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公民”——晏阳初与赛珍珠 被引量:5
1
作者 宋恩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4-78,共5页
晏阳初是 2 0世纪中国教育家中最具国际影响的世界性人物 ,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中。赛珍珠是一位高产的美国作家 ,曾长期在中国生活 ,她与晏阳初虽国籍不同 ,性格各异 ,但却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他们都是人道主... 晏阳初是 2 0世纪中国教育家中最具国际影响的世界性人物 ,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中。赛珍珠是一位高产的美国作家 ,曾长期在中国生活 ,她与晏阳初虽国籍不同 ,性格各异 ,但却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他们都是人道主义者 ,都对中国及世界的劳苦民众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巨大的精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阳初 赛珍珠 中国 教育家 平民教育 美国作家 人道主义 教育方法 乡村建设
下载PDF
日本侵华教育与中国教会教育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恩荣 熊贤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2-17,共6页
在中国近、现代,外国势力在华开办了不同类型的教育,其中尤以西方传教士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所办学校为主,但二者所办教育无论是办学体制、教育目标还是教育内容都存在着根本歧异。前者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在中国... 在中国近、现代,外国势力在华开办了不同类型的教育,其中尤以西方传教士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所办学校为主,但二者所办教育无论是办学体制、教育目标还是教育内容都存在着根本歧异。前者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而后者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奴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华教育 教会教育 比较研究 办学体制 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日本侵华势力 西方传教士
下载PDF
论梁漱溟的教育社会学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恩荣 毕诚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6期100-107,共8页
本文着重探讨了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中以乡村为中国文化之本,以教育为乡村改造之手段,来改变乡村社会组织构造、人口素质、生产与生活方式,以期达到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大都市工业文明的教育社会学思想。试图说明拯救危机,暴力不是根本的... 本文着重探讨了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中以乡村为中国文化之本,以教育为乡村改造之手段,来改变乡村社会组织构造、人口素质、生产与生活方式,以期达到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大都市工业文明的教育社会学思想。试图说明拯救危机,暴力不是根本的办法;而民族自救的根本出路只在乡村建设。只有通过教育的手段,改造文化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整个民族的科学理性和道德理性,为中国开辟出一条新生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乡村建设理论 职业分立 梁漱溟 乡农学校 西洋 社会组织 乡约 社会教育 团体组织
下载PDF
梁漱溟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宋恩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1-88,共8页
一、“从农村的新生命中寻求中国的新生命” 梁漱溟(1893—1988)在父亲梁巨川的影响与支持下,自幼即受新知识启蒙,入中西学堂学习。并在幼小的心灵中隐然萌发了对社会、对民族的责任感与迈越世俗、追求上进的正大刚强之气。强烈的求知... 一、“从农村的新生命中寻求中国的新生命” 梁漱溟(1893—1988)在父亲梁巨川的影响与支持下,自幼即受新知识启蒙,入中西学堂学习。并在幼小的心灵中隐然萌发了对社会、对民族的责任感与迈越世俗、追求上进的正大刚强之气。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从小养成了广搜博览的习惯,如饥似渴地阅读包括革命派、立宪派在内的种种书籍报刊,并开始思考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1911年,中学毕业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中国教育现代化 新教育 新式教育 社会本位教育 西洋教 中国文化 情意教育 社会教育 新生命
下载PDF
晏阳初对中国教育现代化与本土化的思考 被引量:6
5
作者 宋恩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年第2期47-54,69,共9页
晏阳初是中国大搞平民教育的代表性人物。他学贯中西,立志强国,认识到中国教育应当根据本国情况,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走出自己的独特道路。他认为中国农民有四大病症,即:愚、穷、弱、私,提出要以文艺教育治其愚,以生计教育... 晏阳初是中国大搞平民教育的代表性人物。他学贯中西,立志强国,认识到中国教育应当根据本国情况,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走出自己的独特道路。他认为中国农民有四大病症,即:愚、穷、弱、私,提出要以文艺教育治其愚,以生计教育治其突,以健康卫生教育治其弱,以公民教育治其私,并倡导实验的改造民族生活的教育,提出即知即行的基础化、简易化、经济化、普遍化的“四化原则”,以培育科学化、合作化、纪律化的现代新人,达到富民强国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阳初 中国教育 现代化 本土化
下载PDF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实验 被引量:4
6
作者 宋恩荣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88年第2期51-55,共5页
