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传导性失语复述能力的fMRI研究
1
作者 杨燕龙 康立清 +4 位作者 刘凤海 宋彦澄 王晓璇 张艳春 卢姗 《中国康复》 2024年第6期357-361,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评估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改善传导性失语患者复述功能的价值并探究其机制。方法:选取16例传导性失语患者(病例组)及18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其rs-fMRI检查的静息态数据进行局...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评估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改善传导性失语患者复述功能的价值并探究其机制。方法:选取16例传导性失语患者(病例组)及18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其rs-fMRI检查的静息态数据进行局部区域一致性分析(ReHo),得到病例组ReHo信号减低脑区,并选择左侧Wernicke区作为感兴趣区,比较病例组tDCS治疗前、后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PACA)复述测验、ReHo及功能连接(FC)的变化;比较病例组(治疗前)与对照组ReHo及FC的差异。结果:病例组较对照组ReHo值增高脑区为右侧中央后回,减低脑区为左侧颞上回、后扣带回及楔前叶;与Wernicke区呈正相关的脑区为左侧顶下缘角回,右侧中央盖、颞上回、中央前、后回,呈负相关的脑区为右侧直回、额中回、顶下缘角回,左侧前扣带回和旁扣带回、背外侧额上回。tDCS治疗后,患者复述能力明显提高(t=10.30,P<0.01);ReHo值增高脑区为左侧内侧额上回及右侧角回,未发现明显减低脑区;与Wernicke区呈正相关的脑区为左侧杏仁核、楔前叶、中央后回及眶部额中回,右侧后扣带回、颞上回;呈负相关的脑区为右侧额下回三角部。结论:tDCS刺激左侧Wernicke区可有效改善传导性失语患者复述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左侧Wernicke区FC模式的转变有关,同时受损功能脑区神经元活性的增高可能对语言的恢复起一定的代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fMRI 经颅直流电刺激 传导性失语 复述
下载PDF
颈动脉易损斑块的MRI研究进展
2
作者 周婷婷 康立清 宋彦澄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7-171,188,共6页
颈动脉易损斑块是引起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重要危险因素,与AIS的发生、进展及复发密切相关。准确评估颈动脉易损斑块对改进AIS的危险分层、指导临床治疗并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MRI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MRI影像... 颈动脉易损斑块是引起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重要危险因素,与AIS的发生、进展及复发密切相关。准确评估颈动脉易损斑块对改进AIS的危险分层、指导临床治疗并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MRI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MRI影像组学与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可在不同方面对颈动脉易损斑块进行评估。本文综述MRI评估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常用技术和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选择针对性措施,预防卒中发生、进展及复发提供更好的影像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斑块 缺血性卒中 磁共振成像 血管壁成像 影像组学 四维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任务态fMRI对脊髓型颈椎病严重程度及手术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宋彦澄 康立清 +2 位作者 申沧海 刘凤海 冯永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341-3346,共6页
背景: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OLD-fMRI)通过检测大脑功能区活动时血流变化而获得脑功能改变的客观信息。以往关于脊髓型颈椎病的任务态fMRI研究能够观察到患者感觉和运动皮质功能的重构。目的:运用任务态fMRI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皮... 背景: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OLD-fMRI)通过检测大脑功能区活动时血流变化而获得脑功能改变的客观信息。以往关于脊髓型颈椎病的任务态fMRI研究能够观察到患者感觉和运动皮质功能的重构。目的:运用任务态fMRI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皮质激活的变化程度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及手术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集行颈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2例(脊髓型颈椎病组)及健康志愿者45名(正常组)。所有对象均行颅脑fMRI扫描,动作任务均为右手对指任务。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患者脊髓功能,术后6个月随访时将JOA评分改善率<50%定义为手术预后不良。结果与结论:①脊髓型颈椎病组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②脊髓型颈椎病组术前左侧中央前回的激活体积值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左侧中央后回的激活体积值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脊髓型颈椎病组术前左侧激活体积比值(中央前回/中央后回)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③术后6个月随访时,脊髓型颈椎病组左侧中央前回的激活体积值较术前显著减低(P<0.05),左侧中央后回的激活体积值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左侧激活体积比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④相关性分析显示左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的激活体积值、激活体积比值与术前JOA评分、术后JOA评分改善率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激活体积比值与术前JOA评分、术后改善率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⑤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术前激活体积比值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界值为3.621;术前JOA评分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51,界值为8;激活体积比值的预测效能高于JOA评分;⑥结果表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任务态fMRI皮质左侧中央前回与中央后回的激活体积比值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JOA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术前激活体积比值可有效预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减压术 外科 功能磁共振 皮质重构 JOA评分
