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淀粉基递送体系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其超声辅助制备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雨诗 邢梦娇 +6 位作者 吉苗 包安秀 王丹丽 李玲 宋恭帅 袁婷兰 龚金炎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1-199,共9页
食品功能因子是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是功能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但大多功能因子存在溶解性不好、稳定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而建立稳态化靶向递送体系能够改善功能因子的稳定性和利用率。淀粉作... 食品功能因子是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是功能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但大多功能因子存在溶解性不好、稳定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而建立稳态化靶向递送体系能够改善功能因子的稳定性和利用率。淀粉作为天然的可再生高分子原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作为载体递送多种食品功能因子。文章综述了淀粉基递送体系的原理及应用,介绍了超声波技术在淀粉基递送体系制备中的应用,旨在为食品功能因子稳态化靶向递送与超声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淀粉 纳米淀粉 淀粉复合物 淀粉基乳液 超声 递送体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的贻贝中磷脂选择性纯化研究
2
作者 水若凡 代康慧 +5 位作者 李倩云 王丹丽 袁婷兰 李玲 龚金炎 宋恭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7-335,共9页
为制备高纯度海洋源磷脂,本研究利用微乳液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KCC-1)微球,并基于水蒸气内部水解法对其进行功能化修饰,分别合成二氧化钛/KCC-1(TiO_(2)/KCC-1)和氧化石墨烯/KCC-1(GO/KCC-1)复合材料,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 为制备高纯度海洋源磷脂,本研究利用微乳液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KCC-1)微球,并基于水蒸气内部水解法对其进行功能化修饰,分别合成二氧化钛/KCC-1(TiO_(2)/KCC-1)和氧化石墨烯/KCC-1(GO/KCC-1)复合材料,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技术表征形貌结构,而后制成固相微萃取(SPE)柱。以贻贝为原料,分别采用TiO_(2)/KCC-1 SPE和GO/KCC-1 SPE法纯化磷脂,以富集因子(EF)作为指标评价其性能,达到制备高纯度磷脂的目的。结果表明,合成的KCC-1微球直径为250~400 nm,形貌良好、大小均一、比表面积较大,且经功能化修饰,成功合成了TiO_(2)/KCC-1和GO/KCC-1填料。对比分析可知,EF_(TiO_(2)/KCC-1)>EF_(GO/KCC-1),说明TiO_(2)/KCC-1 SPE法纯化磷脂的作用效果更优。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磷脂纯度高达93.57%。本研究结果为高纯度海洋源磷脂的制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源磷脂 贻贝 介孔二氧化硅 固相萃取
下载PDF
基于食品营养学课程的高校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探讨
3
作者 王丹丽 李玲 +2 位作者 宋恭帅 袁婷兰 龚金 《中国食品》 2024年第6期47-49,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逐渐提高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我国与国外的教育交流逐步增强,高校来华留学生规模日益增大,加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视,也是建设教育强国必不可少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逐渐提高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我国与国外的教育交流逐步增强,高校来华留学生规模日益增大,加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视,也是建设教育强国必不可少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面对大规模的来华留学生群体,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不仅要重视课程教育,也应将思想教育贯穿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来华留学生 教育强国 留学生教育 国际影响力 一带一路 讲好中国故事 营养学课程
下载PDF
基于激光促释固相微萃取分析乌鳢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4
作者 宋恭帅 王丹丽 +2 位作者 袁婷兰 李玲 龚金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20-1427,共8页
