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加强中国石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被引量:23
1
作者 宋少洁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26,共2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石油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以使石油企业认识并了解财务风险的成因。通过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将由财务风险产生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以实现公司价值最... 本文通过对中国石油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以使石油企业认识并了解财务风险的成因。通过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将由财务风险产生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以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风险 利率风险 风险衡量 金融工具
下载PDF
以“四个引路人”精神指引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2
作者 王婷 宋少洁 +4 位作者 彭剑飞 王鑫 史国良 毛洪钧 冯银厂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2期170-173,共4页
环境工程教育旨在着眼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伴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培养能够利用系统的环境保护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环境工程问题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教师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以“四个引路人”精神为指引,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推进... 环境工程教育旨在着眼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伴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培养能够利用系统的环境保护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环境工程问题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教师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以“四个引路人”精神为指引,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是育人的根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夯实专业知识基础,提升专业理论素养,是环保事业的基石;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激发创新活力,是科技制胜的关键;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服务国家需求,厚植爱国报国情怀,是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通过以“四个引路人”精神为指引,探索培养“有知识、会创新、懂实践、为家国”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育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引路人 环境工程 课程思政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提高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核心竞争力之研究
3
作者 宋少洁 《金融经济》 2007年第24期72-73,共2页
本文从核心竟争力的概述,分析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现状,提出了从分析理念、战略联盟、信息建设提升途径方面对提高国际事业公司的核心竟争力进行了初步的建议。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创新理念 战略联盟 信息建设
下载PDF
银行利率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4
作者 张建刚 谢西兰 宋少洁 《现代商业》 2010年第24期14-14,共1页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经营业务,存贷款之间的利率差额构成了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利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对商业银行的收入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经营风险。近年来我国出现的...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经营业务,存贷款之间的利率差额构成了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利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对商业银行的收入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经营风险。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利率市场化趋势对商业银行即是机遇,又是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利润 商业银行 影响
