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统一战线的文化探源 被引量:4
1
作者 宋庆贵 张淑娣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6-108,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和合文化 ,由它产生的多元一体、和而不同、民族凝聚力和求同存异等特征与原则 ,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了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并把它们卓有成效地运用于现当代中国各个时期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和合文化 ,由它产生的多元一体、和而不同、民族凝聚力和求同存异等特征与原则 ,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了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并把它们卓有成效地运用于现当代中国各个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中 ,取得了革命与建设的辉煌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统一战线 传统文化 民族凝聚力 求同存异
下载PDF
“一国两制”构想的文化渊源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庆贵 《世纪桥》 1999年第5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一国两制”构想 中华文化 文化渊源 和合精神 中国文化 和合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传统 “和合” 河洛文化
下载PDF
毛泽东成与失的文化渊源
3
作者 宋庆贵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9-91,共3页
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 ,曾是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崇拜者、信奉者。但是到五四运动时期 ,他从主体性上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从而使自己转变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 ,毛泽... 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 ,曾是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崇拜者、信奉者。但是到五四运动时期 ,他从主体性上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从而使自己转变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 ,毛泽东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优秀文化遗产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并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引下 ,通过长期的武装斗争 ,成功地实现了无产阶级社会革命运动。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时发生过重大失误 ,从文化渊源上看 ,是由于他受到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的成与失 文化渊源 继承 超越 局限
下载PDF
论毛泽东技术思想的得失及特征
4
作者 宋庆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4-18,共5页
毛泽东技术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 ,在它的形成与发展中呈现出曲折性和若干历史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年中 ,在毛泽东技术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工业化建设有得有失 ;而在“大跃进”和“文革”十年中 ,“左”的技术观起了主导作用。其... 毛泽东技术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 ,在它的形成与发展中呈现出曲折性和若干历史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年中 ,在毛泽东技术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工业化建设有得有失 ;而在“大跃进”和“文革”十年中 ,“左”的技术观起了主导作用。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过分强调政治挂帅 ,过于迷信群众运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技术思想 技术观特征 利弊分析 群众运动 中国实际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的思路与成效
5
作者 宋庆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9年第2期41-42,共2页
我国自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两课”在高校中的地位一直被肯定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98年4月,中央认真讨论了“两课”的课程设置问题,并通过了教学新方案。这是“两课“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 我国自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两课”在高校中的地位一直被肯定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98年4月,中央认真讨论了“两课”的课程设置问题,并通过了教学新方案。这是“两课“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进一步突出了“两课”的重要地位,对高校理论战线是最高的礼遇和巨大的鼓舞。认真总结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的思路、措施及其成效,对于贯彻中央决定的“两课“教学新方案,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十多年来,高校的“两棵”教学和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和不少好的经验,但是总的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教学新方案 两课 教学效果 课程设置 高校 大学生 改革开放 理论战线 主渠道
下载PDF
“大跃进”运动中的技术革命评析
6
作者 宋庆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9,共4页
在1958—1960年中国“大跃进”运动中,毛泽东对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概念作出的界定。在实施工业“鞍钢宪法”、农业“八字宪法”以及全国“双革四化”运动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其一,技术革命离开... 在1958—1960年中国“大跃进”运动中,毛泽东对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概念作出的界定。在实施工业“鞍钢宪法”、农业“八字宪法”以及全国“双革四化”运动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其一,技术革命离开必要的投资和技术的培训,片面强调群众运动,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其二,把专家排斥在“群众”之外,造成技术开发主体与技术实践主体之间的矛盾,其三,大跃进中的所谓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无非是设计的简单化、小型化以及工艺的省略,并没有增加多少技术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跃进 技术革命 群众运动
下载PDF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技术观及其特征
7
作者 宋庆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5-20,共6页
建国初期(1949. 10—1956. 12),是中国共产党技术观确立与发展的时期。在对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上、技术与人才的关系上、技术与政治的关系上、技术与科学的关系上、对新兴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论断和... 建国初期(1949. 10—1956. 12),是中国共产党技术观确立与发展的时期。在对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上、技术与人才的关系上、技术与政治的关系上、技术与科学的关系上、对新兴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论断和观点,并形成了若干历史特征。这些特征是社会主义类型的技术观、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成为国家技术观的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技术观 技术观特征
下载PDF
220kV电流互感器运行电压下的介质损耗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庆贵 高升云 《黑龙江电力》 CAS 2004年第3期224-225,共2页
阐述了常规的电压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测定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采用电桥原理对运行中电压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进行测定的测量方法以及测试效果。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介质损耗 试验 测定
下载PDF
中国民族精神构建和发展中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庆贵 张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1-92,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社会的中坚,民族的精华,最能体现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并...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社会的中坚,民族的精华,最能体现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并影响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高等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构建 教育的历史 邓小平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国民族 现代民族精神 理性观念 现代价值 科学技术 价值伦理
下载PDF
中华民族精神的系统分析
10
作者 赵清爽 宋庆贵 马云华 《理论前沿》 CSSCI 2000年第8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中华民族精神 意识形态 价值伦理 政治意识 马克思主义
全文增补中
毛泽东成与失的文化渊源
11
作者 宋庆贵 《理论参考》 2002年第3期43-44,共2页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及中国文化造就的一代伟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虽然在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
关键词 毛泽东 无产阶级革命家 民族文化 儒家思想 "五四"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 知识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