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忠阳绘画作品欣赏
1
作者 宋忠阳 《文史春秋》 2018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宋忠阳,女,壮族,研究生学历,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现为南宁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广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女书画协会常务副主席,广西北部湾书画院书记,中国书画研穷院常务理事,广西书画院签约画家。研习中国工笔画二十余载,初学... 宋忠阳,女,壮族,研究生学历,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现为南宁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广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女书画协会常务副主席,广西北部湾书画院书记,中国书画研穷院常务理事,广西书画院签约画家。研习中国工笔画二十余载,初学师从黄忠祥、园稻林等先生。多年来坚持美术创作,绘画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创作领域涉及中国画、书籍插图、封面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欣赏 绘画 美术家协会 广西北部湾 中国书画 传统文化影响 美术创作
原文传递
基于“土壅木郁”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的病机与治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昺磊 张志明 +3 位作者 宋忠阳 赵海宏 陈露露 刘瑜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通过阐释“土壅木郁”的理论内涵,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中医病机及治法。认为“土壅木郁”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的重要病机。治疗首当抗癌解毒、养正固本以断其源;治疗核心为疏土达木、调和肝脾,强调土壅疏之、木郁达... 通过阐释“土壅木郁”的理论内涵,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中医病机及治法。认为“土壅木郁”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的重要病机。治疗首当抗癌解毒、养正固本以断其源;治疗核心为疏土达木、调和肝脾,强调土壅疏之、木郁达之、运通中焦、和畅气机;治疗关键在于畅达情志、调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肝癌 胃癌 结直肠癌 抑郁 病因病机 土壅木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从“药毒所侵,脏腑虚损”辨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茂福 张志明 +2 位作者 宋忠阳 徐倩 张昺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606-1608,共3页
白细胞减少是化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且临床病机复杂,证候多端,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恢复与治疗。化疗药物进入机体,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又损其气血,伤及脏腑,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发为此病。张志明教授总结其病机多为“药毒所侵,脏腑虚损”,... 白细胞减少是化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且临床病机复杂,证候多端,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恢复与治疗。化疗药物进入机体,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又损其气血,伤及脏腑,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发为此病。张志明教授总结其病机多为“药毒所侵,脏腑虚损”,与肝、脾、肾三脏联系紧密,提出“益气为要、温阳为主、调气为佐”的治则,确立了“健脾补肾,滋养肝血,温阳益气”的治法。现本文从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辨证出发,对其病因病机进行梳理研究,进而阐释治法治则,并附以典型医案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毒所侵 脏腑虚损 益髓生血汤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
下载PDF
基于阳虚阴结理论探讨温阳法辨治恶性肿瘤
4
作者 李赋 王忻 +4 位作者 张志明 黄邦荣 宋忠阳 王功臣 张丽敏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9期60-63,共4页
基于阳虚阴结理论从温阳散寒化痰、温阳益气散结、温阳解郁消积、温阳扶正祛瘀等方面探析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病机,指出恶性肿瘤乃邪盛正虚,阳虚化气不足,阴邪凝积于内,并与痰凝、瘀血、气郁等结合后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故温阳化气,扶正消... 基于阳虚阴结理论从温阳散寒化痰、温阳益气散结、温阳解郁消积、温阳扶正祛瘀等方面探析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病机,指出恶性肿瘤乃邪盛正虚,阳虚化气不足,阴邪凝积于内,并与痰凝、瘀血、气郁等结合后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故温阳化气,扶正消积为恶性肿瘤的基本治则,临证辨治恶性肿瘤应始终贯彻温阳益气以化阴,促阳化气以抑阴的温阳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阳虚阴结 温阳法 扶正祛瘀
下载PDF
张志明基于运脾法治疗慢性便秘经验
5
作者 赵海宏 张录梅 +1 位作者 宋忠阳 张志明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1171-1175,共5页