为开发乌鳢制品以对其不同部位进行高值化利用,针对传统热辅助解吸-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检测时间长、解吸附不充分等问题,本试验通过激光促释解吸(LID)HS-SPME-GC/MS方法对乌鳢内脏、肌肉、皮和鳃中的... 为开发乌鳢制品以对其不同部位进行高值化利用,针对传统热辅助解吸-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检测时间长、解吸附不充分等问题,本试验通过激光促释解吸(LID)HS-SPME-GC/MS方法对乌鳢内脏、肌肉、皮和鳃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收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确定重要特征气味物质。结果表明,整个检测过程仅需约5 min。从乌鳢的内脏、肌肉、皮和鳃中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醛类、醇类、酮类、烃类、酯类和其他类等挥发性成分;其中,肌肉中己醛含量最高,为15.45μg·kg^(-1);而皮中壬醛的含量最高(18.52μg·kg^(-1)),内脏中最低。4个部位中,肌肉和皮的醛类物质总含量较高,分别为33.64和37.55μg·kg^(-1)。PCA和OPLS-DA结果显示,壬醛、己醛、1-辛烯-3-醇是判别4个部位最主要的3种物质,呈现鱼腥味、青草味、脂肪味、油腻味、土腥味等,是乌鳢气味特征的主要来源。本研究结果为激光促释快检技术在鱼肉样品挥发性成分测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固相微萃取 激光照射解吸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非热加工技术辅助水酶法提取植物油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丹丽 袁雅雯 +5 位作者 王淇 刘家源 宋恭帅 袁婷兰 李玲 龚金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43-1650,共8页
水酶法提取植物油脂是一种基于水提法的新兴现代油脂提取技术,其原理主要是利用生物酶的酶解作用破坏油料细胞的细胞壁,从而促进油脂释放。与传统的压榨和溶剂提取的提油方法相比,水酶法工艺简单,安全环保,且作用条件相对温和,更有利于... 水酶法提取植物油脂是一种基于水提法的新兴现代油脂提取技术,其原理主要是利用生物酶的酶解作用破坏油料细胞的细胞壁,从而促进油脂释放。与传统的压榨和溶剂提取的提油方法相比,水酶法工艺简单,安全环保,且作用条件相对温和,更有利于保留油脂中的营养成分。为了进一步提高水酶法提油的效率,许多学者从多方面开展了研究,其中非热加工技术的应用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从原料预处理、破乳方法、辅助技术三方面总结了几种典型的非热加工技术在提高水酶法提油效率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了其中的机理机制,为提高水酶法提油效率、降低水酶法成本、拓展水酶法提取植物油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油脂提取 破乳 预处理 非热加工
下载PDF
4种粗鱼油的品质分析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建龙 薛静 +4 位作者 宋恭帅 王庆和 徐丹萍 郑振霄 戴志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2-95,共4页
以鳀鱼油、金枪鱼油、沙丁鱼油和杂鱼油4种粗鱼油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质量指标、特征指标和卫生指标进行测定,并对4种粗鱼油的指标特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4种粗鱼油的菌落总数和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安全标准,除金枪鱼油过氧... 以鳀鱼油、金枪鱼油、沙丁鱼油和杂鱼油4种粗鱼油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质量指标、特征指标和卫生指标进行测定,并对4种粗鱼油的指标特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4种粗鱼油的菌落总数和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安全标准,除金枪鱼油过氧化值外,4种粗鱼油的酸值、水分及挥发物、碘值、过氧化值均达到SC/T 3502—2000粗鱼油二级标准或以上;沙丁鱼油的EPA和DHA总量高达25.58%,金枪鱼油和鳀鱼油次之,杂鱼油仅5.25%;4种粗鱼油品质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品质由高到低依次为沙丁鱼油、金枪鱼油、鳀鱼油和杂鱼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鱼油 品质分析 多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5种提取方法对甲鱼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宋恭帅 张蒙娜 +5 位作者 俞喜娜 陈康 李诗言 王扬 戴志远 沈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89-1799,共11页
为探究酶解法、淡碱水解法、溶剂法、超声辅助溶剂法及蒸煮法这5种提取方法对甲鱼油品质的作用效果,以甲鱼脂肪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仪(G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HS-SPME-GCMS)对甲鱼油中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成分变化进行测定分析... 为探究酶解法、淡碱水解法、溶剂法、超声辅助溶剂法及蒸煮法这5种提取方法对甲鱼油品质的作用效果,以甲鱼脂肪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仪(G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HS-SPME-GCMS)对甲鱼油中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成分变化进行测定分析,并结合感官评价及理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5种提取方法对甲鱼油的感官与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其中,超声辅助溶剂法的甲鱼油提取率最高,达78. 51%,该方法提取的甲鱼油酸价(0. 97 mg KOH·g-1)、过氧化值(2. 16 m Eq·kg-1)均优于其他方法,并含有丰富的油酸、EPA和DHA。此外,超声辅助溶剂法的甲鱼油壬醛、己醛、2-壬酮、2-十一酮及1-戊烯-3-醇主体特征风味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均较低,鱼腥味较淡,色泽透亮。综上表明,超声辅助溶剂法提取的甲鱼油品质优于其他提取方法。本研究可为今后优化甲鱼油提取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鱼油 提取方法 脂肪酸组成 挥发性成分 理化指标
