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左文霞 胡艺兰 +4 位作者 宋来春 肖红艳 杨佳 周文俊 张琼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对预后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收治的146例ATAAD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后24 h内是否出现SIRS分...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对预后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收治的146例ATAAD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后24 h内是否出现SIRS分为SIRS组(61例)和非SIRS组(8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差异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SIRS组急性肾损伤11例(18.03%)、肝功能不全17例(27.87%)、谵妄36例(59.02%)、死亡9例(14.75%);非SIRS组急性肾损伤4例(4.71%)、肝功能不全7例(8.24%)、谵妄33例(38.82%)、死亡1例(1.18%);比较两组人数SIRS组均多于非SIRS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心肺转流时间、术后带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围术期出血量、围术期输血量、白细胞计数(WBC)、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与术后早期发生SIRS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WBC、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是ATAAD患者术后早期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构建ATAAD患者术后早期SIRS转归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ATAAD患者术后早期SIR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8,95%CI为0.874~0.964,约登指数为0.781,截断值为0.46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25%和92.94%。结论ATAAD患者术后早期发生SIRS会增加患者急性肾损伤、肝功能不全、谵妄及死亡人数,对SIRS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可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预后
下载PDF
主动脉瓣狭窄伴低射血分数值患者行外科瓣膜置换术的疗效评价
2
作者 刘雨杭 宋来春 +3 位作者 肖勇 杨明远 刘文豪 陶凉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SAVR)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中-重度AS(瓣口面积<1.5 cm2)、LVEF减低(<5...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SAVR)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中-重度AS(瓣口面积<1.5 cm2)、LVEF减低(<50%)并行SAVR的患者共44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5例,年龄41~74(59.30±8.65)岁,伴或不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除外二尖瓣重度狭窄或关闭不全。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既往病史、术前及术后超声心动图结果、手术相关数据等指标。出院前复查超声心动图,并于术后6个月、1年随访观察。结果围术期1例患者因重度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家属要求放弃治疗,主动出院,余4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与术前相比,出院前主动脉瓣跨瓣流速(AV)及主动脉瓣跨瓣压差(AMG)均有显著下降(均P<0.05),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也明显减小(均P<0.05);LVEF于术后6个月、1年明显改善,由术前(40.23±4.96)%显著提高至(52.65±2.92)%(P<0.05)。AV和AMG在术后1周与随访期间相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1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入院治疗,治愈出院;1例患者随访期间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狭窄,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体力劳动未受明显限制,定期随访观察未行手术治疗。结论AS合并LVEF降低的患者行SAVR是安全、有效的,术后AV、AMG、左室内径及LVEF均有明显改善,此类患者均应积极采取外科手术方式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置换术 左室射血分数减低
下载PDF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后棒状杆菌致隐匿性纵隔感染1例
3
作者 吴明亮 宋来春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6期358-359,367,共3页
1临床资料1.1病历资料患者男,69岁,于2021年12月7日入院。既往高血压2月,收缩压最高达180 mmHg,口服乐卡地平10 mg/次/日。查体: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第一、二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3/6级吹风样杂音,向颈部传导,舒张期轻度叹息样杂音,... 1临床资料1.1病历资料患者男,69岁,于2021年12月7日入院。既往高血压2月,收缩压最高达180 mmHg,口服乐卡地平10 mg/次/日。查体: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第一、二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3/6级吹风样杂音,向颈部传导,舒张期轻度叹息样杂音,无传导,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大血管枪击音阳性。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Type 1A型),主动脉瓣轻度狭窄并重度关闭不全,左室增大,主动脉瓣无冠窦瘤,二尖瓣轻度反流。入院时CT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纵隔感染 棒状杆菌 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80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宋来春 王春 +2 位作者 姜德哲 谷天祥 樊国亮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3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8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房血栓形成64例,漏诊16例。