张志明教授认为,慢性便秘病机在于脾失健运,大肠传导失司,糟粕停滞肠道,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肾阳气亏虚,标实为糟粕内停。临证时基于“运脾法”理论,提出脾失健运为慢性便秘的重要病机,分析脾主运化生理功能和病理机制的关联性,探... 张志明教授认为,慢性便秘病机在于脾失健运,大肠传导失司,糟粕停滞肠道,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肾阳气亏虚,标实为糟粕内停。临证时基于“运脾法”理论,提出脾失健运为慢性便秘的重要病机,分析脾主运化生理功能和病理机制的关联性,探究运脾法的内涵及脾失健运与慢性便秘之间的关系。基于“运脾法”治疗本病,常用“温阳助运”“理气助运”等治疗方法,重在恢复脾胃运化之职,使脾胃调和、脾运复健,从而达到传导正常,便秘自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运脾法 病机 名医经验 张志明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昺磊 张志明 +2 位作者 宋忠阳 朱鹏 张录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1期3055-3061,共7页
伊立替康(CPT-11)作为一种喜树碱衍生物,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广泛应用,但其易因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迟发性腹泻,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问题。目前,现代医学总体上尚无治疗CPT-11所致的迟发性腹泻的特效... 伊立替康(CPT-11)作为一种喜树碱衍生物,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广泛应用,但其易因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迟发性腹泻,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问题。目前,现代医学总体上尚无治疗CPT-11所致的迟发性腹泻的特效药物和手段,而中医药注重整体调节、辨证论治、治未病,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方式的作用特点,在治疗腹泻方面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兹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进行梳理总结后发现,中医药防治CPT-11所致迟发性腹泻疗效突出、优势明显,中药单体、中药复方、针灸均可通过调节多种机制而发挥对迟发性腹泻的防治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故本文通过对中医药防治CPT-11所致迟发性腹泻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改善CPT-11化疗不良反应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迟发性腹泻 中医药
下载PDF
张志明教授应用丹栀逍遥散治疗失眠症经验总结
7
作者 郝国雄 宋忠阳 +4 位作者 朱鹏 徐倩 张录梅 刘瑜 张志明(指导)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2期29-32,共4页
张志明教授认为肝之疏泄失调,以致魂不能藏于肝,阳气动而不静,神不潜藏而发生不寐。强调临证中应辨病识机,从机论治;剖析方证,知其所宜;针对肝郁型失眠患者,应用丹栀逍遥散为主方治疗时应灵活辨治,随证加减,同时配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张志明教授认为肝之疏泄失调,以致魂不能藏于肝,阳气动而不静,神不潜藏而发生不寐。强调临证中应辨病识机,从机论治;剖析方证,知其所宜;针对肝郁型失眠患者,应用丹栀逍遥散为主方治疗时应灵活辨治,随证加减,同时配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法,则失眠得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丹栀逍遥散 名医经验 张志明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张志明主任医师治疗耳鸣的用药规律
8
作者 冯周利 宋忠阳 +6 位作者 朱鹏 王忻 张昺磊 李爱玉 李赋 张志明(指导)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2期77-81,共5页
目的:挖掘张志明主任医师治疗耳鸣的用药规律,凝练其辨治思路,为指导理论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门诊中药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 目的:挖掘张志明主任医师治疗耳鸣的用药规律,凝练其辨治思路,为指导理论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门诊中药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组方规律。结果:筛选出治疗耳鸣的处方141首,得到高频用药钩藤、炒白术、法半夏、天麻、柴胡、代赭石、川牛膝、川芎,提取出法半夏、炒白术、天麻、钩藤、柴胡、川牛膝、川芎等7味核心药物及28组核心药物组合,推演出5组耳鸣新方。结论:张志明主任医师强调从“清阳不升,风痰瘀阻”论治耳鸣,确立了“周流气血,升举清阳”的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张志明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Cajal间质细胞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欣钰 张志明 +4 位作者 宋忠阳 张录梅 刘叶元 沈雁云 张茂福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70-75,共6页
慢传输型便秘(STC)是功能性便秘的一种类型,其症状特点为结肠动力减弱,消化系统的运转受阻,使得患者的消化过程变得缓慢而不易恢复。随着Cajal间质细胞在STC发病机理上的深入探索,两者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Cajal... 慢传输型便秘(STC)是功能性便秘的一种类型,其症状特点为结肠动力减弱,消化系统的运转受阻,使得患者的消化过程变得缓慢而不易恢复。随着Cajal间质细胞在STC发病机理上的深入探索,两者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Cajal间质细胞和STC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重视,这也促使临床探索更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案,以期为STC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CAJAL间质细胞 慢传输型便秘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甘肃地区60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宋忠阳 雍文兴 +6 位作者 李娟 张利英 王功臣 王庆胜 刘永琦 牛军强 张志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为中医干预和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医证候量表收集甘肃地区60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基本信息、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中医证型,采用描述性分析和聚类...