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2015年中国小麦质量年度变化 被引量:55
1
作者 胡学旭 孙丽娟 +7 位作者 周桂英 吴丽娜 陆伟 李为喜 王爽 杨秀兰 宋敬可 王步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063-3072,共10页
【目的】中国小麦由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4种类型构成,分析近10年来各类型小麦年度质量变化,探讨小麦生产质量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小麦生产、科研、购销和加工等环节提供必要的参考。【方法】对2006—201... 【目的】中国小麦由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4种类型构成,分析近10年来各类型小麦年度质量变化,探讨小麦生产质量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小麦生产、科研、购销和加工等环节提供必要的参考。【方法】对2006—2015年中国小麦生产区742个小麦品种7 561份样品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指数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测定,分析各类型小麦年度比例和8个主要品质性状年度变化。【结果】小麦品种结构有所改善,但达标样品比例较低。从品种比例看,强筋品种、中强筋品种、中筋品种和弱筋品种比例分别为12.6%、16.7%、68.7%和2.0%,年度间保持稳定。从样品比例看,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样品比例分别为21.0%、16.9%、49.4%和3.8%;各类型小麦样品比例年度间变化差异较大,年度间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呈此消彼长趋势,中强筋小麦呈缓慢增加趋势,弱筋小麦呈下降趋势。从达标样品比例看,各类型小麦达标比例较低,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达标比例分别为4.8%、4.6%、25.0%和0.4%。中国小麦总体质量表现为中筋小麦水平,容重、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年度间变化趋势不明显,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呈小幅下降趋势。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品质性状年度间保持相对稳定,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弱筋小麦近年来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指数年度平均值增加,品质下降。不同类型小麦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容重年度平均值大小依次为中强筋小麦>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年度平均值大小依次为强筋小麦>中筋小麦>中强筋小麦>弱筋小麦,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年度平均值大小依次为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年度平均值变幅不同,其中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年度平均值变幅大小依次为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结论】中国小麦品种结构有所改善,各类型小麦达标比例较低,小麦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应通过选育和推广高产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合理增加现有各类型优质小麦品种面积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途径,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小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蛋白质含量 品种 湿面筋含量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谷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陆美斌 王步军 +3 位作者 李静梅 李为喜 杨秀兰 宋敬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34-2237,共4页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谷物中重金属As,Pb,Hg,Cd含量的方法。完善前处理条件,优化仪器工作参数,选取72 Ge,115In,209 Bi作为内标元素,有效克服基体效应及仪器波动影响,利用干扰校正方程技术,消除多原子离子...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谷物中重金属As,Pb,Hg,Cd含量的方法。完善前处理条件,优化仪器工作参数,选取72 Ge,115In,209 Bi作为内标元素,有效克服基体效应及仪器波动影响,利用干扰校正方程技术,消除多原子离子干扰。测定元素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9 9以上,各元素检出限在0.000 6~0.016mg.L-1之间,回收率在90%~110%之间,方法的精密度在5%以内,用国家标准物质评价了方法准确性,用标准溶液进行了共存离子干扰试验。研究表明,该方法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准确性高,适用于快速测定谷物中重金属元素As,Pb,Hg,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微波消解 谷物 重金属
下载PDF
中国主产区小麦在品质区域间的差异 被引量:53
3
作者 胡学旭 周桂英 +7 位作者 吴丽娜 陆伟 武力 李静梅 王爽 宋敬可 杨秀兰 王步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7-1172,共6页
选取2003—2007年我国4个麦区174个品种2571份小麦样品,对14个品质性状在各麦区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度之间,小麦品质性状在各麦区内具有明显差异,变化无规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面包体积和面... 选取2003—2007年我国4个麦区174个品种2571份小麦样品,对14个品质性状在各麦区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度之间,小麦品质性状在各麦区内具有明显差异,变化无规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的年度平均值麦区差异达1%或5%显著水平,由北到南呈华北北部强筋麦区(I)>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II)>黄淮南部中筋麦区(III)>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麦区(IV);北部麦区(I、II)的降落数值、出粉率、沉淀值、吸水率、拉伸面积、延伸性和最大抗延阻力的5年平均值显著大于南部麦区(III、IV)。达到优质强筋小麦标准的样品主要集中在I、II区,达到优质弱筋小麦标准的样品主要集中在IV区,III区以中筋小麦为主,形成了由北到南由不同小麦品质类型构成的品质区域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区划