本世纪三十年代,在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压榨下,中国的农村经济、政治、文化陷入了全面破产、全面崩溃的境地。“救济”、“复兴”、“建设”、“改造”农村的改良主义运动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梁漱溟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这一社会思潮... 本世纪三十年代,在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压榨下,中国的农村经济、政治、文化陷入了全面破产、全面崩溃的境地。“救济”、“复兴”、“建设”、“改造”农村的改良主义运动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梁漱溟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这一社会思潮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研究 乡村建设运动 教育实验 乡村教育 乡农学校 农村经济 改良主义 中国社会 研究院
下载PDF
一部反省日本侵华教育的力作——评《满洲教育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恩荣 张海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满洲教育的基础研究》 特色 性质
下载PDF
“定县实验”中的生计教育 被引量:4
8
作者 宋恩荣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8年第5期29-33,共5页
晏阳初先生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于1926年至1937年间在河北省定县有计划地开展了规模宏大、历时长久的以平民教育运动为核心的乡村建设的全面实验。本文拟就定县实验中的生计教育作一简要介绍与分析,以为当前各地正在开展的农村教... 晏阳初先生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于1926年至1937年间在河北省定县有计划地开展了规模宏大、历时长久的以平民教育运动为核心的乡村建设的全面实验。本文拟就定县实验中的生计教育作一简要介绍与分析,以为当前各地正在开展的农村教育改革实验提供历史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教育 定县实验 平教会 农民生活 农村教育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农村建设 理论与实践 乡村建设运动 河北省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教育西迁 被引量:4
9
作者 宋恩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年第3期77-86,共10页
抗战时期,日本侵华给中国教育资源造成了巨大破坏与损失,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极罕见、极野蛮的一幕。中国被迫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西迁,各级各类教育在艰难中维持并有所发展,表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顽强不息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历史上... 抗战时期,日本侵华给中国教育资源造成了巨大破坏与损失,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极罕见、极野蛮的一幕。中国被迫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西迁,各级各类教育在艰难中维持并有所发展,表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顽强不息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历史上极为悲壮的一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教育 西迁
下载PDF
“全人生指导”——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恩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11,共7页
提高国民素质 ,是近百年来思想家、教育家关注的问题与追求的目标。上个世纪的 2 0年代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的思想与实践 。
关键词 中国 素质教育 “全人生指导” 杨贤江 国民素质
下载PDF
重提“平民教育”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恩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9期5-7,共3页
当亿万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城市化进程以不可阻挡之势逼近时,"青年进城务工者"这一人数众多的群体,就成为当前平民教育的主要对象。切实给予这些劳动者以一种"特殊资格",帮助他们学会经营生活,成为能为社会创造财... 当亿万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城市化进程以不可阻挡之势逼近时,"青年进城务工者"这一人数众多的群体,就成为当前平民教育的主要对象。切实给予这些劳动者以一种"特殊资格",帮助他们学会经营生活,成为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具有独立人格,明白人生价值,适应现代社会的"完成的人"。这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是人道主义援助性工作和一场新的启蒙运动,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开展平民教育,为社会分忧,帮助政府从基础问题上化解社会不公,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他们的自信,帮助他们增强生存竞争的能力,解决社会的民生问题以及发展问题。为社会"分忧解愁",为当前的改革做贡献,是重提"平民教育"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民教育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追踪杨贤江生命的足迹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恩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8-41,共4页