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为中医干预和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医证候量表收集甘肃地区60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基本信息、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中医证型,采用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观察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的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其病机演变规律。结果 60例患者中医临床症状频数高低依次为咳嗽、发热、咳痰、乏力、肌肉酸痛、气短、胸闷憋气、咽痛、咽干、口渴、头痛。舌质主要见淡红舌、红舌和黯红舌;舌苔主要见黄腻苔、白腻苔、薄白苔;脉象主要见滑脉、濡脉、浮脉。中医证型频数高低依次为湿热郁肺证、寒湿犯肺证、湿热并重证、热毒闭肺证、肺脾气虚证、温邪犯肺证、湿毒血瘀证。男性患者以湿热郁肺证、寒湿犯肺证为主,女性患者以寒湿犯肺证、湿热并重证较为常见。20~29岁患者以寒湿犯肺证为主,30~49岁以湿热郁肺证、湿热并重证较多,50~59岁以肺脾气虚证为主。发病时间<3 d者,以寒湿犯肺证多见,3~7 d者以湿热郁肺证、湿热并重证较为多见,>7 d者以热毒闭肺证、肺脾气虚证为主。结论甘肃地区普通型COVID-19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60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中,湿热郁肺证最为常见,其次为寒湿犯肺证、湿热并重证、热毒闭肺证、肺脾气虚证等。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的患者中医证候存在差异性,其病机演变为寒湿向热郁夹湿、热毒进展,后期出现肺脾气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普通型 甘肃地区 中医学 证候规律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常见症中西医结合管理循证实践指南 被引量:11
11
作者 葛龙 秦钰 +31 位作者 宋忠阳 牛军强 尚文茹 薛建军 柏涛 方磊 李海波 李建生 刘华为 刘兰英 刘新瑞 马培锋 石秀娥 汪龙德 王宪波 吴志雄 武蕾 夏文广 徐桐柏 张晓梅 房敏 赵进喜 陈耀龙 李盛华 姚新苗 李秀霞 潘蓓 李艳飞 李美萱 张志明 寄婧 杨克虎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28-40,46,共14页
越来越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进入恢复期,恢复期常见症状的管理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已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相关诊疗规范多为专家共识,且尚无中西医结合管理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本指南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和... 越来越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进入恢复期,恢复期常见症状的管理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已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相关诊疗规范多为专家共识,且尚无中西医结合管理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本指南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和《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成立指南工作组,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人群进行问卷调研,确定9个临床问题,在系统全面研究证据梳理基础上,综合考虑证据质量、利弊平衡、患者偏好价值观等因素,通过德尔菲共识法,最终形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的33条推荐意见,推荐的干预涉及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和广泛的恢复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恢复期 中西医结合 循证实践指南
下载PDF
浅议郑魁山“过眼热”针法 被引量:13
12
作者 宋忠阳 孙润洁 +5 位作者 徐璇 陈玉婵 李梅 刘福花 龙俊华 秦晓光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12期1491-1493,共3页
"过眼热"针法是将郑魁山"温通针法"应用于眼病的治疗,以在风池穴上操作"温通针法"产生热感并使其到达眼周而得名,是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传承的特色手法之一。其操作要点在于押手与刺手的配合,重用押手... "过眼热"针法是将郑魁山"温通针法"应用于眼病的治疗,以在风池穴上操作"温通针法"产生热感并使其到达眼周而得名,是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传承的特色手法之一。其操作要点在于押手与刺手的配合,重用押手以促使针感到达眼周,疏通眼周局部经络,益气明目,活血散瘀。临床用于治疗近视、弱视、干眼症、巩膜炎等眼部疾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名医经验 烧山火 郑氏针法 过眼热针法 温通针法 郑魁山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宋忠阳 朱博雯 +2 位作者 孙润杰 陈玉婵 秦晓光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7期72-75,共4页
