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高密度电荷聚阴离子PVA-g-PAC膜材料的合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良波 康智慧 +2 位作者 孟平蕊 郭连波 宋庆群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48,共3页
采用硝酸铈铵[Ce(Ⅳ)]-聚乙烯醇(PVA)氧化还原体系作引发剂,PVA与丙烯酸(AC)进行接枝共聚,得到了PVA接枝聚丙烯酸共聚物(PVA-g-PAC)。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将PVA-g-PAC钠盐与季... 采用硝酸铈铵[Ce(Ⅳ)]-聚乙烯醇(PVA)氧化还原体系作引发剂,PVA与丙烯酸(AC)进行接枝共聚,得到了PVA接枝聚丙烯酸共聚物(PVA-g-PAC)。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将PVA-g-PAC钠盐与季铵化聚阳离子PVA制备聚离子复合物膜,初步用于乙醇/水渗透汽化膜分离,分离因子α=600~2000、渗透通量J=500~1000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接枝聚丙烯酸(PVA—g—PAC) 聚阴离子电解质 渗透汽化膜
下载PDF
Ce^(4+)引发PVA接枝聚乙烯铵的合成 被引量:4
2
作者 孟平蕊 宋庆群 +2 位作者 李良波 于立娟 刘圣环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5,共4页
采用Ce^(4+)-聚乙烯醇(PVA)氧化还原体系作引发剂,将PVA与丙烯酰胺(AAM)接枝共聚合,得到PVA接枝聚丙烯酰胺共聚物(PVA-g-PAAM),研究了引发剂浓度、m(AAM)/m(PVA)、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接枝共聚合的影响。将PVA-g-PAAM霍夫曼(Hoffman)降解,... 采用Ce^(4+)-聚乙烯醇(PVA)氧化还原体系作引发剂,将PVA与丙烯酰胺(AAM)接枝共聚合,得到PVA接枝聚丙烯酰胺共聚物(PVA-g-PAAM),研究了引发剂浓度、m(AAM)/m(PVA)、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接枝共聚合的影响。将PVA-g-PAAM霍夫曼(Hoffman)降解,得到PVA接枝聚乙烯铵(PVA-g-PVAM),探讨了该自由基接枝的反应机理。所制PVA-g-PVAM的铵盐是一种新型高电荷密度聚阳离子电解质,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与浓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聚乙烯胺 接枝共聚合 聚阳离子电解质 渗透汽化膜分离
下载PDF
QPVA/SMPVA自组装聚离子复合物膜对乙醇中水的渗透汽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平蕊 康智慧 +2 位作者 李良波 宋庆群 董晨光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54-1159,共6页
聚乙烯醇-N,N-二甲基-3-氨基-2-羟基丙基醚的季铵化产物(quaternized PVA-N,N-dimethyl-3-amido-2-hydroxy-propyl ether,简称QPVA)与硫酸单酯化聚乙烯醇(sulphate monoesterified polyvinyl alcohol,简称SMPVA)自组装聚离子复合物(self... 聚乙烯醇-N,N-二甲基-3-氨基-2-羟基丙基醚的季铵化产物(quaternized PVA-N,N-dimethyl-3-amido-2-hydroxy-propyl ether,简称QPVA)与硫酸单酯化聚乙烯醇(sulphate monoesterified polyvinyl alcohol,简称SMPVA)自组装聚离子复合物(self-assembled polyion complex,简称SAPIC),自组装溶液pH=7时,膜在水中的溶胀度最小.SAPIC均质膜在60vol%~90vol%(间隔10%)乙醇中浸泡48h,观察不同浓度乙醇中水在均质膜中的扩散行为.SAPIC均质膜在95%乙醇中浸泡48h,在20~120℃(间隔20℃)下,观察乙醇中水在膜中的汽化行为.应用FTIR技术跟踪两类吸水膜,确认了水和膜内聚离子基的吸收.改变浓度的一维(1D)和二维(2D)FTIR相关分析表明,渗透过程中形成两种状态的水,游离水和缔合水,随乙醇中水的增加游离水优先变化.游离水靠静电作用与膜内聚离子基优先缔合形成缔合水;改变温度的1D-和2D-FTIR显示,汽化过程中也存在两种状态的水,游离水和缔合水,随温度升高游离水优先变化.游离水较缔合水优先挥发,脱离膜与乙醇分离.同时测定了SAPIC复合膜对95%乙醇/水的渗透汽化性能,分离因子870,渗透通量1400g/(m2·h).为SAPIC膜用于乙醇脱水的渗透汽化过程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溶液 聚乙烯醇 自组装复合物膜 傅立叶变换二维红外光谱 渗透汽化
下载PDF