下载PDF
硝酸奥昔康唑的合成工艺改进
5
作者 李硕 刘薇 +2 位作者 李婵 宋少洁 郭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3,97,共4页
以1,3-二氯苯为起始原料,经过傅克酰基化、N-烃基化、肟化得到(Z)-2-(1H-咪唑基)-1-(2,4-二氯苯基)乙酮肟(Ⅲ),中间体Ⅲ再与2,4-二氯氯苄反应,最后与硝酸成盐得到最终产物硝酸奥昔康唑(Ⅰ)。该工艺过程在N-烃基化和肟化时采... 以1,3-二氯苯为起始原料,经过傅克酰基化、N-烃基化、肟化得到(Z)-2-(1H-咪唑基)-1-(2,4-二氯苯基)乙酮肟(Ⅲ),中间体Ⅲ再与2,4-二氯氯苄反应,最后与硝酸成盐得到最终产物硝酸奥昔康唑(Ⅰ)。该工艺过程在N-烃基化和肟化时采用"一釜法"合成,同时对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与原有工艺相比,优化后的工艺路线简化了操作,并且使硝酸奥昔康唑的总收率由41.8%提高到70.8%,纯度达99.9%(HPLC测得),产物结构经IR、^1HNMR及HRMS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奥昔康唑 抗真菌药 1 3-二氯苯 医药原料
下载PDF
北京市典型道路交通环境细颗粒物元素组成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39
6
作者 宋少洁 吴烨 +2 位作者 蒋靖坤 杨柳 郝吉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3,共8页
对北京市典型道路交通环境中不同粒径段(0.2~0.5μm、0.5~1.0μm和1.0~2.5μm)的细颗粒物进行了采样分析,在2008—2009年期间5个阶段内共采集了198个细颗粒物样品.通过XRF分析得到细颗粒物中Al、Na、Mg、K、Ca、Si、S、Cl、Fe、Mn、T... 对北京市典型道路交通环境中不同粒径段(0.2~0.5μm、0.5~1.0μm和1.0~2.5μm)的细颗粒物进行了采样分析,在2008—2009年期间5个阶段内共采集了198个细颗粒物样品.通过XRF分析得到细颗粒物中Al、Na、Mg、K、Ca、Si、S、Cl、Fe、Mn、Ti、Cu、Zn、As、Br和Pb16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含量较高的元素有S、K、Fe、Cl、Si、Ca和Zn,占测试元素总浓度的90%以上.应用富集因子法将元素分为地壳元素、双重元素和污染元素三类.应用因子分析法分离出两个主要因子,因子1主要与地壳元素和双重元素相关,可归于扬尘源的贡献;因子2主要与污染元素相关,可能来自机动车、燃煤、生物质燃烧和工业等排放源.人为源对小粒径(0.2~0.5μm)颗粒物的贡献较大,而地壳源的贡献更集中于大粒径段(1.0~2.5μm).多数地壳元素和双重元素在夏季和冬季均随粒径的增大而富集,且冬季浓度较高,而多数污染元素的分布形态存在季节差异.Br、As和Pb夏季在0.5~1.0μm出现峰值,而冬季在0.2~0.5μm出现峰值.冬季因采暖增加的煤和生物质的燃烧造成部分元素浓度在0.2~0.5μm有显著增加.云层内部的硫酸盐生成过程可能是夏季S元素在0.5~1.0μm出现峰值的原因.通过奥运时期与非奥运时期元素浓度和分布的比较,发现奥运时期交通源临时控制措施对机动车排放和道路扬尘均有显著的削减作用,削减率分别为53%和63%,且随粒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环境 北京奥运会 细颗粒物 元素 富集因子 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交通状况下道路边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30
7
作者 杨柳 吴烨 +1 位作者 宋少洁 郝吉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4-700,共7页
研究了不同交通状况下北京交通环境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的污染特征.应用扫描电迁移率颗粒粒径谱仪(SMPS)测定了2009年8月常规交通状况和2008年8月奥运交通状况下北四环道路边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分析了数浓度的粒径分布特征及其逐时变化规... 研究了不同交通状况下北京交通环境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的污染特征.应用扫描电迁移率颗粒粒径谱仪(SMPS)测定了2009年8月常规交通状况和2008年8月奥运交通状况下北四环道路边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分析了数浓度的粒径分布特征及其逐时变化规律,目的为辨析交通流改变对交通环境中颗粒物数浓度的影响.常规交通状况下道路边超细颗粒物(10~100nm)和10~478 nm颗粒物总粒数浓度分别为(1.15±0.49)×104个.cm-3、(1.61±0.57)×104个.cm-3,奥运交通状况下分别下降到(0.55±0.14)×104个.cm-3、(1.21±0.24)×104个.cm-3,不同粒径段中超细颗粒物数浓度降幅最高,为52.2%.常规交通状况下道路边大气中颗粒物粒数浓度呈双峰分布,峰值粒径依次为22.5 nm和113.0 nm.奥运期间由于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和黄标车禁行等措施的实施,22.5 nm处颗粒物数浓度峰值消失.粒径分布逐时变化显示,常规交通状况下00:00~04:00柴油车流量高峰、11:00~13:00高温强光照和17:00~20:00交通晚高峰这3个时段内超细颗粒物数浓度较高;而奥运期间受到交通流量下降、平均车速提高等因素影响,道路边颗粒物数浓度粒径分布逐时变化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颗粒物 数浓度 粒径分布 交通环境 交通流
原文传递
