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膜覆盖高粱亩产两千多斤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巨明 杨亮怀 《山西农业科学》 1985年第1期34-34,共1页
经地、县、乡三级验收,定襄县受录乡北庄村范增蜮的1.92亩地膜覆盖高梁平均亩产2,222斤。樊增蜮是县农科所技术员,为了积极引导农民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自己的土地上搞了3.5亩地膜覆盖高粱示范田。分每亩1.5万、1.1万、1万三个密度... 经地、县、乡三级验收,定襄县受录乡北庄村范增蜮的1.92亩地膜覆盖高梁平均亩产2,222斤。樊增蜮是县农科所技术员,为了积极引导农民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自己的土地上搞了3.5亩地膜覆盖高粱示范田。分每亩1.5万、1.1万、1万三个密度。亩产突破2,000斤的,每亩留苗15,190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地膜覆盖 地面覆盖 平均
下载PDF
丰产垄栽培玉米的效应及技术
2
作者 宋巨明 杨完仙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23,共1页
玉米的丰产垄栽培是晋西北丘陵旱地区在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过程中的一种改进种植形式。这种形式适用于早平地小于15°的旱坡地沿等高线起垄覆盖。这种形式的基本耕作方法是在秋深翻春耙耪蓄水保墒的基础上,以100厘米一带。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栽培
下载PDF
一密二追三喷 小麦高产稳产
3
作者 宋巨明 《山西农业科学》 1984年第1期47-47,共1页
1981—1983年,定襄县在小麦生产上采取“一密二追三喷”的综合技术措施,3年平均亩产463斤,比前3年平均增产118斤.一密.窄行匀播,行距由8寸缩小到6寸以下.子多不密,苗多不挤,能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壤养分.据镇安寨大队试验,4寸行距比8寸行... 1981—1983年,定襄县在小麦生产上采取“一密二追三喷”的综合技术措施,3年平均亩产463斤,比前3年平均增产118斤.一密.窄行匀播,行距由8寸缩小到6寸以下.子多不密,苗多不挤,能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壤养分.据镇安寨大队试验,4寸行距比8寸行距总成穗多5—10万穗。往年,定襄县的小麦生产有两大障碍因素,一是越冬死苗,二是后期光照不足,影响灌浆。采用窄行匀播后,解决了这两个问题。1982年,小麦越冬情况不好,死苗率达15—20%,但由于种的密、种的匀,成穗数只比常年少5—7%。加上灌浆好,5.7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450斤.小麦后期光照不足,影响灌浆。198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定襄县 光照 平均 麦类作物 石油助长剂 成穗数
下载PDF
让产权市场为国资重组“穿针引线”
4
作者 宋巨明 《决策》 1997年第7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产权市场 国资重组 国有资产流失 产权转让 有形市场 产权交易市场 交易行为 国有资产重组 存量国有资产 国有企业改革
下载PDF
为农民致富架金桥
5
作者 宋巨明 《学会》 1995年第8期10-10,共1页
为农民致富架金桥忻州地区农学会宋巨明忻州地区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地区。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地区农学会确立了以实施科技项目为先导,以技术承包为主要形式,为农民致富架金桥。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为农民致富架金桥忻州地区农学会宋巨明忻州地区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地区。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地区农学会确立了以实施科技项目为先导,以技术承包为主要形式,为农民致富架金桥。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广大农民希望通过一定的形式,把科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致富 忻州地区 农学会 科技人员 技术承包合同 农业科技工作者 风险抵押制度 贫困地区 卡片制度 服务效果
下载PDF
跳出传统观念求发展
6
作者 宋巨明 田洪泉 武建勇 《农产品加工》 2003年第5期6-7,共2页
关键词 农产品 加工业 发展 企业规模 科技含量 产业化经营 资源整合
下载PDF
荞麦的营养与药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巨明 《食品科技》 CAS 1995年第2期36-36,共1页
荞麦的营养与药用宋巨明荞麦,又名玉麦、三角麦等,属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荞麦起源于中国,我国东北、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西南各地,广泛分布着野生养麦。荞麦分甜养、苦养、翅荞、米养四种,普通栽培的为甜养。荞麦生育期较短... 荞麦的营养与药用宋巨明荞麦,又名玉麦、三角麦等,属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荞麦起源于中国,我国东北、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西南各地,广泛分布着野生养麦。荞麦分甜养、苦养、翅荞、米养四种,普通栽培的为甜养。荞麦生育期较短,春、夏、秋三季皆可播种,逢灾年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营养 药用 食疗方 中医饮食疗法
原文传递
她从田野走来
8
作者 宋巨明 王焕平 《中国农技推广》 1994年第4期21-21,共1页
她从农田走来,从昔日忻口战役的遗址忻口村走来。未御下挂职副村长的职务,又走向新的岗位。她叫张爱萍,是忻州地区植保站的农艺师,也是九三学社的一名社员。1992年地委行署下派干部到农村锻炼,张爱萍来到忻口当了一名副村长。... 她从农田走来,从昔日忻口战役的遗址忻口村走来。未御下挂职副村长的职务,又走向新的岗位。她叫张爱萍,是忻州地区植保站的农艺师,也是九三学社的一名社员。1992年地委行署下派干部到农村锻炼,张爱萍来到忻口当了一名副村长。两年的功夫她已经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忻口 张爱萍 植保站 日光温室 马铃薯脱毒 温室大棚蔬菜 技术指导工作 黄瓜霜霉病 山西省农科院 蔬菜生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