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硬化与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
作者 宋振梅 陈艳明 杨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对比内镜下硬化治疗(EIS)、套扎治疗(EVL)及套扎联合硬化治疗(ESL)3种方法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2001—2005年内镜下治疗肝硬化单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49例,其中EIS46例、EVL32... 目的:对比内镜下硬化治疗(EIS)、套扎治疗(EVL)及套扎联合硬化治疗(ESL)3种方法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2001—2005年内镜下治疗肝硬化单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49例,其中EIS46例、EVL32例、ESL71例,对3种方法的止血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及再出血率进行比较。结果:3种治疗方法止血率均在90%以上;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EIS80.4%、EVL68.8%、ESL87.3%;2年内再出血率分别为EIS52.2%、EVL59.3%、ESL4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EIS、EVL及ESL治疗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出血均可达到较好效果,临床实践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硬化治疗 套扎治疗 套扎联合硬化治疗
下载PDF
大肠出血的常见病因、鉴别及诊治 被引量:13
2
作者 宋振梅 樊艳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6期18-21,15,共4页
大肠疾病所致出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大肠出血形式多样,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等有关,难以一概而论,但较少发生大出血。大肠出血原因东西方国家疾病谱存在差异。西方国家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有:结肠憩室炎、炎症性... 大肠疾病所致出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大肠出血形式多样,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等有关,难以一概而论,但较少发生大出血。大肠出血原因东西方国家疾病谱存在差异。西方国家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有:结肠憩室炎、炎症性肠病、血管发育不良和大肠息肉及息肉电切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出血 常见病因 下消化道出血 诊治 鉴别 血管发育不良 西方国家 大肠息肉
下载PDF
食管鳞癌clusterin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振梅 孙玉琳 +3 位作者 毛友生 刘芳 周兰萍 赵晓航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17-1221,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clusterin表达和单纯手术治疗前后外周血clusterin含量变化与食管鳞癌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RT-PCR分析5对食管鳞癌及其远端切缘食管上皮中clusterin基因mRNA表达水平;ELISA分析41例单纯手术治疗食管鳞癌患者治...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clusterin表达和单纯手术治疗前后外周血clusterin含量变化与食管鳞癌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RT-PCR分析5对食管鳞癌及其远端切缘食管上皮中clusterin基因mRNA表达水平;ELISA分析41例单纯手术治疗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lusterin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食管上皮相比食管鳞癌组织中clusterin基因表达显著下降或缺失.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血清中clusterin含量明显低于术后血清含量(3.23mg/Lvs25.71mg/L,P<0.0001).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血清clusterin含量与肿瘤大小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总蛋白、白蛋白、血糖、血脂和总胆红素浓度无关(r=-0.1334,-0.1602,0.2413,0.0389,-0.2882,均P>0.05).结论:Clusterin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或缺失,血清clusterin含量明显降低,提示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clusterin基因可能具有潜在的抑癌基因作用,动态检测外周血clusterin含量有助于判断食管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CLUSTERIN 双向电泳
下载PDF
Cluster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异常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振梅 陈艳明 张尚忠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48-151,F0004,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食管癌组织中clusterin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食管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并进一步从基因水平探讨clusterin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情况,阐释其变化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分析不同食管癌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clusterin表... 目的:通过比较食管癌组织中clusterin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食管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并进一步从基因水平探讨clusterin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情况,阐释其变化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分析不同食管癌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clusterin表达变化;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食管癌及配对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clusterin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上皮中clusterin全部表达(100%),食管癌组织中clusterin表达显著下降(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usterin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也存在缺失/下调,二者相符。结论:Clusterin表达下调可能与食管癌发展过程中的较早期事件有关,其表达下调与clustrin基因缺失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IN 食管肿瘤 TNM分期 免疫组化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振梅 王晓娣 《医学与哲学(B)》 2013年第4期7-9,47,共4页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累及胃肠道的慢性疾病,目前主要治疗药物如氨基水杨酸制剂和免疫抑制剂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英夫利昔等多种生物制剂的使用,临床已取得可靠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机会。