PVA接枝聚乙烯铵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康智慧 于立娟 +2 位作者 刘圣环 宋庆群 孟平蕊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3,共4页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聚乙烯醇(PVA)接枝聚合丙烯酰胺(AM),合成PVA接枝聚丙烯酰胺(PVA-g-PAM),再将其进行Hoffman降解,制备PVA接枝聚乙烯铵(PVA-g-PVAM),得到一种新型高密度电荷聚阳离子膜材料。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PVA-g-PAM和PVA-g-P...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聚乙烯醇(PVA)接枝聚合丙烯酰胺(AM),合成PVA接枝聚丙烯酰胺(PVA-g-PAM),再将其进行Hoffman降解,制备PVA接枝聚乙烯铵(PVA-g-PVAM),得到一种新型高密度电荷聚阳离子膜材料。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PVA-g-PAM和PVA-g-PVAM的化学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PVA-g-PVAM膜表面形态,测定PVA-g-PVAM的热稳定性及水溶液的电导率。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条件75℃,3 h,c(AM)=6.75 mol/L,c(K2S2O8)=0.08 mol/L时,接枝率最高达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接枝聚乙烯铵 聚阳离子电解质 接枝聚合 霍夫曼降解
下载PDF
塑料水管中挥发性有机物的迁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孟平蕊 康智慧 +2 位作者 李良波 宋庆群 董晨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2-85,共4页
介绍了高密度聚乙烯管(PE-HD)、交联聚乙烯管(PE-X)和硬质聚氯乙烯管(PVC-U)中的挥发性有机成分向水中的迁移测定研究。PE-HD 中主要的迁移成分是2,4-二-间-丁基-苯酚(2,4-DTBP),是酚类抗氧化剂的降解产物,除此之外降解产物还有酯、乙... 介绍了高密度聚乙烯管(PE-HD)、交联聚乙烯管(PE-X)和硬质聚氯乙烯管(PVC-U)中的挥发性有机成分向水中的迁移测定研究。PE-HD 中主要的迁移成分是2,4-二-间-丁基-苯酚(2,4-DTBP),是酚类抗氧化剂的降解产物,除此之外降解产物还有酯、乙醛、酮、芳香烃和萜类化合物。根据塑料管接触水的极限臭味值(TON)估测,在测试的7种 PE-HD 管材中有5种 PE-HD 管的 TON≥4;2种≤4。PE-HD 管释放到水中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总量基本恒定;PEX 管迁移实验显示大量的 VOC 迁移到水中(TON≥5),其中一些迁移的 VOC 成分不确定;HPVC 管向水中迁移的挥发性物质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水管 挥发性有机物 迁移
下载PDF
汽柴油质量中的问题与优化方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庆群 《当代化工研究》 2019年第12期19-20,共2页
经济发展呈现出可喜的状态,但是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是一把双刃剑.优点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几乎人人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小康生活成为人们的奋斗目标,但是缺点为生态环境被破坏,资源短缺等等,目前,资源短缺成为人们面临的最为棘... 经济发展呈现出可喜的状态,但是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是一把双刃剑.优点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几乎人人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小康生活成为人们的奋斗目标,但是缺点为生态环境被破坏,资源短缺等等,目前,资源短缺成为人们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其中,汽油以及柴油产品的质量成为人们心里主要关注的对象,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将重点研究汽油以及柴油的质量,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能够做出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柴油质量 存在的问题 优化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