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翼外肌对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殷学民 李子文 +1 位作者 刘啸 宋梦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分析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中翼外肌作用下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 :利用已建立的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数字化仿真模型,在单纯翼外肌加载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关节盘应力集中于关节盘中间带偏外侧区域;髁突及关... 目的 :分析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中翼外肌作用下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 :利用已建立的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数字化仿真模型,在单纯翼外肌加载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关节盘应力集中于关节盘中间带偏外侧区域;髁突及关节窝应力主要集中于与关节盘相接触的功能面。在颞下颌关节盘的位移分布中,从关节盘前带至关节盘中间带,位移趋势逐渐增大,关节盘中间带与关节盘后带之间出现位移撕裂带,从关节盘中间带至关节盘双板区位移逐渐递减;而颞下颌关节整体位移最大值出现在关节囊前份的翼外肌上头附着区。结论:在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中翼外肌可导致关节盘中间带偏外侧区域的应力集中,可能导致此区域关节盘变薄、穿孔甚至撕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颞下颌关节 翼外肌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不同位时翼外肌对颞下颌关节盘的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殷学民 张琰 +4 位作者 李子文 刘啸 宋梦阳 王方圆 刘小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9-424,共6页
目的研究在牙尖交错位和最大张口位时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中翼外肌对关节盘的生物力学影响及两位之间的差异。方法对已经建立的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颞下颌关节数字化仿真模型,在不同位时进行翼外肌加载,通过三维有限元的方法进行生... 目的研究在牙尖交错位和最大张口位时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中翼外肌对关节盘的生物力学影响及两位之间的差异。方法对已经建立的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颞下颌关节数字化仿真模型,在不同位时进行翼外肌加载,通过三维有限元的方法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最大张口位时,关节盘应力集中区较牙尖交错位时向前外侧移动,集中于关节盘中间带偏外侧区;关节盘中间带与关节盘后带之间存在明显位移差,形成位移撕裂带,而在牙尖交错位时则无类似位移差现象。结论在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中,最大张口位时翼外肌可导致关节盘中间带偏外侧区的应力集中,在关节盘中间带形成位移撕裂带,导致此区域变薄、穿孔甚至撕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 翼外肌 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人正常唾液腺上皮细胞摄取腺样囊性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梦阳 杨小军 +1 位作者 侯晋 殷学民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研究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否靶向正常唾液腺上皮细胞(SGECs),为进一步研究ACC来源的外泌体在ACC侵袭和转移中的调节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SGECs,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其来源进行鉴定;将ACC-2... 目的:研究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否靶向正常唾液腺上皮细胞(SGECs),为进一步研究ACC来源的外泌体在ACC侵袭和转移中的调节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SGECs,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其来源进行鉴定;将ACC-2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用荧光染料PKH67标记后与SGECs共培养,用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SGECs对ACC-2来源的外泌体的摄取情况。结果:原代培养的SGECs高表达角蛋白CK19,不表达α-MSA,说明其来源可能为腺泡上皮或导管上皮细胞,而非间质和肌上皮细胞。在LSCM下观察到携带PKH67标记的外泌体可以进入SGECs内,主要分布于核周的胞质中。结论:SGECs可摄取ACC-2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提示可能为ACC来源外泌体的靶细胞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外泌体 唾液腺上皮细胞
下载PDF