北京典型道路交通环境机动车黑碳排放与浓度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严晗 吴烨 +3 位作者 张少君 宋少洁 傅立新 郝吉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91-1899,共9页
本研究对2009年北京市典型道路(北四环中路西段)进行实际交通流监测和调研,分析了总车流量、车型构成和平均速度的日变化规律.应用北京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EMBEV模型)和颗粒物黑碳排放的研究数据,计算该路段的黑碳平均排放因子和排放强... 本研究对2009年北京市典型道路(北四环中路西段)进行实际交通流监测和调研,分析了总车流量、车型构成和平均速度的日变化规律.应用北京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EMBEV模型)和颗粒物黑碳排放的研究数据,计算该路段的黑碳平均排放因子和排放强度.根据同期观测的气象数据,应用AERMOD模型对道路黑碳排放进行了扩散模拟,并根据城市背景站点和道路边站点的监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该路段黑碳平均排放因子与重型柴油车在总车流中所占比例呈现出极强的相关性,由于北京市实行货车区域限行制度,日间时段总车流的平均黑碳排放因子为(9.3±1.2)mg·km-1·veh-1,而夜间时段上升至(29.5±11.1)mg·km-1·veh-1.全天时均黑碳排放强度为17.9~115.3g·km-1·h-1,其中早(7:00—9:00)晚(17:00—19:00)高峰时段的黑碳排放强度分别为(106.1±13.0)g·km-1·h-1和(102.6±6.2)g·km-1·h-1.基于同期监测数据验证,AERMOD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模拟时段的道路黑碳排放对道路边监测点的平均浓度贡献为(2.8±3.5)μg·m-3.由于局地气象条件差异,日间和夜间的机动车排放对道路边黑碳的模拟浓度存在显著差异.日间时段,小型客车排放对道路边站点的黑碳浓度贡献最高,达(1.07±1.57)μg·m-3;其次为公交车,达(0.58±0.85)μg·m-3.夜间时段货车比例明显上升,其黑碳排放占主导地位,贡献浓度(2.44±2.31)μ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交通流 机动车 排放因子 AERMOD模型
原文传递
奥运期间北京交通环境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柳 吴烨 +4 位作者 郑轩 陈素华 宋少洁 庄子威 郝吉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44-1153,共10页
采用GC/MS测定了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施期间(2008年8月)及非奥运时段(2008年6月、2009年8月)北京市北四环道路边PM2.5中12种优控PAHs含量,并应用特征化合物比值法对PAHs来源进行了识别.研究表明,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施期间PAH... 采用GC/MS测定了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施期间(2008年8月)及非奥运时段(2008年6月、2009年8月)北京市北四环道路边PM2.5中12种优控PAHs含量,并应用特征化合物比值法对PAHs来源进行了识别.研究表明,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施期间PAHs总浓度平均为4.77 n.gm-3,较非奥运时段下降了59%,已接近国外大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水平.两个时段PAHs环数分配均为5~6环〉4环〉3环,但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施期间由于柴油车尾气、燃煤烟尘和道路扬尘的严格控制,4环PAHs浓度显著下降.昼夜变化分析表明,非奥运时段表征汽油车尾气特征的PAHs浓度白天高于夜间,表征柴油车尾气特征的PAHs浓度则为夜间高于白天;而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施期间这两类PAHs浓度的昼夜差异均不如非奥运时段明显.源识别结果显示,非奥运时段PM2.5中PAHs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排放,兼有燃煤和生物质燃烧;而奥运控制时段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贡献被削弱,呈现出石油和燃煤源混合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细颗粒物 北京奥运 交通环境
原文传递
北京道路交通环境亚微米颗粒物元素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佳琦 吴烨 +3 位作者 宋少洁 郑轩 王悦 郝吉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5,共7页
于2011年12月和2012年8月对北京北四环道路交通环境中亚微米颗粒物(PM1)进行了采样,并对PM1的质量浓度、元素组成及主要来源进行了分析.夏季非灰霾时段PM1日平均浓度为(52.5±29.9)μg·m-3,灰霾时段PM1浓度增加到(154.2±3... 于2011年12月和2012年8月对北京北四环道路交通环境中亚微米颗粒物(PM1)进行了采样,并对PM1的质量浓度、元素组成及主要来源进行了分析.夏季非灰霾时段PM1日平均浓度为(52.5±29.9)μg·m-3,灰霾时段PM1浓度增加到(154.2±36.3)μg·m-3;冬季非灰霾时段PM1日均浓度为(59.6±32.5)μg·m-3.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对颗粒物中元素进行分析,共得到Na、Mg、Al、Si、P、S、Cl、K、Ca、Ti、V、Cr、Mn、Fe、Ni、Cu、Zn、As、Cd、Ba和Pb等21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其中S、Cl、K、Na、Si、Zn、Fe和Ca等8种元素含量较高,占测试元素质量浓度90%以上.