80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8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房血栓形成64例,漏诊16例。80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施行二尖瓣置换术及左心房血栓清除术,漏诊者于术中诊断左心耳血栓6例、左心房附壁片状新鲜血栓6例、肺静脉开口处血栓4例。术中建立体外循环后,探查血栓的性质、范围,清除血栓,继之按常规方法置换二尖瓣。结果本组术后早期死亡2例,原因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左心室破裂。72例随访1年,心功能恢复良好,复查心脏超声未见血栓。结论术前行经食管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左心房血栓形成的诊断,术中彻底清除血栓,保持左心房内壁完整,术后给予合理抗凝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左心房血栓形成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小主动脉瓣环患者应用小口径生物瓣的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肖勇 宋来春 +5 位作者 刘雨杭 杨明远 刘文豪 吴竞成 肖红艳 陶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988-992,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行小口径(≤21 mm)生物瓣置换和机械瓣置换的小主动脉瓣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生物瓣置换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与机械瓣置换的差异,探讨在小主动脉瓣环的患者中应用小口径生物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 目的回顾性分析行小口径(≤21 mm)生物瓣置换和机械瓣置换的小主动脉瓣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生物瓣置换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与机械瓣置换的差异,探讨在小主动脉瓣环的患者中应用小口径生物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2年8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治疗的147例小主动脉瓣环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其中机械瓣膜组74例,生物瓣膜组7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指征,均行小口径的瓣膜置换。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既往病史、术前及术后超声心动图结果、手术相关数据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1mm生物瓣与20mm机械瓣比较,术后左心房内径[(36.4±7.0)mm比(37.2±10.2)mm,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5.7±5.0)mm比(44.4±7.0)mm,P>0.05]未见统计学差异,生物瓣术后射血分数优于机械瓣[(61.1±7.0)%比(57.4±10.4)%,P=0.034],生物瓣术后主动脉跨瓣压峰值差劣于机械瓣[(25.8±7.5)mmHg比(21.3±6.5)mmHg,P=0.002],但两者的压差降低率无明显差异(P=0.617)。19mm生物瓣与18mm机械瓣比较,术后射血分数无明显差异[(61.2±8.0)%比(60.1±5.1)%,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无明显差异[(47.3±4.9)mm比(47.5±3.1)mm,P>0.05],主动脉跨瓣压峰值差无明显差异[(26.9±7.0)mmHg比(26.1±5.9)mmHg,P>0.05],且两者压差降低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生物瓣左心房内径优于机械瓣[(34.8±8.8)mm比(37.2±12.4)mm,P<0.001]。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脑栓塞或脑出血等脑部并发症,随访过程中也未出现瓣膜功能障碍或卡瓣的情况。结论在小主动脉瓣环患者中用小口径的生物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其可获得的临床疗效不劣于机械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主动脉瓣环 主动脉瓣置换术 生物瓣膜 机械瓣膜
下载PDF
骨蜡与再生氧化纤维素材料在老年女性心内直视术胸骨止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春 董思远 +3 位作者 谷天祥 房勤 宋来春 喻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905-3908,共4页
背景:再生氧化纤维素已成功应用于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手术止血中,效果确切,但应用于心脏手术胸骨止血尚未见报道。目的:对比观察再生氧化纤维素与传统胸骨止血材料骨蜡在减少老年女性心内直视术后胸骨出血中止血及预防胸骨感染效果的... 背景:再生氧化纤维素已成功应用于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手术止血中,效果确切,但应用于心脏手术胸骨止血尚未见报道。目的:对比观察再生氧化纤维素与传统胸骨止血材料骨蜡在减少老年女性心内直视术后胸骨出血中止血及预防胸骨感染效果的差异。方法:纳入68例60岁以上女性接受正中开胸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患者,分为2组:再生氧化纤维素组胸骨创面及骨髓腔内填充并覆盖再生氧化纤维素,对照组涂抹医用骨蜡。记录手术时间、关胸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出血再次开胸例数、平均住院时间、胸骨裂开例数、胸骨感染例数、切口拆线时间以及切口感染例数。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后在手术时间、关胸时间、引流量、输血量、出血再次开胸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再生氧化纤维素组更有优势;其余指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再生氧化纤维素作为新型胸骨止血材料,可常规用于体外循环后胸骨创面止血,效果确切,近期结果观察显示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氧化纤维素 体外循环 胸骨 骨蜡 老年 女性
下载PDF