下载PDF
激光辅助促释技术快速分析鲨鱼肝油精制过程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5
8
作者 宋恭帅 戴志远 +1 位作者 沈清 朱蓓薇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3-250,共8页
鲨鱼肝油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油脂,富含角鲨烯、鲨肝醇等功能因子,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功能。为研究鲨鱼肝油精制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采用新型的激光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谱联用技术(LID HS-SPME-GC/MS)快速分析粗制鲨鱼肝油在脱... 鲨鱼肝油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油脂,富含角鲨烯、鲨肝醇等功能因子,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功能。为研究鲨鱼肝油精制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采用新型的激光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谱联用技术(LID HS-SPME-GC/MS)快速分析粗制鲨鱼肝油在脱胶、脱酸、脱色及脱臭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差异。结果表明:精制工艺显著降低了粗制鲨鱼肝油中的不良风味物质含量(P<0.05)。其中,以壬醛的含量变化最为显著。经脱胶、脱酸、脱色及脱臭处理后,壬醛含量较粗制鲨鱼肝油分别减少20.46%,37.24%,61.84%和95.66%。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确定6种重要特征风味物质,即2-十一酮、1-戊烯-3-醇、壬醛、2-壬酮、己醛、辛醛。本研究可为精制工艺有效改善粗制油脂中挥发性物质组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鲨鱼肝油 激光辅助 固相微萃取 精制工艺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对甲鱼油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宋恭帅 张蒙娜 +4 位作者 俞喜娜 王杰 王宏海 李诗言 沈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4-191,202,共9页
为探究三种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脂溶性茶多酚(LTP)、维生素E(VE)、脂溶性迷迭香提取物(LRO))对甲鱼油稳定性的影响,以甲鱼油为原料,采用Schaal加速氧化法,添加不同浓度梯度(0.02%、0.04%、0.06%、0.08%)的LTP、VE、LRO,定期测定甲鱼油... 为探究三种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脂溶性茶多酚(LTP)、维生素E(VE)、脂溶性迷迭香提取物(LRO))对甲鱼油稳定性的影响,以甲鱼油为原料,采用Schaal加速氧化法,添加不同浓度梯度(0.02%、0.04%、0.06%、0.08%)的LTP、VE、LRO,定期测定甲鱼油的酸价(AV)、过氧化值(POV)及挥发性成分,确定最佳的抗氧化剂添加量;并在最佳添加量条件下,比较三种抗氧化剂对甲鱼油AV、POV、脂肪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LTP、LRO、V_E能有效减缓甲鱼油的氧化速率,当其添加量分别为0.06%、0.04%、0.08%时,随贮藏时间增加,甲鱼油中AV、POV增长速率最慢,且具有强烈鱼腥味等不良气味的壬醛、己醛、1-戊烯-3-醇及表征油脂氧化酸败程度的乙酸、丁酸的峰面积变化最小。对比三种抗氧化剂对甲鱼油中脂肪酸组成的作用效果,发现0.04%LRO的抗氧化性最强,0.06%LTP次之,0.08%VE最弱。本实验结果对抗氧化剂的选择、提高贮藏稳定性及延长货架期提供理论参考,对促进甲鱼加工过程中内脏和脂肪块的综合利用有工业化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 甲鱼油 脂肪酸组成 挥发性成分 稳定性
下载PDF
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分离纯化鲨肝醇制品及其组成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恭帅 戴志远 +4 位作者 沈清 崔益玮 朱蓓薇 王加斌 郑平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1-229,共9页
为分离纯化鲨肝醇制品,以鲨鱼肝油中不皂化物为原料,以鲨肝醇纯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富集鲨肝醇制品的工艺参数,采用薄层层析法(TLC)与气相色谱(GC)对其纯度及组成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 为分离纯化鲨肝醇制品,以鲨鱼肝油中不皂化物为原料,以鲨肝醇纯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富集鲨肝醇制品的工艺参数,采用薄层层析法(TLC)与气相色谱(GC)对其纯度及组成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是:洗脱液比例(V_(二氯甲烷)∶V_(无水甲醇))为9∶1,上样量3 g,色谱柱负载量0.012 g/g氧化铝,洗脱流速为2 mL/min,所得鲨肝醇制品纯度达18.23%,得率为38.70%。经TLC与GC综合分析可知,鲨肝醇制品中主要含有鲨肝醇与角鲨烯两大类活性物质。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富集鲨肝醇的同时,会造成不皂化物中角鲨烯的损失。根据角鲨烯标准曲线计算,角鲨烯纯度由54.21%减至49.18%。通过精密度与回收率试验证明GC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精密度。本研究结果为高纯度鲨肝醇制品的工业化制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鲨肝醇制品 中性氧化铝柱层析 角鲨烯 薄层层析法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热杀菌对即食鲟鱼鱼糜制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宋恭帅 陈康 +4 位作者 俞喜娜 张蒙娜 王杰 戴志远 沈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53-160,167,共9页
