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念减压疗法对新冠疫情期间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宋昌群 张雨轶 吴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48-52,共5页
背景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症状将逐渐加重,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心理压力大等因素,容易增加负面情绪,进而影响睡眠质量.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新冠疫情期间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方... 背景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症状将逐渐加重,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心理压力大等因素,容易增加负面情绪,进而影响睡眠质量.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新冠疫情期间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0-05/2020-10在我院收治的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如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用药护理、运动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同时解答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咨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进行正念减压疗法干预5次,每次干预时长为30 min,为保证在完成实验,每2 d干预一次,每个被试的干预都在10 d内完成,均接受了8次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心境状态量表(POM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进行评分.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抑郁、焦虑、压力维度及DASS-21量表总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DASS-21总分及抑郁、焦虑、压力下降明显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紧张、抑郁分量表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变化明显于对照组(P<0.05);但自我、疲劳、精力、愤怒、慌乱分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下降明显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降低新冠疫情期间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焦虑、抑郁负面心理情绪,并积极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减压疗法 新冠疫情 老年 胃食管反流病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和忧郁型人格行为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宋昌群 张雨轶 吴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0年第23期1218-1222,共5页
背景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发病过程与焦虑、抑郁负面情绪和较差的社会支持有一定关系.因此,心理因素和社会支持是老年FC患者疾病恢复中尤为重视和关注的问题.目的探究老年慢性FC患者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 背景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发病过程与焦虑、抑郁负面情绪和较差的社会支持有一定关系.因此,心理因素和社会支持是老年FC患者疾病恢复中尤为重视和关注的问题.目的探究老年慢性FC患者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特征及与忧郁型人格行为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02/2020-05在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就诊的老年慢性FC患者1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性情绪调节问卷、忧郁型人格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老年FC患者非适应性情绪调节分量表总分及责难自己、渴望接纳、沉思、灾难化维度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责难自己维度评分低于国内常模(P<0.05);而适应性情绪调节分量表总分及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理性分析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5),积极重新关注维度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忧郁型人格量表总分及负性情感和社交抑制量表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老年FC患者忧郁型人格行为120例(62.5%),非忧郁型人格行为72例(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老年FC患者忧郁型人格行为责难自己、沉思、灾难化、责难他人、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理性分析评分均高于非忧郁型人格行为(P<0.05);而渴望接纳、积极重新关注维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忧郁型人格行为、渴望接纳、沉思、灾难化与老年FC呈正相关(P<0.05),重新关注计划、理性分析与老年FC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慢性FC患者的认知性情绪调节可能与忧郁型人格行为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要注重加强患者忧郁型人格行为的适应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功能性便秘 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 忧郁型人格行为
下载PDF
“六防”风险评估表在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意外事件中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昌群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年第11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风险评估表在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意外事件中的效果。方法:将287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43例,为2012年1~7月的住院患者;实验组144例,为2012年8月~2013年2月的住院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目的:分析风险评估表在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意外事件中的效果。方法:将287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43例,为2012年1~7月的住院患者;实验组144例,为2012年8月~2013年2月的住院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六防"风险评估表(防外跑、防冲动、防藏药、防跌倒、防噎食与防自弃)进行风险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将风险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实施分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意外事件26例,占18.18%;实验组发生4例,占2.78%,差异明显(χ2=18.72,P〈0.01)。不同年龄、性别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病程、不同分型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是14.59、7.08;P〈0.05),其中病程1年以下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最高(χ2分别是24.03、23.57;P〈0.01);实验组不同病程、不同分型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住院患者采用自制风险评估表进行分级护理,可有效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科 住院患者 “六防”风险评估表 意外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