杨贤江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精英的代表。他从学生时期起 ,就能严格自律 ,自发奋勉 ,是一个“志趣高远 ,品学皆优”的好青年。他在追求个性解放 ,追求自由民主理想、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上 ,始终保持了高尚的节操。他在吸收、传播西... 杨贤江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精英的代表。他从学生时期起 ,就能严格自律 ,自发奋勉 ,是一个“志趣高远 ,品学皆优”的好青年。他在追求个性解放 ,追求自由民主理想、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上 ,始终保持了高尚的节操。他在吸收、传播西方与苏联教育理论和探索教育现代化、本土化的过程中 ,做了创造性的工作。他既是后人研究的对象 ,更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贤江 近代教育家 教育思想 中国
下载PDF
上海自贸区:落实的困难及对香港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恩荣 高日明 《中国经济报告》 2013年第11期42-45,共4页
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上海自贸区的落实都将存在重重困难。
关键词 香港 上海自贸区 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 制造业
下载PDF
试论杨贤江的教师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恩荣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5年第1期31-35,37,共6页
杨贤江同志(1895~1931)是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也是我国教师运动的倡导者。他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教育,勤奋地在教育理论阵地上耕耘播种,短短的一生写作了二百多万字的教育论文。其中有不少关于教师的专门论述,这... 杨贤江同志(1895~1931)是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也是我国教师运动的倡导者。他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教育,勤奋地在教育理论阵地上耕耘播种,短短的一生写作了二百多万字的教育论文。其中有不少关于教师的专门论述,这些论述,不但有助于我们从人类发展的历史中考察教师职业的形成,正确分析认识教师的阶级范畴、历史使命,而且对今天重新认识与估价知识分子的地位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贤江 教师职业 知识分子 教育者 教师观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教师队伍 历史使命 地位与作用 教育大纲
下载PDF
香港与内地经济整合常见的谬误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恩荣 《经济前沿》 2003年第3期38-40,共3页
论述香港与内地经济整合的文章,有两个常见的谬误:其一是认为两地整合是香港通缩的主因;其二是认为香港工业和服务业迁移至内地使香港经济"空洞化"."空洞化"的论点认为,两地整合的初期,香港工业北移,还可发展服务业... 论述香港与内地经济整合的文章,有两个常见的谬误:其一是认为两地整合是香港通缩的主因;其二是认为香港工业和服务业迁移至内地使香港经济"空洞化"."空洞化"的论点认为,两地整合的初期,香港工业北移,还可发展服务业,一旦连服务业也北移,香港便彻底"空洞化".在仔细分析后,上述两个论点都站不住脚.两地整合对香港的正面影响,其实远超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服务业 服务行业 服务部门 经济整合 枢纽城市 谬误
下载PDF
从学术、学理的视角评价当代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6
作者 宋恩荣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1期8-10,共3页
关键词 当代 中国 教育改革 教育发展 教育评价 教育事业
下载PDF
杨贤江-我国素质教育的先驱
17
作者 宋恩荣 《教育家》 2003年第1期8-11,共4页
关键词 杨贤江 素质教育 教育家 人物传记 教育思想
下载PDF
这是不值得的!——评中国外商主导的低附加值加工出口模式
18
作者 宋恩荣 《经济管理文摘》 2006年第10期39-42,共4页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和外资快速增长。但中国及国际学术界却渐渐关注到中国过于依赖外国投资和外来技术。这与中国政府给予外资企业优厚待遇的政策存在一定关系。
关键词 中国 外贸 出口模式 附加值 外商 外资企业
下载PDF
教育星空下的艰难探索——我从事教育史研究40年的回顾和感悟
19
作者 宋恩荣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年第2期114-125,40,共13页
1980年我调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从事教育史研究,至今已经整整40年。回顾我的求学与治学之路,有很多东西值得咀嚼。在克服困难、推进学术上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教育史研究者要打好基础,重视资料建设;二是教育史研究者要虚怀若谷,... 1980年我调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从事教育史研究,至今已经整整40年。回顾我的求学与治学之路,有很多东西值得咀嚼。在克服困难、推进学术上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教育史研究者要打好基础,重视资料建设;二是教育史研究者要虚怀若谷,崇尚独立思考;三是教育史研究者要反躬自省,坚守学术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教育家 地方教育史 日本侵华教育史 资料建设
下载PDF
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历史启示 被引量:16
20
作者 周逸先 宋恩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8-23,共6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一种发端于民间的、由胸怀救国之志的知识分子所领导的、采用非激进的和平手段的社会改良运动。近代中国乡村建设实验,面对的是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以启迪民智、培植国本、振兴民族为已任,...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一种发端于民间的、由胸怀救国之志的知识分子所领导的、采用非激进的和平手段的社会改良运动。近代中国乡村建设实验,面对的是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以启迪民智、培植国本、振兴民族为已任,其理论基础源自中外的“民本思想”和外国的乡村运动。它给人们留下了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与历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乡村建设 启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