随着对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免...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累及胃肠道的慢性疾病,目前主要治疗药物如氨基水杨酸制剂和免疫抑制剂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英夫利昔等多种生物制剂的使用,临床已取得可靠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机会。随着对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免疫功能异常的新的治疗手段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本文就目前IBD的生物免疫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临床治疗 生物免疫治疗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宋振梅 王晓娣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6-108,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肠炎,病变主要发生在肠道黏膜层,以弥漫性黏膜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为特点,多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并可向近端扩展。亚洲及我国UC的年发病率近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凋亡 黏膜组织 溃疡性病变 患者 慢性非特异性 溃疡性肠炎 黏膜炎症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在消化系肿瘤标记物检测中的应用
7
作者 宋振梅 张尚忠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4年第11期852-855,共4页
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进行肿瘤标记物筛选是当前疾病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蛋白质组学为消化系肿瘤标记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一些特异性标记物相继被发现。现综述蛋白质组学在消化系肿瘤标记物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蛋白质类 基因组 消化系统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下载PDF
臭氧水对鲶鱼肉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闫师杰 梁丽雅 +1 位作者 宋振梅 曹百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65-468,共4页
以感官评价、细菌总数、TVB-N、pH值等作为鲜度指标,研究鲶鱼肉在臭氧水保鲜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mg/L和7mg/L的臭氧水处理能有效抑制鲶鱼肉中细菌的生长繁殖,TVB-N值和pH值的上升,以及色度L值和a值的下降、b值的上升,保持... 以感官评价、细菌总数、TVB-N、pH值等作为鲜度指标,研究鲶鱼肉在臭氧水保鲜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mg/L和7mg/L的臭氧水处理能有效抑制鲶鱼肉中细菌的生长繁殖,TVB-N值和pH值的上升,以及色度L值和a值的下降、b值的上升,保持了鲶鱼肉较好的感官品质,而5mg/L的处理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鲶鱼肉 臭氧水 保鲜
下载PDF
阑尾开口炎在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继喜 宋振梅 +1 位作者 王晓娣 赵洪川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研究阑尾开口炎(AOI)出现在远端溃疡性结肠炎(DUC)的临床意义。方法从我院炎症性肠病数据库中选择资料完整的DUC伴有AOI和不伴有AOI的患者。两组在病变程度、吸烟史、诊断时年龄、病程及初始治疗药物等进行配对。收集随访中的临床资... 目的研究阑尾开口炎(AOI)出现在远端溃疡性结肠炎(DUC)的临床意义。方法从我院炎症性肠病数据库中选择资料完整的DUC伴有AOI和不伴有AOI的患者。两组在病变程度、吸烟史、诊断时年龄、病程及初始治疗药物等进行配对。收集随访中的临床资料,并比较AOI在缓解期及活动期消失的比率。结果 23例患者符合诊断DUC伴AOI,病变位置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为主。患者起始使用美沙拉嗪的途径分别为:口服(34.8%),栓剂(13%)、两者联合(52.2%)。随访时间平均为25个月,经使用氨基水杨酸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病情控制或缓解。只有2例患者病情加重,病变向近端发展。与31例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在各个临床指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缓解期有66.7%的AOI愈合,而活动期只有25%愈合(P=0.09)。结论阑尾开口炎可能是UC疾病活动的一个标志。作为一个亚组,DUC-AOI疾病预后较好,出现病变加重、需要免疫抑制剂及手术的可能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阑尾开口炎 病例对照
下载PDF
黄芩苷对高脂-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炎症改善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唐彬 宋振梅 肖琦凡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659-663,667,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高脂-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炎症改善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4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高脂模型组(M组)和黄芩苷治疗组(Ba组),每组12只。C组大鼠投喂普通颗粒饲料,M组和Ba组大...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高脂-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炎症改善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4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高脂模型组(M组)和黄芩苷治疗组(Ba组),每组12只。C组大鼠投喂普通颗粒饲料,M组和Ba组大鼠投喂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脂肪肝大鼠模型。3周后,C组和M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Ba组大鼠给予黄芩苷30mg/(kg·d)灌胃30d。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分离收集血清及肝脏组织。应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肝脏组织TG、TC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肝组织病理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肝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组织环氧化物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M组大鼠血清TG、TC、HDL-C、LDL-C水平升高(F=5.68~30.16,P<0.05),肝指数及肝组织中TG、TC水平升高(F=30.13~40.24,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组织炎症损伤加重,肝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升高(F=48.16、36.33,P<0.05),肝组织COX-2和iNOS的表达升高(F=33.16、38.84,P<0.05)。与M组相比,Ba组大鼠血清血脂水平、肝组织中脂质含量和肝指数均明显降低(F=5.68~40.24,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损伤减轻,肝组织中TNF-α、IL-6以及COX-2、iNOS的表达明显降低(F=33.16~48.16,P<0.05)。结论黄芩苷对高脂-脂肪肝大鼠肝细胞变性和肝组织炎症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TNF-α和IL-6及炎症调控因子COX-2和iNOS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甙 脂肪肝 膳食 高脂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环氧化酶2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克罗恩病少见的肠外表现汇总分析
