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水体硝酸盐溯源研究进展
1
作者 宋洪运 彭辉 +2 位作者 王硕 石晓兰 姜梦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0-1207,共8页
分析水体中硝酸盐来源对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氮氧稳定同位素溯源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水环境中硝酸盐的来源识别研究。归纳了硝酸盐氮氧稳定同位素检测方法,梳理了硝酸盐氮氧稳定同位素数学模型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现阶... 分析水体中硝酸盐来源对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氮氧稳定同位素溯源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水环境中硝酸盐的来源识别研究。归纳了硝酸盐氮氧稳定同位素检测方法,梳理了硝酸盐氮氧稳定同位素数学模型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现阶段常用溯源模型的原理和应用情况,分析了氮氧稳定同位素与其他同位素、微生物技术和流域水文模型等结合进行硝酸盐溯源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氮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硝酸盐污染源识别中的不足,并对水环境中硝酸盐污染源解析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水体 硝酸盐 溯源
下载PDF
小电流接地系统两点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宋洪运 吕艳萍 夏云非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1-35,共5页
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两点单相接地故障后零序电流的特征,在完善一点接地故障选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系统发生两点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线路发生两点接地故障时故障线路的暂态零序电流方向与所有非故障线路... 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两点单相接地故障后零序电流的特征,在完善一点接地故障选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系统发生两点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线路发生两点接地故障时故障线路的暂态零序电流方向与所有非故障线路暂态零序的方向差异最大,母线故障时各线路暂态零序电流方向一致的特点进行第一次故障选线,当该故障线路被切除后,再利用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大于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这一特点进行第二次故障选线。理论和大量Matlab仿真表明:该方法适合于各种接地方式的小电流接地系统一点或两点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线,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两点 小波包 故障选线 方向
下载PDF
经前平颗粒干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宋洪运 孙鹏 +5 位作者 罗国安 乔明琦 黄浩 魏娜 魏盛 张惠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2期195-201,共7页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PMS肝气逆证患者尿样代谢物变化及经前平颗粒对其干预作用,探索与PMS肝气逆证发病机理密切相关的代谢组学特征和小分子标志化合物。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等纳入PMS肝气逆证病例。应用UPLC-Q...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PMS肝气逆证患者尿样代谢物变化及经前平颗粒对其干预作用,探索与PMS肝气逆证发病机理密切相关的代谢组学特征和小分子标志化合物。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等纳入PMS肝气逆证病例。应用UPLC-Q-TOF结合PCA模式分析,对PMS肝气逆证患者不同时间点尿样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区分代谢轮廓并寻找可能的生物标记物及代谢通路。结果:对照组、PMS肝气逆证组、PMS肝气逆证治疗组经前尿样代谢轮廓存在明显差异。PMS肝气逆证组经前尿样代谢轮廓显著偏离对照组经前、经后及PMS肝气逆证组经后尿样。PMS肝气逆证组尿样较对照组N-乙酰谷氨酸-γ-半醛显著降低;组氨酸、香草扁桃酸显著升高。结论:本研究首次从代谢组学角度研究了PMS肝气逆与对照组及给药组的代谢模式差异,经前平颗粒可以显著修复PMS肝气逆证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紊乱。从微观代谢物角度印证了PMS肝气逆证患者经前系列症状及"经前症状,经后消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S 肝气逆证 代谢组学 模式识别
下载PDF
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大鼠模型血清激素与行为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洪运 张惠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50-2252,共3页
