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己内酯/聚硅氧烷/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形态和耐热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宋江选 刘平桂 +3 位作者 赫丽华 梁兴泉 李克文 唐忠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5-28,共4页
利用—OH与—NCO的亲核加成反应,直接合成出端硅氧基封端的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PCL-TESi/PDMS-TESi)。利用合成出的PCL-TESi/PDMS-TESi对环氧树脂进行复合改性,通过sol-gel技术及胺类固化剂与环氧基的交联作用固化复合体系。利用... 利用—OH与—NCO的亲核加成反应,直接合成出端硅氧基封端的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PCL-TESi/PDMS-TESi)。利用合成出的PCL-TESi/PDMS-TESi对环氧树脂进行复合改性,通过sol-gel技术及胺类固化剂与环氧基的交联作用固化复合体系。利用扫描电镜(SEM)、热失重分析(TGA)及在甲苯中的溶胀试验对不同含量的PCL-TE-Si/PDMS-TESi的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CL-TESi/PDMS-TESi含量的增加,体系的交联密度下降。SEM结果表明,此复合体系微观上存在着两相结构,聚己内酯和聚硅氧烷柔性链的引入可显著改善环氧树脂的脆性。当环氧树脂与PCL-TESi/PDMS-TESi以1∶1(质量比)比例复合时,可显著提高体系的耐热性和柔韧性,其5%失重时的热分解温度可达310.2℃,比纯环氧树脂固化体系提高了14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端硅氧烷基聚己内酯 端硅氧烷基聚二甲基硅烷 形貌 耐热性
下载PDF
改性壳聚糖在重金属离子吸附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宋江选 梁兴泉 +2 位作者 李克文 郑安雄 卢发燕 《化工时刊》 CAS 2007年第2期44-46,共3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壳聚糖在金属离子吸附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壳聚糖的改性方法和各种改性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情况。
关键词 壳聚糖 改性 吸附 金属离子
下载PDF
四羟基多面体倍半硅氧烷/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万里 宋江选 +1 位作者 陈广新 李齐方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7-90,共4页
采用环己基三氯硅烷为反应物,乙腈为溶剂,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出纯净的环己基六聚笼型倍半硅氧烷,通过FT-IR,29Si-NMR对其结构等进行了表征;通过将合成的环己基笼型硅氧烷进行水解,生成了一种新的带有稳定羟基的硅氧烷,并对产物进行了... 采用环己基三氯硅烷为反应物,乙腈为溶剂,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出纯净的环己基六聚笼型倍半硅氧烷,通过FT-IR,29Si-NMR对其结构等进行了表征;通过将合成的环己基笼型硅氧烷进行水解,生成了一种新的带有稳定羟基的硅氧烷,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用带有稳定羟基的硅氧烷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并对所形成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介电性、表面疏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加入的四羟基多面体倍半硅氧烷的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热稳定性、介电性能、表面疏水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基笼型硅氧烷 四羟基多面体倍半硅氧烷 接触角 介电常数
下载PDF
有机改性蒙脱土对聚乙烯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兴泉 袁道升 +3 位作者 李克文 朱元郴 张甄 宋江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0-72,77,共4页
用甜菜碱为有机改性剂对蒙脱土(MMT)进行有机改性,使其变为有机蒙脱土(O-MMT),并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乙烯/有机蒙脱土(PE/O-MMT)复合材料。通过特性黏度分析了不同含量有机改性蒙脱土的聚乙烯/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样品膜在人工加速老... 用甜菜碱为有机改性剂对蒙脱土(MMT)进行有机改性,使其变为有机蒙脱土(O-MMT),并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乙烯/有机蒙脱土(PE/O-MMT)复合材料。通过特性黏度分析了不同含量有机改性蒙脱土的聚乙烯/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样品膜在人工加速老化实验下的光降解特性,并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有机蒙脱土含量为0%和4%的聚乙烯/有机蒙脱土复合膜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能有效提高聚乙烯的光降解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有机蒙脱土 光降解
下载PDF
淀粉凝胶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梁兴泉 郑安雄 +3 位作者 封欣 林宝凤 李克文 宋江选 《化工时刊》 CAS 2006年第12期10-12,共3页