11
作者 刘继喜 宋振梅 +1 位作者 王晓娣 赵洪川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炎性肠病的肠外表现可见于21%-36%的患者,几乎所有的器官系统均可受累。肠外表现可分为3类:第1类主要累及皮肤、关节、眼和口腔,通常与病情活动程度平行;第2类指继发于基础疾病相关的并发症的表现,主要见于克罗恩病(CD),包括... 炎性肠病的肠外表现可见于21%-36%的患者,几乎所有的器官系统均可受累。肠外表现可分为3类:第1类主要累及皮肤、关节、眼和口腔,通常与病情活动程度平行;第2类指继发于基础疾病相关的并发症的表现,主要见于克罗恩病(CD),包括肾结石、阻塞性尿道疾病、胆囊结石和吸收不良等;第3类指那些少见而目前尚不能明确分组的表现_1]。有关第3类肠外表现的国外报道相对较多,国内近年来陆续有个案报道。本文将这些少见的肠外表现进行总结分析,旨在加强对CD多样性的认识,从而提高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表现 克罗恩病 中国大陆地区 汇总分析 尿道疾病 炎性肠病 器官系统 病情活动
下载PDF
OX40和OX40L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健民 宋振梅 +2 位作者 甘世宝 刘继喜 王晓娣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免疫功能紊乱和免疫耐受受损。在IBD的肠道中,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之间的平衡被打破。OX40及其配体OX40L能促进多种CD4+T细胞增殖,调节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与功能,...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免疫功能紊乱和免疫耐受受损。在IBD的肠道中,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之间的平衡被打破。OX40及其配体OX40L能促进多种CD4+T细胞增殖,调节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与功能,促进IBD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40L 炎症性肠病 免疫功能 免疫耐受 细胞增殖 细胞活化 细胞因子 发病机制 免疫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让学生在肯定中成长——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13
作者 宋振梅 《甘肃教育》 2017年第22期36-36,共1页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关键词 班主任 班级管理 班风 特色班级 班干部
下载PDF
普通话口语教学的语感培养分析
14
作者 宋振梅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6年第19期117-118,共2页
普通话口语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系统,语感能力处于系统的核心地位,它是口语能力的"纲"。本文首先分析了语感教学的释义:是在长期的规范使用语言以及语言训练过程之中,自然而言形成了一种对于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 普通话口语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系统,语感能力处于系统的核心地位,它是口语能力的"纲"。本文首先分析了语感教学的释义:是在长期的规范使用语言以及语言训练过程之中,自然而言形成了一种对于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书面书书写符号以及书面语言)一种敏感度,然后分析了语感培养的关键点:语流音变、上升变调、轻声、儿化音,最后提出了加强普通话语感的原则:语感层次化训练原则则;"听"与"说"并重训练原则;口语和思维同步进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口语教学 语感分析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疗效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雪惠 陈韵如 +9 位作者 郑酉友 王新月 孙慧怡 王建云 李军祥 宋振梅 刘芳 卜志军 刘建平 刘兆兰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8-535,共8页
目的基于五味苦参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数据,探讨中医药疗效预测模型构建的可行性及其方法要点。方法选择五味苦参肠溶胶囊Ⅲ期临床试验的试验组(五味苦参肠溶胶囊)作为研究对象,经过8周试验后,数据资料完整的患者共274例。... 目的基于五味苦参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数据,探讨中医药疗效预测模型构建的可行性及其方法要点。方法选择五味苦参肠溶胶囊Ⅲ期临床试验的试验组(五味苦参肠溶胶囊)作为研究对象,经过8周试验后,数据资料完整的患者共274例。统计分析软件使用R语言4.1.0,纳入全部待筛选变量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P<0.05的变量纳入最终模型;绘制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计算C指数并绘制校准图,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并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外部验证,对模型进行总体评价。结果筛选出溃疡性结肠炎完全缓解的促进因素为:患者(15~65岁)接受治疗时年龄小(OR=0.96,95%CI:0.94~0.99,P=0.002)、非慢性持续型(与初发型比,OR=0.36,95%CI:0.18~0.74,P=0.005)、镜下无出血(OR=0.42,95%CI:0.22~0.82,P=0.011)、红细胞沉降率降低(OR=0.97,95%CI:0.95~0.99,P=0.006)。使用上述变量构建最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校正后的C指数为0.735(95%CI:0.672~0.797),模型区分度尚可;绘制校准图可见校准曲线与标准线大致贴合,模型校准度尚可。对模型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7.07,P=0.53),模型拟合良好。对模型进行外部检证,C指数及置信区间为0.54(95%CI:0.44~0.65)。结论利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进行预测模型构建具有一定可行性;根据本研究的数据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经过大样本验证后,有可能为临床监测和针对性治疗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五味苦参肠溶胶囊 列线图 BOOTSTRAP法
原文传递
CD4+CD25+T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振梅 王晓娣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24-229,共6页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其特异性标志物Foxp3的表达及其在UC不同病期的变化,探讨其在UC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研究纳入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UC患者40例,其中活动期23例,缓解期1...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其特异性标志物Foxp3的表达及其在UC不同病期的变化,探讨其在UC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研究纳入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UC患者40例,其中活动期23例,缓解期17例;同时选择33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及3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UC患者、IBS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CD4+CD25+T细胞阳性率,用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Foxp3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浓度。