污染元素浓度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夏季S元素浓度较高,冬季As、Cl、K、Pb、Mn、V、Cd和P等元素浓度较高.应用富集因子法发现,PM1相对PM2.5能够更好地反映人为源的元素污染特征.应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出PM1的3个元素浓度贡献主成分因子:因子1反映燃煤、交通源排放和生物质燃烧,因子2反映道路及建筑扬尘贡献,因子3反映机动车排放和工业排放.因子1和因子3之和的夏季和冬季贡献比例分别高达46.8%和68.3%,表明来自机动车、燃煤、生物质燃烧等重要人为源对道路交通环境PM1浓度的贡献显著高于其他来源.灰霾期间S、As、Pb等污染元素浓度明显高于非灰霾期间,地壳元素在灰霾期间无明显浓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米颗粒物 交通环境 元素特征 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Daclizumab(Zinbryta)
11
作者 宋少洁 郭春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523-523,共1页
由百健(Biogen)和艾伯维(AbbV ie)合作开发的单抗药物daclizumab于2016年5月27日获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Zinbryta。Zinbryta临床上用于成人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RMS)的治疗,现由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拜耳公司推广上市。
关键词 单抗药物 药物分析 化学分析 多发性硬化症
原文传递
抗真菌药阿巴康唑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婵 宋少洁 +3 位作者 胡煜堃 郭梦笔 苏昕 郭春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合成抗真菌药阿巴康唑并优化其合成工艺。方法以R-乳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酰胺化、羟基保护、格氏反应、亲核取代、Johnson-Corey-Chaykovsky反应、脱保护成盐、脱水环合等7步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2R,3S)-2-(2,4-二氟苯基)-1-(1,2,4-... 目的合成抗真菌药阿巴康唑并优化其合成工艺。方法以R-乳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酰胺化、羟基保护、格氏反应、亲核取代、Johnson-Corey-Chaykovsky反应、脱保护成盐、脱水环合等7步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2R,3S)-2-(2,4-二氟苯基)-1-(1,2,4-三唑-1-基)-2,3-环氧丁烷(12);以4-氯-2-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与甲酰胺环合,得到关键中间体7-氯喹唑啉-4(3H)-酮(14);中间体12和14经亲核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阿巴康唑。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HRMS谱确证,总收率为15.7%(以R-乳酸甲酯计),纯度为99.7%。该合成路线操作简便、原料廉价易得、收率较高,为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巴康唑 抗真菌药 工艺改进
原文传递
基于天津市在线数据评估ISORROPIA-Ⅱ模式结果及气溶胶pH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3
作者 高洁 史旭荣 +3 位作者 卫昱婷 宋少洁 史国良 冯银厂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458-3466,共9页
气溶胶酸性与颗粒物性质及二次颗粒物暴发性增长密切相关.气溶胶pH难以直接测量,通常利用热力学模型进行计算.ISORROPIA-Ⅱ是常用热力学模型之一,包括不同的模式和气溶胶状态(forward和reverse模式,stable和metastable状态),研究表明,... 气溶胶酸性与颗粒物性质及二次颗粒物暴发性增长密切相关.气溶胶pH难以直接测量,通常利用热力学模型进行计算.ISORROPIA-Ⅱ是常用热力学模型之一,包括不同的模式和气溶胶状态(forward和reverse模式,stable和metastable状态),研究表明,选择的模式和相态不同,其计算的pH结果也会有差异.且除模式相态选择外,还存在其他因素也会对模型结果产生影响.为探讨在我国典型城市大气污染特征下,ISORROPIA-Ⅱ合适的模式选择以及模型结果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天津市高时间分辨率在线小时数据,对不同模式和气溶胶状态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forward模式和metastable状态的pH计算结果较为理想.温度升高,pH、气溶胶水含量、半挥发性组分气溶胶相中浓度占比均降低.RH通过影响气溶胶水含量和半挥发性组分浓度影响气溶胶pH值.阳离子浓度升高均会不同程度地导致pH升高、气相中NH3浓度升高及HNO3浓度降低;而阴离子则相反.Ca^2+、SO4^2-、NO^-3和NH4^+对pH影响较大;与SO4^2-相比,NO^-3对pH影响较小;NH4^+对pH的影响存在敏感区,高浓度NH+4不会导致pH持续升高.本研究可提高对ISORROPIA-Ⅱ模拟我国城市大气气溶胶pH的理解,为我国开展pH相关的二次生成机制、半挥发性组分气粒分配和污染控制措施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pH ISORROPIA-Ⅱ模型 模式选择 敏感性分析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