不同右心室-肺动脉耦合方法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吴洋 宋来春 +6 位作者 张刚成 周红梅 金博文 邓晓娴 郑璇 颜梦欢 余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12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 比较单次心跳法、压力-容积环法以及结合心脏核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技术的容积法检测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肺动脉耦合(Ees/Ea)比值的准确性,为临床找到一个切实有效、定量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 目的 比较单次心跳法、压力-容积环法以及结合心脏核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技术的容积法检测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肺动脉耦合(Ees/Ea)比值的准确性,为临床找到一个切实有效、定量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诊疗的49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分别用单次心跳法、结合CMR技术的容积法以及压力-容积环法测得Ees/Ea比值,再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NT-proBNP值比较,评估三种方法定量评价右心功能的准确性.结果 ①单次心跳法测量的Ees/Ea为2.07±1.01,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NT-proBNP相关性分析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②压力-容积环法测得的Ees/Ea为2.64±1.48,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NT-proBNP相关性分析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③结合CMR技术的容积法测得的Ees/Ea为0.72±0.43,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NT-proBNP相关性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呈负相关,即随着NT-proBNP的增高,Ees/Ea随之降低;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递增Ees/Ea也随之降低.④结合CMR技术的容积法Ees/Ea与log(NT-proBNP)之间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Y=-0.257X+1.45,且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结合CMR技术的容积法获得的Ees/Ea是一种具有临床可靠且无创的定量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次心跳法 容积法 心脏核磁共振 肺动脉高压 右心功能
下载PDF
不同微创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宋杰 王波 +4 位作者 宋来春 金晶 许铭 华正东 张达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右胸前外侧切口、胸骨下段小切口和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优劣,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共为198例患者行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胸骨... 目的探讨和评价右胸前外侧切口、胸骨下段小切口和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优劣,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共为198例患者行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胸骨下段小切口组(LMS Group,n=66)、右胸前外侧切口组(RLT Group,n=59)及胸骨正中切口组(SMS Group,n=73)。所有患者均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收集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和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及二次开胸止血。微创切口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中转为正中开胸手术治疗。LMS组、RLT组及SMS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37.73±11.46)min、(41.3±13.97)min、(36.99±10.84)min,三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78);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23.85±9.78)min、(22.54±9.08)min、(19.23±6.92)min,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SMS组患者的切口最长,为(7.45±1.54)cm,LMS组患者为(5.58±0.8)cm,RLT组患者为(5.96±1.48)cm,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右胸前外侧切口、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更为美观,在一定条件下可替代胸骨正中切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小青龙河堤防型式与稳定分析
9
作者 宋来春 李桢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4期79-81,85,共4页
河道堤防工程是防御洪水泛滥、保护沿河居民安全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该文针对小青龙河河道生态治理问题,结合景观布置要求和河道地形特征,对不同河段进行堤防的选型与布置,并对典型堤型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成果对工程设计具有参考... 河道堤防工程是防御洪水泛滥、保护沿河居民安全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该文针对小青龙河河道生态治理问题,结合景观布置要求和河道地形特征,对不同河段进行堤防的选型与布置,并对典型堤型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成果对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堤防型式 生态治理 景观布置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武都闸坝水毁成因分析及修复方案研究
10
作者 宋来春 李桢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期161-163,167,共4页
闸坝的水毁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运行,该文对武都闸坝的水毁情况进行描述,对水毁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闸坝及护坦的修复处理措施和工程设计,研究成果对本工程的修复设计与施工以及类似工程的修复设计均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闸坝 护坦 水毁 修复方案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贫血与围术期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红艳 陶翠华 +1 位作者 宋来春 陶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759-763,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患者术前贫血与术后输血量及其他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对比研究我院2018年1~6月择期行CABG的患者,排除术前3个月内有出血、术前血小板计数<100×109/L、血液病、术后因...