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亚热带和北温带地区禾本科C_(3)与C_(4)草本植物花果期差异研究
1
作者 张浩萍 宋柱秋 +3 位作者 叶楠 陈新兰 练琚愉 刘慧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为揭示不同地区禾本科C_(3)与C_(4)植物花果期受气候因子的影响,以广东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代表南亚热带和北温带地区,从植物志中分别获得两地395和265种禾本科草本植物的3个花果期特征(始花期、末花果期和生殖期长),比较开花物候的差... 为揭示不同地区禾本科C_(3)与C_(4)植物花果期受气候因子的影响,以广东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代表南亚热带和北温带地区,从植物志中分别获得两地395和265种禾本科草本植物的3个花果期特征(始花期、末花果期和生殖期长),比较开花物候的差异,并通过一般线性模型探究其与气候因子(年均温与年均降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亚热带与北温带地区C_(3)植物的始花期均比C_(4)植物早。两地C_(4)共有种在南亚热带地区具有更早的始花期、更晚的末花果期和更长的生殖期,而C_(3)共有种的末花果期在两地无显著差异,但在南亚热带地区始花期更早,生殖期更长。随年均温升高,北温带地区禾本科植物的始花期提前,而南亚热带地区则延后;随年均降水量升高,两地禾本科植物始花期与末花果期均延迟;禾本科植物生殖期长与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均不存在相关性。跨地区分析表明,末花果期、生殖期长与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均正相关,而与始花期不相关。禾本科C_(3)植物比C_(4)植物对地区间气候差异响应更敏感是两地共有种始花期差异显著的原因,而共有种生殖期长的显著差异则是由C_(4)植物末花果期结束较晚驱动的,其末花果期对地区间气候差异更敏感。这阐明了禾本科植物生殖物候差异的原因,以及禾本科植物花果期对不同气候区温度、降水的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 光合类型 气候因子 生殖物候
下载PDF
红果黄檀一新异名 被引量:2
2
作者 宋柱秋 许东先 李世晋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0-322,共3页
在比较研究标本馆标本的基础上,确认Dalbergia darlacensis P.H.H&Niyomdham与红果黄檀(D.tsoiMerr.et Chun)为同种植物,并把前者作为后者的异名处理。
关键词 红果黄檀 黄檀属 豆科 新异名
下载PDF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生物主模式标本内容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欧阳学军 宋柱秋 +3 位作者 范宗骥 黄忠良 叶万辉 彭丽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0-98,共9页
为了解鼎湖山物种分类学研究的历史,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采自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共含202种生物(亚种或变种),分属3界10门20纲54目104科146属,其中植物界63种... 为了解鼎湖山物种分类学研究的历史,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采自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共含202种生物(亚种或变种),分属3界10门20纲54目104科146属,其中植物界63种、动物界68种、菌物界71种。有194份标本(另8份无采集人信息)涉及77位采集人(或其团队),有67家机构的147人参与新种命名, 67种期刊的140条文献参与新种发表, 38个国内外机构保存了200种的标本,物种在30%的科、目、采集人、第1命名人、期刊和存放地各分配了约70%的数量,呈现类似"二八定律"所述的不平衡现象。1978至1997年是标本采集并命名的高峰期,标本采集率为55.45%、标本命名率为58.91%;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命名早于动物和真菌。鼎湖山物种的橱柜时间(标本采集到命名间隔的时间)平均为7.56 a,且植物的长于动物和菌物。鼎湖山主模式标本生物的物种密度比邻近保护区的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主模式标本 植物界 动物界 菌物界 内容分析法
下载PDF
香槐属分类学研究随记
4
作者 宋柱秋 许东先 李世晋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4-631,共8页
基于对标本和文献的比较研究,确认豆科香槐属(Cladrastis Raf.)中小叶香槐(C.parvifolia C.Y.Ma)、藤香槐(C.scandens C.Y.Ma)、秦氏香槐(C.chingii Duley&Vincent)与本属分布最广的翅荚香槐[C.platycarpa(Maxim.)Makino]为同种植... 基于对标本和文献的比较研究,确认豆科香槐属(Cladrastis Raf.)中小叶香槐(C.parvifolia C.Y.Ma)、藤香槐(C.scandens C.Y.Ma)、秦氏香槐(C.chingii Duley&Vincent)与本属分布最广的翅荚香槐[C.platycarpa(Maxim.)Makino]为同种植物。其中,小叶香槐被处理为翅荚香槐的一变种,即C.platycarpa var.parvifolia(C.Y.Ma)Z.Q.Song,D.X.Xu&S.J.Li,藤香槐与秦氏香槐被处理为翅荚香槐原变种的两个新异名。同时讨论了翅荚香槐的分类地位及其散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荚香槐 小叶香槐 藤香槐 秦氏香槐 香槐属 豆科 新异名
下载PDF
火炭母的一个新异名及其系统位置初探
5
作者 宋柱秋 李波 +1 位作者 许东先 李世晋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9-604,共6页
