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铁路选线的全生命周期减碳效益估算方法
1
作者 宋洪锐 胥岚月 曾勇 《高速铁路技术》 2024年第1期58-62,67,共6页
铁路选线方案设计对于铁路能否充分发挥减碳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为了评估铁路选线方案的减碳能力,分析了铁路全生命周期减碳效益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减碳效益估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某城际铁路研究地段全... 铁路选线方案设计对于铁路能否充分发挥减碳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为了评估铁路选线方案的减碳能力,分析了铁路全生命周期减碳效益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减碳效益估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某城际铁路研究地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为21.42×10^(8)kg,而间接减碳量为79.58×10^(8)kg,减碳效益达到58.16×10^(8)kg;(2)本文提出的铁路全生命周期减碳效益估算方法可有效评估选线设计方案带来的减碳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 全生命周期 碳排放 减碳效益
下载PDF
复杂轮轨接触条件下机车牵引/制动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伟 郭欣茹 +3 位作者 裴志远 宋洪锐 胡彦霖 凌亮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46-53,共8页
不同的轮轨接触条件对轮轨黏着系数影响显著,而轮轨间的黏着特性对列车的牵引和制动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以HXD_(2)双机牵引2000 t货物列车编组为例,建立了列车-轨道垂纵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坡道和不同轮轨接触条件下机车的黏着特性,... 不同的轮轨接触条件对轮轨黏着系数影响显著,而轮轨间的黏着特性对列车的牵引和制动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以HXD_(2)双机牵引2000 t货物列车编组为例,建立了列车-轨道垂纵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坡道和不同轮轨接触条件下机车的黏着特性,并根据黏着特性曲线计算出低黏着条件下机车能够发挥的最大牵引/制动力。结果表明:货物列车以牵引状态匀速通过10‰和20‰坡道时,在冰雪接触状态下会发生车轮空转;通过30‰坡道时,在油态和冰雪接触状态下均会发生车轮空转,此时车轮纵向蠕滑率明显增大,黏着系数降低;低黏着接触条件下的最大牵引/制动力值低于HXD_(2)型机车牵引/制动力限值,并由此给出了在低黏着接触条件下建议采用的牵引/制动特性曲线;在坡度超过10‰时的冰雪接触条件下以及30‰坡道的油态接触条件下,货物列车均无法保持匀速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物列车 轮轨黏着 牵引/制动性能 长大坡道
下载PDF
冰川滑坡区域地面交通线路走廊识别
3
作者 曾勇 贺燚 +2 位作者 龚雷 单海东 宋洪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18,共7页
随着交通路网不断向高海拔山区扩展,冰川滑坡灾害对地面交通线路存在较大安全威胁。为有效解决冰川滑坡地带地面交通选线问题,从冰川滑坡机理出发,建立其易发性分析指标体系,提出其易发指数计算方法,并在通行风险计算、风险距离计算、... 随着交通路网不断向高海拔山区扩展,冰川滑坡灾害对地面交通线路存在较大安全威胁。为有效解决冰川滑坡地带地面交通选线问题,从冰川滑坡机理出发,建立其易发性分析指标体系,提出其易发指数计算方法,并在通行风险计算、风险距离计算、廊道分析及阈值选取的基础上,提出冰川滑坡地带地面交通走廊识别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既有路网途经中等及以上风险区面积占比超过40%,而采用文中方法识别得到的走廊面积占比仅为1.65%;与未考虑冰川因素得到的传统分析方法相比,冰川走廊的中等和较高风险区经行面积减少量均超过90%,高风险区经行面积为0,明显低于传统走廊通行冰川滑坡区域的安全风险;提出的走廊识别方法能够实现冰川滑坡区域减灾选线,可为此区域线路方案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滑坡 易发性分析 地面交通 选线 线路走廊
下载PDF
川藏铁路长大坡道高速动车组车轮磨耗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嘉诚 凌亮 +3 位作者 李伟 高建敏 王开云 宋洪锐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8-76,共9页