临床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采用针药结合方法的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或单纯药物治疗,将两者结合起来,能相互弥补不足,各显所长,以取得更好的疗效。本研究从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入手,将近10年针药结合治疗CP的文献按针灸结合中药... 临床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采用针药结合方法的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或单纯药物治疗,将两者结合起来,能相互弥补不足,各显所长,以取得更好的疗效。本研究从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入手,将近10年针药结合治疗CP的文献按针灸结合中药内服、外洗、灌肠、穴位注射结合灌肠以及针灸结合中、西药内服分类进行综述,为临床针药结合治疗本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针药结合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郑氏“金鸡啄米”针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后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宋忠阳 秦晓光 +1 位作者 方晓丽 陈玉婵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观察郑氏"金鸡啄米"针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儿分为金鸡啄米组和平补平泻组各45例。2组均进行Bobath康复训练,每次30~60 min;体针取风池、肝俞、肾俞、命门、... 目的观察郑氏"金鸡啄米"针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儿分为金鸡啄米组和平补平泻组各45例。2组均进行Bobath康复训练,每次30~60 min;体针取风池、肝俞、肾俞、命门、太溪、孔最、曲池、合谷、阳陵泉、三阴交、环跳、梁丘、绝骨、太冲;头针取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及顶旁2线。金鸡啄米组体针行"金鸡啄米"针法,头针行平补平泻法;平补平泻组体针、头针均行平补平泻法。2组针刺与Bobath康复训练交替进行,每周各3次,12次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88评分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儿治疗前后GMFC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GMFM-88评分均升高(P<0.05);金鸡啄米组治疗后GMFM-88评分明显高于平补平泻组(P<0.05)。金鸡啄米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6%(43/45),平补平泻组为88.9%(40/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氏"金鸡啄米"针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后运动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鸡啄米针法 平补平泻 小儿脑性瘫痪 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甘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忠阳 雍文兴 +4 位作者 张利英 王功臣 王庆胜 刘永琦 张志明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8期1-5,共5页
分析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临床病例的中医发病特点,辨证论治经验。新冠肺炎属于中医“温疫”范畴,甘肃省新冠肺炎具有“热郁证突出,兼夹湿邪”的特点。风湿之邪直接犯肺,郁于肺而... 分析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临床病例的中医发病特点,辨证论治经验。新冠肺炎属于中医“温疫”范畴,甘肃省新冠肺炎具有“热郁证突出,兼夹湿邪”的特点。风湿之邪直接犯肺,郁于肺而化热,肺失宣降;风湿并重,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利,致热毒闭于肺;热毒由外及里,疫入心包,出现内闭外脱之证;阳邪耗气伤阴,累及脾肺,出现肺脾气虚之象。基于此,甘肃省新冠肺炎的辨证可分为温邪犯肺、温热壅肺、温毒闭肺、内闭外脱、脾肺气虚五个阶段,治疗当以宣肺散邪、清热解毒、分解湿热、运脾益肺、扶正祛邪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甘肃 中医药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宋忠阳 陈玉婵 +4 位作者 雍文兴 张志明 刘永琦 张利英 张卫强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21-1625,共5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酶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MIRI组)、缺血预适应组、补阳还五汤组各10只。造模前,4组大鼠分别连续灌胃7 d,补...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酶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MIRI组)、缺血预适应组、补阳还五汤组各10只。造模前,4组大鼠分别连续灌胃7 d,补阳还五汤组用补阳还五汤灌胃,其余各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方法复制MIRI大鼠模型。通过大鼠心电图评判是否造模成功,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结果:与MIRI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血清LDH和CK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及NO含量明显升高。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提高MIRI大鼠血清中SOD活性,增加NO含量,同时降低LDH、CK活性和MDA含量,减轻MIRI,其机制与减轻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防护再灌注期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酶 抗氧化功能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临床特征与辨证论治--甘肃经验 被引量:16
17
作者 宋忠阳 雍文兴 +4 位作者 张利英 王功臣 王庆胜 刘永琦 张志明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3期1-5,共5页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所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爆发以来,张志明教授被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任命为CO...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所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爆发以来,张志明教授被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任命为COVID-19中医防治组组长,全程跟进甘肃省COVID-19的治疗工作,并根据甘肃省COVID-19的形势和发病特点,在疫情的防控过程中极力推荐和支持中医药的使用,在保证甘肃省所有COVID-19患者"一人一方"的中医治疗策略前提下,中西医并重,各取所长,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 辨证论治 主力军 张志明