该文将铺地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var.procumbens Z.E.Zhao et J.R.Zhao)处理为火炭母原变种(Persicaria chinensis var.chinensis)的异名,并讨论了火炭母在命名上的问题,及其系统学位置。
关键词 蓼属 铺地火炭母 春蓼属 火炭母 蓼科 新异名
下载PDF
疏花长柄山蚂蝗复合体(豆科)的修订
6
作者 宋柱秋 许东先 +1 位作者 李世晋 张奠湘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0,共10页
通过文献、标本研究,结合野外考察及数据统计分析,确认疏花长柄山蚂蝗复合体包括4种1亚种,讨论了各分类群的重要性状,并给出了新的检索表。将湘西长柄山蚂蝗(Hylodesmum laxum subsp.falfolium)处理为原亚种的新异名;订正了《中国植物... 通过文献、标本研究,结合野外考察及数据统计分析,确认疏花长柄山蚂蝗复合体包括4种1亚种,讨论了各分类群的重要性状,并给出了新的检索表。将湘西长柄山蚂蝗(Hylodesmum laxum subsp.falfolium)处理为原亚种的新异名;订正了《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等著作中该类群的几个错误的地理分布,记载了我国几个省区的分布新记录,并给出了凭证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山蚂蝗属 疏花长柄山蚂蝗复合体 豆科 新异名
下载PDF
豆科黄檀属的二个新异名 被引量:1
7
作者 许东先 宋柱秋 +1 位作者 李世晋 张奠湘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8-611,共4页
在比较研究标本馆馆藏标本的基础上,确认Dalbergia esquirolii H.Lévl.与滇黔黄檀(D.yunnanensis Franch.),西盟黄檀(D.ximengensis Y.Y.Qian)与多裂黄檀(D.rimosa Roxb.)分别为同种植物,因此予以归并。
关键词 DALBERGIA esquirolii 滇黔黄檀 西盟黄檀 多裂黄檀 黄檀属 豆科 新异名
下载PDF
黄算珠树(叶下珠科)的名实订正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有恒 宋柱秋 +1 位作者 罗世孝 姚纲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9-552,共4页
黄算珠树(Glochidion fortunei Hance)在《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中被处理为算盘子[G.puber(L.)Hutch.]的异名,但在《广东植物志》中则作为独立物种所收录。基于形态特征比较和文献研究,黄算珠树与台闽算盘子(G.rubrum Blume... 黄算珠树(Glochidion fortunei Hance)在《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中被处理为算盘子[G.puber(L.)Hutch.]的异名,但在《广东植物志》中则作为独立物种所收录。基于形态特征比较和文献研究,黄算珠树与台闽算盘子(G.rubrum Blume)实为同种,故将黄算珠树处理为台闽算盘子的异名。另外,将算盘子的学名由Glochidion puberum纠正为G.pu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盘子属 新异名 叶下珠科 分类学
下载PDF
广东省高等植物多样性编目和分布数据集
9
作者 宋柱秋 叶文 +14 位作者 董仕勇 金梓超 钟星杰 王震 张步云 徐晔春 陈文俐 李世晋 姚纲 徐洲锋 廖帅 童毅华 曾佑派 曾云保 陈又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4-81,共8页
广东省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位居全国第六。本研究依据植物志、植物图鉴、保护区植物名录、期刊文献、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料,并结合标本数据和中国植物图像库的图片,以及作者的野外调查,编制了广东省高等植物多样性名录和县市级分布数据集... 广东省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位居全国第六。本研究依据植物志、植物图鉴、保护区植物名录、期刊文献、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料,并结合标本数据和中国植物图像库的图片,以及作者的野外调查,编制了广东省高等植物多样性名录和县市级分布数据集。本数据集的每一条记录即为一个分类群在某个具体县市级的分布。截至2023年7月,本数据集收录广东省高等植物72,279条分布记录,共计374科2,284属8,106种(含种下等级)。广东省本土野生高等植物350科1,828属6,864种,其中苔藓植物(包括角苔类、苔类和藓类)96科272属865种,石松类和蕨类植物36科123属642种,裸子植物7科17属35种,被子植物211科1,416属5,322种,有17种为广东省新分布种。种数最多的前10科依次是禾本科、豆科、兰科、莎草科、茜草科、唇形科、菊科、蔷薇科、樟科和苦苣苔科。本数据集也收录了广东省入侵植物58科204属323种、归化植物62科206属257种,以及常见栽培植物129科441属662种。另外,本研究还提供了一个广东省高等植物分布存疑或排除的物种名单,共182科545属905种,供后续进一步研究。本文数据将为《广东植物志》第二版的编撰提供基础资料和系统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高等植物 编目 植物多样性 县市级分布
原文传递