研究了淀粉凝胶以及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改性淀粉凝胶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包括淀粉的浓度、体系的pH值、凝胶陈化时间以及金属离子浓度等对淀粉凝胶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控制淀粉浓度为15%时,明胶的添加量为2.0%、海藻酸钠的... 研究了淀粉凝胶以及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改性淀粉凝胶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包括淀粉的浓度、体系的pH值、凝胶陈化时间以及金属离子浓度等对淀粉凝胶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控制淀粉浓度为15%时,明胶的添加量为2.0%、海藻酸钠的添加量为1.5%、凝胶陈化时间为7d、体系pH值为6.7、钙离子含量为1.0%时,淀粉凝腔的强度达最大值;海藻酸钠和明胶对淀粉凝胶强度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凝胶 变性淀粉 明胶 海藻酸钠
下载PDF
PEG400存在下聚乙烯膜的光氧化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兴泉 李克文 +2 位作者 卢发燕 郑安雄 宋江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7,共4页
通过对聚乙烯的特性黏度、凝胶含量、羧基含量和红外光谱特征吸收的测定,研究了PEG400含量为8%(质量分数,下同),5%,1%,0.1%,0%的五种聚乙烯膜样品在人工加速老化实验下的光氧化降解特性,并利用扫描电镜对PEG400含量为1%的聚乙烯膜进行... 通过对聚乙烯的特性黏度、凝胶含量、羧基含量和红外光谱特征吸收的测定,研究了PEG400含量为8%(质量分数,下同),5%,1%,0.1%,0%的五种聚乙烯膜样品在人工加速老化实验下的光氧化降解特性,并利用扫描电镜对PEG400含量为1%的聚乙烯膜进行了表面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PEG400明显加速了聚乙烯膜中的自由基反应,致使聚乙烯分子交联和断链,并在聚乙烯分子链中引入了羰基和羧基;当PEG400含量为1%时,聚乙烯膜的降解效果最为明显,光照60d后基体聚乙烯的特性黏度由67.6 Pa.s下降为34.9 Pa.s,凝胶含量为5.84%,羧基含量为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400 聚乙烯膜 光氧化降解
下载PDF
壳聚糖季铵盐的制备现状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程国君 林宝凤 +1 位作者 梁兴泉 宋江选 《化工时刊》 CAS 2007年第4期61-63,共3页
对目前国内外壳聚糖季铵盐的制备方法加以介绍,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关键词 壳聚糖 化学改性 壳聚糖季铵盐 制备
下载PDF
PA 6/POSS纳米杂化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8
作者 丁筠 勾运书 +2 位作者 乔辉 宋江选 李齐方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84,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用环氧官能化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改性聚酰胺(PA)6,制备了PA6/POSS纳米杂化材料。研究表明:环氧化POSS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A6的低温抗冲击性能,在w(POSS)低于3%时,可提高杂化材料的拉伸强度。此外,环氧化POSS可显著...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用环氧官能化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改性聚酰胺(PA)6,制备了PA6/POSS纳米杂化材料。研究表明:环氧化POSS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A6的低温抗冲击性能,在w(POSS)低于3%时,可提高杂化材料的拉伸强度。此外,环氧化POSS可显著改善杂化材料的介电性能,将环氧化POSS加入PA6基体中w(POSS)为3%]可使PA6的介电常数由3.40降至2.75。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PA6/POSS杂化材料在结晶过程中以生成α晶型为主,在本研究范围内POSS含量的变化对PA6的结晶行为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环氧化笼型倍半硅氧烷 杂化材料 介电性能
下载PDF
端硅氧烷基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形态及热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何成汉 刘平桂 +2 位作者 赫丽华 宋江选 李齐方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0-65,共6页
用两种不同类型的低聚物二元醇与小分子硅烷偶联剂三乙氧硅丙基异氰酸酯(ICPTES)为原料,合成了不同结构的端硅氧烷基聚氨酯低聚物(PUSi):聚四氢呋喃醚二元醇型(PTSi)和聚己内酯二元醇型(PLSi),以此低聚物改性环氧树脂。通过Sol-gel技术... 用两种不同类型的低聚物二元醇与小分子硅烷偶联剂三乙氧硅丙基异氰酸酯(ICPTES)为原料,合成了不同结构的端硅氧烷基聚氨酯低聚物(PUSi):聚四氢呋喃醚二元醇型(PTSi)和聚己内酯二元醇型(PLSi),以此低聚物改性环氧树脂。通过Sol-gel技术及胺类固化剂与环氧基团的反应,得到了端硅氧烷基聚氨酯低聚物(PUSi)/环氧树脂(EP)复合体系。用FTIR表征了两种低聚物的化学结构;用扫描电镜(SEM)、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TA)及热重分析(TGA),研究了PLSi/PTSi含量对PUSi/EP复合体系的微观形态、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Si在体系中形成了海岛结构,PLSi的加入改善了体系的相容性,当PLSi/PTSi的含量比为1∶1时,复合体系的5%热失重温度相比纯环氧树脂提高了近100℃,达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硅氧烷基聚氨酯低聚物 环氧树脂 溶胶-凝胶 热性能 形态
下载PDF
高耐热环氧树脂杂化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旭龙 宋江选 李齐方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1-34,共4页
