征,采集四组比利时兔胎儿(平均体长1.9、2.75、4.7 cm和10.35 cm)肾脏,经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肾脏发育变化。结果显示:胎儿体长1.9 cm组肾脏呈果蝇卵型,在肾脏中央可见积聚的5个初级肾小体,远端小管位于其背后方,近端小管位于肾周边;胎儿体长2.75 cm组皮髓质已分化,皮质深层含第1代肾小体,皮质浅层含有分支的输尿管芽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肾小体;胎儿体长4.7 cm组皮质增厚,含第1-3代肾小体,浅层皮质类似2.75 cm组;胎儿体长10.35 cm组皮质进一步增厚,含1-7代肾小体,皮质浅层已无输尿管芽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肾小体,肾椎体和髓放线明显,肾乳头细长。这些结果表明,兔胎儿肾单位的发育是经输尿管芽的分支,从后肾中央起始向外推移,在皮质浅层大量形成肾单位,到临近出生时肾单位生成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肾脏 发育 组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