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西马尾松、柏木良种基地现状与问题思考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伟宏 徐高福 +2 位作者 金国庆 储德裕 宋新回 《江苏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52-54,共3页
马尾松和柏木是浙江省乃至我国的主要造林树种,分布广,面积大。浙西姥山林木良种基地经过30 a的建设与经营,建成了国家马尾松林木种质资源库和我国首个柏木无性系种子园,2树种的育种和良种生产位于全国前列,尤其在马尾松育种种质资源保... 马尾松和柏木是浙江省乃至我国的主要造林树种,分布广,面积大。浙西姥山林木良种基地经过30 a的建设与经营,建成了国家马尾松林木种质资源库和我国首个柏木无性系种子园,2树种的育种和良种生产位于全国前列,尤其在马尾松育种种质资源保育和良种生产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在重视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求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行分区施策、分类指导,特别是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工程的实施,良种基地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为此,从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保育和经营角度,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强化多树种种质资源保护、良种创新和多功能利用,来提高良种生产和创新水平,充分发挥基地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柏木 良种基地 可持续经营
下载PDF
马尾松子代生长杂种优势与亲本配合力、遗传距离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2
作者 董虹妤 刘青华 +3 位作者 周志春 金国庆 沈丹玉 宋新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75,共11页
【目的】开展马尾松子代生长杂种优势与亲本配合力、遗传距离的相关性研究,以根据子代的预测结果对马尾松杂交育种亲本进行科学选配。【方法】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2份马尾松第3代6×6半双列杂交材料,分析子代生长性状... 【目的】开展马尾松子代生长杂种优势与亲本配合力、遗传距离的相关性研究,以根据子代的预测结果对马尾松杂交育种亲本进行科学选配。【方法】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2份马尾松第3代6×6半双列杂交材料,分析子代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和亲本配合力,并利用SSR标记分析杂交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探究子代生长性状杂种优势与亲本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遗传距离(GD)的相关关系。【结果】2份马尾松试验材料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数的表型值与杂种优势在不同杂交组合间差异较大,除半双列Ⅱ胸径一般配合力(GCA)外,其余生长性状配合力在杂交组合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半双列Ⅱ的胸径外,其余马尾松生长性状均是以加性基因效应控制为主。各生长性状家系遗传力(h_f^2)水平较高,为0.884~0.966,受较强的遗传控制。2份试验材料中12个亲本的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01 2和0.467 8,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不同亲本间GD为0.142 1~0.351 6。相关性分析发现,多数马尾松子代生长性状表型值及其杂种优势与GCA、SCA、GD(≤0.351 6)呈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亲本GCA中,亲本一般配合力之和(GCA_(P1+P2))对子代表型值和杂种优势的预测能力最强,父本一般配合力(GCA_(P2))次之,而母本一般配合力(GCAP1)预测能力最差。亲本GCA_(P1+P2)、SCA、GD中,GCA_(P1+P2)对马尾松子代生长性状表型值的预测能力最强,SCA对马尾松子代生长性状杂种优势的预测能力最强,而GD对子代生长性状表型值和杂种优势的预测能力普遍弱于GCA_(P1+P2)和SCA。回归分析发现,2份试验材料中,除半双列Ⅱ的GCA_(P1+P2)外,其余GCA_(P1+P2)、SCA、GD(≤0.351 6)与子代材积指数的杂种优势均呈较显著的线性相关。【结论】GCA_(P1+P2)、SCA以及较低水平的GD与马尾松子代生长性状表型值和杂种优势的相关性较高,可以利用亲本配合力和一定水平的遗传距离对马尾松子代生长性状表型值和杂种优势进行有效预测,进而提高马尾松亲本选配效率及杂种优势的有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质 杂种优势 GCA SCA 遗传距离
下载PDF
马尾松3代杂交子代幼林松脂化学组分的GCA/SCA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董虹妤 刘青华 +3 位作者 周志春 金国庆 沈丹玉 宋新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4-661,共8页
[目的]研究马尾松松脂化学组分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促进优质脂用马尾松的遗传改良。[方法]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5年生6×6半双列遗传交配设计的马尾松3代种质幼林,通过调查各单株生长性状以及测定... [目的]研究马尾松松脂化学组分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促进优质脂用马尾松的遗传改良。[方法]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5年生6×6半双列遗传交配设计的马尾松3代种质幼林,通过调查各单株生长性状以及测定松脂化学组分,揭示马尾松松脂化学组分的遗传变异规律及遗传控制方式和它们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试验材料共检测出23种松脂组分,单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组分含量分别占松脂含量的7.29%、1.50%和91.17%。13种平均含量高于松脂总量0.1%且杂交组合间差异显著的马尾松松脂主要组分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GCA效应,而SCA效应较不显著。除去氢枞酸主要受显性基因效应控制,左旋海松酸/长叶松酸、8,12-枞二烯酸加/显性效应相当外,其余主要组分均是以加性基因效应占主导地位。各松脂主要组分家系遗传力为0.655 0.949,受中度或高度的遗传控制。研究还发现,马尾松松脂单萜主要组分中α-蒎烯、莰烯、β-蒎烯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对其中一种组分的选择可能会带来其它单萜组分的同增或同减。而二萜组分中左旋海松酸/长叶松酸与单萜、倍半萜、二萜组分呈较普遍负相关,与长叶烯、海松醛、去氢枞酸、8,12-枞二烯酸、枞酸和新枞酸则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左旋海松酸/长叶松酸的选择将会对大部分松脂组分产生抑制作用。此外,马尾松多数松脂主要组分与树高、地径相关性并不明显,松脂化学组分与生长似受不同的遗传机制控制,两种性状可能相互独立。[结论]幼龄期马尾松松脂大部分组分具有显著的GCA效应,加性基因效应占主导地位,受中度或高度遗传控制。树高和地径与松脂各组分含量不相关,但部分松脂组分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该结果为马尾松脂用性状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松脂化学组分 GCA SCA 相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