下载PDF
MRI T2WI量化指标评估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申沧海 冯永健 +4 位作者 宋彦澄 刘钢 刘志伟 王玲 戴海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893-2899,共7页
背景:MRI对于胸脊髓病变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能够通过脊髓受压的形态及信号强度变化来评估脊髓受损情况,并且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预后有提示作用。目的:分析MRI T2WI量化指标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预后的评估价值,并建立预后不良... 背景:MRI对于胸脊髓病变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能够通过脊髓受压的形态及信号强度变化来评估脊髓受损情况,并且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预后有提示作用。目的:分析MRI T2WI量化指标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预后的评估价值,并建立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为其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87例行胸椎管后壁切除减压术且完成术后随访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JOA评分改善率将患者分为预后优良组(改善率≥50%)和预后不良组(改善率<50%)。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JOA评分、骨化物Sato分型、脊髓矢状径残余率、脊髓横截面积、脊髓高信号分布、脊髓信号强度比值、高信号范围、胸椎局部后凸角、后凸角矫正度数、减压节段数以及脑脊液漏变化。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预后分析,纪录曲线下面积及预测界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与结论:①预后优良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病程、JOA评分、脊髓矢状径残余率、脊髓横截面积、脊髓信号强度比值、高信号范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各指标预测手术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0.733,0.647,0.715,0.753和0.765,预测界值分别为13个月、4分、29.8%、0.25 cm2、1.593和13.64 mm。病程与脊髓矢状径残余率预测价值较低(ROC曲线下面积<0.7);JOA评分、脊髓横截面积、脊髓信号强度比值与高信号范围具有中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0.7-0.9)。脊髓信号强度比值联合高信号范围预测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JOA评分、脊髓横截面积、脊髓信号强度比值联合高信号范围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并据此建立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90,显著高于JOA评分、脊髓横截面积、脊髓信号强度比值联合高信号范围预测的曲线下面积(P<0.05)。④结果证实,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而言,在MRI量化指标中,脊髓信号强度比值联合高信号范围具有最高的手术预测价值,JOA评分与MRI T2WI量化指标相结合,可更好地预测术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脊柱疾病 胸椎 黄韧带 椎管狭窄 后路减压手术 影像学参数 高信号 影响因素 预后 组织工程
下载PDF
MRI在胆囊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敏 张磊 +5 位作者 董红焕 郭靖 宋彦澄 康立清 卢姗 张夏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4期2113-2116,2121,共5页
目的探讨MRI在胆囊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胆囊癌患者的MRI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MRI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56例中85.37%的患者出现门腔静脉间隙-胰后组淋巴结转移,73.71%的患者出现腹腔动... 目的探讨MRI在胆囊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胆囊癌患者的MRI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MRI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56例中85.37%的患者出现门腔静脉间隙-胰后组淋巴结转移,73.71%的患者出现腹腔动脉干组淋巴结转移,58.54%的患者出现腹主动脉组淋巴结转移,36.59%的患者出现肠系膜血管组淋巴结转移。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3.17%,转移淋巴结分布:门腔静脉-胰后组占37.83%,腹腔干组占30.40%,腹主动脉组占26.35%,肠系膜血管组占12.16%。肠系膜组转移淋巴结短径明显小于门腔静脉间隙-胰后组、腹主动脉组和腹腔动脉干组(P<0.05)。淋巴结转移在MRT1WI图像上呈低信号,在T2WI图像上呈高信号,DWI序列呈明显高信号,ADC值明显减低。结论MRI在判断胆囊癌腹部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淋巴结转移主要分布在门腔间隙-胰后组、腹腔动脉干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淋巴结转移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联合MRCP对胆囊癌及局部组织器官侵犯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孙敏 张磊 +2 位作者 宋彦澄 董红焕 边浩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囊癌及局部组织器官侵犯诊断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132例拟诊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或活检病理确诊,其中胆囊癌114例,胆囊良性肿物18例,患者均MRI、MRCP、...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囊癌及局部组织器官侵犯诊断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132例拟诊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或活检病理确诊,其中胆囊癌114例,胆囊良性肿物18例,患者均MRI、MRCP、多层螺旋CT(MSCT)检查。比较MRI联合MRCP检查、MRI检查、MSCT检查对胆囊癌及局部组织器官侵犯的诊断价值。