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患者术前贫血与术后输血量及其他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对比研究我院2018年1~6月择期行CABG的患者,排除术前3个月内有出血、术前血小板计数<100×109/L、血液病、术后因外科因素导致的二次开胸手术患者;按照贫血诊断标准,将符合人选标准的患者分为正常组和贫血组,贫血组再分为轻度贫血组和中度贫血组.收集患者术前的基础资料以及术后的输血量、输血率、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死亡率.结果最终符合人选标准的患者共计389例,其中正常组306例(78.67%),贫血组83例(21.34%),轻度贫血77例(19.80%),中度贫血6例(1.54%);正常组和贫血组术前基线资料上除血红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外,年龄、糖尿病、慢性肾脏病(CKD)、既往心脏手术例数贫血组高于正常组,体重指数(BMI)和术前血小板计数贫血组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死亡率两组无差异,贫血组急性肝肾功能损害、红细胞、血浆、血小板补充量、输血率、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和中度贫血组基线资料除血红蛋白含量外其他均无差异性,术后中度贫血组除红细胞补充量多于轻度贫血组外,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CKD、营养不良和既往曾行心脏外科手术是冠心病术前贫血患者的高危因素,术前贫血增加CABG患者术后的输血量,并导致术后肝肾功能损害和延长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围术期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及时的成分输血纠正贫血,中度贫血患者行CABG手术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输血 并发症
下载PDF
自体心包成形条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建国 陶凉 +2 位作者 陈绪发 严慧峰 宋来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0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心包成形条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112例,均在体外循环下修复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采用自体心包条环缩瓣环。停体外循环,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评估二尖瓣成形效果。比较患者术前、出院前及... 目的探讨自体心包成形条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112例,均在体外循环下修复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采用自体心包条环缩瓣环。停体外循环,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评估二尖瓣成形效果。比较患者术前、出院前及术后6个月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随访12~46个月,记录患者心功能分级。结果本组体外循环时间(125.4±31.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5.6±22.7)min,围术期死亡2例。术中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示,无反流42例,微量反流40例,轻度反流20例。与术前比较,出院前及术后6个月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均<0.05)。术后102例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死亡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85例,Ⅱ级13例。结论二尖瓣成形术中应用自体心包成形条成形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成形术 自体心包成形条
下载PDF
偏心型封堵器经皮介入封堵室间隔缺损与外科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龙恺 尚小珂 +1 位作者 宋来春 张刚成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707-709,共3页
目的比较偏心型封堵器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治疗的干下型VSD病例102例,其中使用偏心型封堵器经皮介入封堵治疗52例(介入组),同期... 目的比较偏心型封堵器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治疗的干下型VSD病例102例,其中使用偏心型封堵器经皮介入封堵治疗52例(介入组),同期行外科开胸手术50例(外科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介入组52例患者中40例(76.9%)手术成功,发生并发症12例(23.1%)。外科组50例中成功47例(94.0%),发生并发症3例(6.0%)。随访2~1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见死亡病例。结论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偏心型封堵器治疗干下型VSD,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需慎重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外科手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应用自体心包条行二尖瓣瓣环成形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建国 宋来春 +1 位作者 韩啸 陶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8期732-735,共4页
目的 总结自体心包成形条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5年9月我院采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169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2例、女性67例,年龄20~79(47.5±10.5)岁;术前超声心... 目的 总结自体心包成形条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5年9月我院采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169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2例、女性67例,年龄20~79(47.5±10.5)岁;术前超声心动图发现二尖瓣中度返流(Ⅲ级)32例、重度返流(Ⅳ级)137例.手术方法为体外循环下修复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同时所有病例均使用心包条环缩瓣环.手术中注水试验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成形效果.结果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20.6±30.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5.6±15.5)min;围术期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败血症.术后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无返流(0级)99例,微量返流(Ⅰ级)43例,轻度返流(Ⅱ级)22例,轻至中度返流(Ⅲ级)2例.所有患者均无二尖瓣狭窄和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术后随访150例(90.3%),随访时间12~40个月.随访期间2例死亡,其中1例死因与心脏疾病无关;3例行二尖瓣置换术.随访期超声心动图显示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直径明显减小(P<0.05).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19例、Ⅱ级26例.结论 二尖瓣成形术中应用自体心包条环缩成形是简单、安全、有效的,能较好地维持左心功能,早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心包条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成形术