SACC-83来源的外泌体调节唾液腺间质成纤维细胞表达FAP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梦阳 王方圆 +1 位作者 侯晋 殷学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研究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细胞SACC-83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EXO)对人正常唾液腺间质成纤维细胞(human normal salivary gland stromal fibroblasts,hSGSFs)表达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 目的:研究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细胞SACC-83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EXO)对人正常唾液腺间质成纤维细胞(human normal salivary gland stromal fibroblasts,hSGSFs)表达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的影响。方法:采用超滤管浓缩与EXO提取试剂盒相结合的方法从SACC-83的培养上清中提取EXO,通过透射电镜及Western Blot对所提取的EXO进行鉴定;将SACC-83来源的EXO用荧光染料PKH67标记后与hSGSFs共培养48 h,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hSGSFs对于SACC-83来源的EXO的摄取情况;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在SACC-83来源的EXO作用下,hSGSFs中FAP的表达变化。结果:SACC-83培养上清中所提取到的微囊泡直径为30~100 nm,EXO的膜蛋白标记物CD63和TSG101的表达为阳性;携带PKH67荧光标记的EXO可被hSGSFs摄取,并可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调hSGSFs中FAP的表达。结论:SACC-83来源的EXO可被hSGSFs摄取,并可显著上调hSGSFs中FAP的表达。提示ACC可能通过EXO途径促进正常唾液腺间质成纤维细胞向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外泌体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 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基于实测洞壁应力的硬岩隧道初始应力场反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金辉 宋梦阳 +2 位作者 谭力豪 全晓娟 田志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7-60,共4页
以九岭山隧道DK1685+645断面作为典型断面,通过应力解除法结合弹性力学理论公式推算得出该断面处洞壁切向应力为43.808 MPa,侧压力系数为0.757。控制侧压力系数不变,并以该应力作为初始应力场的基准值,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断面处初始... 以九岭山隧道DK1685+645断面作为典型断面,通过应力解除法结合弹性力学理论公式推算得出该断面处洞壁切向应力为43.808 MPa,侧压力系数为0.757。控制侧压力系数不变,并以该应力作为初始应力场的基准值,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断面处初始应力场进行反演分析。计算得到该断面处竖向初始应力为20.500 MPa,水平初始应力为15.519 MPa。计算结果可为具有相近埋深与岩性的隧道岩爆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反演分析 数值计算 初始应力场 应力解除法
下载PDF
台车式钻机在木寨岭隧道长锚杆施工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铁轮 马振旺 宋梦阳 《四川建筑》 2020年第2期300-302,共3页
软岩大变形隧道中,长锚杆对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极佳。文章以渭武高速木寨岭隧道大变形段为工程依托,结合现场施工组织,选用大功率台车式钻机(钻神)进行现场长锚杆的快速施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软岩大变形隧道中钻孔的成孔极限深度在6 ... 软岩大变形隧道中,长锚杆对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极佳。文章以渭武高速木寨岭隧道大变形段为工程依托,结合现场施工组织,选用大功率台车式钻机(钻神)进行现场长锚杆的快速施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软岩大变形隧道中钻孔的成孔极限深度在6 m左右,超过此深度,极易出现卡钻、塌孔、钻进效率低下等问题;自进式锚杆施工工艺可较好解决深孔成孔率低的问题;采用"(大功率)台车式钻机+自进式锚杆"的施工方式,10 m长锚杆的施工功效可达23 min/10m,且钻进速度平稳。研究成果可为软岩大变形隧道长锚杆的快速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台车式钻机 软岩大变形 长锚杆 功效分析
下载PDF
Ⅳ级围岩三车道隧道最优锚杆间距分析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志伟 宋梦阳 +2 位作者 金辉 田志宇 吴正恺 《铁道建筑技术》 2018年第12期86-92,共7页
以马峦山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验证的手段对Ⅳ级围岩三车道大断面隧道锚杆间距的最优性进行研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从不同锚杆间距的各监测点位移变化规律及极限承载力方面来看,锚杆间距0. 5 m×0. 5 m工况与... 以马峦山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验证的手段对Ⅳ级围岩三车道大断面隧道锚杆间距的最优性进行研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从不同锚杆间距的各监测点位移变化规律及极限承载力方面来看,锚杆间距0. 5 m×0. 5 m工况与1 m×1 m工况整体差距较小,隧道稳定性较好,且各监测点位移皆小于安全控制基准值;锚杆间距1.5 m×1.5 m工况隧道拱顶、边墙、拱底三个监测点位移值超过规定阈值,处于不安全状态。数值模拟验证分析表明,锚杆间距大于1.0 m×1.0 m时,洞周围岩和衬砌受力均变化明显,洞周位移也在持续变化;但当锚杆间距小于1 m×0. 75 m时,衬砌和拱架受力基本不变,洞周位移也趋于稳定。从围岩变形控制与柔性支护理念出发,考虑经济性,锚杆间距1.0 m×1.0 m~1.0 m×0.75 m为最优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隧道 室内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锚杆间距 围岩位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