目的:复制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大鼠模型并经过经前舒颗粒干预,探讨大鼠致郁机理及经前舒颗粒治疗该病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束缚法造模并用经前舒颗粒干预,采用矿场法考察行为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E2、FSH、LH、ACTH、COR、... 目的:复制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大鼠模型并经过经前舒颗粒干预,探讨大鼠致郁机理及经前舒颗粒治疗该病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束缚法造模并用经前舒颗粒干预,采用矿场法考察行为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E2、FSH、LH、ACTH、COR、Ald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大鼠行为学打分显著降低,血清ACTH、COR含量显著上升,E2、Ald显著下降,造模给药组相关指标得到明显逆转和改善。结论:束缚法通过大鼠应激反应干扰大鼠激素调节形成一系列精神情志改变和内分泌紊乱,经前舒颗粒能够改善模型大鼠的症状,对内分泌激素有明显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S 肝气郁证 大鼠模型 激素
下载PDF
楚雄换流站极Ⅰ低端阀厅F5避雷器动作导致极Ⅰ闭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国峰 宋洪运 +1 位作者 邓先友 常开忠 《贵州电力技术》 2013年第5期69-71,87,共4页
楚雄换流站开始孤岛调试第四阶段补充实验,当操作到试验项目1的联网转孤岛(16.20_S12)中的第12步:将极Ⅰ高端换流变分接头控制模式由定角度模式改为Udi0模式后极Ⅰ低端阀厅F5避雷器动作,导致的极Ⅰ双阀组闭锁。此次闭锁主要是由于极Ⅰ... 楚雄换流站开始孤岛调试第四阶段补充实验,当操作到试验项目1的联网转孤岛(16.20_S12)中的第12步:将极Ⅰ高端换流变分接头控制模式由定角度模式改为Udi0模式后极Ⅰ低端阀厅F5避雷器动作,导致的极Ⅰ双阀组闭锁。此次闭锁主要是由于极Ⅰ低端阀厅F5避雷器故障引起的,在以往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较为少见,文章将故障分析、处理过程作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差动保护 阀组短路保护 闭锁 避雷器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原理的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故障选线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洪运 甘辉敏 《广西电力》 2005年第2期43-45,共3页
利用在时频空间皆具有良好聚焦特性的小波包,对小电流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暂态零序电流进行分解,提出一种基于波形辨识的选线方法,即根据在暂态零序电流的高频段,发生线路故障时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暂态零序电流方向相反,母线故障... 利用在时频空间皆具有良好聚焦特性的小波包,对小电流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暂态零序电流进行分解,提出一种基于波形辨识的选线方法,即根据在暂态零序电流的高频段,发生线路故障时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暂态零序电流方向相反,母线故障时各出线暂态零序电流方向相同这一特点对经小波包分解的2个非连续高频段的小波包系数进行极性比较,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排序后选出故障线路。该方法最突出之处是对混入选线程序的少量干扰信号先放进,后剔除其对选线结果造成的不良影响,这大大提高了选线方法对各种配电网的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小波包 故障选线 波形辨识 比较
下载PDF
小电流接地系统同相异线接地故障选线的研究
7
作者 宋洪运 周新 《电气试验》 2005年第1期13-17,共5页
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同相异线接地故障后零序电流的特征,在完善单点接地故障选线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系统发生同相异线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零序电流的高频分量进行第一次故障选线,在第一条故障线路退出运行后再利... 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同相异线接地故障后零序电流的特征,在完善单点接地故障选线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系统发生同相异线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零序电流的高频分量进行第一次故障选线,在第一条故障线路退出运行后再利用零序电流的工频段分量进行第二次选线。理论和大量的Matlab仿真表明:该方法适合于各种接地方式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进一步完善了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故障选线 同相 Matlab仿真 零序电流 接地故障 系统发生 抗干扰能力 选线方法 单点接地 高频分量 接地方式 故障线路 再利用 可靠性
下载PDF
自适应信号处理在通信中的应用
8
作者 夏云非 唐桃波 宋洪运 《仪器仪表用户》 2004年第3期42-44,共3页
自适应信号自前已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着重介绍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一些应用,其中有自适应波束形成、自适应回波对消.自适应干扰对消、自适应均衡、自适应语音编码.