该文探究在相同F值(约5 min)条件下,分段式(108℃,25 min;115℃,15 min)、高温短时(121℃,5 min)及中温长时(105℃,200 min)杀菌对鱼糜品质的影响。以鲟鱼鱼糜为原料,测定并分析杀菌后鱼糜的凝胶强度等质构指标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 该文探究在相同F值(约5 min)条件下,分段式(108℃,25 min;115℃,15 min)、高温短时(121℃,5 min)及中温长时(105℃,200 min)杀菌对鱼糜品质的影响。以鲟鱼鱼糜为原料,测定并分析杀菌后鱼糜的凝胶强度等质构指标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种热杀菌方法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温短时杀菌后鱼糜凝胶强度下降了38.30%,而分段式杀菌后鱼糜凝胶强度仅下降了22.99%,且分段式杀菌能有效缓解高温对凝胶作用力的破坏,二硫键、ε-(γ-谷氨酰基)赖氨酸共价键、氢键和离子键减少不显著。3种热杀菌方式中,分段式杀菌方式对鱼糜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最小,能较好地保持鱼糜品质。研究结果可为今后优化即食鱼糜制品杀菌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值 热杀菌 鲟鱼鱼糜 凝胶强度 挥发性风味
下载PDF
5种脱色剂对粗鱼油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宋恭帅 彭茜 +2 位作者 张蒙娜 沈清 戴志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5-41,共7页
为探究凹凸棒土、硅藻土、活性炭、沸石及活性白土5种脱色剂对粗鱼油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仪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脱色鱼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脂肪酸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结合感觉阈... 为探究凹凸棒土、硅藻土、活性炭、沸石及活性白土5种脱色剂对粗鱼油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仪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脱色鱼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脂肪酸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结合感觉阈值确定该鱼油主体风味成分。结果表明,赋予鱼油腥味、脂肪香味、蜡香等主要风味的壬醛、己醛、2-壬酮,其相对含量经脱色后有明显降低,风味改善效果显著。脱色后,鱼油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而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则有增加趋势;酸价与过氧化值变化差异较大,而碘值及皂化值则无明显变化。凹凸棒土和活性白土脱色效果最佳,但脱腥效果较硅藻土、活性炭和沸石差。本研究结果对改善鱼油脱色工艺及脱色剂选择和不良风味等方面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色剂 挥发性风味成分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相对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下鱼油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12
13
作者 宋恭帅 张蒙娜 +3 位作者 彭茜 朱凤仙 沈清 戴志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37-244,共8页
为探究鱼油精制前后,即粗制鱼油与精制鱼油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稳定性变化,分别将其置于35、25、15、5℃恒温箱中贮藏120 d,定期测定其理化指标(酸价、过氧化值与茴香胺值)、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度对鱼油品质... 为探究鱼油精制前后,即粗制鱼油与精制鱼油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稳定性变化,分别将其置于35、25、15、5℃恒温箱中贮藏120 d,定期测定其理化指标(酸价、过氧化值与茴香胺值)、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度对鱼油品质的作用效果显著,温度越高,其贮藏稳定性越差,品质变化越大,且精制鱼油的贮藏稳定性较粗制鱼油差;在贮藏期内,鱼油酸价、过氧化值及茴香胺值均明显升高;其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升高,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降低,使脂肪酸整体不饱和度下降;1-戊烯-3-醇、壬醛、己醛、2-壬酮、2-十一酮、乙酸及丁酸含量变化较明显,对鱼油整体风味影响极大。本研究结果对提高鱼油贮藏稳定性及延长货架期有理论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温度 理化指标 脂肪酸组成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下载PDF
大目金枪鱼加工副产物中鱼油提取制备及EPA分离纯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宋恭帅 张蒙娜 +4 位作者 马永钧 周小敏 崔益玮 戴志远 沈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2-1130,共9页