川藏铁路的建设面临着极端的地质灾害与极差的工程环境两大挑战,列车运行线路的空间复杂性势必会对轮轨磨耗性能造成影响。为探究列车在复杂的空间线型环境下的磨耗规律,根据川藏铁路的线路设计参数设置长大坡道与平面曲线的叠加线路,... 川藏铁路的建设面临着极端的地质灾害与极差的工程环境两大挑战,列车运行线路的空间复杂性势必会对轮轨磨耗性能造成影响。为探究列车在复杂的空间线型环境下的磨耗规律,根据川藏铁路的线路设计参数设置长大坡道与平面曲线的叠加线路,建立高速动车组动力学模型与车轮磨耗预测模型,仿真分析牵引制动条件下动车组在长大坡道上运行时的车轮磨耗特征。结果表明:LMA型车轮踏面的CR400-AF高速动车在坡道-曲线叠加路况上运行时,前位转向架的轮轨接触状态为两点接触,后位转向架的轮轨接触状态为单点接触;平面曲线与坡道的相对位置对动车组车轮磨耗存在一定的影响;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加,车轮的磨耗深度逐渐降低,且降低的趋势越来越小。动车组在坡道-曲线路况上的长期运行过程中存在临界里程和临界速度,为防止车轮的剧烈磨耗,建议在动车组长期运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以临界速度或更低的速度运行,在运营里程超过临界里程时应及时对车轮进行镟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长大坡道 平面曲线 车轮磨耗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下载PDF
山区米轨旅游轨道交通线路平纵断面关键参数分析
5
作者 宋洪锐 《铁道勘察》 2022年第1期58-62,共5页
山区米轨旅游轨道交通线路线形设计对行车安全性、乘车舒适性有重要影响,为合理确定其线路线形设计标准,结合米轨快速旅游交通车线系统特点,利用线路参数分析方法对线路平纵断面关键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实设最大超高建议值取80 ... 山区米轨旅游轨道交通线路线形设计对行车安全性、乘车舒适性有重要影响,为合理确定其线路线形设计标准,结合米轨快速旅游交通车线系统特点,利用线路参数分析方法对线路平纵断面关键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实设最大超高建议值取80 mm,欠超高允许值一般地段取45 mm,困难地段取65 mm。(2)时速120 km条件下,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取1000 m,困难地段取850 m;圆曲线和夹直线最小长度取60 m,困难地段取40 m;建议采用直线形超高顺坡,平面为三次抛物线形缓和曲线,其最小长度取100 m,困难地段取90 m。(3)线路纵断面最大坡度取60‰;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大半径分别取15 m和20000 m,最小半径取6000 m;最小坡段长度取29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轨铁路 旅游轨道交通 线路关键参数 力学分析
下载PDF
成都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紧邻建筑群的变形监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伟 宋建虎 宋洪锐 《山西建筑》 2014年第8期79-80,共2页
以成都地铁3号线马鞍北路站深基坑工程为例,提出了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时紧邻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方法和监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相关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监测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 监测 建筑群 变形
下载PDF
平竖曲线重叠地段线形参数对米轨车辆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洪锐 钟光容 +2 位作者 龚雷 贺邁 曾勇 《铁道建筑技术》 2021年第2期49-54,共6页
为合理确定山区米轨铁路平竖曲线重叠地段线形参数,基于动力学理论建立米轨车辆—线路动力学模型,分析山区米轨铁路线路平竖曲线重叠地段的竖曲线形式、竖曲线半径、圆曲线半径等变化对车线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平竖曲线重叠... 为合理确定山区米轨铁路平竖曲线重叠地段线形参数,基于动力学理论建立米轨车辆—线路动力学模型,分析山区米轨铁路线路平竖曲线重叠地段的竖曲线形式、竖曲线半径、圆曲线半径等变化对车线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平竖曲线重叠地段采用凸形竖曲线形式相较于凹形竖曲线形式列车的动力通过性能更好;平竖曲线重叠设置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最大,对行车安全性及轮轨作用力影响相对较小;竖曲线半径变化主要影响车体垂向加速度,当竖曲线半径增至10000 m后,对车体垂向加速度影响较小;平面圆曲线半径变化主要影响车体横向加速度,当平面圆曲线半径大于2000 m后,对车体横向加速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米轨铁路 平竖曲线重叠 竖曲线 圆曲线 动力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