下载PDF
2000—2015年国家黄淮和北部冬麦区域试验品种品质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胡学旭 孙丽娟 +7 位作者 周桂英 吴丽娜 陆伟 李为喜 王爽 杨秀兰 宋敬可 王步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677-4686,共10页
【目的】分析各区试组小麦品种品质差异和年度品质变化,探讨各区试组品质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方法】对2000—2015年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985个参试品种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指数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测定,... 【目的】分析各区试组小麦品种品质差异和年度品质变化,探讨各区试组品质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方法】对2000—2015年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985个参试品种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指数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测定,分析各区试组强筋品种、中强筋品种和中筋品种比例及8个主要品质性状变化。【结果】各区试组参试品种以中筋品种为主,平均占品种量78%;强筋品种和中强筋品种比例较小,各占11%。区试组之间各品种类型比例存在差异,从参试品种看,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13%)、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11%)和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16%)的强筋品种比例高于北部冬麦区组(6%)和黄淮冬麦区旱地组(7%);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20%)的中强筋品种比例最大,北部冬麦区组(5%)比例最小。从审定品种看,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强筋品种(4%)和中强筋品种(10%)比例最大,其次为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3%、6%);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17%)和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19%)中筋品种比例高于其他区试组。受区试组品种结构影响,各区试组小麦质量总体表现为中筋品质,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平均值较高,而沉淀指数、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一般。区试组之间参试品种品质差异较大,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和春水组容重平均值高于北部冬麦区组和黄淮冬麦区旱地组,而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与之相反;北部冬麦区组强筋品种和中强筋品种稳定时间平均值高于其他区试组;黄淮冬麦区春水组各类型品种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均高于其他区试组。各区试组品质性状年度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容重、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呈上升趋势,吸水量呈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呈持平趋势,沉淀指数呈先升后降趋势。【结论】中国小麦品质育种进展缓慢,区试组之间发展不平衡,影响相应生产区小麦品种结构和质量。国家小麦区试应加强对不同品质类型优质小麦的重视,改善小麦品质结构,提高小麦品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品质 区试
下载PDF
2004—2011年中国主产省小麦蛋白质品质分析 被引量:43
5
作者 齐琳娟 胡学旭 +9 位作者 周桂英 王爽 李静梅 陆伟 吴丽娜 陆美斌 孙丽娟 杨秀兰 宋敬可 王步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242-4251,共10页
【目的】分析2004—2011年来中国主产区小麦蛋白质品质检测数据,探讨小麦蛋白质品质年度和地区间变化规律。【方法】对2004—2011年分别来自冀、鲁、豫、苏、皖5个小麦主产省的4 235份小麦样品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 【目的】分析2004—2011年来中国主产区小麦蛋白质品质检测数据,探讨小麦蛋白质品质年度和地区间变化规律。【方法】对2004—2011年分别来自冀、鲁、豫、苏、皖5个小麦主产省的4 235份小麦样品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和最大拉伸阻力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中国主产省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平均值变化不大,沉淀值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近年来小麦内在品质变差;不同主产省之间小麦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呈明显北高南低和东高西低趋势。【结论】近年来片面追求高产已影响了中国小麦的整体品质,致使强筋麦产区小麦面筋强度降低、弱筋麦产区小麦面筋增加。应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条件发展适合本地区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蛋白质 湿面筋 沉淀值
下载PDF
2000—2015年北部、黄淮冬麦区国家区试品种的品质特征 被引量:25
6