结果 MRI联合MRCP检查诊断胆囊癌敏感性为96.5%稍高于MRI90.4%、MSCT86.0%(P>0.05);MRI联合MRCP检查诊断胆囊癌特异性为88.9%高于MRI72.2%、MSCT55.6%(P<0.05);MRI联合MRCP检查诊断胆囊癌误诊率为11.1%低于MRI27.8%、MSCT44.4%(P<0.05);MRI联合MRCP检查、MRI检查对胆管受侵、肝脏直接受浸、肝门淋巴结受侵的诊断敏感性分别高于MSCT(P<0.05),MRI联合MRCP检查对上述组织侵犯的诊断敏感性稍高于MRI检查(P>0.05);三组检查方法对胰腺受浸润诊断敏感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联合MRCP检查、MRI检查诊断胆囊癌临床分期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5.6%、93.9%高于MSCT检查79.8%(P<0.05);MRI联合MRCP检查诊断胆囊癌临床分期结果符合率稍高于MRI检查(P>0.05)。结论 MRI联合MRCP对胆囊癌诊断效果佳,其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准确评估肿瘤局部浸润范围,临床分期结果符合率也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MRCP 胆囊癌 局部组织器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1.5T磁共振ADC在舌癌患者病理分级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国策 刘凤海 +3 位作者 王妍 赵梦 宋彦澄 张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5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1.5T磁共振ADC在舌癌患者病理分级中的应用。方法:对2015年1月—2019年12月至我院进行舌癌治疗的患者7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1.5T磁共振检查。比较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的ADC值、有转移灶和无转移灶ADC值、不同病理分期... 目的:观察1.5T磁共振ADC在舌癌患者病理分级中的应用。方法:对2015年1月—2019年12月至我院进行舌癌治疗的患者7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1.5T磁共振检查。比较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的ADC值、有转移灶和无转移灶ADC值、不同病理分期的ADC值。结果:不同分化程度、不同分期以及是否有转移灶的舌癌患者,ADC值均有明显差异(P<0.05),从分化程度上看,高分化癌患者ADC值高于中分化癌和低分化癌,中分化癌患者的ADC值高于低分化(P<0.05)。从分期上看,随着分期的增加,ADC值逐渐降低,两两相比均有差异(P<0.05)。从转移灶上看,有转移灶患者ADC值高于无转移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5T磁共振ADC值对于舌癌患者的病理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是否有转移灶的判断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ADC 舌癌 病理分期 分化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fMRI技术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梗死后图命名障碍患者语言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的影响
8
作者 宋彦澄 康立清 +5 位作者 刘凤海 王晓璇 杨燕龙 孙敏 卢姗 赵梦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不同病程脑梗死后图命名障碍患者语言相关脑区功能连接(FC)的影响,从影像学角度探讨图命名功能的损伤及恢复机制。方法选取28例脑梗死后图命名障碍患者纳入患者组...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不同病程脑梗死后图命名障碍患者语言相关脑区功能连接(FC)的影响,从影像学角度探讨图命名功能的损伤及恢复机制。方法选取28例脑梗死后图命名障碍患者纳入患者组,根据其病程又进一步分为急性期组(共16例)和恢复期组(共12例),同时选取18例中老年志愿者纳入正常对照组。采用tDCS阳极刺激患者左侧外侧裂后部周围区(PPR),每周治疗5 d,治疗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行rs-fMRI检查及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PACA)图命名量表评分,观察患者语言相关脑区的FC变化。结果治疗后急性期组及恢复期组患者PACA图命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正常受试者比较,患者组双侧大脑半球均存在多个脑区与Wernicke区的FC减低,且以优势半球的改变更显著。经tDCS治疗后,发现急性期组及恢复期组患者双侧额颞叶与Wernicke区的FC均显著增强。进一步比较还发现,治疗后急性期组双侧颞枕叶FC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强;而恢复期组治疗前FC增强的左侧颞叶在治疗后FC则明显减低。结论fMRI技术可对脑梗死后图命名障碍患者语言相关脑区的FC变化进行精准、无创评估;tDCS可能通过增强双侧脑半球语言相关脑区(集中于额颞叶部位)与Wernicke区的FC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图命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经颅直流电刺激 脑梗死 失语症 功能连接
原文传递
颅脑fMRI及脊髓弥散张量成像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宋彦澄 康立清 +3 位作者 申沧海 付兰 刘凤海 冯永健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51-656,共6页
目的探讨颅脑fMRI及脊髓弥散张量成像(DTI)量化参数与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术前脊髓功能的相关性及对CSM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CSM患者87例(纳入CSM组)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 目的探讨颅脑fMRI及脊髓弥散张量成像(DTI)量化参数与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术前脊髓功能的相关性及对CSM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CSM患者87例(纳入CSM组)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8例(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均进行fMRI和DTI扫描,对照组于入选时进行fMRI和DTI扫描;所有对象的fMRI动作任务均为右手对指动作.入选CSM患者术后均给予系统康复干预.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系统评估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时将JOA评分改善率<50%的CSM患者视为术后恢复不良.结果术前CSM组左侧中央前回(PrCG)激活体积(VOA)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左侧中央后回(PoCG)VOA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脊髓受压节段FA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发现CSM患者左侧PrCG-VOA值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FA值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术前VOA比值(PrCG/PoCG)、PrCG-VOA、PoCG-VOA及FA值与术前JOA评分、术后JOA评分改善率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发现fMRI及DTI量化参数预测术后恢复不良的效能均显著优于常规MRI参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OA比值与FA值是预测CSM术后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常规MRI比较,颅脑fMRI及脊髓DTI能更好地预测CSM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为科学制订术后康复方案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功能性磁共振 皮质重构 弥散张量成像