为获得较高纯度的乙酯型EPA金枪鱼油,以大目金枪鱼加工副产物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辅助提取粗鱼油的工艺参数,并采用粗鱼油精制、化学催化乙酯化、多级分子蒸馏和尿素包合初步纯化、精馏高纯化,以及合成银离子功能材料螯合制备分... 为获得较高纯度的乙酯型EPA金枪鱼油,以大目金枪鱼加工副产物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辅助提取粗鱼油的工艺参数,并采用粗鱼油精制、化学催化乙酯化、多级分子蒸馏和尿素包合初步纯化、精馏高纯化,以及合成银离子功能材料螯合制备分离等一系列技术手段进行制备。结果表明,优化的酶解提取法工艺条件为:酶解pH值8.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 h,此条件下粗鱼油提取率高达43.69%。乙酯化鱼油经多级分子蒸馏和尿素包合处理后,EPA和DHA总量可达80.00%以上,且分别占46.34%和34.58%。对该鱼油进行精馏试验,获得EPA乙酯,其含量达到82.40%,得率为39.0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银硫醇硅胶制备得到96.30%的EPA乙酯,得率为32.90%。本研究结果为鱼类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目金枪鱼 副产物 鱼油 分子蒸馏 螯合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空气油炸过程中脂质组学快检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恭帅 张蒙娜 +4 位作者 俞喜娜 王杰 王宏海 薛静 沈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37-1247,共11页
为实时监测南美白对虾在空气油炸过程中脂质组学轮廓变化,本研究采用iKnife-REIMS联用技术、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探究了不同空气油炸温度(140、170、200℃,10 min)对南美白对虾肌肉组织脂质组成的影响。... 为实时监测南美白对虾在空气油炸过程中脂质组学轮廓变化,本研究采用iKnife-REIMS联用技术、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探究了不同空气油炸温度(140、170、200℃,10 min)对南美白对虾肌肉组织脂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结构鉴定和相对含量测定,南美白对虾样品中共检出10种脂肪酸与31种磷脂分子,其中,亚油酸(m/z 279,21.88%)、EPA(m/z 301,16.59%)与DHA(m/z 327,15.14%)为主要脂肪酸离子;[PE 36:1-H]^-(m/z 744,20.16%)与[PE 38:5-H]-/[PC O-36:5-H]-(m/z 764,15.92%)为主要磷脂离子。随着油炸温度的升高,油炸南美白对虾中饱和脂肪酸与甘油磷脂酸(PA)分子的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而不饱和脂肪酸、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胆碱(PC)与磷脂酰肌醇(PI)分子的相对含量不断减少。通过共享与特有化合物结构分析图(SUS-plot)确定了6个潜在标记物(m/z 277、m/z 770、m/z 810、m/z 818、m/z 844及m/z 836),可用于空气油炸样品的实时鉴别。经方法学验证,该iKnife-REIMS联用实时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密度均可满足空气油炸过程中南美白对虾脂肪酸和磷脂的脂质组学轮廓分析测试要求。本研究结果为食品加工过程中脂质组学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检测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蒸发电离质谱(REIMS) 智能手术刀(iKnife) 空气油炸 脂质组学 南美白对虾
下载PDF
栀子黄脂质体的制备、表面修饰及体外消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宋恭帅 刘家源 +5 位作者 袁雅雯 濮发祥 王丹丽 蔡瑞康 肖功年 龚金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99-2809,共11页
为了制备栀子黄脂质体,以栀子黄色素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栀子黄脂质体,以栀子黄包封率(EE)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栀子黄脂质体的反应参数,并通过Zeta电位与平均粒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 为了制备栀子黄脂质体,以栀子黄色素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栀子黄脂质体,以栀子黄包封率(EE)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栀子黄脂质体的反应参数,并通过Zeta电位与平均粒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对其结构与形态进行表征。采用壳聚糖对栀子黄脂质体进行表面修饰,通过分析经紫外光照射、加热和体外模拟消化等处理后脂质体中的Zeta电位、平均粒径及释放率等指标的变化,研究壳聚糖修饰栀子黄脂质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搅拌温度51.5℃,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5.2∶1,缓冲液体积为32.4 mL,所得栀子黄脂质体EE为78.36%。根据Zeta电位与平均粒径、FT-IR及TEM分析结果可知,已成功制备未修饰栀子黄脂质体与壳聚糖修饰栀子黄脂质体,其平均粒径从203.77 nm增加至282.17 nm。紫外光照射、加热和体外模拟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修饰脂质体的稳定性明显高于未修饰脂质体。本研究可为水溶性类胡萝卜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黄 脂质体 壳聚糖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激光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分析甲鱼油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恭帅 赵巧灵 +7 位作者 朱勤超 张晓頔 王萍亚 薛静 陈康 王宏海 戴志远 沈清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7-285,共9页