下载PDF
丙泊酚在婴幼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霞 宋来春 +1 位作者 陈峰 郑璇 《中国医药》 2015年第8期1215-1219,共5页
目的 评价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婴幼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50例,年龄1个月~3岁,应用丙泊酚镇静、麻醉.记录患儿用药剂量、起效及苏醒时间、术中生命体征(心率... 目的 评价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婴幼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50例,年龄1个月~3岁,应用丙泊酚镇静、麻醉.记录患儿用药剂量、起效及苏醒时间、术中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不良反应(呼吸抑制、呛咳、喉头水肿等),同时记录操作结束后即刻、术后第1天的生化指标(肝功能、血脂、乳酸).分析并比较上述指标在纤维支气管镜术前术后的变化.结果 50例患儿检查前、诱导后、过声门、达隆突、检查后心率分别为(139±14)、(131 ±14)、(140±17)、(142±16)、(133±15)次/min;舒张压分别为(61±9)、(57±9)、(59±10)、(62±12)、(62±13) mmHg(1 mmHg =0.133 kPa);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为(99.1±1.1)%、(99.2±1.0)%、(98.5±1.2)%、(95.9±7.6)%、(99.2±1.1)%,术中心率、血压、SpO2与检查前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时间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患儿检查前后肝功能、血脂水平、乳酸等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丙泊酚输注综合征.结论 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婴幼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较为安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纤维支气管镜 并发症 婴儿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先天性单纯冠状动脉瘘的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翔 王波 +2 位作者 宋来春 陶超 陶凉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7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单纯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病人49例,行微创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瘘结扎手术,评估其可行性及优缺点。结果 49例均成功行微创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单纯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病人49例,行微创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瘘结扎手术,评估其可行性及优缺点。结果 49例均成功行微创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瘘结扎手术,无院内死亡或术中转为正中开胸手术治疗。其中剑突下切口22例和胸骨旁切口20例,经心尖入路7例。手术时间30~125分钟,平均(67.45±22.69)分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2~12小时,平均(3.72±1.82)小时,ICU停留时间4~24小时,平均(9.67±5.43)小时。仅有1例病人术后有轻微的残余分流,术后半年复查时残余分流消失。所有病人均无心肌缺血。结论微创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瘘结扎手术安全可行,术中视野暴露良好,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切口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瘘
下载PDF
完全性房室通道合并法洛四联症或右心室双出口主要特点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陶凉 金晶 +3 位作者 华正东 王刚 宋来春 方极辉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完全性房室通道合并法洛四联症或右心室双出口(CAVSD-TOF/DORV)为一种少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大约3.1%合并 CAVSD,而 CAVSD中约4.3%合并 TOF/DORV。此疾病合并 Down 综合征多见(34%~84%)[1-2],CAVSD 最常见的类... 完全性房室通道合并法洛四联症或右心室双出口(CAVSD-TOF/DORV)为一种少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大约3.1%合并 CAVSD,而 CAVSD中约4.3%合并 TOF/DORV。此疾病合并 Down 综合征多见(34%~84%)[1-2],CAVSD 最常见的类型为 Rastelli C 型[3-5]。对 CAVSD-TOF 的外科治疗最早由 d′Allaines 等[6]报道,但是 Kirklin 早在1961年就实施了此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完全矫治手术。早期完全矫治手术的致死率高达28.5%,其中的80%死于1980年以前,之后病死率明显减少[3]。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病死率逐步下降。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笔者就这类疾病的主要特点及手术相关问题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垫缺损 法洛四联症 右室双出口 外科手术
下载PDF
7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口服安立生坦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红梅 陈晓英 +3 位作者 尚小珂 宋来春 张刚成 刘洋 《罕少疾病杂志》 2014年第5期6-10,共5页