西藏维管植物多样性编目和分布数据集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又生 宋柱秋 +27 位作者 卫然 罗艳 陈文俐 杨福生 高连明 徐源 张卓欣 付鹏程 向春雷 王焕冲 郝加琛 孟世勇 吴磊 李波 于胜祥 张树仁 何理 郭信强 王文广 童毅华 高乞 费文群 曾佑派 白琳 金梓超 钟星杰 张步云 杜思怡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6-73,共8页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是我国陆地面积第二大的省级行政区,这里有世界最大和最高的高原,也有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热带雨林,该地区是世界上海拔落差最大的植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西藏维管植物多样性的著作主要有成书于1983–1987年间的《...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是我国陆地面积第二大的省级行政区,这里有世界最大和最高的高原,也有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热带雨林,该地区是世界上海拔落差最大的植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西藏维管植物多样性的著作主要有成书于1983–1987年间的《西藏植物志》(1–5卷),该书主要基于对青藏高原科考队的阶段性总结,但是对于藏南地区植物的收录很不全面。本研究主要依据植物志、期刊文献、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料,并结合标本数据,辅以中国植物图像库的图片,以及作者的野外调查编制了西藏自治区维管植物多样性名录以及县市级分布数据集。本数据集的每一条记录即为一个分类群在具体某个县市级的分布,包括类别、生存状态、科中文名、科拉丁名、属中文名、属拉丁名、种中文名、种拉丁名、命名人、县市级分布、文献凭证、文献备注、标本凭证、图片凭证等。截至2023年8月,本数据集收录西藏自治区维管植物50,525条分布记录,完成了西藏维管植物编目。西藏维管植物名录包含维管植物252科2,049属11,853种(含种下等级),其中石松类植物2科7属50种,蕨类植物31科110属699种,裸子植物6科19属84种,被子植物213科1,913属11,020种。种数最多的前10个科依次是菊科、兰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杜鹃花科、毛茛科、唇形科、报春花科和伞形科。另外,本研究也提供了一个西藏自治区维管植物分布存疑或排除的物种名单,共121科454属900种,供后续进一步研究。本文数据将为《西藏植物志》第二版的编撰提供基础本底资料和系统框架,并将为西藏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以及植物资源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维管植物 编目 植物多样性 县市级分布 数据集
原文传递
广西渐新统宁明组臭椿属(苦木科)的翅果化石及其分类学和生物地理学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柱秋 史恭乐 +1 位作者 陈运发 王祺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描述广西渐新统宁明组近来发现的臭椿属(Ailanthus Desf.)翅果化石。通过对臭椿属翅果腹脉和花柱痕的位置以及翅果大小3个性状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广西宁明组的翅果化石被归入2个种,即古臭椿(A.confucii Unger)和塔德臭椿(A.tardensis Hab... 描述广西渐新统宁明组近来发现的臭椿属(Ailanthus Desf.)翅果化石。通过对臭椿属翅果腹脉和花柱痕的位置以及翅果大小3个性状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广西宁明组的翅果化石被归入2个种,即古臭椿(A.confucii Unger)和塔德臭椿(A.tardensis Hably)。古臭椿过去广泛发现于欧亚和北美始新世以来的中纬度地区,其翅果腹脉位于边缘或边缘稍内、花柱痕与种子中部处于同一水平、长20—42mm,而广西宁明产的该化石种大多长40—53mm。塔德臭椿最早发现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下渐新统,其翅果腹脉位于边缘以内、花柱痕与种子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长35—41mm,广西宁明则是该化石种的第2个产地。此外,过去还从斯洛文尼亚索卡(Socka)下渐新统报道了另外1个臭椿属翅果化石种巨臭椿(A.gigas Unger)(长达57mm),它与古臭椿唯一可以区别的性状是翅果长度。基于广西宁明和其它产地的古臭椿翅果化石形态特征的连续性,巨臭椿被处理为古臭椿的分类学异名。本文研究的2个臭椿属化石种是迄今纬度最低的该属化石报道。结合臭椿属现生种的地理分布、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相关化石种的地理和地层分布,探讨该属的生物地理起源与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果 臭椿属 苦木科 生物地理 分类学 演化 宁明组 渐新世 广西
原文传递
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在鼎湖山诞生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忠良 欧阳学军 +4 位作者 宋柱秋 张倩媚 陈修志 鲁显楷 蔡石 《人与生物圈》 2016年第6期10-17,共8页
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56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1980年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保护着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的地带性森林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 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56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1980年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保护着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的地带性森林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与生物圈计划 季风常绿阔叶林 中国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