关键词 自适应信号 通信 处理技术 自适应波束形成 自适应回波对消 自适应干扰对消 自适应均衡 自适应语音编码
下载PDF
浅谈国家电子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宋洪运 《科技风》 2017年第5期262-262,共1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制造,在我国已经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电子医疗设备朝向着智能化、家庭化、便携化等方向发展,而且已经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成绩。
关键词 电子医疗设备 便携化 应用
下载PDF
连翘苷元对四氯化碳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6
10
作者 冯芹 夏文凯 +2 位作者 王现珍 宋洪运 姚景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连翘苷元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诱导化学性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肝脏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病理... 目的探讨连翘苷元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诱导化学性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肝脏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病理学改变;用试剂盒测定肝组织中SOD、GSH-Px和GSH的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8含量。结果在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中,连翘苷元(0.05、0.15、0.5mg·kg-1,sc)明显降低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明显改善肝脏病理组织状况;连翘苷元(0.05、0.15、0.5 mg·kg-1,sc)明显降低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大鼠的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明显增加SOD、GSH-Px和GSH的活性。连翘苷元(0.15、0.5 mg·kg-1,sc)明显降低TNF-α、IL-8含量。结论连翘苷元对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增加肝组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降低TNF-α、IL-8等促炎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苷元 急性肝损伤 四氯化碳 抗氧化 脂质过氧化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肠道屏障功能变化及化滞柔肝颗粒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晓梅 孙宝存 +4 位作者 刘奋 罗涟荣 宋洪运 赵志全 姚景春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观察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肠道屏障功能改变,并探讨化滞柔肝颗粒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剂量化滞柔肝组(1.1 g·kg-1·d-1)、中剂量化滞柔肝组(2.2 g·kg-1·d-1)和大剂量化滞柔肝... 目的观察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肠道屏障功能改变,并探讨化滞柔肝颗粒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剂量化滞柔肝组(1.1 g·kg-1·d-1)、中剂量化滞柔肝组(2.2 g·kg-1·d-1)和大剂量化滞柔肝组(4.4 g·kg-1·d-1)。给予模型组和治疗组动物56%红星二锅头灌胃,1次/d,连续5周,制备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分别检测肠道细菌移位率(BT)和肠黏膜通透性[以乳果糖(L)/甘露醇(M)排出率(L/M%)表示]。同时观察血生化、肝脏和末段回肠黏膜病理学改变。结果在实验5 w末,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呈中度脂肪变和炎症改变,其BT、L/M比值、碱性磷酸酶(ALP)和肝质量指数分别为70.0%、(0.38±0.18)%、(427.1±126.6)IU/L和(4.3±0.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0%、(0.23±0.07)%、(306.4±67.1)IU/L和(3.6±0.4)%,P<0.05)];与模型组比,各剂量化滞柔肝颗粒处理动物肝组织小叶内炎症减轻,小剂量组L/M和肝质量指数分别为(0.27±0.06)%和(3.8±0.3)%,均低于模型组(P<0.05),肠道BT和血生化指标较模型组也有改善;中剂量和大剂量组L/M分别为(0.22±0.16)%和(0.18±0.07)%,肝质量指数分别为(3.7±0.3)%和(3.6±0.2)%,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肠道BT为10.0%和22.2%,ALT为(39.8±5.0)U/L和(40.8±5.6)U/L,AST为(113.4±38.3)U/L和(111.2±28.9)U/L,ALP为(334.4±47.6)IU/L和(350.2±112.2)IU/L,也均低于模型组[分别为70.0%、(54.1±17.2)U/L、(163.2±67.5)U/L、(427.1±126.1)IU/L,P<0.05)]。结论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伴有肠道屏障功能减弱,化滞柔肝颗粒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肠道屏障功能及肝脏功能具有双重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肝 肠黏膜通透性 肠道细菌移位 化滞柔肝颗粒 大鼠
下载PDF
地佐辛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配伍后变化及镇痛试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海勋 姚景春 +2 位作者 宋洪运 商庆节 罗涟荣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050-2053,共4页
目的:研究常温下不同质量浓度地佐辛注射液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配伍后,放置在不同的时间段,溶液pH值、微粒数量及配伍液相对含量的变化,为临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筛选2种注射液最佳镇痛作用配伍比例。方法:应用微粒分析仪、pH计和高... 目的:研究常温下不同质量浓度地佐辛注射液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配伍后,放置在不同的时间段,溶液pH值、微粒数量及配伍液相对含量的变化,为临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筛选2种注射液最佳镇痛作用配伍比例。方法:应用微粒分析仪、pH计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测定溶液中微粒数、pH值以及相对含量的变化;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佳配伍比例并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进行镇痛实验。结果:地佐辛注射液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按临床常用量配伍,有不溶性微粒产生;配伍液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3,6,12,20,25倍后,不溶性微粒随稀释倍数增加而减少,相对含量增大;配伍液及其稀释液pH值12 h内无变化;地佐辛与酮咯酸氨丁三醇2种注射液的最佳比例是A1B3。结论:临床常用剂量的配伍液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12倍以上,在相对含量、pH值、可见异物和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下进行配伍使用;经小鼠醋酸扭体实验,2种注射液配伍具有镇痛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伍 微粒 稳定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镇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