作者 胡学旭 孙丽娟 +7 位作者 周桂英 吴丽娜 陆伟 李为喜 王爽 杨秀兰 宋敬可 王步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1-509,共9页
区试品种品质的特征分布能够反映未来几年推广品种的走向,了解近年小麦区试品种品质变化对我国小麦品质育种方向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以2000—2015年北部、黄淮冬麦区1001个区试品种的1589份样品为材料,按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品种分类,... 区试品种品质的特征分布能够反映未来几年推广品种的走向,了解近年小麦区试品种品质变化对我国小麦品质育种方向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以2000—2015年北部、黄淮冬麦区1001个区试品种的1589份样品为材料,按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品种分类,分析了我国近十几年育成和审定品种的品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数量逐年递增,综合品质有待提升;审定品种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中筋品种,但中强筋品种的比例有所上升。8个品质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中筋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平均值较高,而沉淀指数、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一般;沉淀指数、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以强筋品种高于中强筋品种,又高于中筋品种,类型间有显著差异(P<0.05)。各品质指标在年度间的变异,以强筋品种最大,其次是中强筋品种,中筋品种最小。与对照品种相比,强筋品种蛋白质质量性状显著偏低。未来5~10年生产中,小麦中强筋品种会有所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品质 区试
下载PDF
测定玉米中伏马毒素的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为喜 郑床木 +5 位作者 武力 李欣 李静梅 宋敬可 杨秀兰 王步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6-562,共7页
伏马毒素(Fumonisins)是串珠镰刀菌繁殖产生的一类真菌毒素。玉米在生长和储存过程中极易受到伏马毒素的侵染。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受到伏马毒素污染的玉米及其制品可导致马白脑软化症、猪肺水肿综合症,还可诱发人类食管癌和胎儿神经... 伏马毒素(Fumonisins)是串珠镰刀菌繁殖产生的一类真菌毒素。玉米在生长和储存过程中极易受到伏马毒素的侵染。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受到伏马毒素污染的玉米及其制品可导致马白脑软化症、猪肺水肿综合症,还可诱发人类食管癌和胎儿神经管畸形等疾病。本研究建立了应用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玉米中伏马毒素B1和B2的方法,同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该法进行了准确性和再现性评价。结果表明,FB1和FB2线性范围分别为0.06~5.00μgmL1和0.04~2.50μgmL1,回收率分别为76.6%~93.8%和77.9%~93.4%,FB1和FB2方法定量限分别为0.09mgkg1和0.06mgkg1,实验室内重复性测定的变异系数均低于5%,实验室间再现性测定的变异系数低于6%。上述结果说明该方法的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及同一实验室重复性和多家实验室的再现性评价结果优良,适合作为伏马毒素的测定方法。应用该方法对310份玉米进行了伏马毒素的测定,结果表明,大田、存储玉米伏马毒素总量范围分别为0.20~9.06mgkg1和0.21~6.10mgkg1,建议应加强玉米中伏马毒素污染水平监控,保证人畜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伏马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 免疫亲和柱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小麦粉中硼元素本底值 被引量:9
8
作者 陆美斌 王步军 +4 位作者 李静梅 李为喜 杨秀兰 王爽 宋敬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03-205,共3页
为给小麦粉质量安全检测提供本底值判断依据,本实验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了2012年我国不同区域种植的492份自磨小麦粉的硼含量,旨在为小麦粉质量安全检测提供本底值判断依据。结果表明:492份自磨小麦... 为给小麦粉质量安全检测提供本底值判断依据,本实验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了2012年我国不同区域种植的492份自磨小麦粉的硼含量,旨在为小麦粉质量安全检测提供本底值判断依据。结果表明:492份自磨小麦粉硼元素的本底值平均为0.648mg/kg,变幅为0.2401.361mg/kg,符合正态分布,95%概率条件下的置信区间值为0.261-1.035mg/kg,置信区问最大值1.035mg/kg,可作为运用ICP-AES法时所有小麦粉样品的硼元素本底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本底值 硼砂 硼酸
下载PDF
新修订真菌毒素国家标准与CAC最新限量标准的对比与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为喜 孙娟 +4 位作者 董晓丽 杨秀兰 李静梅 宋敬可 王步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3期41-43,共3页
介绍了食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的毒理,比较了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中真菌毒素限量指标,研究并确认了新、旧版真菌毒素国家标准之间以及新版真菌毒素国家标准与CAC最新限量标准之间的差异,为提高中国食品安全... 介绍了食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的毒理,比较了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中真菌毒素限量指标,研究并确认了新、旧版真菌毒素国家标准之间以及新版真菌毒素国家标准与CAC最新限量标准之间的差异,为提高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保护人民健康、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限量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