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STDA模型的中国水生态足迹及水生态压力评价 被引量:23
1
作者 郝帅 孙才志 宋强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651-4662,共12页
基于水足迹视角,测度了中国31个省份2000—2018年的水生态足迹广度、深度及水生态压力,采用ESTDA框架对其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中国水生态足迹总量呈波动上升态势;水生态承载力波动幅度较大,空间分布格局整体呈... 基于水足迹视角,测度了中国31个省份2000—2018年的水生态足迹广度、深度及水生态压力,采用ESTDA框架对其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中国水生态足迹总量呈波动上升态势;水生态承载力波动幅度较大,空间分布格局整体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逐渐较少的趋势。②水生态足迹广度与水生态承载力呈同步变化趋势,整体上已接近水资源可提供的流量资本上限,各省市水生态足迹深度差异较大。③研究期内,水生态压力指数小于1的区域与水生态足迹深度为1的区域相吻合,水生态压力指数大于1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及西北地区。④LISA时间路径表明,水生态足迹广度、深度及水生态压力的整体空间格局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三者的局部空间结构在空间依赖方向上的稳定性依次加强;空间格局演化的空间整合性呈现水生态足迹深度>水生态压力>水生态足迹广度,空间上,水生态足迹广度正向协同增长省份主要集中于南方省份,而水生态足迹深度和水生态压力正向协同增长区则分布于华北、西北地区;各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及锁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足迹深度 水生态足迹广度 水生态压力 ESTDA LISA时间路径
下载PDF
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承载力及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盖美 宋强敏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8年第6期759-765,共7页
利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并结合耦合协调定量评价辽宁沿海6市2005—2015年海洋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和子系统承载力的时序演变规律与区域的内部差异,分析了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辽宁海洋三元系统承载力总体上由较低向中等承载力方... 利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并结合耦合协调定量评价辽宁沿海6市2005—2015年海洋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和子系统承载力的时序演变规律与区域的内部差异,分析了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辽宁海洋三元系统承载力总体上由较低向中等承载力方向发展,呈持续上升趋势;大连承载力处于较高阶段,营口、盘锦呈中等水平,而丹东、锦州、葫芦岛三元复合系统承载力水平较低;海洋三元系统11年总体协调由较低耦合水平向中高度耦合水平迈进,6市耦合协调度的排序为:大连>盘锦>营口>葫芦岛>锦州>丹东;预测未来4年内,海洋三元系统总体协调度上升空间不大,基本保持在中等协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环境经济 承载力 可变模糊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基于非期望超效率模型的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生态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宋强敏 孙才志 盖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8-518,共11页
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超效率的SBM模型测算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生态效率值,结合Malmquist指数模型方法定量刻画效率动态演化特征,并通过VAR对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海洋生态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地区差... 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超效率的SBM模型测算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生态效率值,结合Malmquist指数模型方法定量刻画效率动态演化特征,并通过VAR对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海洋生态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地区差异明显,盘锦市属于效率值较高城市,大连、葫芦岛市生态效率由低效率水平向高效率水平提升,营口、丹东两市效率值上升幅度相对较小,由较低效率水平向中等效率水平转变,锦州市生态效率由效率相对无效上升至较低效率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几个城市;(2)动态分析来看,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海洋生态效率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技术效率并未发挥出显著作用,技术进步变化是效率值增长的主要动力;(3)海洋产业结构对效率的扰动以正向促进为主,海洋科技水平对海洋生态效率的扰动在正负响应之间波动,环境政策规制对海洋生态效率的响应存在一定滞后期,但产生的是正向推动作用和持续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期望产出 海洋生态效率 SBM模型 VAR模型
下载PDF
中国能源-粮食生产对水资源竞争的关系——基于水足迹的视角 被引量:22
4
作者 郝帅 孙才志 宋强敏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65-1581,共17页
通过对水-能源-粮食系统的定量分析,能更好的探究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对提高区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水足迹视角探讨了1990—2017年中国31个地区能源-粮食生产对水资源的竞争关系,并借助ESTDA... 通过对水-能源-粮食系统的定量分析,能更好的探究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对提高区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水足迹视角探讨了1990—2017年中国31个地区能源-粮食生产对水资源的竞争关系,并借助ESTDA模型框架对其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化石能源水足迹的时间演变特征可分为缓慢下降-快速上升-平稳下降3个阶段,其中化石能源灰水足迹平均占化石能源水足迹的70%以上;电力水足迹呈持续上升态势,其中电力蓝水足迹平均占电力水足迹的70%以上;粮食蓝水足迹上升幅度明显,平均占农业用水总量的70%以上。②能源-粮食水足迹总量空间分布格局受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影响较大。③时间序列上,中国能源-粮食生产对水资源竞争指数呈逐年上升态势;空间分布上,同时兼顾能源生产与粮食生产的黄河中下游区、东北地区为竞争指数高值集聚区,其余地区竞争指数相对较小。④LISA时间路径分析显示,中国南方地区能源-粮食水资源竞争指数的空间格局的稳定性比北方更强;各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均受局部结构的时空依赖效应影响;竞争指数空间格局变化具有较强的整合性且空间凝聚性较强。⑤能源-粮食生产对水资源的竞争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水-能源-粮食关联 竞争关系 ESTDA模型 时空分析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