线性异氰酸根封端的聚氨酯酰亚胺(PUI)结合了聚氨酯和聚酰亚胺的优点,由聚氨酯预聚物和均苯四甲酸二酐直接合成.将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和PUI一同加入到环氧树脂(EP)中制备了一系列EP/PUI/POSS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以提高材料的耐热... 线性异氰酸根封端的聚氨酯酰亚胺(PUI)结合了聚氨酯和聚酰亚胺的优点,由聚氨酯预聚物和均苯四甲酸二酐直接合成.将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和PUI一同加入到环氧树脂(EP)中制备了一系列EP/PUI/POSS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以提高材料的耐热性和强度.使用TGA、DMA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都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酰亚胺 笼型倍半硅氧烷 环氧树脂 热降解
下载PDF
聚硅氧烷/聚己内酯/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制备及表面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赫丽华 刘平桂 宋江选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6,共7页
通过—OH和—NCO的亲核加成反应,直接合成出端硅氧烷基聚己内酯/聚硅氧烷混合物(PCL-TE-Si/PDMS-TESi),再与环氧树脂(EP)共混制得聚硅氧烷/聚己内酯/环氧树脂复合体系。利用扫描电镜、X光电子能谱对复合体系进行了两相相容性分析和表面... 通过—OH和—NCO的亲核加成反应,直接合成出端硅氧烷基聚己内酯/聚硅氧烷混合物(PCL-TE-Si/PDMS-TESi),再与环氧树脂(EP)共混制得聚硅氧烷/聚己内酯/环氧树脂复合体系。利用扫描电镜、X光电子能谱对复合体系进行了两相相容性分析和表面元素分析,通过测试复合体系的表面接触角,利用Owens-Wendt-Kaelble模型推算出复合体系的表面张力,并研究了体系的耐水性。结果表明:复合体系在固化过程中,Si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向表面迁移富集;50℃固化体系的两相相容性好于室温固化体系;室温固化体系的表面张力随PCL-TESi/PDMS-TESi含量的增加逐渐下降,且低于50℃固化体系的表面张力;复合体系耐水性优异,当PCL-TESi/PDMS-TESi与EP质量比为5∶5时,常温固化体系在50℃蒸馏水中浸泡7天后质量变化率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 聚己内酯 端硅氧烷化 环氧树脂 表面性能 耐水性
原文传递
基于倍半硅氧烷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莉 宋江选 李齐方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1-164,共14页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兼具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点,是继单组份材料、复合材料和梯度材料之后的新一代功能材料。基于可以通过分子设计与剪裁的倍半硅氧烷(笼型倍半硅氧烷和无规倍半硅氧烷)无机前驱体,利用多种方法如反应性共混法、溶胶-...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兼具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点,是继单组份材料、复合材料和梯度材料之后的新一代功能材料。基于可以通过分子设计与剪裁的倍半硅氧烷(笼型倍半硅氧烷和无规倍半硅氧烷)无机前驱体,利用多种方法如反应性共混法、溶胶-凝胶法、光固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自组装技术等制备一系列高性能聚合物/倍半硅氧烷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型倍半硅氧烷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高性能
原文传递
通过原位表面掺杂实现稳定金属锂负极的晶体定向沉积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洋洋 熊仕昭 +4 位作者 邓俊楷 焦星星 宋宝睿 Aleksandar Matic 宋江选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6期1036-1045,共10页
锂金属由于其高理论比容量(3860 mA g^-1)而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用负极材料.然而,锂枝晶的不可控生长和金属锂对电解液的高反应活性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区别于以往广泛使用的电解液优化或界面修饰工艺,本文采用一种原... 锂金属由于其高理论比容量(3860 mA g^-1)而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用负极材料.然而,锂枝晶的不可控生长和金属锂对电解液的高反应活性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区别于以往广泛使用的电解液优化或界面修饰工艺,本文采用一种原位铈掺杂的策略,从根本上改变了锂金属的电沉积行为.通过锂电极表面的原位铈掺杂促进锂在电化学过程中沿[200]方向优先沉积,显著降低金属锂的表面能.光谱、形貌和电化学测试等结果证明,原位铈掺杂大大降低了锂电极对电解液的反应活性,使得电极在沉积/脱出过程中具有无枝晶形貌.采用这种策略装配的对称电池中,锂电极具有低腐蚀电流密度,甚至在贫液条件下循环寿命也得到显著提升.采用铈掺杂锂负极的锂-钴酸锂全电池可稳定循环300周,库伦效率和循环寿命得到明显提高.本工作为金属锂负极在高能量密度电池中的实用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具有启发性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 metal anode crystallographically oriented plating in-situ cerium doping low surface energ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