原文传递
围手术期高压氧治疗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功能影响的DTI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申沧海 冯永健 +3 位作者 宋彦澄 刘钢 刘志伟 戴海洋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33-837,共5页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介入高压氧治疗对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并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拟接受颈椎后路手术治疗的80例CSM患者分为高压氧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术...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介入高压氧治疗对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并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拟接受颈椎后路手术治疗的80例CSM患者分为高压氧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高压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围手术期高压氧干预。于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情况;同时于上述时间点对2组患者进行脊髓常规MRI及DTI扫描。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时2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并且高压氧组JOA评分[(11.30±1.9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80例CSM患者术前JOA评分与术前脊髓受压节段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入选患者JOA评分与术后脊髓FA、ADC值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随着脊髓损伤程度加重,其FA值逐渐降低,ADC值逐渐升高。术后6个月随访时2组患者受损脊髓FA值均较术前显著升高,ADC值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高压氧组脊髓FA值(0.726±0.087)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ADC值[(1.148±0.079)×10-3 mm2/s]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DTI量化指标能客观显示脊髓微观结构改变,真实反映脊髓病理状态;围手术期高压氧治疗能进一步改善CSM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受损脊髓缺血、缺氧状态、促进脊髓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弥散张量成像
原文传递
高压氧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申沧海 高增升 +2 位作者 王力国 宋彦澄 冯永健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9-230,共2页
肌萎缩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amyotrophy,CSA)是近年来逐渐引起临床关注的一种特殊类型颈椎病,患者以单侧或双侧上肢肌肉萎缩、肌力减弱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有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常见的上肢根性疼痛及感觉功能障碍。... 肌萎缩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amyotrophy,CSA)是近年来逐渐引起临床关注的一种特殊类型颈椎病,患者以单侧或双侧上肢肌肉萎缩、肌力减弱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有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常见的上肢根性疼痛及感觉功能障碍。CSA患者在临床上较少见,多数学者认为颈段脊髓前角或(和)腹侧神经根病变是其主要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肌萎缩型颈椎病 临床表现 对比实验 常规干预基础
原文传递
头针丛刺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后手运动障碍疗效的功能性磁共振评价 被引量:11
12
作者 宋彦澄 康立清 +1 位作者 董红焕 陈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采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观察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经头针丛刺及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治疗前、后其手运动中枢激活体积、激活强度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急性期(发病至入组时间≤3d)脑梗死患者分... 目的采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观察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经头针丛刺及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治疗前、后其手运动中枢激活体积、激活强度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急性期(发病至入组时间≤3d)脑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同时辅以头针丛刺及CIMT治疗,对照组则辅以体针及一般康复治疗。于人院当天及治疗14d后进行fMRI检查,观察其大脑手运动功能区改善情况,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测定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情况。另外本研究同时选取1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单次fMRI检查,观察其相同任务下脑区激活体积与强度,并与患者组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其患肢运动时患侧感觉一运动皮质(SMC)激活体积、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患侧手运动激活对侧SMC体积及激活强度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采用头针丛刺结合C1MT治疗能进一步促进患侧大脑感觉一运动皮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运动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丛刺 强制性运动疗法 功能磁共振 脑梗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