目的研究高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型拮抗剂安立生坦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的初步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2-2013.08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肺高压中心特发性肺高压5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高压2例共7例患者,口服安立生坦5mg每日一... 目的研究高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型拮抗剂安立生坦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的初步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2-2013.08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肺高压中心特发性肺高压5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高压2例共7例患者,口服安立生坦5m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24周。分别于安立生坦治疗前及治疗24周进行右心导管、心脏超声、患者WHO FC分级、6MWT及查静脉血测NT-proBNP及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结果安立生坦治疗24周时,右心导管检查全肺阻力由(1899±753)dyn.s-1.cm-5降为(1005±642)dyn.s-1.cm-5(p=0.03)。超声心动图测得右室EF值由934±7)%增为(41±8)%(P=0.043)。治疗前WHO FCⅢ-IV级患者为5例,治疗后为1例,较前减少(p=0.03)。6MWT由(419±26)m增加为(508±28)m(P=0.001)。NT-proBNP由(235±164)ng/L下降至(147±129)ng/L(P=0.014)。24周内7例患者无死亡及病情恶化,无患者出现转氨酶异常。结论安立生坦可明显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降低NT-proBNP水平,且对右室EF值有改善,并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6分钟步行距离测试 B型利钠肽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CD34修饰脱细胞血管支架体内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刘玉 张玉海 +2 位作者 师恩祎 宋来春 谷天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38-442,共5页
背景:早期研制的脱细胞血管基质支架上预载CD34+抗体会促进其再内皮化,但同时会加重支架内血管内膜增生。国内外研究证实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γ激动剂罗格列酮在体外可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迁移,可减少血管损伤处内膜增生。目的:进一... 背景:早期研制的脱细胞血管基质支架上预载CD34+抗体会促进其再内皮化,但同时会加重支架内血管内膜增生。国内外研究证实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γ激动剂罗格列酮在体外可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迁移,可减少血管损伤处内膜增生。目的:进一步验证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CD34抗体修饰脱细胞血管支架体内移植后平滑肌细胞生长及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获取新鲜兔颈动脉,应用光化学偶联法将CD34抗体固定到去细胞光氧化的血管支架上,构建抗体修饰的组织工程血管。将制备的血管分别移植于实验兔的颈动脉上,其中对照组予以移植单纯光氧化处理的脱细胞血管,CD34组予以CD34抗体预载的血管,罗格列酮组移植CD34抗体预载的血管并予喂养罗格列酮。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0d:对照组移植血管内皮样细胞数量稀少,CD34组和罗格列酮组可见较多的内皮样细胞覆盖;CD34组血管内膜较罗格列酮组厚,α-SMA染色显示CD34组血管平滑肌细胞数量较后者为多,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移植后30d:CD34组和罗格列酮组血管内皮样细胞基本覆盖管腔全层,对照组内皮样细胞数量仍较少;另外,CD34组血管内膜及管壁中可见大量的平滑肌样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沉积,而罗格列酮组血管结构中平滑肌样细胞数量相对较少,内膜增生亦较轻。提示CD34修饰脱细胞血管支架可促进其内皮细胞的增生,罗格列酮可抑制血管支架中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减少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血管基质 CD34 再内皮化 罗格列酮 平滑肌细胞 内膜增生
下载PDF
老年人单纯二尖瓣病变不同术式疗效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王春 宋来春 +3 位作者 谷天祥 房勤 李卓 刘波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观察机械瓣置换、生物瓣置换及瓣膜成形手术对≥60岁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116例≥60岁的单纯二尖瓣手术出院患者,风湿性二尖瓣病变76例,二尖瓣退行性病变40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62例,生物... 目的观察机械瓣置换、生物瓣置换及瓣膜成形手术对≥60岁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116例≥60岁的单纯二尖瓣手术出院患者,风湿性二尖瓣病变76例,二尖瓣退行性病变40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62例,生物瓣膜置换34例,二尖瓣成形术20例。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死亡、再次手术、感染性心内膜炎、瓣周漏、心功能分级、抗凝情况、出血事件、血栓栓塞等事件。结果 116例患者随访24~60月,平均(48.4±10.7)月。20例瓣膜成形的患者,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二尖瓣功能良好,未出现中度以上返流、再次住院、再次手术及其他不良事件。34例生物瓣膜置换的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抗凝,随访期间未出现瓣膜衰败现象,瓣膜功能正常,心功能均明显改善。62例机械瓣置换的患者,均服用华法林抗凝,机械瓣膜功能良好,心功能明显改善。可见感染性心内膜炎、瓣周漏、出血事件及血栓栓塞等事件发生。结论手术治疗≥60岁二尖瓣病变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延长生存时间。但不同术式的远期效果有一定差异。瓣膜成形术后避免抗凝药物的应用,可避免抗凝并发症。生物瓣膜置换可达到瓣膜成形术的效果,但因其存在生物衰败,可能需要再次手术,在年龄相对低的患者中根据情况选择。机械瓣膜置换需要终生抗凝治疗,影响远期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出血和血栓并发症,严格规律地监测凝血指标,可最大程度减少抗凝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病 老年人 外科治疗 随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