下载PDF
拔河对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忠阳 朱博雯 秦晓光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2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比较拔河对刺法与平补平泻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周围性面瘫后遗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拔河对刺组和平补平泻组各30例。拔河对刺组患者取患侧腧穴,主穴:地仓与颊车对刺,地仓与人中... 目的:比较拔河对刺法与平补平泻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周围性面瘫后遗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拔河对刺组和平补平泻组各30例。拔河对刺组患者取患侧腧穴,主穴:地仓与颊车对刺,地仓与人中对刺,地仓与承浆对刺,双侧太阳对刺,阳白与鱼腰对刺,攒竹与迎香对刺。平补平泻组患者取穴与拔河对刺组相同,采用平补平泻法,两组均1次/d,连续5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分级情况和治疗前后Bell氏计分情况。结果:拔河对刺组患者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补平泻组患者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ell氏计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河对刺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29/30),高于平补平泻组的90.00%(27/3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河对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疗效优于平补平泻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河对刺法 平补平泻法 周围性面瘫后遗症
下载PDF
张志明自拟苏前止咳方治疗风寒束肺型咳嗽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忠阳 张志明 +1 位作者 雍文兴 李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评价苏前止咳方治疗风寒束肺证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优效性试验设计,以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84例咳嗽风寒束肺证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92例。西药组选用孟鲁司特钠片+苏前止咳模拟剂治疗,中药组... 目的评价苏前止咳方治疗风寒束肺证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优效性试验设计,以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84例咳嗽风寒束肺证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92例。西药组选用孟鲁司特钠片+苏前止咳模拟剂治疗,中药组应用苏前止咳方+孟鲁司特钠片模拟剂治疗,均治疗1周,随访半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咽痒、鼻塞、恶寒、流涕)、咳嗽症状积分(咳嗽、咳痰)及咳嗽时间变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半个月内咳嗽复发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44%(85/90),咳嗽有效率95.56%(80/90)显著高于西药组总有效率81.32%(74/91),咳嗽有效率83.52%(76/91)(P<0.05);中药组治疗后患者FVC、PEF、FEV1值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但中药组和西药组炎症因子TNF-α和IL-6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咳嗽症状总积分、咳嗽消失时间及中医临床症状各项积分、咳嗽症状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半月内中药组的复发率5.56%(5/90)明显低于西药组的17.58%(16/91),中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2/90)明显低于西药组的18.68%(17/91)(P<0.05)。结论苏前止咳方治疗咳嗽风寒束肺证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是治疗咳嗽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前止咳方 咳嗽 风寒束肺型 随机对照
下载PDF
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忠阳 张志明 +2 位作者 雍文兴 王功臣 陈玉婵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56-461,共6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是骨髓内的一类非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心肌细胞本身不能再生,受损伤的心肌细胞无法通过自身的增殖和分化完成修复。BMSCs在体内外不同的诱导条件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是骨髓内的一类非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心肌细胞本身不能再生,受损伤的心肌细胞无法通过自身的增殖和分化完成修复。BMSCs在体内外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心肌细胞,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是目前心肌再生治疗的理想种子细胞。本文主要从外界干预诱导、缺氧条件影响、基因转染、临床自体移植方面将近年诱导B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临床应用BMSCs治疗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