为开发甲鱼油,对其副产物高值化利用,针对传统加热辅助解吸附(HAD)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检测甲鱼油的挥发性成分耗时长、解吸附不充分等不足,利用激光促进挥发性物质快速释放的优势,建立新型高效、简便的激光辅助... 为开发甲鱼油,对其副产物高值化利用,针对传统加热辅助解吸附(HAD)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检测甲鱼油的挥发性成分耗时长、解吸附不充分等不足,利用激光促进挥发性物质快速释放的优势,建立新型高效、简便的激光辅助(LID)方法,使甲鱼油挥发性成分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释放。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佳操作技术参数为:激光功率10 W,照射时间5 min,样品添加量3 g。从甲鱼油中共检测出53种挥发性物质,主要特征风味化合物有壬醛、己醛、庚醛、2-壬酮、2-十一酮、1-戊烯-3-醇、己醇等。与HAD相比,该方法的萃取时间从原来的30 min缩短至5 min,且检测到的有效挥发性成分种类与含量多。方法可行性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精密度及回收率。本研究结果对快速检测液体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辅助 固相微萃取 气相质谱 甲鱼油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食品化学课程思政切入点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恭帅 王丹丽 +2 位作者 袁婷兰 李玲 龚金炎 《中国食品》 2022年第17期97-99,共3页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对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问题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对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问题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全方位育人 立德树人 全程育人 教学全过程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食品化学课程 高等教育事业
下载PDF
水产加工副产物中磷脂和鱼油的分离及脂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崔益玮 李诗言 +4 位作者 王珏 宋恭帅 王扬 戴志远 沈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7-835,共9页
为更好地对水产加工副产物进行加工利用,本实验建立了从水产加工副产物中同时提取制备磷脂和鱼油的方法,并分别利用多维度串联质谱鸟枪法和气相色谱法对样品的磷脂和鱼油的脂肪酸化合物进行脂质组学研究。利用改进Folch法和丙酮沉淀法... 为更好地对水产加工副产物进行加工利用,本实验建立了从水产加工副产物中同时提取制备磷脂和鱼油的方法,并分别利用多维度串联质谱鸟枪法和气相色谱法对样品的磷脂和鱼油的脂肪酸化合物进行脂质组学研究。利用改进Folch法和丙酮沉淀法制备得到副产物中的磷脂和鱼油,比较了5种不同萃取液的提取效率,其中CH2Cl2-Me OH(1∶2,V/V)混合液同时提取磷脂和鱼油效果最佳,提取率分别为0.97%和28.05%。鱼油经甲酯化反应,以正己烷为溶剂直接进样,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甲酯成分,磷脂样品采用流动注射直接进样,经三重四级杆质谱母离子扫描(Pre IS)和中性质量丢失扫描(NLS)对磷脂分子实现源内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鱼油中主要含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等23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5.97%;磷脂样品中共检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4类共69种磷脂分子,并测出了许多含有DHA、EPA链的磷脂,如16∶0/20∶5、16∶0/22∶6、18∶1/22∶6、18∶0/22∶6、20∶0/22∶6等。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同时提取磷脂和鱼油,并且前处理简单、提取效率高,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磷脂 水产加工副产物 气相色谱法 串联质谱法 脂质组学
下载PDF
脂质组学技术及其在水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杰 俞喜娜 +4 位作者 张燕平 宋恭帅 李诗言 王扬 沈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3-338,347,共7页
脂质组学是继蛋白组学、代谢组学之后,研究生物不同脂质分子的化学结构、生物功能及其在代谢调控中的动态变化,揭示脂质在生物样本中代谢调控机制的学科。水产品是农业和食品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分支,脂质组学这一新兴学科正逐步扩展延伸... 脂质组学是继蛋白组学、代谢组学之后,研究生物不同脂质分子的化学结构、生物功能及其在代谢调控中的动态变化,揭示脂质在生物样本中代谢调控机制的学科。水产品是农业和食品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分支,脂质组学这一新兴学科正逐步扩展延伸到水产品相关技术邻域,为水产品的代谢、加工、贮藏、营养等研究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技术手段,为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脂质提取方法的发展和分析技术的不断创新,水产品脂质组学正逐渐走向成熟。本文探讨了目前脂质组学研究中几种常用的脂质提取方法和分析技术,并从脂质轮廓出发,对脂质组学在水产品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做出总结。目前脂质组学在水产品中的应用所涉及的方面广泛,如加工贮藏、功能营养、代谢疾病等,并且发展迅速,正逐步朝着规模性整体性的方向发展,有着无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组学 提取技术 分析方法 水产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