结果活动期和缓解期UC患者、IBS患者、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T细胞总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CD4+CD25+T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在活动期和缓解期UC患者中均明显低于IB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活动期患者较缓解期患者更低(P〈0.001),并且与疾病活动指数(r=-0.660,P〈0.001)及红细胞沉降率(r=-0.572,P=0.001)均呈显著负相关,而IBS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43)。PBMC中Foxp3mRNA的表达在活动期和缓解期UC患者均明显低于IB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均〈0.001)。而血清IL-10和TGF—β的浓度在活动期和缓解期UC患者、IBS患者和正常对照者4组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明显降低,缓解期UC患者的表达有所升高,并且与临床疾病活动相关,提示这类细胞可能参与了UC疾病的发生发展,Foxp3表达降低可能是导致CD4+CD25+T细胞发育障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CD4+CD25+T细胞 FOXP3
原文传递
炎症性肠病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振梅 王晓娣 《医学新知》 CAS 2019年第4期357-358,361,共3页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是一组慢性、复发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CD)。IBD的发病原因至今不完全明确,其临床表现取决于疾病分期及...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是一组慢性、复发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CD)。IBD的发病原因至今不完全明确,其临床表现取决于疾病分期及严重程度。很多严重的炎症性疾病的疾病过程与机体的凝血状态具有密切相关性,炎症性肠病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原文传递
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对克罗恩病患者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7
18
作者 刘芳 李靖涛 +2 位作者 宋振梅 刘继喜 吴晓敏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4期586-588,592,共4页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IFX)联合硫唑嘌呤(AZA)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法将170例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5例。对照组给予硫唑嘌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英夫利昔单...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IFX)联合硫唑嘌呤(AZA)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法将170例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5例。对照组给予硫唑嘌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英夫利昔单抗。比较2组生物学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总蛋白(STP)]、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和CD8)、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WBC、ESR、CRP、STP、CD4、CD4/CD8、CD8、Ig A、Ig G、Ig M、TNF-α、IL-12、TGF-β、IL-10水平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WBC、ESR、CRP、STP、CD4、CD4/CD8、CD8、Ig A、Ig G、Ig M、TNF-α、IL-12、TGF-β、IL-10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可有效改善克罗恩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夫利昔单抗 硫唑嘌呤 克罗恩病 免疫功能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少见的肠外表现汇总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继喜 李雯 +1 位作者 宋振梅 王晓娣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4年第5期264-267,共4页
[目的]总结我国大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少见的肠外表现,通过认识到本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以揭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我国大陆近20年来报道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追溯检索,对符合标准的少见的肠外表现的数据进行摘录、登记、统... [目的]总结我国大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少见的肠外表现,通过认识到本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以揭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我国大陆近20年来报道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追溯检索,对符合标准的少见的肠外表现的数据进行摘录、登记、统计分析。[结果]2001-01—2012-12期间符合标准的文献20篇,少见的溃疡性结肠炎肠外表现共28例,涉及皮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肌肉关节系统及血液系统等。[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肠外表现多样,常同时累及多个系统,易导致漏诊;认识溃疡性结肠炎少见的肠外表现,有助于了解其发病机制,并帮助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肠外表现 汇总分析
原文传递
炎症性肠病降阶梯治疗策略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芳 宋振梅 +1 位作者 刘继喜 王晓娣 《医学新知》 CAS 2017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炎症性肠病(IBD)本质上是一种慢性、反复复发的且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及未确定的UC和CD重叠中间型的结肠炎[1-3].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主要由免疫反应介导,并与遗传因... 炎症性肠病(IBD)本质上是一种慢性、反复复发的且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及未确定的UC和CD重叠中间型的结肠炎[1-3].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主要由免疫反应介导,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肠道菌群)密切相关.通常好发于20-30岁,亦可见于儿童[4].虽然传统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 lic acid,5-ASA)、但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仍是目前治疗主流,IBD的治疗正步入免疫调节的生物学时代,多种新型生物制剂的涌现为IB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选择.目前,针对IBD治疗策略上选择"升阶梯"(stair-up)治疗策略,还是"降阶梯"(top-down)治疗策略仍未达成一致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降阶梯治疗 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